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巧用范画教学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b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高考的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绘画技巧迅速提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必须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国画历来有“画从谱出”的说话,学画之人无不有过“画从谱出”的经历。西方美学上也有由我及物的“移情”说和由物及我的“内模仿”说,笔者认为中西方美术是相同的,其绘画的方法也是相同的,笔者认为范画和老师示范会使美术教学更加成功,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学生能得到最直接易懂的知识经验,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效率,并能延续学生深入学习研究美术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临摹范画和教室示范的重要性。
  我们把范画分为:步骤范画、启示范画、对比范画、课堂范画。前三类属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后者属于教师课堂示范,但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无目标的运用范画,应该要变通使用。著名科学家钱三强说:“什么叫名师?并不是手把手就是名师,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创。”绘画技能提高过程是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就要善于启发诱导。笔者把美术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阶段运用不同的范画,对学生的要求、目地也不同,最大限度发挥范画的作用。
  一、为感性接触阶段
  在这阶段学生缺乏对绘画的认识,心也不能正确分析绘画对象的特征和结构。绘画时缺乏整体观念,钻入局部。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画出教师满意的画作,或者对绘画有什么深刻的理解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给予指导,肯定优点指出错误。笔者采用临摹步骤范画和观摩教师示范。
  步骤范画和教师示范主要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作画技巧,教师应该挑选最适合的范画,以写实为主,学生最容易接受。教师示范时应该放慢速度,边画边讲,把每个步骤都解释清楚,当然也要启发学生去发现范画里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不能操之过急,学生也不可能马上有多大的进步,应慢慢让学生消化知识,这样学生在绘画是才有可能有的放失。
  二、理性思维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本身已经积累一定的绘画知识和经验,对范画已经有一定的解读能力,所以要尽量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要求学生努力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发展,应该扩散新的思维,让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高度。所以这阶段笔者采用启示范画和教师示范的方法。
  启示范画和教师示范的方法主要是“启示——引导”作用。要为学生选择优秀的范画,让学生解读,然后教师在补充解读,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世道的将画面的结构和局部刻画的技巧展示出来,保留一部分让学生去思考。这样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学生的绘画技巧才会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个拓展延伸。
  三、深化创新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已经会去理性思考,也知道对范画的解读,学生也具备一定的写生能力,所以应该是临摹和写生交替进行的阶段了。但是也应该让学生知道,现在范画的作用是参考,不可以用来照着画,要时刻避免“照搬照抄”“复印”等现象。笔者采用对比范画和教师示范方法。
  对比范画和教师示范主要的作用是让学生辨别自己画面上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范画可以有两类,一是优秀的范画,二是有典型不足之处的范画。用优秀的范画的作用是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画面,找出范画什么地方比自己的优秀?怎么样的优秀?自己应该怎么样去理解?鼓励学生主动参考。用有典型不足之处范画的作用是让学生找出不足之处,来反思自己画作的里的不足,那些部位不理想?为什么不理想?怎么样改正?让学生自己多对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进行反复的“认识——反思——再认识——再反思”,同时教师也要经常示范,并且和学生交流讨论,这样做的作用:一是向学生提示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并且可以防范于未然;二是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优秀”和“不足”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鉴别能力,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这阶段学生应该要学会独立揣摩、体会、解读范画,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体会到美术的奥妙。
  范画教学是广大美术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可是范画也是有它的局限性,一旦准备了详细的范画,学生的潜意识就会跟着范画走,画出来的作品会受局限。但如果没有范画或示范的启示,学生就会不知所措,甚至无法下笔,学生的技能会长期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有的会“原地踏步”,更有的会失去信心或兴趣,出现退步的情况。所以范画必不可少。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范画是示范、是引导、是参考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去强调范画的标准性和权威性,不能强调临摹必须一丝不差,范画不能成为学生“复印”的样板。书法家孙伯翔说:带着“贼”脑子去临摹,做人要诚实,做艺术要“贼”。 所以临摹要带着脑子去做,借鉴优秀的作品,通过临摹学习,要消化并融如自己的思想,那范画的作用就会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了。
  教师的美术教学中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启发引导学生。范画教学是美术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也没有一种万能的防止四海皆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范画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讨,不断提高范画教学的深度,这是我们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顾生岳编著.顾生岳人物速写选[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8.
  [2]魏水利,殷金山編著.美术技法理论[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上海书画出版社 编著.素描学习-写生与临摹[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4]金山石,陆琦编著.素描.美术卷[C]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5]陆琦编著.色彩风景[C].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如何?就乡村普通中学而言,在应试教育与传统观念的背景下,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我听过不少教师的阅读教学课,其中不乏优质课,但不尽如人意的课却大量存在。有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有为应试的肢解教学,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不一而足。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失落。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分析教学,肢解教学,表演教
期刊
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数学问题源于生活,最終又在生活中加以验证、体会、反馈、运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就是通过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前提。引起学生学习并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引发学习认知冲突、诱发学习质疑与新的猜想,让学生产生用生活的眼光、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在应运用教学导入等方面,曾应用过多种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上好每一堂英语课积累过一些经验。  新编英语教材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的变动,因此,再用以往的教学方
期刊
高中生从十四、五岁到十七八岁,称为学龄晚期或青年初期。其自觉性、独立性有了显著的增长。由于他们正步入成熟期,但心理发展没有完全成熟,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可使学生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  一、高中生在知觉和观察事物时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  他们能发现事物的一些主要细节和本质方面,其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概括性都比初中有很大提高,研究
期刊
在幼儿园的课程、游戏等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十分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主体的能动作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幼儿,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关注每个幼儿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幼儿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体,是一个相互推动的关系。那如何那么教师应如何用更好地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呢?  一﹑走进心灵,寻找沟通点  陶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
期刊
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认为技术是必要的,只要技术教给学生了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就符合了《体育与健康》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其实这样恰恰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育实践为体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反过来体育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体育实践、服务于体育实践,为体育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应与社会主体紧密联系的要求。理论缺乏时而久之,学生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也就只是技术的载体罢了
期刊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性的需要。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的想象力,那种独立操作的能力,那种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能及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的萌芽和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身有得天
期刊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幼儿的角色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主动性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角色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中班的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幼儿角色模仿的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是: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
期刊
由于小学数学课抽象思维活动比较多,因此在有些学生的眼中通常是枯燥乏味的,导致一些学生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那么怎样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在参与数学认识活动的过程当中,其学习行为能够自觉的、积极的去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注重和谐民主
期刊
美术教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想上美术课,又怕上美术课。因为教师常常以一个统一的标准,用分数这把尺子简单划一地评价所有学生,只重视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而忽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或在评价过程中只重视作品的质量而忽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造成“中间生”无进取方向,“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因此笔者认为,中学美术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本作積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