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组成,更为重要的是,它是沟通教学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换功能的“桥”。学校就是以“学生自主参与,媒体优化组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难点;求知欲
参与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全部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立学生的正确地位,为了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灵活,课堂教学中应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改进了传统媒体主导课堂的沉闷局面,不仅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而且能以活动的图像,逼真的情境,系统地呈现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并充分在“动”上做文章,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有趣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化抽象为直观,化深奥为浅显,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计算机网络,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人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这里的“注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学生本身具有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为了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在“动”上下功夫。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动画画面,先后出示了房间和地毯,然后出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沿着地毯的四周跑了一圈,从而引出周长的含义。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了一种新奇、美妙的教学环境中,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学习本领的欲望,学生敢于参与教学过
程,也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二、运用计算机网络,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直观为主。因此,把抽象的数学逻辑推理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图像信息向学生传递
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而这一点正是计算机网络教学
的优势。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运用计算机网络课件将这一难点一一分解,形象、直观地把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去仔细观察、归纳和掌握。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展开图,学生一看就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是长 宽 长 宽。接着,再请小朋友观察,移动长方形的长和宽,得出周长是由2个长 2个宽得来的。再移动长和宽,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归纳出把一组长和宽看作一份,有这样的2份,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最后,再让学生展开自由、充分地讨论,比较三种求周长的方法哪种最简便?为什么?充分满足小学生好胜、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切实实地让他们当课堂中的“真正小主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化难为易,将一个较为抽象、逻辑性强的内容有机地分解,形象地展示出它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真正主体作用。
三、运用计算机网络,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此话说得十分精辟。培养学生宝贵的思维品质也是课堂中值得教师深思的,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是人脑运用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对数学对象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把一个抽象的教学概念变得具体,把一个复杂的教学问题变得简单,变隐形为显形,必须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流于表面,计算机网络图像就可以把一些复杂性的图形完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网络图像的旋转平移、分割合并以及慢镜头的分解动作让学生看得更细致,观察得更有条理、更透彻。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其智力,网络图像出示了一个多边形,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学生一看,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上来了,那么,如何变繁为简,化虚为实,网络图像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为了面向全体学
生,这时,计算机网络又展示“移线段”,使学生能清清楚楚地观察到,要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实际上就在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直观、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等活动而学得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而且课堂气氛较活跃。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以达到迁
移、升华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计算机网络,巩固、反馈知识效果更佳
新授课告一段落,就得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通过用计算机网络配乐及画面演示,声画同步的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教学二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习了面、棱、顶点之后,我先后出示了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如果讲对了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错了则是一种难听的声音,学生一听情绪高昂、劲头倍增。然后再让学生操作计算机,当小老师去抽问下面同学,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做到“授之以渔”。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又如,“用8个小正方体、12个小正方体摆长方体”时,先让学生以动手操作为主,自己发散思维,然后再把学生摆的各式各样的长方体一字不漏地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开拓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可以摆出好多的长方体,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几何体作好铺垫。
总之,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仅优化了数学课的教学,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小主人”的真正地位,对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和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小学生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他们潜在的思维能力最强,只要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来帮助启迪,训练他们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掌握数学中的科学思考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江海第一小学)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难点;求知欲
参与是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全部参与,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立学生的正确地位,为了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学得灵活,课堂教学中应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改进了传统媒体主导课堂的沉闷局面,不仅能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而且能以活动的图像,逼真的情境,系统地呈现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并充分在“动”上做文章,使学生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有趣的观察,积极的思考,化抽象为直观,化深奥为浅显,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计算机网络,变静为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人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这里的“注意”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学生本身具有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为了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在“动”上下功夫。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动画画面,先后出示了房间和地毯,然后出示了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沿着地毯的四周跑了一圈,从而引出周长的含义。生动可爱的动物形象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了一种新奇、美妙的教学环境中,激发了学生想进一步学习本领的欲望,学生敢于参与教学过
程,也乐于参与教学过程。
二、运用计算机网络,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直观为主。因此,把抽象的数学逻辑推理转变成具体、形象的图像信息向学生传递
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而这一点正是计算机网络教学
的优势。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运用计算机网络课件将这一难点一一分解,形象、直观地把逻辑推理的方法揭示在学生面前,以便学生去仔细观察、归纳和掌握。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展开图,学生一看就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是长 宽 长 宽。接着,再请小朋友观察,移动长方形的长和宽,得出周长是由2个长 2个宽得来的。再移动长和宽,自然而然地使学生归纳出把一组长和宽看作一份,有这样的2份,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最后,再让学生展开自由、充分地讨论,比较三种求周长的方法哪种最简便?为什么?充分满足小学生好胜、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切实实地让他们当课堂中的“真正小主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化难为易,将一个较为抽象、逻辑性强的内容有机地分解,形象地展示出它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真正主体作用。
三、运用计算机网络,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此话说得十分精辟。培养学生宝贵的思维品质也是课堂中值得教师深思的,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是人脑运用数学符号与数学语言对数学对象间接概括的反映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把一个抽象的教学概念变得具体,把一个复杂的教学问题变得简单,变隐形为显形,必须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流于表面,计算机网络图像就可以把一些复杂性的图形完全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网络图像的旋转平移、分割合并以及慢镜头的分解动作让学生看得更细致,观察得更有条理、更透彻。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其智力,网络图像出示了一个多边形,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学生一看,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上来了,那么,如何变繁为简,化虚为实,网络图像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为了面向全体学
生,这时,计算机网络又展示“移线段”,使学生能清清楚楚地观察到,要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实际上就在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直观、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通过眼看、手做、脑想等活动而学得的知识容易懂、记得牢,而且课堂气氛较活跃。这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以达到迁
移、升华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计算机网络,巩固、反馈知识效果更佳
新授课告一段落,就得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通过用计算机网络配乐及画面演示,声画同步的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教学二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习了面、棱、顶点之后,我先后出示了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问学生,这是什么?如果讲对了就会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错了则是一种难听的声音,学生一听情绪高昂、劲头倍增。然后再让学生操作计算机,当小老师去抽问下面同学,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样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做到“授之以渔”。练习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又如,“用8个小正方体、12个小正方体摆长方体”时,先让学生以动手操作为主,自己发散思维,然后再把学生摆的各式各样的长方体一字不漏地一一展示在屏幕上,开拓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可以摆出好多的长方体,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学习几何体作好铺垫。
总之,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仅优化了数学课的教学,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小主人”的真正地位,对培养学生多种思维和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小学生是最具有可塑性的,他们潜在的思维能力最强,只要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来帮助启迪,训练他们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掌握数学中的科学思考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江海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