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鼻咽腔;支点;口型;通道;韵味
一、科学用嗓、合理用嗓
人声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是通过运用气息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由于人体发声器官各部都是柔软的肌肉韧带,不同于一般乐器坚硬,发声体也不如一般乐器具体.如钢琴声是弦槌敲击在琴弦上,琴弦振动产生,人体肌肉韧带不比琴键易控制,人声的控制在较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器官,通过感知去调动身体各部位,又通过听觉反馈到大脑,以确认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声音状态。这就使得了解嗓子状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人的咽喉似管乐器,又似弦乐器。咽包括鼻咽、口咽、喉咽,当人体发声时,自肺部空气穿过喉部,触动声带构成的语声激发器,声音通往头、鼻、口、胸各部引起共鸣,从而形成不同的声音支点(支撑点)。
金铁霖老师采用“启发式感觉教学法”,就是自觉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进行声乐教学的例子。譬如,借助一些感觉、想象去体会发声的位置亦可说成声音的支撑点(支点)。金铁霖老师提出的支点(声带的位置),是一种通过比喻和假設.引导歌者通过调动意念能动地找到歌唱中的一种平衡感觉的交点。他要求学生演唱的每个字、每个声音都要从这个假设的声带位置发出。以人的头部为上、脚为下,可把声音位置的支点分为上支点、中支点、下支点。假设中支点在衬衣第二个纽扣处,便可启发初学者去想象嘴就长在那个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的支点低于了喉头的实际位置,喉头便会自然下降并呈打开状态,从而减轻了声带负担的压力,使气息更加通畅平稳,以保证声音的集中。
支点的种类根据位置与用法的不同可分为数十个.常用的主要有前中支点、前中上支点等,通过位置的不同,对支点做了不同的划分。提出了大支点(碗口大小)、中支点(乒乓球大小)、小支点(针尖大小)、虚支点。歌唱者要根据个体差异与作品的需要“量体裁衣”.这些不同的支点,为歌唱者提供了丰富的声音表现手段,让歌唱者能够发出各种音色,声音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音色表达更加多元化。
二、不同的支点演绎不同作品
歌曲、词曲作家为一度创作,演唱者为二度创造,演唱者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歌唱方法去表达歌曲情感。不同的声乐作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歌唱方法,这里主要说支点的不同,支点的使用决定了其音色的变化,因此支点的选择与运用是灵活多样的。
宋祖英、祖海等一大批歌唱家,长期以来惯用“开贴”唱法,即想象嘴巴在脖子的两边,贴住脖子进行歌唱。由于开贴唱法分大中小支点、虚实支点,使得歌唱者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据业内人士反映,宋祖英举办海外音乐会时,三次音乐会上运用了不同的“支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音乐会时,金铁霖教授针对她的作品做出了调整,改用“开贴”(后中上支点)唱法为主,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音乐会.则主要用的是“下支点”加胸腔共鸣的唱法,因此每一次演唱的声音效果都不一样。
金铁霖提出的不同类型的支点和支点的不同用法.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将其运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因为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如声带长短、厚薄、喉室的腔体大小等)和身体条件(如肌肉的控制与协调能力等)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一个支点或一种用法,所以要避免千篇一律。如有的学习者用前中支点时,觉得唱得很轻松,音色出来也很漂亮,身体平衡好,对于作品的把握也得心应手,那么就可以用前中支点来唱:有的学习者用前中支点时,感觉气息偏高,对于作品的支配不理想,或者容易将声音推出去,那么就可以尝试用其他支点,如后中支点或下支点等:有的学生用下支点唱时感觉支点离嘴太远,无法支配,就可以将其支点向上调,使支点与嘴的距离近一些,支配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等。因此,不能用一种音色去唱所有的歌,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对音色做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对支点的用法做出调整。中国歌曲包括民歌、艺术歌曲、古曲以及中国歌剧,在呈现的时候,都需要用不同的支点去转换,使其音色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一些地方特色民歌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就适合‘开贴’唱法也就是上支点,适合明亮、结实的音色。”艺术歌曲、古曲,如《玫瑰三愿》《关雎》等。
三、用口型调整通道
说起通道,通道就好比共鸣箱,对声音的音响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支点对于声音的色彩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歌唱时口型的变化会引起通道的变化,最终引起音色的改变。金铁霖教授将歌唱中的口型分三类:歌唱中始终保持0、U时的口型,称为0、U口型,通道相对比较宽,声音出来比较暗,抒情性更强。嘴巴放松的口型称为自然口型。抬笑肌时的口型,称为微笑口型,通道相对缩短,并且靠前,声音比较明亮,色彩性强。这三种口型对通道产生了不同影响,形象的命名为:
长宽通道——0、U口型
中松通道——自然口型
短前通道——微笑口型
歌唱时,不能两种通道混合用,这样容易导致声音不统一,而在戏剧冲突较大、情绪起伏大的作品中,需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口型状态,通过口型变化去调整通道状态,以达到表现作品的目的。比如,演唱色彩性较强的地方民歌时要使笑肌抬起来用短前通道唱。唱抒情性大型歌剧作品,可以用长宽通道来歌唱。不过得注意,无论什么口型,都要保持全通道歌唱,保持叹气与支点上换字。唱艺术歌曲使用中松通道,能够使声音更加富有艺术性。歌唱艺术美需要声音去体现,一个良好的声音、漂亮的音色,对作品的演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音色给人想象的空间,代人感很强,让人内心充满温暖和美好抑或是悲伤,感染台下观众。
四、唱出风格、唱出韵味
风格和韵味是两个概念,中间有了支点做桥梁,使得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联系起来。演唱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想把歌唱好,最关键是唱出歌曲韵味,这是歌唱的灵魂。尤其是中国歌曲,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人文底蕴。演绎民族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才能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譬如,陕北民歌《兰花花》,这部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演唱前,需要充分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表现出曲中人兰花花的坚强与无奈。又如朝鲜民歌《阿里郎组曲》,歌者用什么样的感觉去诠释,用什么支点去唱,这都需要我们在了解作品背景后进行选择。不同地方民歌,所需要的行腔不同,要有辨别力,找到其发声的支点,加以运用。 “明亮”“暗淡”本身就是形容视觉效果,却被用来形容声音给人的感觉,“甜美”“清脆”本身是用来形容味觉的感受,同样被用来形容声音给人的感觉,“移觉”通常在审美客体给主体传达的美感超出客体本质属性对应感官的审美范畴时产生。韵味,是体现民族性的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对声乐艺术表现所要达到的境界要求.也说明了对中国传统审美特质把握的准确性。同一首曲子,不同人唱不同的韵味,笔者认为主要是音色的区别,不同的处理。比如同为京韵大鼓,刘宝全的唱腔高亢、奔放,白云鵬的唱腔委婉,洛玉笙的唱腔宽广、抒情。这就是对演唱风格“韵味”的不同把握。演唱者想要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即准确地表现歌曲,往往是通过声音音色、情感表现、语言风格、行腔方式等多个方面综合体现。
音色的选择是在演唱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它是体现作品风格的关键因素。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生产方式、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同,对声音的音色审美观念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审美观念也受到自身语言发音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依照作品民族风格特色的需要选择音色。比如云南当地歌手在唱民歌时,就偏向用假声较多的声音,音色比较圆润、甜美。藏族歌手偏向真声多一点,贴近舌根,清脆、嘹亮,音色偏实。每个地域有其独特的声音特点,发现并掌握他的发声规律,找到发声的支点,从而实现演唱任何歌曲都能够找到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音色表达,也就是找到其韵味,表现这个民族的味道。
总的说来,声音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找到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发挥嗓音的作用,为音乐服务,表达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情感是音乐的主线,充分发挥声音的情感表达,利用支点的使用,有时候尤其中国地域民歌,运用润腔起到特别的地域特色,增加旋律的民族性标志。润腔也就是旋律上的加花,一些装饰音上的使用,更能体现地域色彩,使得唱出来有原汁原味的味道,当然地域上的语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把握语言上的特点也是很重要的。方言更能体现地域文化,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具有研究性,各地方的方言都不相同,它说话的感觉给人也不同。有的方言,普通话上都找不到,需要国际音标去标注,才能呈现出来。语言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继承和保护,也是当今现代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如同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一样。文化是当地语言的形象代言人,你一说话就有地方味道.所以歌唱中语言的拿捏起到你是否能把这首歌表现得原汁原味就体现出来了,找到地方民歌的支点去更好的演绎。
通过对金铁霖老师诸篇声乐文献的学习,重新认识了如何去歌唱,如何运用支点和通道去歌唱,一定是建立在了解自身的生理结构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歌唱,驾驭不同的音乐风格作品,而不是唱任何作品都一个样,这值得笔者更加深入思考,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去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加舞台经验,多积累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各种作品中做到支点切换的游刃有余。提高歌唱水平,提高音乐品味,走向艺术成熟的人生道路。
一、科学用嗓、合理用嗓
人声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是通过运用气息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由于人体发声器官各部都是柔软的肌肉韧带,不同于一般乐器坚硬,发声体也不如一般乐器具体.如钢琴声是弦槌敲击在琴弦上,琴弦振动产生,人体肌肉韧带不比琴键易控制,人声的控制在较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我们的感知器官,通过感知去调动身体各部位,又通过听觉反馈到大脑,以确认是否是我们需要的声音状态。这就使得了解嗓子状态,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有人说,人的咽喉似管乐器,又似弦乐器。咽包括鼻咽、口咽、喉咽,当人体发声时,自肺部空气穿过喉部,触动声带构成的语声激发器,声音通往头、鼻、口、胸各部引起共鸣,从而形成不同的声音支点(支撑点)。
金铁霖老师采用“启发式感觉教学法”,就是自觉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进行声乐教学的例子。譬如,借助一些感觉、想象去体会发声的位置亦可说成声音的支撑点(支点)。金铁霖老师提出的支点(声带的位置),是一种通过比喻和假設.引导歌者通过调动意念能动地找到歌唱中的一种平衡感觉的交点。他要求学生演唱的每个字、每个声音都要从这个假设的声带位置发出。以人的头部为上、脚为下,可把声音位置的支点分为上支点、中支点、下支点。假设中支点在衬衣第二个纽扣处,便可启发初学者去想象嘴就长在那个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的支点低于了喉头的实际位置,喉头便会自然下降并呈打开状态,从而减轻了声带负担的压力,使气息更加通畅平稳,以保证声音的集中。
支点的种类根据位置与用法的不同可分为数十个.常用的主要有前中支点、前中上支点等,通过位置的不同,对支点做了不同的划分。提出了大支点(碗口大小)、中支点(乒乓球大小)、小支点(针尖大小)、虚支点。歌唱者要根据个体差异与作品的需要“量体裁衣”.这些不同的支点,为歌唱者提供了丰富的声音表现手段,让歌唱者能够发出各种音色,声音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得音色表达更加多元化。
二、不同的支点演绎不同作品
歌曲、词曲作家为一度创作,演唱者为二度创造,演唱者用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采用不同的歌唱方法去表达歌曲情感。不同的声乐作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歌唱方法,这里主要说支点的不同,支点的使用决定了其音色的变化,因此支点的选择与运用是灵活多样的。
宋祖英、祖海等一大批歌唱家,长期以来惯用“开贴”唱法,即想象嘴巴在脖子的两边,贴住脖子进行歌唱。由于开贴唱法分大中小支点、虚实支点,使得歌唱者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色。据业内人士反映,宋祖英举办海外音乐会时,三次音乐会上运用了不同的“支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音乐会时,金铁霖教授针对她的作品做出了调整,改用“开贴”(后中上支点)唱法为主,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的音乐会.则主要用的是“下支点”加胸腔共鸣的唱法,因此每一次演唱的声音效果都不一样。
金铁霖提出的不同类型的支点和支点的不同用法.主要是为了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将其运用于不同的学习者和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因为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如声带长短、厚薄、喉室的腔体大小等)和身体条件(如肌肉的控制与协调能力等)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一个支点或一种用法,所以要避免千篇一律。如有的学习者用前中支点时,觉得唱得很轻松,音色出来也很漂亮,身体平衡好,对于作品的把握也得心应手,那么就可以用前中支点来唱:有的学习者用前中支点时,感觉气息偏高,对于作品的支配不理想,或者容易将声音推出去,那么就可以尝试用其他支点,如后中支点或下支点等:有的学生用下支点唱时感觉支点离嘴太远,无法支配,就可以将其支点向上调,使支点与嘴的距离近一些,支配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等。因此,不能用一种音色去唱所有的歌,必须根据作品的需要对音色做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对支点的用法做出调整。中国歌曲包括民歌、艺术歌曲、古曲以及中国歌剧,在呈现的时候,都需要用不同的支点去转换,使其音色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一些地方特色民歌如《谁不说俺家乡好》,等就适合‘开贴’唱法也就是上支点,适合明亮、结实的音色。”艺术歌曲、古曲,如《玫瑰三愿》《关雎》等。
三、用口型调整通道
说起通道,通道就好比共鸣箱,对声音的音响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支点对于声音的色彩起着决定性的调节作用。歌唱时口型的变化会引起通道的变化,最终引起音色的改变。金铁霖教授将歌唱中的口型分三类:歌唱中始终保持0、U时的口型,称为0、U口型,通道相对比较宽,声音出来比较暗,抒情性更强。嘴巴放松的口型称为自然口型。抬笑肌时的口型,称为微笑口型,通道相对缩短,并且靠前,声音比较明亮,色彩性强。这三种口型对通道产生了不同影响,形象的命名为:
长宽通道——0、U口型
中松通道——自然口型
短前通道——微笑口型
歌唱时,不能两种通道混合用,这样容易导致声音不统一,而在戏剧冲突较大、情绪起伏大的作品中,需要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口型状态,通过口型变化去调整通道状态,以达到表现作品的目的。比如,演唱色彩性较强的地方民歌时要使笑肌抬起来用短前通道唱。唱抒情性大型歌剧作品,可以用长宽通道来歌唱。不过得注意,无论什么口型,都要保持全通道歌唱,保持叹气与支点上换字。唱艺术歌曲使用中松通道,能够使声音更加富有艺术性。歌唱艺术美需要声音去体现,一个良好的声音、漂亮的音色,对作品的演绎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音色给人想象的空间,代人感很强,让人内心充满温暖和美好抑或是悲伤,感染台下观众。
四、唱出风格、唱出韵味
风格和韵味是两个概念,中间有了支点做桥梁,使得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联系起来。演唱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想把歌唱好,最关键是唱出歌曲韵味,这是歌唱的灵魂。尤其是中国歌曲,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博大精深,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人文底蕴。演绎民族作品,首先需要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才能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譬如,陕北民歌《兰花花》,这部作品热情地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演唱前,需要充分了解该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表现出曲中人兰花花的坚强与无奈。又如朝鲜民歌《阿里郎组曲》,歌者用什么样的感觉去诠释,用什么支点去唱,这都需要我们在了解作品背景后进行选择。不同地方民歌,所需要的行腔不同,要有辨别力,找到其发声的支点,加以运用。 “明亮”“暗淡”本身就是形容视觉效果,却被用来形容声音给人的感觉,“甜美”“清脆”本身是用来形容味觉的感受,同样被用来形容声音给人的感觉,“移觉”通常在审美客体给主体传达的美感超出客体本质属性对应感官的审美范畴时产生。韵味,是体现民族性的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对声乐艺术表现所要达到的境界要求.也说明了对中国传统审美特质把握的准确性。同一首曲子,不同人唱不同的韵味,笔者认为主要是音色的区别,不同的处理。比如同为京韵大鼓,刘宝全的唱腔高亢、奔放,白云鵬的唱腔委婉,洛玉笙的唱腔宽广、抒情。这就是对演唱风格“韵味”的不同把握。演唱者想要做到唱什么像什么即准确地表现歌曲,往往是通过声音音色、情感表现、语言风格、行腔方式等多个方面综合体现。
音色的选择是在演唱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它是体现作品风格的关键因素。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生产方式、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同,对声音的音色审美观念也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审美观念也受到自身语言发音习惯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当依照作品民族风格特色的需要选择音色。比如云南当地歌手在唱民歌时,就偏向用假声较多的声音,音色比较圆润、甜美。藏族歌手偏向真声多一点,贴近舌根,清脆、嘹亮,音色偏实。每个地域有其独特的声音特点,发现并掌握他的发声规律,找到发声的支点,从而实现演唱任何歌曲都能够找到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音色表达,也就是找到其韵味,表现这个民族的味道。
总的说来,声音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找到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发挥嗓音的作用,为音乐服务,表达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色彩。情感是音乐的主线,充分发挥声音的情感表达,利用支点的使用,有时候尤其中国地域民歌,运用润腔起到特别的地域特色,增加旋律的民族性标志。润腔也就是旋律上的加花,一些装饰音上的使用,更能体现地域色彩,使得唱出来有原汁原味的味道,当然地域上的语言也显得尤为重要.把握语言上的特点也是很重要的。方言更能体现地域文化,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具有研究性,各地方的方言都不相同,它说话的感觉给人也不同。有的方言,普通话上都找不到,需要国际音标去标注,才能呈现出来。语言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继承和保护,也是当今现代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步,就如同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一样。文化是当地语言的形象代言人,你一说话就有地方味道.所以歌唱中语言的拿捏起到你是否能把这首歌表现得原汁原味就体现出来了,找到地方民歌的支点去更好的演绎。
通过对金铁霖老师诸篇声乐文献的学习,重新认识了如何去歌唱,如何运用支点和通道去歌唱,一定是建立在了解自身的生理结构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歌唱,驾驭不同的音乐风格作品,而不是唱任何作品都一个样,这值得笔者更加深入思考,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不断去实践,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增加舞台经验,多积累不同风格的作品,在各种作品中做到支点切换的游刃有余。提高歌唱水平,提高音乐品味,走向艺术成熟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