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趋势与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 :天津教育·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世纪,而对于中国史学来说更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中国史学呈现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中学历史教学也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并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史学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使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接轨。总之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在史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下将日益重视历史知识的培养。21世纪的中国史学出现一些什么趋势,这一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值得加以深入探索的。
  “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三大历史条件交互作用所构建的新史学殿堂是奠基在中国传统史学及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学之上的,并融汇了西方史学”。因而可以知道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趋势。这里着重介绍它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史学与现实联系密切的趋势
  21世纪中国史学更具有应用性,且与现实联系密切。现在世界发展如此迅速,新世纪社会的“世纪变化”必然影响和要求中国史学更加突出“经世致用”功能,与现实接轨。21世纪中国史学应突出自己的功能“了解现实和预测未来”“扩大历史研究的范围”“历史学是它的时代的宁馨儿”。
  其一,21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更加注重通俗化。人类社会历史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他的主体是人。中国历史是由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活动创造的,所以历史研究虽然是学术性的基础研究,但应该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大众所掌握,深入浅出、趣味盎然的历史精品,将赢得广大读者。历史知识的普及与否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表现。
  中国史学有注重通俗化的优良传统,早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便接触了广阔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卷,中国史学这一优良传统对于普及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的中国史学更加注重通俗化。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或科学,它跟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在当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历史的真实故事开拓胸襟、陶冶情操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满足,以便静观过去和未来。历史学如果没有新的视野,继续原子化、琐碎化就会促成历史学研究的危机。传播通俗史学、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尤为迫切。
  中国史学注重通俗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历史编篡学内容上将由过去的着重于朝代兴亡为主要内容而发展到对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意识形态方面的关注。同时会产生通俗史学如史话、历史演义、影视历史等,其中影视史学最值得提倡的。当然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智慧的历史著作在受过教育的读者心目中将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二,21世纪的中国史学与现实联系密切。21世纪的中国史学更加注重通俗化,恰恰说明了中国史学与现实联系的密切了。费尔巴哈的《道德论》恩格斯批评指出“它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情况,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是不适用的。”中国史学需要寻找自己,需要与现实联系密切。在变化着的这样的中国,在鲜活的这样的时代,在社会的主流之外却有一群人似乎被冷落,他们被冷落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从事的职业,他们研究的学问与大家急于获利的利益无关,与市场经济无关。既然他们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利益,那史学工作者的处境就更为艰难。因此,21世纪中国史学课题选择应市场化,应关注现实。只要我们从广阔的视野看待历史的“用”,我们就会发现,搞历史研究,从现实需要出发是多么的重要。汤普森讲过“它存在的理由是它能够满足永远存在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史学应与现实联系密切,这是时代的需要。
  二、史学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
  这一趋势使中学历史教学与现实接轨,更加重视历史应用知识的培养,这主要体现于以下四点:
  第一历史课要联系现实。历史教师假如能解决好历史课与现实联系紧密的问题,从而不断教育与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联系性,并起到“鉴往知来”“古为今用”的作用,这些一定有助于消除历史无用的思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不少问题,其中有一些也会反映到他们对历史上同类问题的看法,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以分析和启发,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是非常有帮助的。即使就传授历史知识本身来看,教学中联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熟悉的知识和片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不断提高掌握历史知识的成果。
  第二要关注社会现实。史学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社会现实,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当今国际国内重大政治风云变幻的趋势,跟踪社会时事政治热点,拓展历史书本的知识。深入挖掘历史学科的教导作用,遵循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且要运用电视、网络等手段帮助学生搜集各种信息,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立体思维。而且要结合热点内容或选择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不断进行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解答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提倡现代历史教学——现实参与法教学,就是在现代历史教与学的课堂中,联系相关的生活例子进行比较和分析达到了解历史、形成历史意识的教学方法。而重视历史教学融入现实,启发未来的功效将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时代呼唤现代历史课堂教学能达到超越低等级,迈向历史教学服务于现实、启发未来的高等级的教学阶段。让现实参与历史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既学到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又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历史知识及历史发展的进程,预测未来发展的历史动向,从而更自觉积极地投入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践活动中。
  第四要采用现场教学、多组织课外活动,这是中学历史教學与现实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现场教学方式,它是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或社会生活现场,学习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如参观名胜古迹纪念馆、博物馆,现场教学可以弥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的直接知识的不足,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可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会,访问革命老人、历史人物的后代以及熟悉历史情况的历史学家或老年人,游览历史名胜古迹、故居、旧址等。又如组织历史爱好者小组,开展“历史知识讲座”,开设“历史园地”,创设一个具有电化视听设备的历史教室,阅读历史小说,观看历史电影、戏剧。又如以“时事与历史”为题材的历史晚会,历史讲座或座谈会,节日纪念会。这样可以进行多学科教学,从而丰富、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组织历史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21世纪世界科技成果的突破,将会把中国史学推向第四次飞跃”,中国史学实现自身的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面向世界、多方位、多层次向纵深方向发展。与现实联系密切的发展趋势是21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史学这种发展趋势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曾经江泽民主席说:“对于历史这一宝库,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新的总结,这对于我们推进今天祖国的建设事业、更好地迈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广大农村,大批青壮年男子纷纷外出打工,留下儿童、老人、妇女在家,这样就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生活和心理上都存在很大缺陷,成绩较之其他儿童均有很大差异,成了突出的问题。了解这一部分群体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分析其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迫在眉睫。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为学生传授
天津市是我国的直辖市,拥有发达的经济水平与教育水平,同时也拥有者众多高中,每一所高中均具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当前,天津市的高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天津市不同高中的学习氛围差异非常大,有些学校萦绕着浓郁的学习氛围,但是有些学校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导致学校的学习氛围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化,虽然学校之间具有差异化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有些差异化是具有积极影响的差异化,而有些差异化是具有消极影响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时代小学生必备的个人品质和基本素养,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育,除了基础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教学之外,还应该重视美术、体育等学科的教育教学。在傳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目前大多数小学依然没有突出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没有专业的教师,且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停留在课本表面的知识上,照本宣科,单一乏味;另一方面,美术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还是以绘
秸秆压块饲料是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经专用设备高压挤压而成的小型块状饲料.秸秆压块饲料密度高、容重大,非常便于储存和运输;饲喂牛羊使用方便,适口性好,采食和消化吸收
近年来随着对鹅的各种综合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养鹅行业的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在养鹅行业打拼,其中,如何养好种鹅也成了该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种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