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场白:《档案与你同行》演讲比赛早已落下帷幕,但入选决赛的14名选手中只有一名男性的现实,却让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于是萌发了在“每期一辩”栏目《评说档案演讲比赛中的阴盛阳衰》的想法,以请教各位同仁。至于《企业重组话档案》的辩论已历时半年,虽“万马战犹酣”,亦断然于本期鸣金。
叶 丽:《企业重组话档案》的辩论每期我都看,虽深知企业重组的重要,仍痛心档案工作所受的巨大冲击。作为档案人谁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是希望这种冲击很快过去,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该收的档案千万别散失,更盼档案工作早日步入正轨。
曾祥志:一切小道理都由大道理管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重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其让档案在一个半死不活的企业里苟延残喘,倒不如让档案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中重获新生。即便这要让档案工作在一个时期内付出停顿、受挫的代价,让档案人蒙受转岗、下岗的痛苦,就企业的全局而言仍是值得的。
杨 超:报载:北京人都知道石景山区有个首钢,但很少有人知道首钢里有座“石景山”。随着首钢搬迁的推进,这里陆续发现了一批唐代以来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其中不乏颇具艺术和考古价值的精品。这里且不谈首钢搬迁重组对首都绿色奥运的巨大贡献,单就这些新发现而言,就很值得档案人庆幸。据说目前首钢相关部门正在恢复修缮这些古迹群,等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后,北京首钢旧址将成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而这些古迹群都能成为很不错的题材!
杜伟功:一些档案人所以对企业重组中的档案工作比较悲观,既有现实中档案工作确实受到冲击的问题,也有用什么标准衡量档案工作的问题。如果老用升级验收的标准,要求重组企业中的档案工作四平八稳,那就只能得出糟得很的结论。相反,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企业的重组可能意味着档案机构设置的更科学合理,企业的壮大也许意味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有了后劲。我相信西安铁路局重组后的档案工作,一定会比原来两个分局分设时要好。
沙女士:企业重组好就好在全方位地优化了企业,档案部门和档案人自然会受到优化的冲击。这冲击打破了档案部门以往的平衡、平庸和平静,说灾难者,说机遇者皆有。而我认为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预留的,首钢档案人就抓住了首钢大搬迁的机遇。记得小时候曾在队旗下宣誓:时刻准备着。在改革开放的岁月,不会再有一辈子盯在一个地方的事了。面对重组和转岗,我会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贡献。
卢女士:人往高处走,一直在基层干档案工作的我,更喜欢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企业重组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新组建的某局某公司招聘。可九个月后公司解体,我又回到原地。我曾一度沮丧,视自己为改革牺牲品。但很快便调整心态,认识到改革的年代到处都是机遇。终于凭借多年努力,包括那九个月的经历,甚至有当年参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获取名次的因素,又被推荐到某部机关助勤。后因编制原因,再次回到基层。但两上两下,我的知识、能力、视野、阅历早已今非昔比。最终我被某局档案馆聘用。说实话,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做人,不能太功利,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只要你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张先生:企业重组使档案部门重新成为一潭活水,为优胜劣汰创造了条件。档案部门不再是老弱病残的安置地,档案人也不再是某单位的私有财产。能干的档案人即便退休、下岗,也能二次找到工作;档案馆缺人也可以从基层优中选优。
周女士:当然,企业重组也让一些档案人感到手足无措。或因身体不好,照顾安置的;或因能力太差,将就使用的;或因调皮捣蛋,一线不要的;或因老眼昏花,混日子的。不知是企业多年的铁饭碗、大锅饭机制对这些人束手无策,还是这个机制惯坏了这些人。这些人早在淘汰之列,而且其存在的最大弊病是影响了更多档案人的积极性。从这点看,企业重组引起的档案重组实在是好得很。
李 表:企业重组话档案这个话题很有意义,也很沉重。其实受到企业重组冲击和影响的部门绝非档案部门一家,而且企业重组也不是冲着档案部门来的。所以档案部门尽可泰然处之,不必自相惊扰。还是那句话:企业好了,一好百好,档案人受益当在其中;而企业有难,档案人想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档案部门和档案人还是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
叶 丽:《企业重组话档案》的辩论每期我都看,虽深知企业重组的重要,仍痛心档案工作所受的巨大冲击。作为档案人谁也没有回天之力,只是希望这种冲击很快过去,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该收的档案千万别散失,更盼档案工作早日步入正轨。
曾祥志:一切小道理都由大道理管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企业重组是为了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其让档案在一个半死不活的企业里苟延残喘,倒不如让档案在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企业中重获新生。即便这要让档案工作在一个时期内付出停顿、受挫的代价,让档案人蒙受转岗、下岗的痛苦,就企业的全局而言仍是值得的。
杨 超:报载:北京人都知道石景山区有个首钢,但很少有人知道首钢里有座“石景山”。随着首钢搬迁的推进,这里陆续发现了一批唐代以来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迹,其中不乏颇具艺术和考古价值的精品。这里且不谈首钢搬迁重组对首都绿色奥运的巨大贡献,单就这些新发现而言,就很值得档案人庆幸。据说目前首钢相关部门正在恢复修缮这些古迹群,等首钢搬迁到河北曹妃甸后,北京首钢旧址将成为北京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而这些古迹群都能成为很不错的题材!
杜伟功:一些档案人所以对企业重组中的档案工作比较悲观,既有现实中档案工作确实受到冲击的问题,也有用什么标准衡量档案工作的问题。如果老用升级验收的标准,要求重组企业中的档案工作四平八稳,那就只能得出糟得很的结论。相反,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企业的重组可能意味着档案机构设置的更科学合理,企业的壮大也许意味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有了后劲。我相信西安铁路局重组后的档案工作,一定会比原来两个分局分设时要好。
沙女士:企业重组好就好在全方位地优化了企业,档案部门和档案人自然会受到优化的冲击。这冲击打破了档案部门以往的平衡、平庸和平静,说灾难者,说机遇者皆有。而我认为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预留的,首钢档案人就抓住了首钢大搬迁的机遇。记得小时候曾在队旗下宣誓:时刻准备着。在改革开放的岁月,不会再有一辈子盯在一个地方的事了。面对重组和转岗,我会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贡献。
卢女士:人往高处走,一直在基层干档案工作的我,更喜欢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企业重组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曾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新组建的某局某公司招聘。可九个月后公司解体,我又回到原地。我曾一度沮丧,视自己为改革牺牲品。但很快便调整心态,认识到改革的年代到处都是机遇。终于凭借多年努力,包括那九个月的经历,甚至有当年参加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获取名次的因素,又被推荐到某部机关助勤。后因编制原因,再次回到基层。但两上两下,我的知识、能力、视野、阅历早已今非昔比。最终我被某局档案馆聘用。说实话,有付出,总会有收获;做人,不能太功利,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只要你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张先生:企业重组使档案部门重新成为一潭活水,为优胜劣汰创造了条件。档案部门不再是老弱病残的安置地,档案人也不再是某单位的私有财产。能干的档案人即便退休、下岗,也能二次找到工作;档案馆缺人也可以从基层优中选优。
周女士:当然,企业重组也让一些档案人感到手足无措。或因身体不好,照顾安置的;或因能力太差,将就使用的;或因调皮捣蛋,一线不要的;或因老眼昏花,混日子的。不知是企业多年的铁饭碗、大锅饭机制对这些人束手无策,还是这个机制惯坏了这些人。这些人早在淘汰之列,而且其存在的最大弊病是影响了更多档案人的积极性。从这点看,企业重组引起的档案重组实在是好得很。
李 表:企业重组话档案这个话题很有意义,也很沉重。其实受到企业重组冲击和影响的部门绝非档案部门一家,而且企业重组也不是冲着档案部门来的。所以档案部门尽可泰然处之,不必自相惊扰。还是那句话:企业好了,一好百好,档案人受益当在其中;而企业有难,档案人想好也好不到哪儿去。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档案部门和档案人还是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