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对初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母乳喂养的促进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90例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每组产妇45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后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初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母乳喂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初产妇;促进效果;母乳分泌
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故对食物的耐受能力较差,但新生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去促进自身生长发育,故满足其营养需求是促进其健康成長的首要前提。而母乳中所富含的各类营养物质均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更易于新生儿吸收[1]。但对于初产妇,会喂养技术不熟、喂养知识欠缺、疼痛不适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母乳喂养失败。故需在产后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其成功进行母乳喂养[2]。现为探究对此类产妇行何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更佳,特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生产的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0例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每组产妇45例。其中,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61±1.22)岁。平均体重指数(23.44±2.02)kg/m2。生产时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9±0.35)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88±1.18)岁。平均体重指数(23.50±2.11)kg/m2。生产时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77±0.60)周。在平均体重指数、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疗同意书已被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其如何正确喂养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结合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使其负性情绪得以缓解,产生愉悦、轻松的情绪。并通过将母乳喂养的优点对产妇进行讲解,使其对不同的喂养方式均有正确的认知,提高母乳喂养的信心。并通过开展母乳喂养课程,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并协助婴儿与产妇进行吸吮乳头以及皮肤接触练习;(2)喂养姿势护理:喂养前,叮嘱产妇将双手洗净,并确保双手温度适宜,对乳头部位进行清洁,采取半坐位、侧卧位或坐位,让大部分乳晕以及乳头被婴儿充分含住;(3)乳房护理:如产妇泌乳量较少,可通过哺乳次数增加,刺激乳汁分泌,并指导产妇多饮用汤汁,促进泌乳;如乳房胀痛,可通过(55.00±5.00)℃的毛巾热敷,共热敷十分钟,但需注意好热敷的温度,以防烫伤,并可以对乳房进行按摩,提高舒适度,缓解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方式(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以及母乳喂养)选择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内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用“”表示正态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受哺乳疼痛、无哺乳经验、担心哺乳后胸部下垂会影响美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初产妇多对母乳喂养存在紧张、恐慌、焦虑、排斥等负性情绪,导致母乳喂养率较低[3]。但母乳喂养无论是对于产妇产后恢复还是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故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需在产妇产后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护理是通过积极主动的与产妇的沟通,提高产妇的依赖度、信任度,再对初产妇进行增强喂养的信心、讲解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如何正确喂养、提高产妇喂养期间的舒适度以及相应的心理干预等相关护理,使产妇了解到母乳喂养的优点,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且在产妇喂养期间,根据产妇出现的问题,如泌乳不足、乳房胀痛等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缓解其不适感,更有利于纯母乳喂养的比率[4]。
综上所述,给予初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率。
参考文献
[1]潘芳华.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早产儿发育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6):2468-2470
[2]万丽,徐芮,叶贞志.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转归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3):3708-3709
[3]刘桂华,钱小芳,欧萍,等.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97-703
[4]何余.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0):56-57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初产妇;促进效果;母乳分泌
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故对食物的耐受能力较差,但新生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去促进自身生长发育,故满足其营养需求是促进其健康成長的首要前提。而母乳中所富含的各类营养物质均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更易于新生儿吸收[1]。但对于初产妇,会喂养技术不熟、喂养知识欠缺、疼痛不适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母乳喂养失败。故需在产后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其成功进行母乳喂养[2]。现为探究对此类产妇行何种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更佳,特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生产的9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0例于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生产的初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分为两组,每组产妇45例。其中,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61±1.22)岁。平均体重指数(23.44±2.02)kg/m2。生产时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09±0.35)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88±1.18)岁。平均体重指数(23.50±2.11)kg/m2。生产时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77±0.60)周。在平均体重指数、孕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疗同意书已被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指导其如何正确喂养等。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结合产妇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干预,使其负性情绪得以缓解,产生愉悦、轻松的情绪。并通过将母乳喂养的优点对产妇进行讲解,使其对不同的喂养方式均有正确的认知,提高母乳喂养的信心。并通过开展母乳喂养课程,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并协助婴儿与产妇进行吸吮乳头以及皮肤接触练习;(2)喂养姿势护理:喂养前,叮嘱产妇将双手洗净,并确保双手温度适宜,对乳头部位进行清洁,采取半坐位、侧卧位或坐位,让大部分乳晕以及乳头被婴儿充分含住;(3)乳房护理:如产妇泌乳量较少,可通过哺乳次数增加,刺激乳汁分泌,并指导产妇多饮用汤汁,促进泌乳;如乳房胀痛,可通过(55.00±5.00)℃的毛巾热敷,共热敷十分钟,但需注意好热敷的温度,以防烫伤,并可以对乳房进行按摩,提高舒适度,缓解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方式(人工喂养、混合喂养以及母乳喂养)选择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内所涉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算,采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的比较,用“”表示正态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受哺乳疼痛、无哺乳经验、担心哺乳后胸部下垂会影响美观等多种因素影响,初产妇多对母乳喂养存在紧张、恐慌、焦虑、排斥等负性情绪,导致母乳喂养率较低[3]。但母乳喂养无论是对于产妇产后恢复还是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故为了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需在产妇产后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
本研究表明,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本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护理是通过积极主动的与产妇的沟通,提高产妇的依赖度、信任度,再对初产妇进行增强喂养的信心、讲解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如何正确喂养、提高产妇喂养期间的舒适度以及相应的心理干预等相关护理,使产妇了解到母乳喂养的优点,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且在产妇喂养期间,根据产妇出现的问题,如泌乳不足、乳房胀痛等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缓解其不适感,更有利于纯母乳喂养的比率[4]。
综上所述,给予初产妇行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纯母乳喂养率,降低人工喂养以及混合喂养率。
参考文献
[1]潘芳华.早期护理干预促进早产儿发育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6):2468-2470
[2]万丽,徐芮,叶贞志.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近期转归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3):3708-3709
[3]刘桂华,钱小芳,欧萍,等.延续护理干预对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中华护理杂志,2015,50(6):697-703
[4]何余.早产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2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