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常识计算题是数学知识在经济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经济学原理与数学知识的巧妙结合,是经济常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类试题既考查经济常识的基本原理,又考查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对计算题无从下手,更难选对正确答案。现就一些典型的经济学计算题进行分类汇总,并简要说明其解题方法,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货币流通;经济常识;汇率
中图分类号:G6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21-01
一、价值量、价格的计算
例1: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转化为单位商品价值量是如何计算的。
解: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
甲1小时生产2件,则其价值总量为200*2=400元。故选B。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价值量为商品数量;价值量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二、物价、货币币值的计算
例2:一年前,某商品的价值为30单位白银,若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白银升值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购买该商品需支付的白银为( )
A.约为18.18单位 B.为18单位 C.22单位 D.18.5单位
解:2010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其价值为:
30/(1+50%)=20单位白银
白银升值10%后,其价值为20/(1+10%)≈18.18单位白银。答案选A。
三、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计算
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
例3:如果去年全社会销售商品总量为1000亿件,平均价格为110元,按实际需要发行纸币1万亿元。今年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提高10%,实际发行纸币1.21万亿元。其他条件不变,这会引起( )
A.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5% B.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0%
C.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5% D.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下跌5%
分析:根据材料,可先解出去年货币流通次数,然后算出今年所需货币量,最后算出通胀率。
解: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000*110/10000=11次。
今年商品价格总额提高10%,则今年需要货币量为1000*110*(1+10%)/11=1.1万亿元,今年实际发行1.21万亿元,故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1.21-1.1)/1.1*100%=10%.故答案选B。
本题易错点为部分学生数学计算不过关,不知道是用(1.21-1.1)/1.1,还是用(1.21-1.1)/1.21。所以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四、汇率的计算
例4: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分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0*5%)*8=84单位,
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25%)]*8=64单位
答案选C。
五、存贷款利息、债券利息的计算
基本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贷款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
债券利息=本金*利率*债券期限
例5: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为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合计为( )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分析:第一步先算出1万美元=77000元人民币
第二步算出存入三年应付利息为77000*4%*3=9240元
第三步算出税后利息为9240-9240*20%=7392元
第四步算出本金+利息为77000+7392=84392元。答案选C。
六、股票价格、股息计算
股票价格公式=预期股息/银行利率=(票面金额*股率*股数)/银行利率
注:票面金额与股票价格是两回事。
例6:李先生在深圳股市购买了某股份公司上市股票100股,每股票面金额20元,预期每年可获3%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利息率为2%,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年后李先生购买的100股股票价格应为?如果一年后李先生将这些股票转卖掉,其收益一共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可得:
一年后李先生购买的100股股票价格为(20*3%*100)/2%=3000元,
与购买时的差价为3000-2000=1000元,
一年后的股息为20*100*3%=60元,
所以,一年后李先生将股票转卖后共获收益为1000+60=1060元。
七、经济效益的计算
公式:企业利润=总产值-总成本=生产性投入+毛利润-各项成本总和
经济效益=总产值/总成本=成本利润率+1
例7: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年利率为8%,企业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解:企业当年总资产为400+100=500万元,
毛利润为500*10%=50万元,
支付贷款利息100*8%=8万元,
净利润为50-8=42万元,答案选D。
其实经济学所涉及的计算题有很多类型,一般均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有时即便考查同一知识点,所考查的方式和所给的条件也会各不相同,难度也不同,有的题有相当难度。但是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原则,在平时注意多搜集、训练,多总结破解方法,那么无论试题怎么变化,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答案。
关键词:货币流通;经济常识;汇率
中图分类号:G6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0-0221-01
一、价值量、价格的计算
例1: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大部分考生不知道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转化为单位商品价值量是如何计算的。
解:今年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
甲1小时生产2件,则其价值总量为200*2=400元。故选B。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价值量为商品数量;价值量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二、物价、货币币值的计算
例2:一年前,某商品的价值为30单位白银,若2010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白银升值了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年购买该商品需支付的白银为( )
A.约为18.18单位 B.为18单位 C.22单位 D.18.5单位
解:2010年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其价值为:
30/(1+50%)=20单位白银
白银升值10%后,其价值为20/(1+10%)≈18.18单位白银。答案选A。
三、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计算
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
例3:如果去年全社会销售商品总量为1000亿件,平均价格为110元,按实际需要发行纸币1万亿元。今年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提高10%,实际发行纸币1.21万亿元。其他条件不变,这会引起( )
A.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5% B.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0%
C.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上涨15% D.通货紧缩,物价水平下跌5%
分析:根据材料,可先解出去年货币流通次数,然后算出今年所需货币量,最后算出通胀率。
解: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000*110/10000=11次。
今年商品价格总额提高10%,则今年需要货币量为1000*110*(1+10%)/11=1.1万亿元,今年实际发行1.21万亿元,故会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1.21-1.1)/1.1*100%=10%.故答案选B。
本题易错点为部分学生数学计算不过关,不知道是用(1.21-1.1)/1.1,还是用(1.21-1.1)/1.21。所以往往得不出正确答案。
四、汇率的计算
例4:如果以前一件10元人民币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分析:本题考查关税、汇率与商品价值量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前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0*5%)*8=84单位,
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后用N国货币表示为[10/(1+25%)]*8=64单位
答案选C。
五、存贷款利息、债券利息的计算
基本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贷款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
债券利息=本金*利率*债券期限
例5: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为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合计为( )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分析:第一步先算出1万美元=77000元人民币
第二步算出存入三年应付利息为77000*4%*3=9240元
第三步算出税后利息为9240-9240*20%=7392元
第四步算出本金+利息为77000+7392=84392元。答案选C。
六、股票价格、股息计算
股票价格公式=预期股息/银行利率=(票面金额*股率*股数)/银行利率
注:票面金额与股票价格是两回事。
例6:李先生在深圳股市购买了某股份公司上市股票100股,每股票面金额20元,预期每年可获3%股息,而当时银行存款利息率为2%,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年后李先生购买的100股股票价格应为?如果一年后李先生将这些股票转卖掉,其收益一共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可得:
一年后李先生购买的100股股票价格为(20*3%*100)/2%=3000元,
与购买时的差价为3000-2000=1000元,
一年后的股息为20*100*3%=60元,
所以,一年后李先生将股票转卖后共获收益为1000+60=1060元。
七、经济效益的计算
公式:企业利润=总产值-总成本=生产性投入+毛利润-各项成本总和
经济效益=总产值/总成本=成本利润率+1
例7: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年利率为8%,企业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解:企业当年总资产为400+100=500万元,
毛利润为500*10%=50万元,
支付贷款利息100*8%=8万元,
净利润为50-8=42万元,答案选D。
其实经济学所涉及的计算题有很多类型,一般均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有时即便考查同一知识点,所考查的方式和所给的条件也会各不相同,难度也不同,有的题有相当难度。但是学生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原则,在平时注意多搜集、训练,多总结破解方法,那么无论试题怎么变化,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