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结子乡典史村处于大山深处,在典史村东头路边新建的一栋砖房里,住着一个特殊的家庭:35岁的女主人陈进梅,她在前夫王定军下肢瘫痪后,“招来”现在的丈夫尹本银一同照顾王定军,不料尹本银在一次事故中同样造成下肢残疾。面对两个残疾丈夫,陈进梅并没有离去,也没有退缩,而是决然地选择留下照顾两个残疾的丈夫和正在上学的三个孩子。
苦命汉子,有妻有子万事足
陈进梅的前夫王定军是个苦命的人,4岁时和母亲讨饭来到典史村,为了让他有个归宿保住命活下来,母亲咬咬牙含泪将他送给了一个王姓人家,从此改名为王定军。至今,问及他亲生父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他一点也不知道。
1985年,养父母就和王定军分了家,他分得了3间小瓦房,要负责养活60多岁的奶奶。这一年,王定军16岁。
1987年,王定军认识了村里的陈进梅,两人开始相处。王定军当时在山西打工,靠挖煤挣得一点微薄的工资来养活他和奶奶。但陈进梅并不嫌他穷,她看好了王定军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对自己百依百顺,关怀备至。陈进梅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之中。
王定军的欣喜之情也溢于言表,他一个生活清贫的单身汉,能有个对象已不容易,陈进梅又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做事稳重,人又善良,和陈进梅相处的这两年,他整日面带笑容,连出去打工也是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
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1989年元月,王定军与陈进梅结了婚。随后,他们的儿子王亮降生了。为了照顾他们母女俩,王定军从此不再去山西挖煤,而是在村里干点零活,靠挖土卖土赚钱。日子虽然清贫,但王定军一想到每天能守在老婆和儿子的身边,和睦的家庭氛围让王定军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丈夫瘫痪,孕妇照顾三代人
1991年6月的一天,小两口正在土坎下挖土准备做土坯时,土坎突然塌方了,王定军下肢被砸伤。从此,他瘫痪了。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陈进梅仿佛一下子掉进了深渊。她不但每天要去干活赚钱,还要伺候瘫痪的丈夫,照顾一岁多的儿子和一位60多岁的老人;而此时,怀孕5个多月的陈进梅行动已越来越不方便。一个孕妇,此时正是应该被悉心照顾的时候,却不得不担起照顾祖孙三代人的重担,陈进梅的心理承受着无人能体会的巨大压力。
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常整日一言不发,“我当时好像都不会想事情了,那些日子整个人就像傻了一样,天天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什么,很难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后来才慢慢好一点,但是闲着的时候还是会想这些。”
这个时候,王定军比陈进梅更痛苦,甚至比他母亲将他送给别人时还让他难过。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不但不能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还要拖累自己的妻子,因此,他连续数天不吃不喝,甚至不说一句话,整日以泪洗面,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看到丈夫连续数天水米不进,陈进梅也是心急如焚。她拥在丈夫床前,哭着说:“你站不了就不要站,我和孩子会伺候你一辈子的。你就这样不吃不喝,长期下去怎么得了,虽然你现在什么都干不了了,但我不会离开你的,我们永远也不分开”说完这些话,陈进梅和丈夫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就这样在煎熬中默不吭声了许多天之后,突然有一天,王定军开口了。为了不再拖累陈进梅,他决定要和爱妻离婚。但陈进梅坚决不同意,她对我们说:“他内心够苦的了,我如果再离开了他,这个家可怎么办啊。上有6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如果我走了,定军一定活不下去的。”
王定军一家的处境引起村里、乡里干部的关心。见陈进梅坚持不与王定军离婚,有人就试探性地出主意说,离了婚之后还可以“招夫养夫”,这样进梅身边就会多了个帮手,一家人的日子可能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可这样的人上哪去找呢?既要照顾有孕在身的进梅,还要照顾他们祖孙三代,这样的家庭重担又有谁愿意承担呢?
“招夫养夫”,新丈夫撑起家
为了让这个家能够走出困境,陈进梅接受了“招夫养夫”的建议。
1991年年底,陈进梅和定军办理了离婚手续,但离婚后她没有离开定军,依然同往常一样,整日伺候着他……
1992年农历正月十六,在乡邻的撮合下,陈进梅与本村的单身汉尹本银结婚了。29岁的尹本银是村委会的组长,由于家境特别贫困,所以一直没有结婚。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陈进梅不但善良,还很坚强自立,陈进梅勤劳朴实和勤俭持家的作风更是深深打动了他,他也深深喜欢上了陈进梅,所以他决定和陈进梅同甘共苦,一起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当时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残疾的丈夫、一个70岁的老人,还有一个3岁多的孩子和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但同样善良的尹本银没有退缩。
从此,王定军住在西屋,陈进梅带着孩子住在东屋,虽然是新婚燕尔,但是陈进梅并没有忽略前夫,还是像往常一样精心伺候着王定军。尹本银除了耕作一亩多耕地外,常常给人家打些零工,生活渐渐有了一点好转。
1993年,陈进梅又有了第三个孩子。1996年8月,被陈进梅伺候了七年的老奶奶去世了。
随后的三年间,有了丈夫尹本银的帮助和陈进梅的努力,他们的生活不再拮据,这个特殊的家庭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但就在陈进梅憧憬着今后的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场新的不幸又陡然袭来了。
噩梦重演,新丈夫失双脚
1999年秋季的一天,尹本银在给县职业中学开山取石料的时候,从石崖上摔了下来,并且失去了双脚。一个六口之家,两个残疾人、三个小孩需要照顾,命运对陈进梅再次进行着残酷的考验。
“当时死的心都有了,就想自己的命怎么会这么苦啊,什么事都落在我身上了,我以后可怎么生活啊。”陈进梅回忆说,当时都不敢想以后的事情了,就想一死了之,觉得只有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这个时候最难过的当属尹本银了,尹本银非常心疼他的妻子,因为他当时和陈进梅结婚就是想帮她支撑起这个家,让他的前夫和这几个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而现在,他不但没有承担起这个责任,反而为陈进梅增加了更多的负担。看着妻子一天天消瘦,一天天面无表情地穿梭在两个屋子里,尹本银也想一死了之,好减轻妻子沉重的负担。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面对命运留给她的烂摊子,陈进梅没有像王定军瘫痪之后那样终日以泪洗面。虽然心里不好受,但她在两个丈夫面前还是强颜欢笑,因为两个瘫痪丈夫的心里更加难过,他们本来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废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她不能再让他们看到她自己疲惫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那样只能使他们更加自责。
从冀晖口中得知,陈进梅每天的休息时间根本超不过6个小时。他说,多少年来,陈进梅几乎是每天清晨5点起床,为两个残疾人清理卫生,做好全家六口人的早饭,还要喂养猪、鸡。吃完饭,就得马上到地里去侍弄庄稼,一天到晚忙个没完,而即使这样忙碌,也很难维持六口人的生活。
情动山城,社会各界献爱心
这个特殊家庭的亲情故事感动了这个小山城,陈进梅一家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
2011年9月份,结子乡政府和典史村村委会筹集资金5万多元,为陈进梅建起了新房。2012年1月29日大清早,镇安县委书记在典史村召开了书记办公会,决定由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在6月前扶持1.6万元,让陈进梅偿还外债;此外,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将陈家列入重点救济对象,全额报销一家人的看病费用,为王定军和尹本银两位残疾人解决两辆助残车,免除了三个孩子的学杂费并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县直部门一次性筹集8500元,机关部门免费办理手续,帮助陈家开办了一个日用品百货门市部,减免一切税费,以增加稳定的收入。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进梅一家的生活现在虽然有所好转,但生活还是很拮据。她的日用品商店一个月收入只有几十元,很难维持他们一家6口的生活。但她还是感谢乡里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她的人士,她说:“往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们全家得不懈地努力向前走,三个孩子能好好学习,健康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现在,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家了,而且也不愿舍弃这个家和我的丈夫、孩子们。我对生活要求并不高,也不奢望生活上能有什么奇迹出现,但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苦命汉子,有妻有子万事足
陈进梅的前夫王定军是个苦命的人,4岁时和母亲讨饭来到典史村,为了让他有个归宿保住命活下来,母亲咬咬牙含泪将他送给了一个王姓人家,从此改名为王定军。至今,问及他亲生父母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他一点也不知道。
1985年,养父母就和王定军分了家,他分得了3间小瓦房,要负责养活60多岁的奶奶。这一年,王定军16岁。
1987年,王定军认识了村里的陈进梅,两人开始相处。王定军当时在山西打工,靠挖煤挣得一点微薄的工资来养活他和奶奶。但陈进梅并不嫌他穷,她看好了王定军吃苦耐劳的品质,而且对自己百依百顺,关怀备至。陈进梅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之中。
王定军的欣喜之情也溢于言表,他一个生活清贫的单身汉,能有个对象已不容易,陈进梅又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做事稳重,人又善良,和陈进梅相处的这两年,他整日面带笑容,连出去打工也是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
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1989年元月,王定军与陈进梅结了婚。随后,他们的儿子王亮降生了。为了照顾他们母女俩,王定军从此不再去山西挖煤,而是在村里干点零活,靠挖土卖土赚钱。日子虽然清贫,但王定军一想到每天能守在老婆和儿子的身边,和睦的家庭氛围让王定军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丈夫瘫痪,孕妇照顾三代人
1991年6月的一天,小两口正在土坎下挖土准备做土坯时,土坎突然塌方了,王定军下肢被砸伤。从此,他瘫痪了。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陈进梅仿佛一下子掉进了深渊。她不但每天要去干活赚钱,还要伺候瘫痪的丈夫,照顾一岁多的儿子和一位60多岁的老人;而此时,怀孕5个多月的陈进梅行动已越来越不方便。一个孕妇,此时正是应该被悉心照顾的时候,却不得不担起照顾祖孙三代人的重担,陈进梅的心理承受着无人能体会的巨大压力。
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常整日一言不发,“我当时好像都不会想事情了,那些日子整个人就像傻了一样,天天不知道自己都在做什么,很难从这个阴影中走出来,后来才慢慢好一点,但是闲着的时候还是会想这些。”
这个时候,王定军比陈进梅更痛苦,甚至比他母亲将他送给别人时还让他难过。他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废人,不但不能承担这个家庭的责任,还要拖累自己的妻子,因此,他连续数天不吃不喝,甚至不说一句话,整日以泪洗面,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看到丈夫连续数天水米不进,陈进梅也是心急如焚。她拥在丈夫床前,哭着说:“你站不了就不要站,我和孩子会伺候你一辈子的。你就这样不吃不喝,长期下去怎么得了,虽然你现在什么都干不了了,但我不会离开你的,我们永远也不分开”说完这些话,陈进梅和丈夫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团。
就这样在煎熬中默不吭声了许多天之后,突然有一天,王定军开口了。为了不再拖累陈进梅,他决定要和爱妻离婚。但陈进梅坚决不同意,她对我们说:“他内心够苦的了,我如果再离开了他,这个家可怎么办啊。上有6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如果我走了,定军一定活不下去的。”
王定军一家的处境引起村里、乡里干部的关心。见陈进梅坚持不与王定军离婚,有人就试探性地出主意说,离了婚之后还可以“招夫养夫”,这样进梅身边就会多了个帮手,一家人的日子可能就会慢慢好起来的。
可这样的人上哪去找呢?既要照顾有孕在身的进梅,还要照顾他们祖孙三代,这样的家庭重担又有谁愿意承担呢?
“招夫养夫”,新丈夫撑起家
为了让这个家能够走出困境,陈进梅接受了“招夫养夫”的建议。
1991年年底,陈进梅和定军办理了离婚手续,但离婚后她没有离开定军,依然同往常一样,整日伺候着他……
1992年农历正月十六,在乡邻的撮合下,陈进梅与本村的单身汉尹本银结婚了。29岁的尹本银是村委会的组长,由于家境特别贫困,所以一直没有结婚。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陈进梅不但善良,还很坚强自立,陈进梅勤劳朴实和勤俭持家的作风更是深深打动了他,他也深深喜欢上了陈进梅,所以他决定和陈进梅同甘共苦,一起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当时他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残疾的丈夫、一个70岁的老人,还有一个3岁多的孩子和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但同样善良的尹本银没有退缩。
从此,王定军住在西屋,陈进梅带着孩子住在东屋,虽然是新婚燕尔,但是陈进梅并没有忽略前夫,还是像往常一样精心伺候着王定军。尹本银除了耕作一亩多耕地外,常常给人家打些零工,生活渐渐有了一点好转。
1993年,陈进梅又有了第三个孩子。1996年8月,被陈进梅伺候了七年的老奶奶去世了。
随后的三年间,有了丈夫尹本银的帮助和陈进梅的努力,他们的生活不再拮据,这个特殊的家庭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但就在陈进梅憧憬着今后的幸福生活的时候,一场新的不幸又陡然袭来了。
噩梦重演,新丈夫失双脚
1999年秋季的一天,尹本银在给县职业中学开山取石料的时候,从石崖上摔了下来,并且失去了双脚。一个六口之家,两个残疾人、三个小孩需要照顾,命运对陈进梅再次进行着残酷的考验。
“当时死的心都有了,就想自己的命怎么会这么苦啊,什么事都落在我身上了,我以后可怎么生活啊。”陈进梅回忆说,当时都不敢想以后的事情了,就想一死了之,觉得只有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这个时候最难过的当属尹本银了,尹本银非常心疼他的妻子,因为他当时和陈进梅结婚就是想帮她支撑起这个家,让他的前夫和这几个孩子能过上好日子。而现在,他不但没有承担起这个责任,反而为陈进梅增加了更多的负担。看着妻子一天天消瘦,一天天面无表情地穿梭在两个屋子里,尹本银也想一死了之,好减轻妻子沉重的负担。
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面对命运留给她的烂摊子,陈进梅没有像王定军瘫痪之后那样终日以泪洗面。虽然心里不好受,但她在两个丈夫面前还是强颜欢笑,因为两个瘫痪丈夫的心里更加难过,他们本来就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废人,对生活已经失去信心,她不能再让他们看到她自己疲惫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那样只能使他们更加自责。
从冀晖口中得知,陈进梅每天的休息时间根本超不过6个小时。他说,多少年来,陈进梅几乎是每天清晨5点起床,为两个残疾人清理卫生,做好全家六口人的早饭,还要喂养猪、鸡。吃完饭,就得马上到地里去侍弄庄稼,一天到晚忙个没完,而即使这样忙碌,也很难维持六口人的生活。
情动山城,社会各界献爱心
这个特殊家庭的亲情故事感动了这个小山城,陈进梅一家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
2011年9月份,结子乡政府和典史村村委会筹集资金5万多元,为陈进梅建起了新房。2012年1月29日大清早,镇安县委书记在典史村召开了书记办公会,决定由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在6月前扶持1.6万元,让陈进梅偿还外债;此外,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将陈家列入重点救济对象,全额报销一家人的看病费用,为王定军和尹本银两位残疾人解决两辆助残车,免除了三个孩子的学杂费并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县直部门一次性筹集8500元,机关部门免费办理手续,帮助陈家开办了一个日用品百货门市部,减免一切税费,以增加稳定的收入。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进梅一家的生活现在虽然有所好转,但生活还是很拮据。她的日用品商店一个月收入只有几十元,很难维持他们一家6口的生活。但她还是感谢乡里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她的人士,她说:“往后的日子还很长,我们全家得不懈地努力向前走,三个孩子能好好学习,健康地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现在,我已经离不开这个家了,而且也不愿舍弃这个家和我的丈夫、孩子们。我对生活要求并不高,也不奢望生活上能有什么奇迹出现,但我相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