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戏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回老家村委会办事,路过那曾经熟悉的戏台。
  后晌的太阳照在坐东朝西的戏台上,整个戏台沐浴在阳光里。这座属于村里雄伟建筑之一的戏台,静静地矗立在偌大、空旷的场院中,像村里的留守老人一样,显得很孤独。
  独自伫立在这个好几年没来过的场院里,我凝望戏台良久,任思绪飘飞……
  流行于西北五省的戏曲——秦腔,在我们这个有两千多人的行政村也曾红火过几十年,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我印象中最深刻、记忆里最难忘的时期。村上的老一辈人们爱唱戏,年轻一代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也有一部分人喜欢上了秦腔。在父辈们的讲述中,在我的脑海深处,我对村里人热衷于秦腔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唱戏,得有戏台。印象中村里的戏台是随着村里经济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的。
  我能记事的时候,村里正在唱样板戏。后来跟父亲提起过样板戏,父亲告诉我,秦腔样板戏中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都是那个时候演出的代表性剧目。农民们农忙下地,农闲唱戏,都记工分,大家唱戏的积极性很高。据父亲说,当时都是村里的戏迷们根据剧本自编自导,教给演员,然后演出。等到唱戏的时候,选择好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村民们就用帐篷搭建戏台。简易戏台下,就是看戏的场地。演出大多是在过年,那时候,一场戏看下来,台下到处是村民们坐过的石头、砖头,北风一吹,场地里黄土飞扬。用父亲的话说,大家身上的衣服虽然都成了土黄色,但大伙儿都高兴。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对样板戏、对秦腔喜欢的热情极高。
  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村里的戏迷们在春节前夕便自发组织起来,号召村民们闹社火、唱戏。闹社火能得到一些条件好的家庭的赞助,也能够送到其它机关单位和邻村得到一些赞助。组织者们就拿出一部分用于购置社火用品,一部分用于唱戏开支。毕竟那个时候得到的赞助比较少,村里还没有条件修建戏台。同样在唱戏前,热心的村民们用帐篷搭建戏台,如此前后有十多年,唱戏一直在帐篷搭建的戏台上。
  九十年代中期,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又上了新台阶,加之政府也重视文化发展,每年只要村上组织闹社火,就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农村人唱戏的积极性更高了。同时,村上资助的人也更多了。连续几年闹社火,有了一定的积蓄,大家商量修建一座戏台。虽然资金有限,但是大家修建戏台的积极性很高。为此,大家斟酌方案,设计图纸,最后议定派专人监工,由做大工的父亲负责施工,带领村上的小工开工修建。父辈们想方设法,排除困难,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修建了我们村上当时最气派的这座戏台。
  我记得很清楚,当年为了庆贺戏台的成功修建,作为唱戏时拉板胡的父亲,跟其他的秦腔爱好者们一起,刚一入冬就开始排练秦腔戏,整整排练三个月之后,在过年的时候,唱了六天六夜的戏。让他们过足了戏瘾,也让村民们高兴地观看和称赞了好多天。
  有了自己的戏台,就不用为了演出没有戏台发愁了,也不用麻烦村民们花时间搭建戏台了。有了戏台以后的十多年里,村上基本上年年唱戏,并且有一些好的剧目参加乡镇或者县上的戏剧汇演。正是因为老一辈们的特殊爱好和坚持不懈,再加上他们对村上年轻人的引导和帮助,村里也有很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秦腔。我们村的秦腔戏在邻近乡镇或远近村庄都是有名气的,甚至于有一年邻村接了我们村的六七台子戏,来满足他们观看秦腔戏的愿望。
  在这个群众舞台上,曾上演过很多的秦腔传统剧目。《忠保国》《辕门斩子》《双官诰》《三滴血》《铡美案》《小姑贤》《断桥》《斩秦英》等本戏、折子戏演出的情景,这一切似乎就在昨天,记忆犹新。生旦净丑出神入化地表演,仿佛又在眼前浮现;板胡演奏的高亢激越、锣鼓打击乐的铿锵有力,仿佛又在耳边回响。
  眼前的戏台还是那么的端庄、大气。抬起头,戏台正上方的“天理人情昭彰”六个大字赫然入目。这是当年已退休的原永登县第二中学美术老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葛正新先生的手笔,字体古朴厚重,苍劲有力。记得当初请葛先生题字的费庆昌老伯说,葛先生希望戏剧能使大家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够教育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的村风,使民心正、民风淳。可见,葛先生的题字是深有用意的。葛先生题字的左侧和右侧上方,是父亲用自己的心裁刻在混凝土墙壁上的代表文场的板胡和笛子,代表武场的板鼓和牙子。看到这些题字和父亲的刻画图案,看着上辈们辛苦修建的戏台,那些已经作古的长辈们的音容笑貌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不禁让我黯然伤神。
  在那些年帐篷搭建的戏台前,我曾经在是一个不看戏、爱玩耍的孩童;刚修出这座戏台时,因为我闲看过父亲收藏的一些剧本,懂得了一些剧情,我曾经是这戏台前的观众;后来,上了师范学校的我在系统的学习了音乐知识后,在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学会了板胡和二胡,我又曾经在这戏台上的乐队里和父亲一道拉过二胡,做过演职人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在一年又一年吼唱的秦腔声里,在父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仅喜欢和热爱着秦腔,而且对家乡的戏台和人民有一种特殊的、永远难以割舍的情愫。
  时间像家乡的庄浪河水一样,在时代发展中缓缓流过。2012年,比父亲年长或者跟父亲同龄的一些秦腔爱好者们,有的长逝于九泉,有的年迈,有的家庭琐事缠身,秦腔戏被冷落了;那些培养出来的年轻人奔忙于田间与工地之间,或者外出打工,很少回乡,也就荒废了秦腔。近10年来,村里人们再也听不到戏台上胡琴演奏、锣鼓敲打的声音,再也看不到戲台上演员们演出的身影,还有戏台下家乡人们或喜或悲的表情。偶尔,能听到戏台前大喇叭里的秦腔唱段,那也是留守的秦腔爱好者和老人们在解闷,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在回味戏台上唱戏的那段时光,可能还有对多年过往的一种怀念吧!
  看着有些斑驳的戏台,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久违的锣鼓声、胡琴声,仿佛又看到化了妆的演员们在表演,仿佛又看见台下的乡亲们在鼓掌叫好……
  村里的道路硬化了,路灯明亮了,环境变美了,人们的日子过得更甜了。可是,大家曾经修建的戏台却变得空寂了,戏台前被硬化的场院显得更空旷了。场院里,上面安装着四个高音喇叭的电线杆,定定的立着,仿佛和此时此刻凝望着戏台的我一样,回忆着,思考着……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外公去世后,母亲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家里家外的活儿,都少不了她的份儿。她在十七八岁时就加入了“铁姑娘队”,挖水渠,修梯田,掏地道,什么重活累活都得干。从那时起,过度的重体力劳动,使她的两只手形成了半握状,似乎岁月握住了她的手不肯松开。五十多年过去了,时光染白了她的黑发,却没有牵直她的手,弯弯的,像镰刀,每个手指的中间骨节高高凸起,显得笨拙、粗糙,像松树皮一样。  可不能小觑母亲的这双弯弯手,巧着
期刊
花开忆君终成殇  我兀自站在冷风里,像泥塑木雕一样,仿佛我的心肠上面系了一条绳索,走一步,牵扯一下,牵得心肠阵阵作痛。  北京的天空,飘起了大雨,接到微信以为看错,亲自打电话才完全证实了你已离去的现实……  我的整个世界突然变暗,视线模糊了,心脏也变得异常沉了。脑子里一片迷蒙,身体开始失重,似乎要飘起来。一种掉入黑洞般的感觉变化成泪水从眼中夺眶而出。  你走的那么突然,甚至来不及回顾那些流去的岁月
期刊
一  大阳镇,自呱呱坠地,至今已长到两千六百余岁,仿如擎天巨人,伟业、资深、高寿。秦始皇于此置县,汉朝在此封侯。明清时期,工商、文化于此昌明鼎盛,号称户分五里,人罗万家。东西两大阳,南北四寨上,九十三阁,七十二巷,七市八圪垱,尤以宏伟壮观的古典建筑群,称雄于世,被誉为中国北方古镇活化石。  伫立雄浑的大阳古镇的天空下,深深地吸纳浓浓的古镇凝香味,历史与现实混合汗香味,滚滚如春潮的历史烟云味,现代社
期刊
春是个什么样子?记忆里大概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或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或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吧。春,总是与这些好得顺风顺水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才给我留下这样印象,而之所以“大概”,是因为我虽经历了许多春天——无论是内蒙古的,还是陕西的,还是西宁的、乌鲁木齐的——都不曾留下心思细细观察过,只好凭着来自于书本和生活中的总体感受来描摹。  光阴流逝,夏过
期刊
我以为米脂于我是陌生的,当我远离白天的喧嚣,以一颗剥开的洁白的洋葱横陈于案几,我觉得米脂彼时更像是一个食客眼中的食材,令我有冲动带我的成分和样子靠近和走进,哪怕分立两旁,抑或汁水交融。如果我尚有婴儿般的稚嫩和无知,但还能与米脂攀谈,我想扯一扯他男子般的衣襟,我也想拉一拉她女子般的手环。  此刻,我落座在秋风过境的夜晚,一座城开始在月光下缓缓走动,我抬手,便接下了一片胞衣——那红色的米脂。  米脂城
期刊
镜子,是供人整衣冠用的,是照人的。  在没有镜子前,人,只能看到别人长的模样,而看不到自己长的啥模样。自从有了镜子,才看清了自己的本来的面目。但都是反着看自己。自己看自己是看不清全貌的,后背上有几个痦子是看不清的。别说看不清,就是挠痒痒,够不着时,还借助痒痒挠呢。看来有时自己挠自己的痒痒也难。而他人看自己,却一清二楚。  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痞子,而满眼却看到的是他人的痞子,可见了自己的美丽、漂亮和帅
期刊
周六清晨,去公园散步,看到环绕公园的东北墙边簇拥着一些青青翠竹,把那段围墙的周围妆成绿的世界,袅袅婷婷的竹子齐齐伸向天际,似剪的竹叶把春夏秋冬一一剪去,只留下片片翠绿。如丝的清风,把无比清纯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  竹林面积不大,周围都是花草树木,挺拔的竹子像一个个守护公园的卫兵。因竹子长在北方,说不上高大,却很笔直,竹竿上方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竹叶,尽显生命的魅力,形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竹景,引来
期刊
我,一个傻乎乎的山里人,蹲在地埂上,一边吮吸着吹面杨柳风带来的泥土气息,一边傻傻地望着,想着,一年、两年、三年……  傻人有傻命。在我的身前身后,及近及远,遍地都是一样宝贝,大西北人称它“地软儿”,这可是春给山里人偷偷送来的一份厚礼。  北方山村二三月的天气依旧是冷的,但已不像寒冬的彻骨与狰狞,开始有了几分温和与舒畅,至少说早晚穿件薄薄的棉衣,中午得换件甲衣,身上整天暖洋洋的。正是因为早晚温差之大
期刊
碗子寨  我的家乡那块地方叫碗子寨。座落在太行山坳里,是个非常偏远的小盆地。那儿风吹荒凉天高云薄,点缀着许多贫苦的村庄。不知是什么原因,从远古的时候就有了“碗子寨”这个好奇的地方名字。  因了这个“碗子寨”的称呼,家乡的村庄很多都和这“碗”字有关联。“碗东”“碗西”“碗坨子”“碗底村”。我的村庄很小,在一个小土窝子里,叫“碗圪坨”。因这个碗的广泛应用,又和我们碗子寨所用的碗是同一个“碗”,所以我们
期刊
“金布多,银可可,青山秀水迤扯河。”说的是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境内待在深闺人未识的静谧之地——布多,她比中国辣椒之乡乐业富饶,比秀丽的新街迤扯河壮美。  布多位于会泽县城西部,距离县城32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到1700米,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和泥石流地质地貌。布多彝语为“补多”,因其形状像一只大裤脚,意即像大裤脚的地方。曾经的布多地势险峻,沟壑纵深,壁立千仞,交通闭塞,毛俨然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