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摄影英雄会”完美收官,尽管对于三天之中诞生的这30组作品大家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参赛的英雄,还是评选会现场几百位观摩的影友,很多人都感到收获颇丰。
  对于30位英雄来说,真正的拍摄时间没有3天。这期间不仅要进行拍摄,还要和导师进行沟通、撰写作品阐释和图片说明,有些人还要做后期,这对任何一个摄影师来说都是考验。但我感觉到,也正是这种“挤压式”甚至是“榨干式”的逼迫,反而激发出了摄影师的创作力,因为不拼就绝无获胜的机会。于是,安保田在实地考察了“地坑院”之后,果断地借来了无人机进行航拍;樊丽勇看到不少的人去拍天鹅,决心去拍一个画面中不出现一只真天鹅的“天鹅之城”,为此他一天就走了三万多步。其他三人的选题也是走观念创新、手法创新以及图像语言创新的“险路”,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但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思路和手法,反而让他们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我想,他们这次的收获不仅仅是得了英雄团队的称号吧?
  从现场影友的反应看,他们也是有收获的。只是我觉得仅从评委打出的分值还不能看出评委对作品的具体评价。如果时间允许,有些分歧较大的作品应该让评委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打分。评委对作品具体的臧否无论对摄影師而言还是对现场的影友而言,都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赶集 崔力 摄
  我是一名来自新闻行业的摄影记者。在我们这个圈子有一句话叫“捡拾微影像,汇聚大时代”,也有一个说法叫“一深入就生动”。所以我认为老百姓的生活是最具有时代意义的一个标点,也是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对发现力和观察力最好的锻炼。因此,当我从长江边来到黄河边的时候,我选择了因为太司空见惯而很容易被当地摄影师忽略的集市去拍摄。与其说我是想去拍照片,还不如说我就是想去看看,去看黄河边的老百姓的生活,看看他们吃什么、穿什么和喜欢什么,然后把这些生活的碎碎念展现给各位。
  经验谈
  摄影其实是个单张的艺术。所以不管是不是拍专题,经营好每一个画面都是必需的。那么在遇到时间限制的短期专题时,我们在确认目标的情况下,首要还是去观察和发现画面里的动人之处,然后围绕这个点,寻找和它口乎应的东西来烘托放大这个点。

  观看的观看——身份 藏策 摄
  “身份”是当代摄影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人的身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被社会所塑造的,所以我拍摄这一主题的思路,不是按照既定的社会成见去拍不同的人群,而是通过拍摄去思考抑或质疑“身份”本身。在镜像结构的图式中,不同身份的人在反观自身,而作为拍摄者的我,亦隐身于被摄者之中,从而对“看”与“被看”,以及有关“身份”的刻板印象展开追问。这同时也是对图式与影像语言的探索与创新,将属于文学叙事的“临渊式叙事”(故事套故事)运用到了视觉叙事之中。
  经验谈
  首先得研究明白什么是专题。不能简单地以为专题就只是报道就是图片故事,更要学会以“复调”的方式通过图像的深层结构来组织图像。但这首先要学会解读图像。理论与拍摄之间最大的重合点,就是分析图像的能力,因为拍摄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把现实世界当成图像来分析。

  乡村舞台 杨抒怀 摄
  娱乐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自我态度,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娱乐无处不在。陕州地坑院景区,有着一支黄河韵歌舞团,团员们来自三门峡市各个行业的歌舞爱好者,他们中间有退休的人民教师、医生、机关干部、退伍军人等,团员们以表演红色歌舞为主,创作排练了一批丰富多彩的歌舞节目,歌舞团常年坚守在陕州地坑院景区,用歌舞为广大游客演绎陕州地坑院的传统文化,展现新时代的文化风彩和特色,使国内外的游客们在欢声笑语中,充分领略陕州的历史文化风情。   经验谈
  预设主题,做好功课,找到合适短时间操作的内容。时间短,首先要确定形式,一个新颖的形式,会让你的专题特别。早到晚走,用好技术,当大家共同拍摄一个项目的时候,你的技术到位可以更精细化地完成作品。

  天鵝之城 樊丽勇 摄
  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而天鹅则是三门峡最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符号。是把物、人和环境之间结合起来、具象物体符号化的最好表达方式。因此,在三门峡期间选择非常态化的天鹅作为拍摄对象进行创作,将地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表达自己内心中的天鹅之城。
  经验谈
  短时间内的专题创作,一要抓住核心,二要敢于创新,三要灵活运用日常所学,四要和指导老师及队友交流探讨。

  坑腔 安保田 摄
  我用俯视的角度把地坑院全景拍成框架式图形,非具象的地坑生活物件点缀其间,以大同而小不同,形成一种有序与无序的构成关系,再将拍摄陕州地坑文化符号融合其间,进行文化追本溯源的影像表述,把陕州的文化艺术与它的母体连接呈现。千百年来,地坑院,一院一世界,千院一脉承,这块土地的子民,以第二生命的式样经久传颂,我以“坑腔”主题影像无声的歌唱,汇入一种文化的交响。
  经验谈
  加法,快速制胜的一招,加法是创意摄影制胜的一招。多重曝光、PS技法,将关联元素、符号相加,让一个新的生命体在视觉和内涵上具有排他性。
其他文献
過年,是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日子。无论你是只身在外、独自漂泊的游子,还是扎根故里、未曾离家的人儿。回家是一种信仰,哪怕我们时间紧迫、一票难求.哪怕我们长途跋涉、历经艰险,我们还是带着无限的向往和期许,踏上这片温热的故土.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在迭代,更何况是我们生活的城。木格沉默不语,川迷雾笼罩的乡城诉说着内心的苦楚,迷茫和未知令人难以入眠。而金向怡则更加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各种角度与不同强度的光线为摄影营造出丰富的光影刻画机会,观察光影,在光影的作用中去选择和构图成为摄影创作的重中之重。毛永淮非常注重光影在摄影中的作用,前期合适的曝光辅以后期的黑白影调处理,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光影丛山》利用侧光光线,突出了张掖丹霞山的独特造型和强烈的地貌质感;《浩海如烟》采用小光圈及慢速快门,不仅突出了前景鹅卵石的清晰细节,也使水流形成云海般的雾化效果;《映日
在各类摄影题材中,风光摄影占据了大多数的份额。因为风光摄影不仅可以提高审美、陶冶情操,对身心健康等各方面都大有裨益。河南焦作摄影师白胜林认为,风光摄影虽然非常辛苦,为了捕捉到最理想的光线起早贪黑、登山涉水,却也非常富有乐趣,因为风光摄影令人痴迷的不仅仅在于照片,而在于探索、发现和挑战自我的过程。风光摄影作品的背后,不仅仅需要掌握熟练的前期及后期技术,更包含了摄影师对于生命、自然与美的思考。  01
石塘的风情  石塘三面环海,背后依石塘山为天然屏障,山崖突出海中,民宅多石屋,原始古朴,倚山傍水,错落有致。  这个古老渔村别致的景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出现在刘海粟、吴冠中、阿老、沈柔坚、彦涵等当代一流的艺术大师的作品里,遂也成了艺术家们频繁来往的活动天地。  如同法国巴黎圣母院经常有人画画写生,又都是石头建筑,这些画家就把石塘称作为东方巴黎圣母院。鸟渺石塘 王斌
攝影是一门多元化的艺术,提高影艺不仅需要学习各种理论,更需要不断进行创作实践,以手中的镜头对准客观万物。无论是山川云霞、江海湖泊,还是民生百态、人物风情,都值得影人去拍摄。廖明的摄影不拘一格,但每幅作品都能流露出浓浓的意境和情感,让人们在欣赏摄影艺术审美的同时,生发诗歌般的无限感慨。
当代生活,影像充斥虚拟与现实,存在思辨性阅读的空间。本刊今年的专栏“图像视点”,由袁洁主笔,每月带来关于影像的即兴观察与思考。  有时候,现实事件的反转比宫斗剧还精彩。与巴黎反政府抗议活动“黄背心”事件相关的两张对比照片最近被抄得沸沸扬扬,值得一说。  事情的缘由其实挺简单。网友Dovey Wan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巴黎凯旋门前燃烧着熊熊大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到这张照片都误以为抗
祁连山  2007年任Adobe专家组成员,任多家专业门户网站专栏作者,编著了多本图像处理教材,在业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张作品拍摄于冬季的坝上草原,厚厚的积雪盖住了草地,使得画面的细节都被纯净的白色替代。摄影本身就是一门减的艺术,这是雪景摄影的优势。所以应该利用其优势,尽可能精减画面的元素。由于马匹不太听话,当时牵马的村民无法离开构图画面,所以出现人员入镜的穿帮画面。不要紧,本例中人物周边白
威猛外形尽显霸气  之前,尼康也曾发布相同规格的镜头,并颇受好评。但适马这只新镜头显然又与尼康“大”不相同。在外形上,适马105mm f/1.4 DG HSM Art极为威猛,直径达到115.9mm,长度131.5mm,重達1645g。而尼康直径只有94.5mm,长度106mm,重985g。而且适马105mm f/1.4 DG HSM Art还配有巨大的旋钮锁定的遮光罩和脚架环,全加上几乎比尼康大
孔家弄35号,石库门住宅。2009年王骏华摄乍浦路,原西本愿寺,印度风格的白色花岗石寺院,建于1931年,由冈野重久设计。2013年王骏华摄北苏州河路,原上海总商会,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建成于1913年。2010年王骏华摄万竹街,赵氏润泽堂,原为民国时期“颜料大王”赵竹林所建“赵公馆”,于2012年拆除。2009年王骏华摄  上海,中国接触西方文化最早、最全面的城市之一。170多年前,美、英、法三
我采用多重曝光拍摄,都会在拍摄之前完成构思,然后依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多元素、超时空的图像叠加,实现意想不到的、独具特效的艺术作品。近些年来,我用宾得K-7、K-5和佳能70D、5D3等数码相机对中国古建园林主题进行了多重曝光的摸索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