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文考试中课内知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在有限的课内知识中,古诗文部分却越来越显现出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古诗文(特别是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特殊的语法现象,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决上述问题,然后才能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诗文的意境及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对古诗文产生了厌倦,他们宁愿将更多时间用于做数、理、化的练习而不肯去学习古诗文。另外,许多教师觉得学生缺乏必要的文言知识,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往往是一段一段地读,一字一字地讲,一句一句地解释,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使学生整节课都疲于记录字词的意思、句子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不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甚至还可能由于教学过程的索然无味而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改变古诗文教学现状,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已显得迫在眉睫。
一、明确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愉快性、迅捷性和彻底性。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也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现实意义,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好文言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好古诗文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迁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最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积累和阅读的知识几乎都占到20%左右的分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中学生经常阅读古诗文,一些精妙的固定短语和富有哲理的句子自然就会进入其语言库,经过潜移默化,学生的语言也就自然会丰富、形象起来。同时,古人对待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也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推敲词句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写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另外,古诗文中还有古人运用语言的精髓,有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因此,学好文言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经有外宾在参观北京一家医院时,看见墙上挂着一块写有“华佗再见”四个大字的匾,外宾的翻译看后说道:“再见吧,华佗!”当场便有人笑起来:“华佗已死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怎么和他‘再见’呢?”如果这位翻译有一点文言常识,知道“见”是“现”的通假字,“华佗再见”是指医生的医术高明,仿佛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再现一样,那么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又如一位北京大学日语系毕业的翻译曾说:“日本高层次的官员学者,他们常引用我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如果不学好文言文,就无法做好翻译工作。”而一位苏州医学院的中医主治医生也说:“正是由于在中学期间打下了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进入大学后学中医理论专著就轻松了很多。”通过这些事例,学生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学习兴趣也因此提高了。
二、加强朗读教学,教会学生吟哦讽诵而后得到收获
中国的古诗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例如,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诵读的,因为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像《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些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经过诵读是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的。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记忆力最佳,正应该多诵读一些古诗文,而少进行一点烦琐无用的分析,至于诗文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古诗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教师什么都问,如获得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等,教师非得让学生说出个一二三来。但这样做学生就能明白了吗?未必。古人云:“四十而不惑。”读书读了几十年,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不惑”,45分钟又怎能让一个孩子“不惑”呢?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在古诗文中有相当多“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甚至还有一些只有古代人才懂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是很困难。但读书追求什么呢?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不是追求学究式的理解,而是要“会意”,一旦心有所得,便能达到每一个读书人所期盼的“忘食”的境界,这种读书就是感悟。教学古诗文,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读着读着,字里行间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学生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会意”,就能从中悟出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即使暂时没有感悟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要紧。首先,孩子有权利只理解到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到的层次和东西。其次,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有些好东西,吃是吃进去了,可也得有一定的消化时间,孩子们读的好东西多了,慢慢地积累厚了,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丰富了,在未来的某一天才有可能被悄然拨动心弦,突然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明白人生的真谛。而这些决不是语文教师急功近利的简单做法所能够奏效的。
所以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好的朗读,好的背诵就是分析、理解和鉴赏的前提。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整体感知、大体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又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势必能增强其文化底蕴,提高其语文素养。中学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多是些精粹语言,只要学生能够粗通大意,让他们先吞下去再反刍是完全可以的。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的王财贵博士把这种教学方法很风趣地叫做“填牛”——牛的胃很大,你一直给它填下去,它什么时候消化,你不要管它,总有一天它会反刍的。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文的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给发现真理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所谓“自学”,日本的石川勤解释说:“说到底它就是不依赖他人,无需外界力量帮助的自我学习,是独立自主的主观能动的学习形式。”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每一个字词都进行解释,对每一个句子都进行翻译,这在实践上是不允许的,而且还会因为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许多学生之所以觉得古诗文难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言文中存在着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其实,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只要学生多进行积累、归纳、整理,教师多进行一些学法指导,文言文的学习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的。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特定语言环境辨析词义的能力。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讲解该词在句子中的用法,那么学生下次再见到该词的时候最多也就只记住了这一种用法。相反,如果教师在碰到“一词多义”的词语的时候,能对该词的主要用法进行归纳,并指导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辨析词义的用法,那么学生下次在其他文章中见到该词时就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该词的具体用法了。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中“见渔人,乃大惊”时,教师已引导学生归纳出“见”字有表被动、用作代词、作为“现”的通假字等多种用法。那么,在学习《公输》一文中“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见”字的主要用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这些义项中挑选出适合的解释。这时,也许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为“接见”,也有的学生会理解为“拜见”。教师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接见”和“拜见”的区别:“接见”一般是指上级(或地位比较高的人)会见下级(或地位比较低的人);而“拜见”往往是主动见面的一方对对方有所求,双方职务(或地位)相当或主动见面一方职务(或地位)稍低。然后,教师再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及有关常识指导学生明确:墨子和公输盘的地位大致相当,但墨子对公输盘有所求(希望公输盘不要帮助楚国攻打宋国),因此“见”字在这里应理解为“拜见”比较合适。这样举一反三,学生以后在学习《赤壁之战》的时候就不会将“亮见权于柴桑”理解为“诸葛亮跑到东吴接见吴国的国君孙权”了。
其次,培养学生辨别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果按它本来的词性去理解,可能会产生句子意思不通顺的毛病,这时,我们应考虑它是否有词类活用的情况。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一句,动词“刺”前面有两个名词,分别是“群臣吏民”和“面”,而“刺”(指责的意思)的主语只能是“群臣吏民”而不可能是“面”,所以在这个句子中,“面”不可能是名词,而应活用为其他词。根据名词活用的情况,它可以活用为动词、直接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四种情况,同时由于该句中“面”的后面还有动词“刺”,而“面”又不可能是“刺”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因此,“面”在句中只能活用为状语,理解为“当面”。通过对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帮学生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在文言文中,动词前面的名词如果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则活用为状语。又如,《曹刿论战》一文中的“一鼓作气”,句子中的“鼓”原来是名词,但在句子中如果作名词理解就会变成“一个战鼓能够振作士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直接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四种情况,同时结合古代打仗时击鼓进军,敲锣退兵的常识,得出“鼓”在这里应该活用为动词,可以理解为“击鼓”的意思。这样,整句话就能够正确理解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了。
面对当今的古诗文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建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而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入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里。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一、明确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原则和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愉快性、迅捷性和彻底性。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也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现实意义,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学好文言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好古诗文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为了适应中考的需要。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关于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迁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而在最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积累和阅读的知识几乎都占到20%左右的分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中学生经常阅读古诗文,一些精妙的固定短语和富有哲理的句子自然就会进入其语言库,经过潜移默化,学生的语言也就自然会丰富、形象起来。同时,古人对待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也会使学生逐渐养成推敲词句的好习惯,这对学生的写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另外,古诗文中还有古人运用语言的精髓,有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因此,学好文言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经有外宾在参观北京一家医院时,看见墙上挂着一块写有“华佗再见”四个大字的匾,外宾的翻译看后说道:“再见吧,华佗!”当场便有人笑起来:“华佗已死了一千七百多年了,怎么和他‘再见’呢?”如果这位翻译有一点文言常识,知道“见”是“现”的通假字,“华佗再见”是指医生的医术高明,仿佛古代著名医学家华佗再现一样,那么就不会闹出这样的笑话了。又如一位北京大学日语系毕业的翻译曾说:“日本高层次的官员学者,他们常引用我国古代的名人名言,如果不学好文言文,就无法做好翻译工作。”而一位苏州医学院的中医主治医生也说:“正是由于在中学期间打下了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进入大学后学中医理论专著就轻松了很多。”通过这些事例,学生理解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学习兴趣也因此提高了。
二、加强朗读教学,教会学生吟哦讽诵而后得到收获
中国的古诗文教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其中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例如,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诵读的,因为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像《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些最具汉语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经过诵读是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的。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记忆力最佳,正应该多诵读一些古诗文,而少进行一点烦琐无用的分析,至于诗文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在讨论中去交流。古诗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教师什么都问,如获得了什么启示,有什么收获等,教师非得让学生说出个一二三来。但这样做学生就能明白了吗?未必。古人云:“四十而不惑。”读书读了几十年,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才能“不惑”,45分钟又怎能让一个孩子“不惑”呢?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例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以后,才逐渐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和‘鸿飞那复计东西’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真堪托死生’和‘犹恐相逢是梦中’是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在古诗文中有相当多“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懂”的诗句,甚至还有一些只有古代人才懂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的确是很困难。但读书追求什么呢?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不是追求学究式的理解,而是要“会意”,一旦心有所得,便能达到每一个读书人所期盼的“忘食”的境界,这种读书就是感悟。教学古诗文,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读着读着,字里行间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学生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会意”,就能从中悟出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即使暂时没有感悟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要紧。首先,孩子有权利只理解到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到的层次和东西。其次,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有些好东西,吃是吃进去了,可也得有一定的消化时间,孩子们读的好东西多了,慢慢地积累厚了,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丰富了,在未来的某一天才有可能被悄然拨动心弦,突然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明白人生的真谛。而这些决不是语文教师急功近利的简单做法所能够奏效的。
所以我认为,古诗文教学应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好的朗读,好的背诵就是分析、理解和鉴赏的前提。这种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整体感知、大体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又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势必能增强其文化底蕴,提高其语文素养。中学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多是些精粹语言,只要学生能够粗通大意,让他们先吞下去再反刍是完全可以的。台湾台中师范大学的王财贵博士把这种教学方法很风趣地叫做“填牛”——牛的胃很大,你一直给它填下去,它什么时候消化,你不要管它,总有一天它会反刍的。
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古诗文的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给发现真理的方法。”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所谓“自学”,日本的石川勤解释说:“说到底它就是不依赖他人,无需外界力量帮助的自我学习,是独立自主的主观能动的学习形式。”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每一个字词都进行解释,对每一个句子都进行翻译,这在实践上是不允许的,而且还会因为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许多学生之所以觉得古诗文难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言文中存在着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其实,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只要学生多进行积累、归纳、整理,教师多进行一些学法指导,文言文的学习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的。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特定语言环境辨析词义的能力。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讲解该词在句子中的用法,那么学生下次再见到该词的时候最多也就只记住了这一种用法。相反,如果教师在碰到“一词多义”的词语的时候,能对该词的主要用法进行归纳,并指导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辨析词义的用法,那么学生下次在其他文章中见到该词时就能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出该词的具体用法了。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中“见渔人,乃大惊”时,教师已引导学生归纳出“见”字有表被动、用作代词、作为“现”的通假字等多种用法。那么,在学习《公输》一文中“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时,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见”字的主要用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这些义项中挑选出适合的解释。这时,也许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为“接见”,也有的学生会理解为“拜见”。教师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接见”和“拜见”的区别:“接见”一般是指上级(或地位比较高的人)会见下级(或地位比较低的人);而“拜见”往往是主动见面的一方对对方有所求,双方职务(或地位)相当或主动见面一方职务(或地位)稍低。然后,教师再根据具体的上下文及有关常识指导学生明确:墨子和公输盘的地位大致相当,但墨子对公输盘有所求(希望公输盘不要帮助楚国攻打宋国),因此“见”字在这里应理解为“拜见”比较合适。这样举一反三,学生以后在学习《赤壁之战》的时候就不会将“亮见权于柴桑”理解为“诸葛亮跑到东吴接见吴国的国君孙权”了。
其次,培养学生辨别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文言文中的一些词语,如果按它本来的词性去理解,可能会产生句子意思不通顺的毛病,这时,我们应考虑它是否有词类活用的情况。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一句,动词“刺”前面有两个名词,分别是“群臣吏民”和“面”,而“刺”(指责的意思)的主语只能是“群臣吏民”而不可能是“面”,所以在这个句子中,“面”不可能是名词,而应活用为其他词。根据名词活用的情况,它可以活用为动词、直接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四种情况,同时由于该句中“面”的后面还有动词“刺”,而“面”又不可能是“刺”这一动作的施行者,因此,“面”在句中只能活用为状语,理解为“当面”。通过对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帮学生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在文言文中,动词前面的名词如果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则活用为状语。又如,《曹刿论战》一文中的“一鼓作气”,句子中的“鼓”原来是名词,但在句子中如果作名词理解就会变成“一个战鼓能够振作士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直接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四种情况,同时结合古代打仗时击鼓进军,敲锣退兵的常识,得出“鼓”在这里应该活用为动词,可以理解为“击鼓”的意思。这样,整句话就能够正确理解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了。
面对当今的古诗文教学现状,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创建出良好的古诗文学习氛围,而一线的语文教师尤其应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让这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以生命参与和证明了的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渗入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在他们的生命里。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