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向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2017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在傅向东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的题字——“创新为民,惠泽五州”。这句话正是傅向东科研生涯的初心写照,亦是其快乐的源泉。“能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傅向东说。
將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人一旦喜欢了一件事,就不会考虑太多东西。没办法,我就喜欢搞研究。”傅向东说。
傅向东对遗传学的兴趣,从高中就开始了。那时候他最喜欢做的试题,是通过一系列附加条件推导出父母血型这一类与遗传学相关的题目。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同学对选什么专业还一头雾水,他已经坚定地选择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遗传学专业。“当时有老师劝我考虑一下热门专业,但我这人一旦有了想法,就会坚持。”傅向东笑着说道。
性格里的执拗和坚定让傅向东总是喜欢挑战难题。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留学期间,傅向东用实验证明了“‘绿色革命’矮秆品种氮吸收能力降低”这一事实,就连他的导师都觉得不可思议。
回国后,傅向东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那时,所里的条件不算好,“但这里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国家队’,氛围很好,我想做一些对国家有用的事情。”傅向东说。
当时,傅向东的研究目标很明确,就是想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基因找出来。在经历了众多曲折之后,傅向东团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绿色革命”矮秆育种伴随氮肥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如今,傅向东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与育种家、种业公司加强合作。“希望我们的基础研究可以和育种家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推动育种技术的进步。”傅向东说。
把人生最好的时光花在研究上
傅向东喜欢搞研究,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喜欢搞研究。面对前来报考的学生,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劝学生再考虑考虑。傅向东说:“我会告诉学生两点,第一,实验室特别苦;第二,发文章特别慢,说不定到毕业时都没有文章能发表。”
他“把丑话说在前头”的目的,是希望找到那些对研究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这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浪费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他们不开心,我更不开心。”傅向东说。
就像发论文求精不求多一样,傅向东带的学生也不多。迄今为止,他只培养了20余名学生。为确保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在他朱红色办公桌的左侧,码放着9沓厚厚的、贴有名签的文件——这些做满彩色标记的手稿,记录着他和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谈话。他跟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多思考、多总结、少做无用功”,而这也是他在英国留学多年学到的最宝贵的知识之一。
除了已经研究成功的项目,傅向东还在进行着更多“令人郁闷的研究”——有些从2005年就开始做的研究项目,到现在也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学生们也很郁闷,但是没办法,因为傅向东觉得“不应该轻言放弃”。“一个东西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放弃。”他经常对学生说,“走错一步,就有可能走对下一步。一开始就知道结果的是工程,不是科研。”
(注:文章内容根据《中国科学报》的相关文章整理,原作者为冯丽妃,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官网)
在傅向东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的题字——“创新为民,惠泽五州”。这句话正是傅向东科研生涯的初心写照,亦是其快乐的源泉。“能将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傅向东说。
將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相结合
“人一旦喜欢了一件事,就不会考虑太多东西。没办法,我就喜欢搞研究。”傅向东说。
傅向东对遗传学的兴趣,从高中就开始了。那时候他最喜欢做的试题,是通过一系列附加条件推导出父母血型这一类与遗传学相关的题目。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数同学对选什么专业还一头雾水,他已经坚定地选择了武汉大学生物系(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遗传学专业。“当时有老师劝我考虑一下热门专业,但我这人一旦有了想法,就会坚持。”傅向东笑着说道。
性格里的执拗和坚定让傅向东总是喜欢挑战难题。在英国约翰英纳斯研究中心留学期间,傅向东用实验证明了“‘绿色革命’矮秆品种氮吸收能力降低”这一事实,就连他的导师都觉得不可思议。
回国后,傅向东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工作。那时,所里的条件不算好,“但这里是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国家队’,氛围很好,我想做一些对国家有用的事情。”傅向东说。
当时,傅向东的研究目标很明确,就是想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基因找出来。在经历了众多曲折之后,傅向东团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绿色革命”矮秆育种伴随氮肥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如今,傅向东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与育种家、种业公司加强合作。“希望我们的基础研究可以和育种家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推动育种技术的进步。”傅向东说。
把人生最好的时光花在研究上
傅向东喜欢搞研究,也要求自己的学生喜欢搞研究。面对前来报考的学生,他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劝学生再考虑考虑。傅向东说:“我会告诉学生两点,第一,实验室特别苦;第二,发文章特别慢,说不定到毕业时都没有文章能发表。”
他“把丑话说在前头”的目的,是希望找到那些对研究真正感兴趣的学生。“这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如果浪费在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上,他们不开心,我更不开心。”傅向东说。
就像发论文求精不求多一样,傅向东带的学生也不多。迄今为止,他只培养了20余名学生。为确保自己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在他朱红色办公桌的左侧,码放着9沓厚厚的、贴有名签的文件——这些做满彩色标记的手稿,记录着他和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谈话。他跟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多思考、多总结、少做无用功”,而这也是他在英国留学多年学到的最宝贵的知识之一。
除了已经研究成功的项目,傅向东还在进行着更多“令人郁闷的研究”——有些从2005年就开始做的研究项目,到现在也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学生们也很郁闷,但是没办法,因为傅向东觉得“不应该轻言放弃”。“一个东西只要你认准了,就不要放弃。”他经常对学生说,“走错一步,就有可能走对下一步。一开始就知道结果的是工程,不是科研。”
(注:文章内容根据《中国科学报》的相关文章整理,原作者为冯丽妃,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