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BBC新闻“What the war for”为例,从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这四个细节详细阐述时文翻译中此类细节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关键词] 时文翻译 背景 准确 重要性
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时文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现代时文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政治、外交文件、新闻报道等。在时文翻译中,译者需要特别注意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时代性。全面准确地掌握时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对时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事件背景对于全文的脉络分析和译者的工作来说是重中之重,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对此不再赘述。故以BBC新闻“What the war for”为例,从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这四个细节详细阐述时文翻译中此类细节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1.时间背景
“What the war for”此篇新闻中涉及到的时间都是简单明了的英文时间表达方式,在翻译上不存在问题。但是翻译此篇新闻时,需要对文中出现的时间做详细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将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以文中出现的两处时间(2003,six-hour)为例:
1)The inquiry into the 2003 Iraq war has drawn much heat and analysis as it examines the conflict, its run-up and aftermath.
本句中提到了一个时间点,即“2003”,紧接其后的Iraq War很显然与这一时间有着密切关系。稍微关心政治的译者就会明白此处的时间指的就是2003年,即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时间。了解了这一时间知识背景,翻译后文第三段再次提到的“the war in 2003”时就不用很生涩地译成“2003年的战争”,而直接译成“2003年伊战”,这样的处理让读者更一目了然。
2)When Tony Blair gave evidence to the Iraq Inquiry, the panel’s questions were probing and the six-hour session intense.
与上一例句不同的是,此处出现是一个时间段,即“six-hour”。字面意思显而易见。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并不存在难题,然而,在处理这种时文翻译时,需要对这里的“六小时”的含义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让译文通俗易懂。翻开历史记载,不难发现此处涉及的“六小时”指的是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10年初首次接受伊拉克战争调查的公开质询时间。根据这一时间背景,此处翻译为“持续六小时的”或“长达六小时的”更为确切。
2.地点背景
时文中的地点翻译需要精确到位。同一个地点在多个译本中也许有不同的翻译。译者在翻译时文中的地点时需要参考多方面的消息和译本来源,采用最易被读者接受的和最常见的译法来处理此类问题。以“What the war for”新闻中出现的两个地点(QEII conference centre,Parliament Square)为例:
3)After a break for the UK general election, the Iraq Inquiry is reconvening to hear more evidence at the QEII conference centre just off Parliament Square.
同一句中出现了两个地点,即“QEII conference centre”和“Parliament Square”。翻译第一个地点“QEII会议中心”时,其中的“QEII”的确费了些工夫。现在的查询主要借助网络,如果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QEII”,显示的结果是“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II)”。本篇新闻直指伊战,属于时政类,搜索的结果为经贸类,并且与紧随其后的“会议中心”以及全文的基调不符。有些许翻译实践的译者就不会误译。到底指代的是什么地方,需要看第二个地点,即“Parliament Square”,也就是英国的议会广场。再注意前面的介词“just off”就可以推断出“QEII会议中心”是距离英国议会广场不远处的一处会议中心,再依据这个信息进行查询就可以知道此处指的是“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当然,译者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如果对信息不确定,可以直接引用原文中的英文缩写来指代,作者认为译成“QEII会议中心”也是可行的。
3.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
专业术语及人名是时文翻译中的重点之一。通常采用与地点翻译类似的处理方法。以“What the war for”新闻中出现的关键的四个人名(Tony Blair,Sir John Chilcot,Hutton,Butler)和一个专业术语(Iraq Inquiry)为例:
4)When Tony Blair gave evidence to the Iraq Inquiry, the panel’s questions were probing and the six-hour session intense.
对英汉翻译工作者来说,Tony Blair的名字并不陌生,即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公众人物的翻译约定俗成,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对应的几个汉字拼写不要出现错误即可。接下来的一處“Iraq Inquiry”是本句乃至整篇新闻的关键。直接理解字面意思“伊拉克询问”当然是不专业的作法。参考上文提到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英国议会中心”,再结合伊拉克时事背景知识便知此处应译为“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展开的质询)”。
5)Sir John Chilcot and his committee questioned his decision to take the UK to war in 2003, his dealings with coalition ally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nd what he had learned from the chaotic fallout.
此处的人名“Sir John Chilcot”相对于公众人物Tony Blair来说,对译者就显得有些陌生了。之后的“his committee”和上一例句中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充足的信息点,此人应该是负责调查的委员会主席“约翰·柴考特爵士”,翻译时补充这个头衔对于不太了解时政的读者来说算得上是画龙点睛。
6)…a third examination of aspects of the war, after the Hutton and Butler reports, is a waste of the ?2.2m inquiry cost so far.
首次接触到“Hutton and Butler” 的确有些措手不及。但是结合整篇文章涉及到的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两个人物应该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有关。从此处着手,就不难找出这两处人名对应的英文翻译及其来历了。“Hutton and Butler”分别为英国赫赫有名的大法官“赫顿勋爵”,以及满头银丝的前英国内阁大臣罗宾·巴特勒勋爵,两人都曾参与伊战独立调查工作。所以此处的赫顿报告和巴特勒报告当然就指的是对伊战调查所做出的报告了。
时文具有其自身特色,时文翻译除了要求译者具有良好语言能力之外,也需要译者具备对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这些细节背景知识的掌握和驾驭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时俱进,对于提升译者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处理时文翻译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林兆娟。“浅谈时文翻译技巧”。科技资讯20(2010):247.
[关键词] 时文翻译 背景 准确 重要性
随着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时文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现代时文内涵丰富,主要包括政治、外交文件、新闻报道等。在时文翻译中,译者需要特别注意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时代性。全面准确地掌握时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对时文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当然,事件背景对于全文的脉络分析和译者的工作来说是重中之重,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对此不再赘述。故以BBC新闻“What the war for”为例,从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这四个细节详细阐述时文翻译中此类细节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1.时间背景
“What the war for”此篇新闻中涉及到的时间都是简单明了的英文时间表达方式,在翻译上不存在问题。但是翻译此篇新闻时,需要对文中出现的时间做详细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上下文的意思,将信息更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以文中出现的两处时间(2003,six-hour)为例:
1)The inquiry into the 2003 Iraq war has drawn much heat and analysis as it examines the conflict, its run-up and aftermath.
本句中提到了一个时间点,即“2003”,紧接其后的Iraq War很显然与这一时间有着密切关系。稍微关心政治的译者就会明白此处的时间指的就是2003年,即伊拉克战争开始的时间。了解了这一时间知识背景,翻译后文第三段再次提到的“the war in 2003”时就不用很生涩地译成“2003年的战争”,而直接译成“2003年伊战”,这样的处理让读者更一目了然。
2)When Tony Blair gave evidence to the Iraq Inquiry, the panel’s questions were probing and the six-hour session intense.
与上一例句不同的是,此处出现是一个时间段,即“six-hour”。字面意思显而易见。译者在翻译此句时并不存在难题,然而,在处理这种时文翻译时,需要对这里的“六小时”的含义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让译文通俗易懂。翻开历史记载,不难发现此处涉及的“六小时”指的是英国首相布莱尔在2010年初首次接受伊拉克战争调查的公开质询时间。根据这一时间背景,此处翻译为“持续六小时的”或“长达六小时的”更为确切。
2.地点背景
时文中的地点翻译需要精确到位。同一个地点在多个译本中也许有不同的翻译。译者在翻译时文中的地点时需要参考多方面的消息和译本来源,采用最易被读者接受的和最常见的译法来处理此类问题。以“What the war for”新闻中出现的两个地点(QEII conference centre,Parliament Square)为例:
3)After a break for the UK general election, the Iraq Inquiry is reconvening to hear more evidence at the QEII conference centre just off Parliament Square.
同一句中出现了两个地点,即“QEII conference centre”和“Parliament Square”。翻译第一个地点“QEII会议中心”时,其中的“QEII”的确费了些工夫。现在的查询主要借助网络,如果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QEII”,显示的结果是“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II)”。本篇新闻直指伊战,属于时政类,搜索的结果为经贸类,并且与紧随其后的“会议中心”以及全文的基调不符。有些许翻译实践的译者就不会误译。到底指代的是什么地方,需要看第二个地点,即“Parliament Square”,也就是英国的议会广场。再注意前面的介词“just off”就可以推断出“QEII会议中心”是距离英国议会广场不远处的一处会议中心,再依据这个信息进行查询就可以知道此处指的是“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当然,译者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如果对信息不确定,可以直接引用原文中的英文缩写来指代,作者认为译成“QEII会议中心”也是可行的。
3.专业术语及人名背景
专业术语及人名是时文翻译中的重点之一。通常采用与地点翻译类似的处理方法。以“What the war for”新闻中出现的关键的四个人名(Tony Blair,Sir John Chilcot,Hutton,Butler)和一个专业术语(Iraq Inquiry)为例:
4)When Tony Blair gave evidence to the Iraq Inquiry, the panel’s questions were probing and the six-hour session intense.
对英汉翻译工作者来说,Tony Blair的名字并不陌生,即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公众人物的翻译约定俗成,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对应的几个汉字拼写不要出现错误即可。接下来的一處“Iraq Inquiry”是本句乃至整篇新闻的关键。直接理解字面意思“伊拉克询问”当然是不专业的作法。参考上文提到的“2003年”,“伊拉克战争”,“英国议会中心”,再结合伊拉克时事背景知识便知此处应译为“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展开的质询)”。
5)Sir John Chilcot and his committee questioned his decision to take the UK to war in 2003, his dealings with coalition ally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nd what he had learned from the chaotic fallout.
此处的人名“Sir John Chilcot”相对于公众人物Tony Blair来说,对译者就显得有些陌生了。之后的“his committee”和上一例句中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充足的信息点,此人应该是负责调查的委员会主席“约翰·柴考特爵士”,翻译时补充这个头衔对于不太了解时政的读者来说算得上是画龙点睛。
6)…a third examination of aspects of the war, after the Hutton and Butler reports, is a waste of the ?2.2m inquiry cost so far.
首次接触到“Hutton and Butler” 的确有些措手不及。但是结合整篇文章涉及到的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两个人物应该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有关。从此处着手,就不难找出这两处人名对应的英文翻译及其来历了。“Hutton and Butler”分别为英国赫赫有名的大法官“赫顿勋爵”,以及满头银丝的前英国内阁大臣罗宾·巴特勒勋爵,两人都曾参与伊战独立调查工作。所以此处的赫顿报告和巴特勒报告当然就指的是对伊战调查所做出的报告了。
时文具有其自身特色,时文翻译除了要求译者具有良好语言能力之外,也需要译者具备对时间、地点、专业术语及人名这些细节背景知识的掌握和驾驭能力。扩大知识面,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章,与时俱进,对于提升译者自身的素质非常重要,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处理时文翻译时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林兆娟。“浅谈时文翻译技巧”。科技资讯20(20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