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探讨儿童胼胝体压部及枕钳角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9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且颅脑磁共振榆查正常的儿童(年龄5 d~18岁).按
【机 构】
: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福州,350004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福州,3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探讨儿童胼胝体压部及枕钳角度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90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且颅脑磁共振榆查正常的儿童(年龄5 d~18岁).按年龄分为5组: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12岁),青春发育期组(>12~18岁).每个年龄组内再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各组儿童分别行头部弥散张量成像,在各向异性值图上测量其胼胝体压部及枕钳成角角度,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婴儿组女童所测得的胝胝体压部及枕钳所成的角度值最大;随年龄增加,各角度的均值在整体上逐渐减小;但在不同年龄阶段,个别数值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2.婴儿组所测角度存不同性别儿童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幼儿组枕钳角度、胼胝体压部最大成角在不同性别儿童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组、青春发育期组枕钳角度在性别上亦有统计学意义.3.不同性别儿童枕钳成角及胼胝体压部最小成角组间方差分析,差异具有统汁学意义.4.枕钳角度及胼胝体压部最小成角与年龄存在负相关;胼胝体压部最大成角与年龄住统计学分析中无明显相关性;枕钳角度及胼胝体压部最小成角与年龄呈线性回归关系.结论胼胝体压部及枕钳成角角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枕钳成角及部分胼胝体压部成角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能够用于观察儿童胼胝体压部及枕钳成角角度存在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的学生需要爱,我们的教育呼唤爱。爱是一盏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爱是一颗糖果,甜甜蜜蜜,让人回味无穷;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智慧之门;爱,是一缕阳光,灿烂无比,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 【关键词】学生 关爱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68-01 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二十来个春秋的我,虽说没有什
【摘要】目前为止关于教师发展过程的研究,基本上是以“被动、消极”的视角看到教师发展,没有全面反映教师个人愿景和充分体现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本文通过对教师愿景的论述与教师关系的探讨,总结出现代教师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教师愿景 教师发展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64-01 如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最为突出的是人才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66-02 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课堂打破了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学生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课堂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发生争论,“老师,我是这么想的。”“老师,我还会这么做。”“老师,我有补充。”面对这些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声音,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我们要及时抓彩、随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178997和rs4570625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美国4版中ADHD诊断标准,选择45例AD
【摘要】孩子的心犹如一片净土,种植感恩,就会收获仁爱、关怀、宽容和幸福。从小给孩子的心灵播下感恩的种子,让他们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那他们将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来报答父母、师长,报答社会。 【关键词】种植感恩 感恩之心 培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2-0172-01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在面
【摘要】自从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便步入了大众化教育。更多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公平,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高校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瓶颈问题的分析,旨在从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及社会等五个维度阐述大学生就业瓶颈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调整思路、 改变策略,实现高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