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注重培养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结合的岗位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战略和实践意义。基于AICUM+理念,围绕校企协同模式下岗位创业人才培养,通过环境分析、培养目标及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提出了“岗位创业人才培养”是深入挖掘职业教育潜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新范式;AICUM+理念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岗位创人才训练基地(飞马旅)中国首批CFO岗位创业试点班
作者简介:武莉莉,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国际比较、国际会计;谢尚伟,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代经贸培训中心主任/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中国大学生岗位创业联盟宁波分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俞人龙,男,水晶门联合创始人,中国岗位创业联盟发起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平台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05-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强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并“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中指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此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总体要求中强调:“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他相关文件也先后出台,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办发〔2015〕28号)、《关于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政策的支持开辟了创业的广阔空间,也为职业院校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然而,如何将国家各级创新创业政策付诸实践,培养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融合的人才,是多数职业院校面对的重大课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百年工商”推崇的宁波商帮文化”体现创业文化之积淀,开展岗位创业教育具有独特优势。2016年,作为水晶门②的全国首批CXO岗位创业人才训练基地,此处CXO是指在创业企业中某一关键领域的精英管理岗位上承担核心管理工作的人,并开设全国第一个CFO③岗位创业班,进行AICUM+④理念下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的路径探索,CFO岗位创业班面向高校财务背景专业的学生招募,课程设计和授课由企业老师和职业院校教师结合当下最新的财务行业信息和企业用人需求完成,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课程。
二、岗位创业人才的环境分析
(一)“创新创业”趋势下,“岗位创业”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新路径
当前,中国正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但将国家战略真正落实到职业院校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院校对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是关注创业意识还是自主创业能力等目标界定模糊;(2)职业院校内部的创业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由于职业院校内部的教师多是专业背景为主,具备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创业导师数量不足;(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能在创业活动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则不能吸引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创业教育中[1],更不能培养创业技能与专业技能融合的人才;(4)校企融合不够深入,很多校外資源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但尚未形成资源整合的平台。如何打破人才培养的旧模式,构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范式,岗位创业成为实践性较强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新路径,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⑤
(二)“校企协同培育”模式已经成为实施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与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澳大利亚的“VET模式”,德国的“双元制”等。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也明确指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协同培育”已经成为实施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企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动力及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学生虽有活力但往往缺少企业所需的创业实践经验,所以通过将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同培育探索并建立起校企协同培养岗位创业人才模式是当务之急。
(三)AICUM+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岗位创业能力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疲于学习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并未体现“职业教育的精髓”,即“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虽然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可现实是“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2]同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注重“灌输式的知识导入”,学生因为无法感受知识的“有用性”和被社会所需要的“成就感”而产生“自卑”心理。 AICUM+理念是指获取知识(Acquire)、参与实践(Involve)、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Create)、提升自身知识技能(Update)、适应社会需求(Match+),让学生以获取知识为开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产生创新思维,并主动学习以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动联合发展,最终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并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激发学生持久的内生学习动力,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
基于AICUM+理念,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对接,发挥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感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的价值并最终重视职业教育,学生通过知识获取、实践、创新、自我提升及最终满足社会需求等历练而找到人生的价值,获得“职业教育的自信”。
三、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岗位创业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在某一个专业技能方向上积累充分的专业经验和能力,并在该领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最终成为公司创业团队的组成人员以及企业股权激励的对象。
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优化的重要和核心问题,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策略。从对职业院校的内部环境和社会营造的外部环境来看,岗位创业人才应当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
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在掌握一定技术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强岗位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3]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在创新创业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融合岗位实践与创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
岗位创业能力是指学生将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与方法在创业的场景中内化并自觉提升自我,以实现一定的创业要求的能力。岗位创业能力是专业操作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将岗位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原因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岗位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岗位创业的内涵包括专业性、创业性,依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指示,职业院校有必要结合自身特色真正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人才支撑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岗位创业能力”;(2)岗位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求契合,由于职业院校强调“岗位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培养,结合岗位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将岗位实践与创业实践结合,符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3)岗位创业能力有有益于培养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策略下通过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岗位创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也重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岗位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岗位创业人才培育的重要价值
(一)AICUM+理念下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提升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1.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职业院校通过与飞马旅共建“CXO岗位创业人才训练基地”,将优质的企业资源导入校内,并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同时,对接相应的行业资源,打通人才培养实践和就业的路径。相比学校自行探索和积淀校外资源,这种直接与优质企业协同共建是一条高效而具有建设性的路径,也更加贯彻“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以CFO岗位创业班为例,在企业搭建的平台上,学生可以与财务界的行业教师对接,学习了解当前财务方面的最新行业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资源探索社会服务渠道,通过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发现并调整目前高校财务技能学习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而提升财务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
2.建立利益捆绑机制激发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过程。我国多数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成为当前困扰职业院校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合作未能直接给企业创造价值,导致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热情。[4]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合作,有助于职业院校在行业中建立知名度,让企业了解学生并信任学生,共同提升学生的岗位创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为企业减少遴选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和精力,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最终实现企业主动参与培养,使企业从职业院校得到真正需要的岗位创业人才,也有助于构建职业教育被重视与职业院校学生获得自信的社会环境。
3.冲破“职业院校实践荒”,为学生提供岗位创业实践机会。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為紧密的教育类型[2],AICUM+理念的重要环节就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参与并了解经济发展的信息。如果通过和优质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克服专业教师乃至学校不能提供及时全面的为学生实践机会的发展瓶颈,更加便捷的利用校外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共同搭建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实践机会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和并激发创新思维,进而以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学习,提升岗位创业能力。
4.构建科学合理的”岗位创业能力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但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5],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校外创业平台资源,职业院校可以了解企业对岗位创业人才能力的衡量标准。基于AICUM+理念,在校企协同进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激发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岗位创业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提升自身技能的积极性。探索并构建”岗位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也能真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落实。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岗位创业人才培养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1.构建一支校企深度融合的岗位创业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是能否实现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鍵。而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师多以专业为背景,缺少创业经验者居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缺陷之一。若仅通过学校内部来培养创业导师则必然是一个相对耗时耗力的过程。以财务专业为例,财务是企业的重要而涉及商业秘密的关键岗位,通常很难通过挂职锻炼等形式获得财务方面的重要工作经验。而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校内教师利用平台与校外权威财务专家共同完成课程设计,聘请实务教师进入课堂完成授课,利用校外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岗位创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校对现有师资结构进行积极完善,形成以校内外资源互动为依托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2.通过岗位创业的实践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一直非常关注创业教育要对外开放、吸纳校外资源,并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与调研。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缺乏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文化支持,企业接纳学生实践和教师调研主要依靠的还是个人人脉关系,难以形成持久性的体系和网络,企业家进高校仍具有明显的偶然性、零散性和随意性等特征。[6]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教师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瓶颈。通过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搭建产教融合的平台,整合校外资源为校内的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增加校外资源的受益面,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将专业实践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更好的服务于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并且会对职业院校的其他方面产生辐射作用,能够发挥出补缺、增值、完善等功能,这将在更大力度上提升职业院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
3.面向全国范围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推广。职业院校依托平台,与行业专家共同基于
AICUM+理念开发岗位创业课程,并且定期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岗位创业人才质量全面提高。
(三)“借力借脑”全国创新创业行业优质企业资源,构建职业院校特色的岗位“创业生态系统”[7]
1.构建校园岗位创业文化。良好的岗位创业文化对于培养岗位创业人才将发挥外界强化的效果。而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被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补充教育”,受益面基本限于创业热情较高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无法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情。基于AICUM+理念,通过校外优质创业资源的引入,可以课程、讲座、论坛等多种活动进行创业意识与知识的传播,通过比赛、参与项目等岗位创业实践达到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业动机,并通过完善的创业服务为学生助力岗位创业需求,并帮助学生通过自我不断提升来培养岗位创业人才的核心技能。“飞马旅”是我国首家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在我国的创新创业领域具有优势,有助于职业院校岗位创业文化的构建。
2.突破盲目的“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瓶颈,构建合理的岗位创业人才组合。目前,高校学生创业实践情况可以概括为,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的使命感,或者没有想法或能力去做领导性的创始人,多数会成为功能性的岗位创业者或岗位创业团队成员。因此,与创业机构协同共建的“CXO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对广大高校而言,特别是职业院校,更加有利于对不同方向的学科或院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人才培养,而不仅是简单盲目的鼓励学生做综合性的创始人,更符合创业团队中对不同岗位人才组合的现实需求。
3.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开发与完善,形成共享式“岗位创业人才”教育资源。职业院校虽然拥有的一定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多为传统性质,一直存在“劳动市场的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之间的失配”[2]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行业企业参加职业教育途径的严重缺失。而AICUM+理念下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2]的综合高效配置。利用校外企业平台上的“岗位创业”资源,线上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最新的创业企业的岗位创业场景,结合线下的“岗位创业”培育人才的真人化实景教学等。同时,丰富而实用的岗位认知教育资源,能简单易懂的帮助大学生实时了解最新行业企业的岗位创业工作方式、内容和技能。校企协同模式下的资源整合,便于探索AICUM+理念下岗位创业的课程体系,并辐射开发一批创业课程,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通过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丰富岗位创业的教育资源。
4.形成岗位创业资源汇聚机制。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多数职业院校内部的创业资源不够完善,坚持闭门造车型人才培养,创业人才培养的道路将会越走越窄。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优质企业合作,将实现短时间内综合高效的产教融合,便于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将岗位创业资源汇聚,主要包括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包括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等多种创业资源与职业院校无缝对接。尤其是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極其相对成熟的孵化模式,如果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得到资本的投入是对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最大认可。职业院校借助汇聚的资源力量,共同发现、培育职业院校的岗位创业人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与动力,助力职业院校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公平的润滑剂,也是个性发展的动力源。[2]在世界范围推崇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中国也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的塑型时期,深化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应当以时代性、战略性视角予以定位和分析。“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可以成为职业院校与资深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并深入挖掘“职业教育内在潜力”的有效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形成借鉴和辐射作用。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秩序,进而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2]
注释:
①CXO中的“X”是一种代称,代表现代公司里的一种特定职务。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CHO(首席人才官)、CMO(首席营销官)、CPO(首席制造官)。“CXO崗位创业班”是在全国面对高职大学生招募并培养,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岗位创业能力,共同形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筹备中心。
②水晶门是“飞马旅”的飞马星驹项目,面对全国高校学生培养岗位创业人才,支持双创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飞马旅”,是中国首家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发起人包括汉庭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乐百氏创始人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携程CEO范敏。由袁岳博士担任飞马旅首任CEO。
③CFO岗位创业班邀请企业教师通过导师、体验、实操、上岗四方面,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岗位创业人才。
④AICUM+理念是指获取知识(Acquire)、参与实践(Involve)、激发兴趣与创新意识(Create)、提升自身知识技能(Update)、适应社会需求(Match+),由笔者根据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而提出,具体见本文第二部分阐述。
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兆信,曲小源,施永川,等.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4(8):87-91.
[2] 姜大源.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最大潜力在于职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6(11):5-7.
[3] 张旸,于海燕. 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9):60.
[4] 杨前华,徐胤莉,汤昕怡.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5):7-9.
[5] 朱益新,颛孙丰勤.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6(5):40-45.
[6] 严毛新.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创新创业教育,2016(10):48-55.
[7] 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58-62.
[责任编辑 秦 涛]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新范式;AICUM+理念
基金项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岗位创人才训练基地(飞马旅)中国首批CFO岗位创业试点班
作者简介:武莉莉,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国际比较、国际会计;谢尚伟,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现代经贸培训中心主任/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中国大学生岗位创业联盟宁波分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俞人龙,男,水晶门联合创始人,中国岗位创业联盟发起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平台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05-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强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并“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中指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此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总体要求中强调:“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他相关文件也先后出台,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办发〔2015〕28号)、《关于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政策的支持开辟了创业的广阔空间,也为职业院校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机遇。然而,如何将国家各级创新创业政策付诸实践,培养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融合的人才,是多数职业院校面对的重大课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百年工商”推崇的宁波商帮文化”体现创业文化之积淀,开展岗位创业教育具有独特优势。2016年,作为水晶门②的全国首批CXO岗位创业人才训练基地,此处CXO是指在创业企业中某一关键领域的精英管理岗位上承担核心管理工作的人,并开设全国第一个CFO③岗位创业班,进行AICUM+④理念下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的路径探索,CFO岗位创业班面向高校财务背景专业的学生招募,课程设计和授课由企业老师和职业院校教师结合当下最新的财务行业信息和企业用人需求完成,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课程。
二、岗位创业人才的环境分析
(一)“创新创业”趋势下,“岗位创业”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新路径
当前,中国正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但将国家战略真正落实到职业院校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院校对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是关注创业意识还是自主创业能力等目标界定模糊;(2)职业院校内部的创业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由于职业院校内部的教师多是专业背景为主,具备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创业导师数量不足;(3)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度不高,如果教师不能在创业活动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则不能吸引更多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创业教育中[1],更不能培养创业技能与专业技能融合的人才;(4)校企融合不够深入,很多校外資源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但尚未形成资源整合的平台。如何打破人才培养的旧模式,构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范式,岗位创业成为实践性较强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新路径,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⑤
(二)“校企协同培育”模式已经成为实施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与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如澳大利亚的“VET模式”,德国的“双元制”等。我国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也明确指出:“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校企协同培育”已经成为实施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企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动力及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学生虽有活力但往往缺少企业所需的创业实践经验,所以通过将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同培育探索并建立起校企协同培养岗位创业人才模式是当务之急。
(三)AICUM+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岗位创业能力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等疲于学习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并未体现“职业教育的精髓”,即“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虽然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可现实是“职业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2]同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注重“灌输式的知识导入”,学生因为无法感受知识的“有用性”和被社会所需要的“成就感”而产生“自卑”心理。 AICUM+理念是指获取知识(Acquire)、参与实践(Involve)、激发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Create)、提升自身知识技能(Update)、适应社会需求(Match+),让学生以获取知识为开端,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产生创新思维,并主动学习以全面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互动联合发展,最终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并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激发学生持久的内生学习动力,促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
基于AICUM+理念,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对接,发挥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的合作,感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的价值并最终重视职业教育,学生通过知识获取、实践、创新、自我提升及最终满足社会需求等历练而找到人生的价值,获得“职业教育的自信”。
三、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岗位创业本质上是要培养学生在某一个专业技能方向上积累充分的专业经验和能力,并在该领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最终成为公司创业团队的组成人员以及企业股权激励的对象。
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优化的重要和核心问题,即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的策略。从对职业院校的内部环境和社会营造的外部环境来看,岗位创业人才应当在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
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在掌握一定技术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较强岗位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3]结合《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在创新创业的社会大环境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融合岗位实践与创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
岗位创业能力是指学生将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与方法在创业的场景中内化并自觉提升自我,以实现一定的创业要求的能力。岗位创业能力是专业操作能力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深度融合。将岗位创业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原因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岗位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岗位创业的内涵包括专业性、创业性,依照国家相关政策的指示,职业院校有必要结合自身特色真正发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人才支撑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岗位创业能力”;(2)岗位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院校的教育要求契合,由于职业院校强调“岗位操作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培养,结合岗位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方向,将岗位实践与创业实践结合,符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3)岗位创业能力有有益于培养学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策略下通过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岗位创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技能,也重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岗位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岗位创业人才培育的重要价值
(一)AICUM+理念下校企协同育人新范式,提升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1.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职业院校通过与飞马旅共建“CXO岗位创业人才训练基地”,将优质的企业资源导入校内,并协同完成人才培养,同时,对接相应的行业资源,打通人才培养实践和就业的路径。相比学校自行探索和积淀校外资源,这种直接与优质企业协同共建是一条高效而具有建设性的路径,也更加贯彻“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导向。以CFO岗位创业班为例,在企业搭建的平台上,学生可以与财务界的行业教师对接,学习了解当前财务方面的最新行业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平台资源探索社会服务渠道,通过与行业的无缝对接发现并调整目前高校财务技能学习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而提升财务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
2.建立利益捆绑机制激发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院校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过程。我国多数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成为当前困扰职业院校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在于合作未能直接给企业创造价值,导致企业缺乏参与合作的热情。[4]通过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合作,有助于职业院校在行业中建立知名度,让企业了解学生并信任学生,共同提升学生的岗位创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为企业减少遴选和培养人才的成本和精力,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力,最终实现企业主动参与培养,使企业从职业院校得到真正需要的岗位创业人才,也有助于构建职业教育被重视与职业院校学生获得自信的社会环境。
3.冲破“职业院校实践荒”,为学生提供岗位创业实践机会。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為紧密的教育类型[2],AICUM+理念的重要环节就是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参与并了解经济发展的信息。如果通过和优质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克服专业教师乃至学校不能提供及时全面的为学生实践机会的发展瓶颈,更加便捷的利用校外企业资源。利用校企共同搭建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大量的实践机会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和并激发创新思维,进而以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学习,提升岗位创业能力。
4.构建科学合理的”岗位创业能力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非常重视创业教育,但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学校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5],尚未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校外创业平台资源,职业院校可以了解企业对岗位创业人才能力的衡量标准。基于AICUM+理念,在校企协同进行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以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激发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岗位创业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和提升自身技能的积极性。探索并构建”岗位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也能真正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落实。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岗位创业人才培养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1.构建一支校企深度融合的岗位创业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是能否实现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鍵。而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师多以专业为背景,缺少创业经验者居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缺陷之一。若仅通过学校内部来培养创业导师则必然是一个相对耗时耗力的过程。以财务专业为例,财务是企业的重要而涉及商业秘密的关键岗位,通常很难通过挂职锻炼等形式获得财务方面的重要工作经验。而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校内教师利用平台与校外权威财务专家共同完成课程设计,聘请实务教师进入课堂完成授课,利用校外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岗位创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校对现有师资结构进行积极完善,形成以校内外资源互动为依托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2.通过岗位创业的实践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一直非常关注创业教育要对外开放、吸纳校外资源,并鼓励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与调研。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缺乏基础性的制度安排以及社会文化支持,企业接纳学生实践和教师调研主要依靠的还是个人人脉关系,难以形成持久性的体系和网络,企业家进高校仍具有明显的偶然性、零散性和随意性等特征。[6]成为制约职业院校教师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瓶颈。通过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搭建产教融合的平台,整合校外资源为校内的专业教师提供机会,增加校外资源的受益面,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此同时,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下的教师也可以更好的将专业实践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中,更好的服务于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并且会对职业院校的其他方面产生辐射作用,能够发挥出补缺、增值、完善等功能,这将在更大力度上提升职业院校整体社会服务能力。
3.面向全国范围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课程推广。职业院校依托平台,与行业专家共同基于
AICUM+理念开发岗位创业课程,并且定期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岗位创业人才质量全面提高。
(三)“借力借脑”全国创新创业行业优质企业资源,构建职业院校特色的岗位“创业生态系统”[7]
1.构建校园岗位创业文化。良好的岗位创业文化对于培养岗位创业人才将发挥外界强化的效果。而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被视为缓解就业压力的“补充教育”,受益面基本限于创业热情较高的学生,缺少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无法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情。基于AICUM+理念,通过校外优质创业资源的引入,可以课程、讲座、论坛等多种活动进行创业意识与知识的传播,通过比赛、参与项目等岗位创业实践达到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业动机,并通过完善的创业服务为学生助力岗位创业需求,并帮助学生通过自我不断提升来培养岗位创业人才的核心技能。“飞马旅”是我国首家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在我国的创新创业领域具有优势,有助于职业院校岗位创业文化的构建。
2.突破盲目的“自主创业”人才培养瓶颈,构建合理的岗位创业人才组合。目前,高校学生创业实践情况可以概括为,大部分学生缺乏创业的使命感,或者没有想法或能力去做领导性的创始人,多数会成为功能性的岗位创业者或岗位创业团队成员。因此,与创业机构协同共建的“CXO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对广大高校而言,特别是职业院校,更加有利于对不同方向的学科或院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人才培养,而不仅是简单盲目的鼓励学生做综合性的创始人,更符合创业团队中对不同岗位人才组合的现实需求。
3.线上与线下课程的开发与完善,形成共享式“岗位创业人才”教育资源。职业院校虽然拥有的一定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多为传统性质,一直存在“劳动市场的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之间的失配”[2]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行业企业参加职业教育途径的严重缺失。而AICUM+理念下校企协同培育岗位创业人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市场的信息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的实训资源”[2]的综合高效配置。利用校外企业平台上的“岗位创业”资源,线上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最新的创业企业的岗位创业场景,结合线下的“岗位创业”培育人才的真人化实景教学等。同时,丰富而实用的岗位认知教育资源,能简单易懂的帮助大学生实时了解最新行业企业的岗位创业工作方式、内容和技能。校企协同模式下的资源整合,便于探索AICUM+理念下岗位创业的课程体系,并辐射开发一批创业课程,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通过建立校企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丰富岗位创业的教育资源。
4.形成岗位创业资源汇聚机制。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行业与企业的人才需求,而多数职业院校内部的创业资源不够完善,坚持闭门造车型人才培养,创业人才培养的道路将会越走越窄。积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岗位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优质企业合作,将实现短时间内综合高效的产教融合,便于了解行业最新需求,将岗位创业资源汇聚,主要包括创业资金、创业导师、创业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包括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和知识产权等多种创业资源与职业院校无缝对接。尤其是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極其相对成熟的孵化模式,如果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得到资本的投入是对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最大认可。职业院校借助汇聚的资源力量,共同发现、培育职业院校的岗位创业人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与动力,助力职业院校岗位创业人才的培养。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发展的中国职业教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公平的润滑剂,也是个性发展的动力源。[2]在世界范围推崇创新创业的背景下,中国也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格局的塑型时期,深化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应当以时代性、战略性视角予以定位和分析。“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可以成为职业院校与资深行业企业共同探索并深入挖掘“职业教育内在潜力”的有效路径,并对职业教育的深入改革形成借鉴和辐射作用。中国的职业教育必将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秩序,进而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2]
注释:
①CXO中的“X”是一种代称,代表现代公司里的一种特定职务。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CHO(首席人才官)、CMO(首席营销官)、CPO(首席制造官)。“CXO崗位创业班”是在全国面对高职大学生招募并培养,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岗位创业能力,共同形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筹备中心。
②水晶门是“飞马旅”的飞马星驹项目,面对全国高校学生培养岗位创业人才,支持双创企业的人才发展需求。“飞马旅”,是中国首家创业项目专业管理支持机构,发起人包括汉庭创始人董事长季琦、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乐百氏创始人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携程CEO范敏。由袁岳博士担任飞马旅首任CEO。
③CFO岗位创业班邀请企业教师通过导师、体验、实操、上岗四方面,融合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培养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岗位创业人才。
④AICUM+理念是指获取知识(Acquire)、参与实践(Involve)、激发兴趣与创新意识(Create)、提升自身知识技能(Update)、适应社会需求(Match+),由笔者根据岗位创业人才培养而提出,具体见本文第二部分阐述。
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黄兆信,曲小源,施永川,等. 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新模式——以温州大学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4(8):87-91.
[2] 姜大源.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最大潜力在于职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16(11):5-7.
[3] 张旸,于海燕. 转型期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9):60.
[4] 杨前华,徐胤莉,汤昕怡.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人才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5(5):7-9.
[5] 朱益新,颛孙丰勤.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教育,2016(5):40-45.
[6] 严毛新.从社会创业生态系统角度看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J].创新创业教育,2016(10):48-55.
[7] 林嵩.创业生态系统:概念发展与运行机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58-62.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