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科学探究教学的研究越来越成为科学教学的重要话题。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体会和感受。
一、导入,引学生生发探究兴趣
激发和保持儿童的好奇心是引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很多教师不讲究课始的激趣导入,要么是直奔研究主题,要么是说一些听起来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导语,直白无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没有被充分调动,一开始就打了一个大折扣。学生对探索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态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小魔术、小竞赛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
二、质疑,带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重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首要本领。激趣导入后教师就应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时间很有限,控制很严,学生质疑的教学流程往往一带而过。这样做一是生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二是担心浪费时间,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其实不然,学生肯问就是在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学会不断自我矫正提问,绝不能操之过急,自以为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交流,为学生创造共同探究的机会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的认识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
四、评价,促学生形成探究志向
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
五、延伸,让学生养成探究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同行师友们交流。
一、导入,引学生生发探究兴趣
激发和保持儿童的好奇心是引发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很多教师不讲究课始的激趣导入,要么是直奔研究主题,要么是说一些听起来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导语,直白无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没有被充分调动,一开始就打了一个大折扣。学生对探索事物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态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小魔术、小竞赛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探究活动就开好了头。
二、质疑,带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结论的得出更重要。学习科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首要本领。激趣导入后教师就应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但时间很有限,控制很严,学生质疑的教学流程往往一带而过。这样做一是生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二是担心浪费时间,影响整个教学进度。其实不然,学生肯问就是在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倾听,适当点拨引导,久而久之,学生就敢问、想问、会问。教师要善于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学会不断自我矫正提问,绝不能操之过急,自以为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交流,为学生创造共同探究的机会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的认识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达到知识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
四、评价,促学生形成探究志向
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
五、延伸,让学生养成探究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同行师友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