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应用型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与国际接轨,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应用型院校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然后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应用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需求,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缺乏具体的外部保障。最后提出了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策略:教师、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发力,构建一支双语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为教师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应用型院校 教师培养
[作者简介]赵会文(1983- ),女,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寿光 26270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8-0084-03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前景看好。
一、应用型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
应用型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市场的完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直接借鉴吸收对方国家的教育優势,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与国际接轨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高质量的教材和多元化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开展教师交流。
一方面,将国外优秀师资“引进来”。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吸引大批外国优秀教师来我国工作。通过教学观摩,中方教师进行自我剖析,找到差距,明确目标,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鼓励外国教师参与到我国的教学研究项目中,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另一方面,让我国一线教师“走出去”。教师进行短期的国外访学:一是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强交流,二是有利于了解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术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
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我国教师学习外国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及宝贵的教学经验。
(三)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应用型院校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精通国际事务、掌握国际通用语言,以及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我国高校许多专业上甚至学科上的空缺。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应用型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培养相应行业国内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虽然中外合作办学有外国优秀教师的参与,但是师资依然以中方人员为主。他们大多不了解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导致合作办学质量大打折扣。在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即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具有较高的外语表达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缺乏具体的外部保障
具体来说:一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为了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需要参加各种培训。但现实中,应用型院校教师得到的培训机会很少,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为支持教师继续深造,应用型院校应出台激励措施,对积极投身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二是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应用型院校需要出资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办讲座或举办各类教学研讨班,以及鼓励中方教师出国短期学习,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这些工作的开展往往受到一定限制。三是缺乏具体的政策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虽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的设立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对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有效的引导,致使出现低水平重复、管理松散无序的现象,影响和制约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策略
(一)教师、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发力,构建一支双语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院校应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中外合作办学教师队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自主发展。首先,加强自身学习。应用型院校教师要做到教学相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专业类教师要加强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语言类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了解教学目的与学生需求。只有兼具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其次,通过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能力。应用型院校教师可以自发组建三至五人的学习小组,同行之间共享教学资源。每个学习小组可以组织听课、说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再次,开展教学调研。应用型院校教师要积极开展针对自身课程的教学调研。教师在教学调研中不断发现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学校全面保障。首先,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应用型院校应该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机制。例如,以中长期访学或专业团队的形式选送教师赴外方合作高校学习进修。其次,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应用型院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以竞赛带动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型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时候,要着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设立培养计划,并签订培养协议。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和育人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
3.政府完善制度。其一,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双语教师准入制度。在入职方面,提高门槛,要求双语教师具备相关的语言考级证书和教学经验。这样有利于建设适应双语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满足中外办学所需的师资力量。其二,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双语教师重审制度。对认证成功的双语教师进行重审,每五年一次。对于每次重审均通过的双语教师,在其教师档案中可以进行表扬。相反,对于重审不通过的双语教师要重新进行认证考核。如此一来,双语教师就有了不断学习的外在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双语教师质量,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二)为教师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1.为教师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充足的经费是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经费问题是制约教师培养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全方位地筹集教师培养经费,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国外设立教师培养的专项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由政府专门管理,每年直接拨发给相关应用型院校,从而避免资金在层层下放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少”的问题。第二步,向社会众筹资金。倡导社会各界人士为教师培养工作积极投入资金。资金投入形式多样,包含群体投入、企业投入、个人投入等。第三步,合理分配资金。对筹到的教师培养资金要进行合理分配,针对不同培养对象灵活处理,争取发挥好每一分钱的作用。概言之,只有多渠道、全方位筹集教师培养经费,才能促进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2.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应用型院校教師培养的动力来源。应用型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例如,对积极帮助同行的教师进行物质精神双重奖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还可以将教师职称评定、薪水提升等与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效果挂钩。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梦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J].教育研究,2013(10).
[2]陈义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J].亚太教育,2016(15).
[3]马慧娜.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16(5).
[4]梁秋栢.浅析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J].人力资源管理,2013(1).
[5]叶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1).
[6]王锦霞.从一项调查问卷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的培养与管理[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3).
[7]力明霞,陈淑珍,薛蓉蓉.跨境高等教育模式与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实践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应用型院校 教师培养
[作者简介]赵会文(1983- ),女,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寿光 26270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7)18-0084-03
中外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前所称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是指国家鼓励的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当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十分迅速,前景看好。
一、应用型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
应用型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进行反思,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市场的完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直接借鉴吸收对方国家的教育優势,不断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与国际接轨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不仅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高质量的教材和多元化的授课方式,还可以开展教师交流。
一方面,将国外优秀师资“引进来”。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吸引大批外国优秀教师来我国工作。通过教学观摩,中方教师进行自我剖析,找到差距,明确目标,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鼓励外国教师参与到我国的教学研究项目中,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另一方面,让我国一线教师“走出去”。教师进行短期的国外访学:一是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强交流,二是有利于了解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术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
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促进我国教师学习外国优秀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及宝贵的教学经验。
(三)中外合作办学有助于我国应用型院校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外合作办学可以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精通国际事务、掌握国际通用语言,以及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我国高校许多专业上甚至学科上的空缺。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应用型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从而培养相应行业国内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
二、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院校双语教师师资力量难以满足需求
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虽然中外合作办学有外国优秀教师的参与,但是师资依然以中方人员为主。他们大多不了解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导致合作办学质量大打折扣。在双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应该是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要求,即教师不仅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具有较高的外语表达能力。
(二)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缺乏具体的外部保障
具体来说:一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教师为了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需要参加各种培训。但现实中,应用型院校教师得到的培训机会很少,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当的情况相当普遍。因此,为支持教师继续深造,应用型院校应出台激励措施,对积极投身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进行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二是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应用型院校需要出资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办讲座或举办各类教学研讨班,以及鼓励中方教师出国短期学习,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这些工作的开展往往受到一定限制。三是缺乏具体的政策保障。《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虽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和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在学校的设立审批和建设过程中,对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有效的引导,致使出现低水平重复、管理松散无序的现象,影响和制约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三、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策略
(一)教师、学校、政府三方共同发力,构建一支双语教学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
应用型院校应根据教育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和中外合作办学教师队伍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自主发展。首先,加强自身学习。应用型院校教师要做到教学相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专业类教师要加强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语言类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了解教学目的与学生需求。只有兼具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教师。其次,通过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能力。应用型院校教师可以自发组建三至五人的学习小组,同行之间共享教学资源。每个学习小组可以组织听课、说课、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再次,开展教学调研。应用型院校教师要积极开展针对自身课程的教学调研。教师在教学调研中不断发现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最后,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学校全面保障。首先,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应用型院校应该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要求,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机制。例如,以中长期访学或专业团队的形式选送教师赴外方合作高校学习进修。其次,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应用型院校可以定期开展教师技能大赛,以竞赛带动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应用型院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时候,要着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请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设立培养计划,并签订培养协议。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优秀的经验和育人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
3.政府完善制度。其一,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双语教师准入制度。在入职方面,提高门槛,要求双语教师具备相关的语言考级证书和教学经验。这样有利于建设适应双语教学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满足中外办学所需的师资力量。其二,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双语教师重审制度。对认证成功的双语教师进行重审,每五年一次。对于每次重审均通过的双语教师,在其教师档案中可以进行表扬。相反,对于重审不通过的双语教师要重新进行认证考核。如此一来,双语教师就有了不断学习的外在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双语教师质量,推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二)为教师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1.为教师培养提供经费保障。充足的经费是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的物质基础。一直以来,经费问题是制约教师培养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全方位地筹集教师培养经费,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学习国外设立教师培养的专项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由政府专门管理,每年直接拨发给相关应用型院校,从而避免资金在层层下放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少”的问题。第二步,向社会众筹资金。倡导社会各界人士为教师培养工作积极投入资金。资金投入形式多样,包含群体投入、企业投入、个人投入等。第三步,合理分配资金。对筹到的教师培养资金要进行合理分配,针对不同培养对象灵活处理,争取发挥好每一分钱的作用。概言之,只有多渠道、全方位筹集教师培养经费,才能促进应用型院校教师培养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
2.完善教师培养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应用型院校教師培养的动力来源。应用型院校需要建立健全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例如,对积极帮助同行的教师进行物质精神双重奖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此外,还可以将教师职称评定、薪水提升等与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效果挂钩。
[参考文献]
[1]林金辉,刘梦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建设[J].教育研究,2013(10).
[2]陈义珊.论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J].亚太教育,2016(15).
[3]马慧娜.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现代交际,2016(5).
[4]梁秋栢.浅析高校师资队伍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建立[J].人力资源管理,2013(1).
[5]叶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刍议[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5(1).
[6]王锦霞.从一项调查问卷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师的培养与管理[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3).
[7]力明霞,陈淑珍,薛蓉蓉.跨境高等教育模式与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实践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