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接受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A组),年龄(63.7±7.9)岁,PSA(31.8±6.6)μg/L,Gleason评分(8.5±0.5)分,T2c期38例,T3a期13例;32例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组),年龄(64.4+8.3)岁,PSA为(29.9±5.2) μg/L,Gleason(8.7±0.4)分,T2c期21例,T3a期11例;19例采用125I粒子植入术(C组),年龄(61.4+7.4)岁,PSA(30.6±5.7) μg/L,Gleason(8.6±0.6)分,T2c期8例,T3a期11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 结果 A、B、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2.6±38.4)、(186.3±31.4)、(35.4±14.6)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3.6±132.4)、(273.9±77.4)、(19.4±4.4) ml,住院时间分别为(20.9±3.7)、(15.6±2.2)、(6.4±2.6)d,引流时间分别为(8.3±1.8)、(7.5±0.9)、(3.2±0.8)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4.1±0.6)、(3.2±0.4)、(0.4±0.1)d,医疗费用分别为(2.3±0.4)、(3.2±0.3)、(4.5±0.3)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开放式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具有微创性、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势,且对肠道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比较研究
【摘 要】
: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02例局限性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接受开放式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A组),年龄(63.7±7.9)岁,PSA(31.8±6.6)μg/L,Gleason评分(8.5±0.5)分,T2c期38例,T3a期13例;32例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B组),年龄(64.4
【机 构】
:
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泌尿外科
【出 处】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4年35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但对于术前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再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而改用放疗、内分泌治疗或化疗等.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1]显示,对于此类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同时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目前,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意义仍存在争议,我们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报道囊性肾癌的大宗病例长期随访结果,介绍诊治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43例囊性肾癌病例.16例术前经CT或MRI影像学诊断为单纯囊肿,囊肿去顶减压术后病理诊断为癌,其中15例在初次术后2个月内行补充性肾切除,1例选择密切随访;27例为影像学检查诊断复杂囊肿接受手术,其中20例为体检发现的单纯肾囊肿,B超复查发现变异为复杂囊肿后再行手术. 结果 术后病理确认
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我们对6例阴茎癌术后患者实施皮桥式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均未发生皮瓣感染、坏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本组6例.年龄46 ~ 70岁,平均56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个月.均有包皮过长病史,2例曾在外院多次按尖锐湿疣治疗.肿瘤大小1 cm×2 cm~4 cm×6 cm,数量不等,面积大、数量多者恶臭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4例双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
期刊
目的 总结两性畸形的外科手术疗效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4例各类型两性畸形患者的资料,其中女性假两性畸形4例,男性性别逆转综合征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3例,真两性畸形5例.年龄2~14岁,平均5岁.根据患者年龄、原发病、社会性别结合家长及患者意愿,进行性别选择及外科手术治疗,评估其长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最终矫治为女性10例(女性假两性畸形4例,男性假两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规划中的应用效果及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方法 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对收治的10例拟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T1期肾肿瘤患者的肾脏进行3D打印.肿瘤位于左肾3例,右肾7例.位于肾上极5例,肾下极3例,肾门部2例.T1a期4例,T1b期6例.采用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薄层重建.提取患者CT检查结果的DICOM格式文件,
患者,男,61岁.因左侧腹股沟坠痛1周,查体发现马蹄肾合并左肾占位5d于2012年9月24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肾下极向中线靠拢,于主动脉前融合,左肾中上部可见5.0 cm×3.6 cm中等回声结构,提示为马蹄肾合并左肾占位性病变.CT检查:双肾位置较低,下极可见融合,左肾中上部可见一不规则混杂密度灶,边缘欠清,向内推挤肾实质,最大断面5.0 cm×3.8 cm,平扫CT值
期刊
肉芽肿性炎症是一类少见的前列腺炎性病变,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最多见,黄色肉芽肿性前列腺炎(xanthogranulomatous prostatitis,XGP)是其中的罕见亚型,目前关于本病的研究多为病例报告,关于其MRI表现的报道更为少见,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
期刊
目的 探讨盆底肌训练缓解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症状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 采取前瞻性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8月在门诊选取女性OAB患者107例,实际完成研究者91例,盆底肌训练加健康教育结合托特罗定治疗46例(实验组),普通健康教育结合托特罗定治疗45例(对照组),干预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盆底肌肌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自身肾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方法 2001年8月至2010年3月,我院共开展尸体肾移植278例,其中4例(1.4%)受者术后随访检出自身肾细胞癌.另有9例肾移植术后自身肾细胞癌患者为外院转入.13例患者中男9例,女4例.年龄34 ~ 65岁,平均48岁.均为单侧发病,左侧8例,右侧5例.肾移植术后至发现肾癌时间为2.5~6.1年,平均4.2年.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
患者,女,25岁.2012年12月17日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1年余入院.站立及坐位时腰痛明显,无心悸、胸闷、头痛,无紫纹,无脸形变圆、四肢变细.实验室检查β2-微球蛋白1 442 μg/L,其他内分泌指标及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腹部B超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圆形实质性占位,约15.5 cm×10.3 cm,边界清楚,混合性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少量血流信号.腹部MR平扫检查示右肾上腺巨大肿瘤伴病灶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