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技巧
  正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得先理解“概念”一词的内涵。它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该事物的属性。而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则是其本质属性。
  所谓“重要概念”,指含义丰富深刻,能蕴含文章主题思想,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分析与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既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該考点的命题对象一般有两类:①概念术语类词语。此类词语多指在阅读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往往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对这类概念的考查多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②指代类词语。这类题考查对具体语言环境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和指代范围的把握,要求同学们准确弄清其具体含义。
  具体解答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就一定要找准选项所在语段,将之还原到具体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同时应关注“题干中的两个区别”和“句意间的八大关系”:
  一、两个区别
  一是区别“正确”与“最准确”。如题干中出现了“正确(不正确)”这一要求,那么同学们要明白该题要求选择的内容与文章信息完全一致(选择正确项)或有出入(选择错误项)。即题干中出现“正确”二字,提示同学们,选项中有三项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信息有出入。因此,同学们要从信息正误的角度考虑。如题干中出现的是“最准确”字眼,意味着选项中对某一概念的解说可能与原文的信息没有出入,但只有其中一个解说抓住了概念的本质内容,那么它才是最准确的。碰到这种情形,则不能像前面那样思考了。二是区别“不属于”与“不符合文意”。如题干的限制语为“不属于(属于)”,因指向明确,选项解说可能与原文信息没有出入,但只要哪个解说不符合(符合)题干要求,它便是该题答案。如题干提示语是“不符合文意(符合文意)”,此时找出的内容与原文信息有出入的选项,就是答案了。
  二、八大关系
  1.整体与部分。指故意漏掉限制性词语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2.主要与次要。命题者故意将主要的内容和次要的内容倒置。3.原因与结果。分因果颠倒和强加因果两种情况。4.主观与客观。即不遵从文本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功能和效用。5.肯定与否定。即有意将文本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6.已然与未然。意为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7.偶然与必然。即故意把原文中的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8.有与无。即故意添加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激愤,“中国一点都不能少”的新闻作品却产生共鸣。针锋相对却有礼有节,气贯长虹而又言之有物,这样的文风文气,怎能不引发舆论场同声同气?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新闻讲事实,讲真相,讲正道,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那些热衷于耍噱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路数可以休矣。
  石羚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中写道: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节选自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有删改)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了批判的靶子。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也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3.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文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  )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10日,江苏省无锡市的312国道K135处发生了一起重大的高架桥侧翻事件,造成三死二伤。  受害者里有一名单亲爸爸,他女儿才上初中……这是多么惨烈的一件事啊!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呢?  这得从桥的结构开始说起。这座桥是独柱墩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桥墩作支撑。因此,当它的一侧过重时,桥面极易发生侧翻。  当然,直接原因就是货车超载。当时,有两辆加长货车行驶在桥上,车上放
期刊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流浪小伙突然倒在街边不起,虚弱地叫着“饿”。有人看了一眼,低头看着手机走了;也有人驻足围观,指指点点。半小时后,一环卫工人看见了,立即转身去买了两块大面包和一瓶水,将年轻人扶起,喂年轻人吃完,并留下5元钱后才离开。有人将此拍成视频上传,大家纷纷赞美环卫工人为“最美环卫工”;也有人指责路人和拍视频者冷漠;也有人反问指责者,你若
期刊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燃烧理论”,他认为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靠近火就燃烧起来的,属可燃性物质;二是接触到火也不会燃烧的,属不可燃物质;三是在自然状态下燃烧起来的,属自燃物质。据此,人也可以分为三种:自燃的人、可燃的人、不可燃的人。自燃的人,每天把自己烧得通红;可燃的人,虽然自己不会主动燃烧,但可以被点燃;不可燃的人,有了火种,也燃烧不
期刊
志愿者被质疑“作秀”,支教者被质疑“镀金”,变形记被质疑“炒作”。时代在发展,但人们似乎已习惯了用世俗之眼来看待身边的一切,用功利之心衡量外在的世界,更有高举“为己奉献”大牌的人,招摇过市,大放厥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的欲望也随之逐渐膨胀。“利”似乎已经浸入人心,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着我们行为举止,甚至连人的本性——善良,也已被困其中。  自古人们就议论行善与回报的合理性,但是哪怕是圣贤
期刊
解题技巧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一个必考点。信息的筛选是指同学们从阅读文段中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来回答问题;信息的整合是指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重新的组合、归纳,使之符合考试题目要求。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锁定区间  审清题干,才能明确筛选和整合的要求及信息指向的区间。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选项;其次,要明确题干中筛选和整合信息涉
期刊
中学生所写的议论文也叫说理文,它强调“以理服人”,注重逻辑。议论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议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辩是非、立观点、提建议等方法来阐明道理。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其立论、论证、扣题都要做到语意连贯、严谨周密,因而语言的过渡显得必不可少。议论文中过渡性的语言起承上启下、交融事理的作用。以下我们将兼顾议论文写作的先后顺序、由整体到局部,举例说明常见的过渡方法。  一、作文材料与中心论点之承接  概
期刊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南宋〕陈 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①?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②潇湘③。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释  ①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②洛浦:洛水之滨,借指洛神。③潇湘:湘水之神。  译文  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
期刊
有些人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他们的成绩没有提升,毫无疑问,他们遇到了学习上的瓶颈。我是体育生,跑100米,从14秒多到13秒多,很容易做到,可是要再快一些,却很难,我遇到瓶颈了。天才如李白者,也会遇到瓶颈。虽然我们祝福别人和自己一帆风顺,可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如此。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瓶颈。瓶颈是沟,是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难。  遇到瓶颈怎么办?  首先,我们必须有突破瓶颈的决心和信心。 
期刊
深爱之物,纵使过去了十几年,脑中依然有属于它的片段回忆,对我而言,挥之不去的记忆,是家乡的那条老街。  我不知道这条街道存在了多久,只是听爷爷说,打他小时候起就已经有了。三岁时,我被“遣送”到爷爷家,和爷爷,也和这条老街,度过了两年时光。  记忆中的老街热闹非凡,一点都不逊色于县城的街道。这条街道虽然只有三十几家住户,但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山上的老乡前来拜访,显得很热闹。  老街是用青砖铺砌而成的,街
期刊
文题呈现  根据过去学过的寓言故事或童话故事,写一篇故事新编。  思路导航  故事新编,顾名思义,就是以某一部文学名著或某一则历史传说、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为底本,编述一个故事,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它通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深刻的主题,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让读者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至于如何来改编,鲁迅说过:“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