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也是这些人,这些事,不断的带给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见到颜振豪是在北京市的一个名字为‘猴山俱乐部’的酒吧里,这是一个洋溢着原生态和时尚元素气息的地方,今晚在这里聚集着一群因为‘爱’而走到一起的年轻人。这是由80后大男孩颜振豪私人发一起的一个慈善的义演现场——《一书一世界2013 系列义演》,每个到这里来的人都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衣物或者书。在若干天后,这份被温暖包围的一份礼物,会送到颜振豪的老家兴义。
怀着心中对自己梦想的执着,怀着对留守儿童的牵挂,怀着想对全世界人介绍黔西南的生态文化的倾诉,在一首《下象棋》的歌声中开始他的演唱。台上的颜振豪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他的歌声磁性而富有张力,非常有穿透力。这首歌里混合着多种音乐元素。在各种音色交替中,颜振豪把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收放自如,时而会听到他喃喃低语的西南小调,时而会看到他以吹口哨的形式演绎,时而会听到他和着音乐吐出黔南当地话的对白。听他的歌会有种跟他的音调同喜同悲的感受,会有种情不自禁的想跟随他去黔南走一遭的冲动……
走在“慈善”路上
现代青年:已经开始的“颜振豪百德公益”系列义演,旨在为贫困地区儿童募集书本和衣物,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起这些孩子,开始你的慈善事业的?
颜振豪:我是从2007年开始关注这些孩子们的,也就是我们在2006年在广州做的第一场有关白血病募捐义演后。
现代青年:我们都知道,这十年来,你在不断的创作中成长着,并心存感激,这些年还在各地举办你的“西南风”新民谣演唱会,为你的公益事业集善款,支持你前进的动力是什么?
颜振豪:7年里,感动我的事情太多了。有一个女孩让我非常感激,她叫叶子。起初我与她素不相识,她放弃北京优厚的工作到贵州跟我一起做公益,到一个小山村支教一年,条件艰苦,在学校众多留守儿童心中得到很高的评价。还有,颜振豪百德公益去年发起的“一本书”为农村小学建图书室,很多站长冒着严寒,走很远的路去收集爱心人士的书籍,我非常感动,他们是我前进和坚持的力量。
现代青年:自2006年“颜振豪百德公益”成立以来,就关注着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携手全国各界爱心人士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怀和温暖。现在“颜振豪百德公益”有什么活动在进行吗?
颜振豪:募捐图书建立乡村小学图书室;对大学、中小学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还有就是围绕这些所做的系列慈善义演等。
现代青年:你在从事音乐方面和文学创作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公益事业,有人说:“在中国做慈善是一件很难的事”,你怎么看?
颜振豪:或多或少是存在一些困难的,不过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现代青年:走在做慈善这条路上,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其中的故事吗?
颜振豪:我记得2006年我们在广州,为白血病患者黄芳办一场募捐义演,南北两地18位歌手一起献爱心,这是我第一次做公益演出,我们还拍卖了米卢的签名足球。那一场义演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是我仍然觉得在残酷的生命面前,我们能做的是那么少,那么渺小。直到四年后,2010年的一天,我忽然在我的QQ空间里看到了黄芳的留言,她说谢谢你。那一瞬间我差一点哭了出来,因为太温暖,我们用微薄的力量,为一个生命延长了四年的时间,我觉得真了不起。
08年我在我的家乡贵州,为银厂小学的孩子们募捐。很多朋友从外地拉大批的物资过来,跟我们一起走很远很崎岖的山路,去到银厂小学。其中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爷爷,他是深圳红励书画馆的馆长。爷爷那么大的年纪,也跟着我们一路颠簸着赶来,去了学校,也去了孩子们的家。我看到他们的坚持,感受到他们的正能量,也不断的鞭策着我自己。
11年我创办了第三国动漫,这是中国第一支残疾人动漫团队,团队的成员都是聋哑患者。跟贵州的聋哑儿童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他们把《山水黔西南》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用手语交流。整个过程悄然无声,但我被这种场景深深的震撼了,那种无声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谈,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震撼和感动。感动我的事情实在有太多,这里只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说。这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也是这些人,这些事,不断的带给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掀起“西南风”新民谣
现代青年:80后诗人、作家,“西南风”新民谣发起人,首位中国旅游音乐唱作人,及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你可谓多才多艺,那么你既是作家,又是音乐人,那么请你谈谈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有着怎样的联系?
颜振豪:诗歌和音乐虽然都是艺术作品,但其实它们都是一种生活的本质和形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为了描绘和感激生活。至于它们的联系,很简单——写着写着诗就想唱出来,唱着唱着就变成了歌。
现代青年:当年您一首《下象棋》勇摘05年首届“中国华语网乐坛最佳作品奖”、2006年台湾华研国际唱片创作金曲奖、2007年网络排行十大流行金曲奖之殊荣。开辟了华语乐坛方言流行的先河,那么你是如何走向歌坛的呢?
颜振豪:起初我并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条路,只是单纯的认为有人跟我分享和共鸣我的喜悦和悲伤,这就是最快乐的事情。因此,固执地写了不少作品,这也是我和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吧。其实起初我也很不自信的,只是认为这样我会很快乐。就这样写着唱着,在众多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下,加之遇到一些机遇,才有了机缘巧合的这么一天。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人生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没有注定谁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
现代青年:从《我在丽江等你》到《山水黔西南》,你的作品都那么朗朗上口、纯朴,让人难忘,可以给我们介绍下“西南风”新民谣吗?
颜振豪:前几年我创作了《山水黔西南》、《我在丽江等你》、《布依姑娘》、《西南的风每天吹过我的阳台》等作品,这些歌都是我在云贵川的生活感悟。在此之后,我的导师杨骏先生提出“创作以西南区域的生活、语言、民族风情等为题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称之为“西南风新民謠”。 就像《黄土高坡》是西北风民谣一样,西南风新民谣也是描绘和歌颂西南风情的一种音乐方式。
现代青年:目前为止你分别创立了“我在丽江等你”和“我在兴义等你”两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请谈谈你未来的展望。
颜振豪:我希望能够在我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更多创意人才,跟我一起来实现梦想;未来我希望能将黔朵朵文化传媒进一步发展壮大,至于旗下的“我在等你”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我的计划是让它囊括创意礼品、音乐、电影、动漫、文学、美食、旅游等多个领域,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在这些领域里找到黔朵朵的身影。
现代青年:大家都知道,你既是诗人、作家,又是一名音乐人,2013年,你有什么新的作品带给大家吗?可以简单介绍下吗?
颜振豪: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发行我的两张专辑,他们都是“西南风”新民谣系列,一张有关贵州,叫《西南的风每天吹过我的阳台》,一张有关云南,叫《我在丽江等你》。另外也在等待那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行我的诗歌作品,或我音乐、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现代青年:很高兴您能接受《现代青年》杂志的专访。在节目结束前,你对《现代青年》杂志以及广大的网友有什么样的寄语?
颜振豪:读现代青年,做现代青年;看现代青年,成有为青年!
见到颜振豪是在北京市的一个名字为‘猴山俱乐部’的酒吧里,这是一个洋溢着原生态和时尚元素气息的地方,今晚在这里聚集着一群因为‘爱’而走到一起的年轻人。这是由80后大男孩颜振豪私人发一起的一个慈善的义演现场——《一书一世界2013 系列义演》,每个到这里来的人都会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衣物或者书。在若干天后,这份被温暖包围的一份礼物,会送到颜振豪的老家兴义。
怀着心中对自己梦想的执着,怀着对留守儿童的牵挂,怀着想对全世界人介绍黔西南的生态文化的倾诉,在一首《下象棋》的歌声中开始他的演唱。台上的颜振豪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他的歌声磁性而富有张力,非常有穿透力。这首歌里混合着多种音乐元素。在各种音色交替中,颜振豪把这首歌演绎的淋漓尽致,收放自如,时而会听到他喃喃低语的西南小调,时而会看到他以吹口哨的形式演绎,时而会听到他和着音乐吐出黔南当地话的对白。听他的歌会有种跟他的音调同喜同悲的感受,会有种情不自禁的想跟随他去黔南走一遭的冲动……
走在“慈善”路上
现代青年:已经开始的“颜振豪百德公益”系列义演,旨在为贫困地区儿童募集书本和衣物,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起这些孩子,开始你的慈善事业的?
颜振豪:我是从2007年开始关注这些孩子们的,也就是我们在2006年在广州做的第一场有关白血病募捐义演后。
现代青年:我们都知道,这十年来,你在不断的创作中成长着,并心存感激,这些年还在各地举办你的“西南风”新民谣演唱会,为你的公益事业集善款,支持你前进的动力是什么?
颜振豪:7年里,感动我的事情太多了。有一个女孩让我非常感激,她叫叶子。起初我与她素不相识,她放弃北京优厚的工作到贵州跟我一起做公益,到一个小山村支教一年,条件艰苦,在学校众多留守儿童心中得到很高的评价。还有,颜振豪百德公益去年发起的“一本书”为农村小学建图书室,很多站长冒着严寒,走很远的路去收集爱心人士的书籍,我非常感动,他们是我前进和坚持的力量。
现代青年:自2006年“颜振豪百德公益”成立以来,就关注着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携手全国各界爱心人士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怀和温暖。现在“颜振豪百德公益”有什么活动在进行吗?
颜振豪:募捐图书建立乡村小学图书室;对大学、中小学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还有就是围绕这些所做的系列慈善义演等。
现代青年:你在从事音乐方面和文学创作的同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公益事业,有人说:“在中国做慈善是一件很难的事”,你怎么看?
颜振豪:或多或少是存在一些困难的,不过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现代青年:走在做慈善这条路上,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其中的故事吗?
颜振豪:我记得2006年我们在广州,为白血病患者黄芳办一场募捐义演,南北两地18位歌手一起献爱心,这是我第一次做公益演出,我们还拍卖了米卢的签名足球。那一场义演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是我仍然觉得在残酷的生命面前,我们能做的是那么少,那么渺小。直到四年后,2010年的一天,我忽然在我的QQ空间里看到了黄芳的留言,她说谢谢你。那一瞬间我差一点哭了出来,因为太温暖,我们用微薄的力量,为一个生命延长了四年的时间,我觉得真了不起。
08年我在我的家乡贵州,为银厂小学的孩子们募捐。很多朋友从外地拉大批的物资过来,跟我们一起走很远很崎岖的山路,去到银厂小学。其中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爷爷,他是深圳红励书画馆的馆长。爷爷那么大的年纪,也跟着我们一路颠簸着赶来,去了学校,也去了孩子们的家。我看到他们的坚持,感受到他们的正能量,也不断的鞭策着我自己。
11年我创办了第三国动漫,这是中国第一支残疾人动漫团队,团队的成员都是聋哑患者。跟贵州的聋哑儿童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他们把《山水黔西南》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用手语交流。整个过程悄然无声,但我被这种场景深深的震撼了,那种无声的交流,是心与心的交谈,是任何语言都无法描绘的震撼和感动。感动我的事情实在有太多,这里只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说。这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也是这些人,这些事,不断的带给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掀起“西南风”新民谣
现代青年:80后诗人、作家,“西南风”新民谣发起人,首位中国旅游音乐唱作人,及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你可谓多才多艺,那么你既是作家,又是音乐人,那么请你谈谈文学创作和音乐创作有着怎样的联系?
颜振豪:诗歌和音乐虽然都是艺术作品,但其实它们都是一种生活的本质和形态。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为了描绘和感激生活。至于它们的联系,很简单——写着写着诗就想唱出来,唱着唱着就变成了歌。
现代青年:当年您一首《下象棋》勇摘05年首届“中国华语网乐坛最佳作品奖”、2006年台湾华研国际唱片创作金曲奖、2007年网络排行十大流行金曲奖之殊荣。开辟了华语乐坛方言流行的先河,那么你是如何走向歌坛的呢?
颜振豪:起初我并没有想到会走上这条路,只是单纯的认为有人跟我分享和共鸣我的喜悦和悲伤,这就是最快乐的事情。因此,固执地写了不少作品,这也是我和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吧。其实起初我也很不自信的,只是认为这样我会很快乐。就这样写着唱着,在众多朋友的支持与鼓励下,加之遇到一些机遇,才有了机缘巧合的这么一天。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人生真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没有注定谁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
现代青年:从《我在丽江等你》到《山水黔西南》,你的作品都那么朗朗上口、纯朴,让人难忘,可以给我们介绍下“西南风”新民谣吗?
颜振豪:前几年我创作了《山水黔西南》、《我在丽江等你》、《布依姑娘》、《西南的风每天吹过我的阳台》等作品,这些歌都是我在云贵川的生活感悟。在此之后,我的导师杨骏先生提出“创作以西南区域的生活、语言、民族风情等为题材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称之为“西南风新民謠”。 就像《黄土高坡》是西北风民谣一样,西南风新民谣也是描绘和歌颂西南风情的一种音乐方式。
现代青年:目前为止你分别创立了“我在丽江等你”和“我在兴义等你”两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请谈谈你未来的展望。
颜振豪:我希望能够在我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吸引更多创意人才,跟我一起来实现梦想;未来我希望能将黔朵朵文化传媒进一步发展壮大,至于旗下的“我在等你”系列文化创意产业,我的计划是让它囊括创意礼品、音乐、电影、动漫、文学、美食、旅游等多个领域,希望不久的将来,大家能在这些领域里找到黔朵朵的身影。
现代青年:大家都知道,你既是诗人、作家,又是一名音乐人,2013年,你有什么新的作品带给大家吗?可以简单介绍下吗?
颜振豪: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发行我的两张专辑,他们都是“西南风”新民谣系列,一张有关贵州,叫《西南的风每天吹过我的阳台》,一张有关云南,叫《我在丽江等你》。另外也在等待那么一个合适的机会,发行我的诗歌作品,或我音乐、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现代青年:很高兴您能接受《现代青年》杂志的专访。在节目结束前,你对《现代青年》杂志以及广大的网友有什么样的寄语?
颜振豪:读现代青年,做现代青年;看现代青年,成有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