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TZP)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特征,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9年我院TZP 致骨髓抑制的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类型、TZP使用情况、骨髓抑制临床表现、外周血象指标变化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同期医院TZP 使用病例数计算ADR 发生率.结果:6年内我院TZP致骨髓抑制发生率为0.93%,ADR病例以年轻和老年男性为主.TZP致骨髓抑制的平均累积剂量为(206.01±107.82)g,累积剂量集中在100~300 g(15例);出现骨髓抑制的平均时间为(15.56±6.37)d,时间分布以8~28d为主.TZP治疗后外周血WBC、N和Plt值在停药前均明显低于给药前,停药1~7d内有明显回升(P<0.05);而停药前Hb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但在停药7 d后才有明显回升(P<0.05).25例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12例,Ⅳ级5例;Ⅲ级发生率最高为0.45%,而Ⅳ级发生率也有0.19%.细胞减少表现以单系WBC减少和二系细胞(WBC+Plt 或Hb)减少为主,三系同时减少较罕见,发生率为0.07%.结论:TZP 致骨髓抑制是可逆的,但后果可能很严重,应引起临床的重视.TZP 治疗时间超过7 d,累积剂量超过100 g时骨髓抑制的风险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