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改理念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教学方式陈旧、学生主体地位匮乏、创新思维发展受限。基于此,笔者认为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可如下操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意识;创设温馨和谐的氛围,培养创新思维;设定创新目标,改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当前我国初中各学科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法,树立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导向,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新课改理念强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意識
我国不少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满堂灌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一言谈”的教学中学生完全丧失应有的主体地位,对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从客观角度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范围狭窄,阅读的书籍少,见识浅薄,没有城市学生那种见多识广的创新意识。如果教师此时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狭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奋斗能成为栋梁之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其思维能力才会获得发展。
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在交流合作的情境中探讨问题。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善于从新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例。例如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落地的时间毫无关系,并通过实践论证了此点。在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允许“百家争鸣”,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以此消除学生的定势思维,帮助其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能站在新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温馨和谐的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在农村中学不少历史教师教学时总是喜欢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参的方向”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满足应试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但却让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良机,钳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比枯燥的说教、虚拟的权威好百倍。”因此,在教学中改变禁锢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创设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在和谐的环境中,学生心态处于轻松的状态,思维将异常活跃,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课堂教学的点拨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其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畅所欲言的表达,自我进行评价,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民主、平等的情境中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设定创新目标,改变教学方法
在农村中学不少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相关史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定创新目标,对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是实施同样的教学法,教学目的也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住并理解相关历史事实。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却钳制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僵化、机械,对历史问题难以提出新颖的看法,只会根据教材死记硬背,在考试的时人云亦云地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回忆出来,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局面。这也正是农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如城市学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创新教育的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
具体而言可如下操作: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有效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历史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为培养他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打基础。该阶段教师仍须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方法与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继续向学生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提问的习惯。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创新能力,让其思维空间逐渐拓宽,思维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其以新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逐渐让他们摆脱教材传统观点的束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正确的方法以及习惯应给予纠正,让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创新思维探究历史问题。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认清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导向,实施创新式的教学法,方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令其创新思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岩(1968-),男(汉),湖南衡南.衡南县第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雪丽,王丽.以教改促进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2]方平.近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01)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当前我国初中各学科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师必须彻底摒弃陈旧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法,树立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导向,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新课改理念强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创新意識
我国不少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满堂灌代替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师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一言谈”的教学中学生完全丧失应有的主体地位,对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极为不利。从客观角度而言,农村学生的生活范围狭窄,阅读的书籍少,见识浅薄,没有城市学生那种见多识广的创新意识。如果教师此时还是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狭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奋斗能成为栋梁之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较为繁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其思维能力才会获得发展。
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在交流合作的情境中探讨问题。只有让学生敢于提出独到的见解,善于从新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例。例如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做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落地的时间毫无关系,并通过实践论证了此点。在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允许“百家争鸣”,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以此消除学生的定势思维,帮助其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能站在新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温馨和谐的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在农村中学不少历史教师教学时总是喜欢让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参的方向”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满足应试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良好的成绩,但却让他们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良机,钳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要比枯燥的说教、虚拟的权威好百倍。”因此,在教学中改变禁锢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创设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在和谐的环境中,学生心态处于轻松的状态,思维将异常活跃,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而新课改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课堂教学的点拨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其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学会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畅所欲言的表达,自我进行评价,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民主、平等的情境中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设定创新目标,改变教学方法
在农村中学不少教师认为历史教学就是让学生记住相关史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定创新目标,对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是实施同样的教学法,教学目的也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记住并理解相关历史事实。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却钳制了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僵化、机械,对历史问题难以提出新颖的看法,只会根据教材死记硬背,在考试的时人云亦云地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回忆出来,最终形成高分低能的局面。这也正是农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如城市学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定创新教育的目标,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
具体而言可如下操作: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有效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传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去分析历史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从而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为培养他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创新思维打基础。该阶段教师仍须重视通过丰富多彩的方法与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继续向学生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提问的习惯。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培养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创新能力,让其思维空间逐渐拓宽,思维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帮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其以新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逐渐让他们摆脱教材传统观点的束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正确的方法以及习惯应给予纠正,让他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创新思维探究历史问题。
四、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历史教师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具体情况,认清义务教育发展的趋势,树立与时俱进的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导向,实施创新式的教学法,方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从而令其创新思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作者简介:刘岩(1968-),男(汉),湖南衡南.衡南县第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雪丽,王丽.以教改促进历史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2]方平.近现代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