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灯塔:纪念柯维博士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y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上接到老朋友的短信,告诉我柯维博士昨天去世了。虽然前年在大师访问中国时,觉得博士已经有些苍老了,但面对这个消息,还是觉得突然和遗憾。就在昨天下午健身时,还在听大师的有声书,并且周末在当当上又订了几本他的书,昨天晚上刚拿到,现在看着书封面上大师的笑容,非常怀念这位领导力大师。
  回顾起来,柯维博士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听说七个习惯这个课程,大约是在九十年代末,但真正了解内容,应该是2000年。好像是在海淀图书城的国林风,买到一本三联版的《与成功有约》(顾淑馨译)。这个版本应该是引入的台湾版,与后来中青文版的译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不同。当时,自己还在北大读书,但深深的被内容打动,觉得这个外国人把个人成长的哲理和生活结合起来,入情入理,又很有操作性,说的似乎是常识,但却能打动人心。在我看来,柯维是一个不懂中文,却深谙中国儒家修齐治平之道的君子的典范。
  从此,这本书,和其他柯维博士的作品,就成为自己的枕边书,过段时间,自己就会找来读读。伴随着自己整个十多年的成长,柯维博士的书和理念始终不远不近的伴随着我,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自己。点点滴滴,很多场景还铭记着:
  大学一毕业,加入一家电信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副总在新员工培训中建议我们读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公司给集团的高层请来培训师上正版课程,后来干脆认证了十多位内部培训师,在全国给各个部门轮训;
  换工作以后,遇到一位同事,他是做设计的,说有一段时间很颓废,后来拿到一个项目,是给某外资化妆品公司做的一个“七个习惯”在线培训的课件,就是这个课程,项目做完了,他自己的状态也完全恢复;
  后来,自己开始收集各种柯维博士的作品,包括图书、视频、音频、有声书等等,在跑步时听柯维博士的MP3是一种享受,甚至带有Franklin Covey的LOGO的笔记本,活页夹,自己也去找来,喜欢他们那个LOGO,四段弧构成的一个环,紧扣柯维博士的 “4L”理念,
  在英国牛津读书时,Franklin Covey公司的欧洲总部离学校不远,我还专门去了解了他们的动态。
  前前后后,自己买了几十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送给同学、朋友同事,不过,发现有些朋友并没有去读,后来,觉得可能自己消化了内容,分享给他们会更好,就开始为一些机构和朋友圈子分享“七个习惯”,反响大都很好;
  2010年10月,柯维博士访问中国,在北京场,我见到了很多从各地赶来的“七个习惯”的粉丝,包括从台湾,广州等等地方来的。我知道大师有个三个字的个人使命宣言,激励着他的人生和生命,就在现场向他提问,关于这个他自己的使命宣言,他的回答对我有所触动,也间接促成了自己过去两年的一个重大的变化。
  2010我年去韩国研修组织学习,和几乎所有的顶级公司接触,几乎每个公司在培训体系中都嵌入了这门课,也得知了七个习惯在整个韩国企业培训界的至今未能被超越的地位。事实上,这不是偶然的巧合。在台湾早年间代理柯维公司的那家公司也一度非常兴盛。在大陆,当年代理这门课的双赢管理顾问也连续被评为培训业前三。现在代理的睿仕管理顾问,其现金流的主要贡献者,也还是这门经典课程及其衍生品。
  柯维博士很有培训的天分,七个习惯的课程的成功和这个课程本身的特点不无关系,既有思想的深度,体系的完整,又有贴近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操作性。精心设计的架构让“七个习惯”略去探讨更深入的宗教或灵性的部分,聚焦在人世生活的层面的个人修炼和人际互动,从而保证了最大的适应性。
  柯维博士在全球不同地方的演讲和培训,都能遇到学生上来说,“感谢你让我深化了对我自己的信心以及对自己应掌握的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就拿我个人举例,在一次聆听柯维博士《要事第一》的有声书过程中,我突然想到从佛教的视角来作喻,仿佛“七个习惯”也是世间法层面的一个很完备的架构,不但不违反佛法更深入的出世修行和智慧,还可以成为佛法修行的基础课(前行)。甚至我还觉得“七个习惯”可以和佛法三无漏学(戒定慧)中的戒行非常好的整合,这是一个有趣的融会贯通。
  如果我们问柯维博士,“为什么你的理论如此受欢迎?”我想他可能会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成功,而是原则的胜利。原则无处不在,而最终原则掌控一切(Princlples Governs)。在研修七个习惯的过程中,我初期更多的关注是具体的技巧或工具,如P/PC Balance, 情感账户等,后来,更欣赏课程整体框架的严密和体系化,操作化,而现在越来越体会到,“七个习惯”最核心的,是原则为中心的精神。具体的实践,都是原则在某个领域的具体体现。而中文对应原则的词,用“道”是比较传神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无处不在,我们不能欺骗它,只能熟悉和理解它,依照它的规律去选择我们的行为,后果会由道自己呈现出来。
  这里有一篇关于大师去世的消息, 其中有他以前的部下对他的几句评价,和我的感受很符合:
  “柯维博士是关注原则胜过具体实践的先驱,而且他对此以身作则,远超过其他人。老实说,柯维博士最有力的特点是他确实是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他实践自己所教的理念),他不会去取悦你,他是(言行)一致的,彻底的。你和他在一起,你会知道柯维博士对他深信的和真实感受到的原则是充满热情的,他在改变世界,他有一种深刻的使命感。柯维博士留下的遗产是和他人分享这种目标感和使命感,帮助他人发现他们自己的力量。柯维博士将永远是我的偶像,我的思维模式完全是基于他开创的理念和架构,这也是我人生的基础。每次我从中抽出些东西来,还能看到柯维博士在其中的影响。”
  大师不是神,他也坦然面对自己的成长的功课。他在演讲和著作中会透露出他和家人的互动,以及他对孩子与伴侣偶尔失去的耐心。
  他承认,生活中有“Hard moments”,我们的行动可能会屈服于当时的情绪和冲动,而非基于原则的选择,但“产品的问题是产能的机会”,遇到问题善加利用,反而是成长的良机,有点“烦恼即菩提”的味道。而且他会放下面子,向对方道歉,而不是赌气。
  常年来,柯维博士会早上5点起床,阅读,运动,先完成“个人成功”,然后出门去面对世界,寻求利人利己的公众成功。他和孩子会定期在周日禁食,然后把省下来的餐费捐给慈善组织,这也是他生活中修行的另一个方式。他把活出“七个习惯”,视为一项挑战,“如同打网球,你变的越好,你的对手也更强。”正因为如此,生活成为了柯维博士的修行。
  看着写字台上厚厚一摞柯维博士的书,想起这位导师,心中有一种温暖感。回顾自己的职业历程,数次转换和变化,到如今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专注在“生命效能管理”的研究、培训和咨询。突然发现,很多生命转弯处的抉择都能看到柯维博士的影响。他就是他自己后来提出的第八个习惯的践行典范——“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再激发别人发现他们内心的声音”。
  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人激发出了众多人的潜能和美好的品质,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特别是工作在培训发展领域的职业人士。
  另一方面,佛法讲无常,有生必有灭,连佛陀当年也不能违背这个自然规律,80岁入般涅槃。柯维博士的离去,或许也提示我们,要静下来想想,什么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现代人都很忙碌,我们常常专注于眼前的事,却有意无意对“生者必死”这个事实视而不见,看多数人的计划和人生状态似乎人人都能永生,7月1日在法鼓山听到一句话“无常和明天哪个先到,我们真的不知道”。柯维博士79岁离去,算是高寿了。对多数人,能活80岁左右也应该满意吧。那么,请用80减去你的年纪,再乘以365,看看还有多少个日子?其实不是那么多的,眼前的每一天都很宝贵,生命真要善加利用。
  祝福柯维博士一路走好,相信他为我们这个世界所带来的正面讯息和能量,不会随着大师的离去而消失。我想,最好的纪念大师的方式,是读他的书,学习他的思想,反思实践其中的道理,并且分享传播开去,过一种以原则为本的工作和个人生活,用自己的生命给这个或许有点混乱的,至少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注入一股清流。
其他文献
七杀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年9月  定价:25.00元  传奇少女古小烟潜伏校园,秘密探索“七宗罪”谜题时反而掉进恶魔的游戏。遇害者接二连三地出现,警探罗天化身教师进入江川大学,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悄然开始了。神秘的魔鬼牌、错综复杂的密码疑云、完美的不在场证据、不可能的犯罪行为,真相揭开时,凶手却是一个众人万万想不到的角色……    你不该翻看的X罪案    出版社:中国
期刊
经过连日来的观察,阿庆决定今晚开始下手。  目标是方先生,之所以会选上他,一是方太太两年前病逝,那套小公寓里就只有方先生一个人住,并且他每天早出晚归;二是方先生家十分容易下手,方先生对面那户是间空屋,在开锁之时,背后住户突然开门的几率是零;三是方先生的生活作息极其规律,标准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每日上午八点半驾车出发,至凌晨十二点半才会返家,周六周日则一整天都窝在家中,除了倒垃圾之外,足不出户
期刊
每个人都拥有某种特定的气场,摄影师无法将它记录下来,画家无法将它描绘出来,雕刻家亦无法将其刻画出来。  尽管我们看不到它,也无法真实地描述它,不可否认的是,它包含巨大能量,它是生命中的一股动力,拥有它的人会与幸福相随一世,善于运用它的人会与成功相伴一生。  很难估量有多少人心中都曾有过这样的愿望 :要是我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该多好,我多么希望成为受欢迎的、最有吸引力的人啊!  那些因为缺乏气场而孤独、
期刊
那个画画的男生    “应征‘杀手’?”袁晓看着环保袋里的一张粉蓝色底子的传单,上面画着一只口吐鲜血的蟑螂,蟑螂上插着一把利剑。发传单的人也太不厚道了,什么时候竟然把灭蟑螂这样的传单偷偷塞进来。  坐在家里沙发上,袁晓打开薯片自言自语,“又是广告!现在的宣传真是越来越离谱。”把传单随手扔到垃圾桶,打开电视机,漫无目的地搜寻着有吸引力的电视节目,无非就是选秀和泡沫连续剧,让人失望的世界。睡觉前一摸,
期刊
人生那将老未老的十年,又被称为初老状态。  进入初老状态大致有这么几条症状:旧东西不舍得扔,屋子越来越挤;通宵熬夜过后好几天才能恢复精神;同事都开始叫你×哥/×姐;以及周围的人离婚的开始比结婚的要多。  我感觉到初老状态正在来临,因为某一天,突然被人称呼了一句嫂子。这一声嫂子叫得人顿时内心暗流涌动。好似没多久前,还是走哪都被别人照顾的年轻妹子,如今却要变身为照顾别人的中年嫂子了。  在这样的尴尬点
期刊
柯维的思想和方法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这种卓有成效远远超过了物质的丰裕,更是一种道德人生和幸福人生。他提出的“全面成功才是真正成功”的思想和实践方法给人很大启示和指导:身处多元化的社会,光是事业无往不利,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人生其他层面的圆融和谐,才是全面的成功。  在柯维众多著作中,“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柯维思想的核心精神。其倡导的七个习惯是:  1.主动积极:掌握选择
期刊
童年见鬼经历    我曾一度见过鬼,当时我人还小,正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她就从我床头走过,有一根长长的辫子。当时我感到很不妥——我没见过她,她是谁?虽然她离我不近,但强烈的不安仍然让我祈求她不要发现我,我赶急用被子捂住脑袋,只留下一个缝观察她打算干什么。  她走到门口,突然停了下来,甩甩辫子转过头来看着我。那是一张腐烂的脸以及两只发着红光的眼。我不记得后来怎么样了,甚至我连我几岁,那人穿什么衣服,都
期刊
又是一个无聊的中午,天气开始转凉了,编辑部的气氛好像也跟着变凉了,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走动,一切都好像静止了一样,难道这帮平时能把屋顶闹翻的人,自从万圣节将北京的鬼地都探索了一番后都被鬼附身了?  主编戚小双又在网上钓美眉了,小编木木三手里把玩着一块两百元钱从潘家园鬼市讨来的据说是乾隆爷曾经佩戴过的玉佩做着发财梦,同属一个公司旗下的《爆笑show》杂志的小编蔓儿嘴里吃着从簋街买回来的零食嘟囔着减肥
期刊
楔子    网络是一种非常有趣的链接,它将一些本该是素昧平生的人牵连在一起。因此,很多人在网络上留下了思想、意念,留下了倩影、生活。但他们不知道,这一些蛛丝马迹,可能会让一些无法预知的人找上门来。  很多人都知道,暗恋一个人,那是什么样的滋味。爱上一个人之后,总会有一种奇妙的欲望,在心里慢慢地延伸着,想要知道得更多,想要靠得更近。大部分人心里的理想结局,便是能和对方长相厮守。  这真的是理想结局吗
期刊
一    “欢迎来到奇梦商店街,这里什么都有卖,什么都能买,只要你能想得到的,绝对不会有你找不到的东西,价格绝对公道,还附设游乐场和咖啡厅,让你能在此流连忘返。欢迎各位光临。”  一只手突然靠上商店街前沾了些许灰尘的招牌,那是一只光滑白皙的玉手,但是手掌上却沾着怵目惊心的鲜红。随后手掌离开招牌,结束了这短暂的相遇,但在招牌上留下了清晰的血手印。  这玉手的主人是个拥有姣好面容、年约十七八岁的女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