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和语法复习的应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观,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创造全新的师生间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特点;应用优势;初中阅读教学;语法复习
  一、关于思维导图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20世纪60年代所创建的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通过使用线条、色彩、箭头、分支以及其他方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把各种观点、要点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
  2. 思维导图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
  思维导图不仅能让学习者快速地注意到学习的重点,还会帮助他们用一种联想的方式更加清晰、更加有效地进行思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首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梳理英语学习内容,提高知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大大降低了语言所带来的抽象和空洞;其次,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把旧知和新知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从而进行辨析和深入理解;最后,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产生无限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有创造性。
  3. 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常见类型
  思维导图的类型多样,但常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有4种类型。下面以(上海牛津版)九年级英语课本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1)头脑风暴型(Brain?鄄storm):又称为蜘蛛网型(Spiders) ,用来描述中心思想、概念及其支撑说明,或表示主题、描述等的主次关系及相互联系。
  如九年级上册,Unit 6, the Nobel Prize,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预测:
  (2)图表型(Charts) :用图表型图式来对人物、地点、事件、观点、质量、描述或数据等进行比较。例如,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Reading A, My Experience at a Tutorial Centre, Ex A3, 课本实例:
  (3)树型(Trees) :又称为分层结构目录(Hierarchies) ,用来表明类别、分类、分析、结构、描述和举例。
  请看九年级英语上册课本实例,Unit 2,Reading B, Are you happy with your hair? Ex B2:
  (4)链型(Chains) :用来表明过程、原因、结果、时间顺序和步骤。例如在教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Reading A,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就可利用链型思维导图讲述故事情节。
  The phantom was so ugly at birth→was forced to leave home→built his home on the island→fell in love with Christine→helped her to improve her singing→kidnapped Christine because she agreed to marry Raoul→captured Raoul→let Raoul go because Christine fell sorry for him→disappeared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能把复杂的语言用简洁的文字符号代替。这样既能简化文章,又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系统地理解课文。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知识体系的整体性。由课文题目中心词以及分支下面的关键词所构成的整体课文教学图把课文内容及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文章思路架构变得更清晰,学生一目了然。如,在讲解九年级英语下册Unit 5,The mystery of hibernation时,可用头脑风暴型的导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hibernation,导入新课:
  (例1)
  在理解课文时,可借助图表型的导图把握文章细节,如:(例2)
  这种导图讲解课文的方式,使文章思路架构变得更清晰,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语言的整体性训练。如在例1、例2的导图的引导下,学生对hibernation的认识形成发散性思维,中心词、分支、课文关键词与图片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幅知识网络图,使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文章,让学生抓住重点来进行知识识记,所以在学生大脑中也总是不断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刺激,达到整体语言训练的效果。
  再从前面介绍的4种常见的思维导图形式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将言语信息图像化,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习材料,促进了对篇章理解的整体性、对语言运用的整体性。
  三、思维导图在语法复习中的应用: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语法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能使复杂的语法理论知识简单化,通过构建出语法知识的全景图,说明知识间的联系,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突出考点重点,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以常见的考点名词为例,通过简单的隶属关系,就能帮助学生抓住考点:
  做思维导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成就感。其次,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并使复习备考有效、高效。此外,在完成语法知识的思维导图笔记以后,定期复习所记内容,能保持理解力和对所学东西的记忆力。
  四、实践与反思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教学方法。作为课堂辅助教学手段,它能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在经过初三毕业班一年的尝试中,深刻地体会到:
  1. 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首先自身必须具备完整的知识系统,才能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强化学习内容。
  2. 教师必须耐心地、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后进生能对知识进行简单的分类,并动手写一遍也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中等生、尖子生通过绘制具有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容易获得成功感。
  3. 教师要把握好能运用思维导图的课型,让思维导图起到简化知识、帮助理解的作用,切不可为了用思维导图而丢弃课型教学特征。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导图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观;也能让学生通过建立思维导图,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更快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同时创造全新的师生间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Tony Buzan)(英)著,李新译.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2]袁昌寰.21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资源,但绝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教学中,有效拓展教材空间要做到:立足文本,以拓展导入,丰富语言积累;扣住文本,以拓展突破,注重情感熏陶;开掘文本,以拓展深化,拓宽视野。这样,才能建构有效拓展的时空,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素养培养;教材拓展  新课程标准再次明确“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摘 要:通过激发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智力、审美能力和心灵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师应该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美术情趣;情趣教学;教学乐趣  情趣教学在每一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要求,随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让教师更加重视母语教学。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和谐发展呢?文章指出,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等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告诉我们,重视母语教学
【摘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链接、学科整合、反复修改、善用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素材;热情;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害怕作文,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他们依旧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一提到作文,一举起笔
摘 要: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正常行为,并因强化而成为习惯。奖赏、消退、惩罚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多动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需要更多的奖励以激发其良好行为的养成。但又不能一味地运用一些苍白的话语或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奖励来敷衍孩子。矫正童年期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应当遵循奖罚原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榜样先行、先奖后罚、奖励与惩罚平衡和及时反馈四个奖罚原则。希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较常使用的评价方法是评语评价、课堂评价、学生互评这三种。由于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评价的鉴定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等都得不到有效实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为了让作文评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笔者以“主题式作文报”为载体,力求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载体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反馈、激励等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学会评价作文的方法
蔡英,女,教育管理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番禺区首届名教师培养对象,曾多次获得“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番禺区优秀教师”“番禺区教学新秀”等光荣称号。座右铭为:做个用心的教育人。  【摘 要】探究学生“学业不良”的形成动因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情绪、个性品质等非认知因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共同造就了学生“学业不良”的内在心理系统,而“家庭
摘要:互联网的选择和搭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喜好和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法宝。文章分析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互联网 时代与农村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创新运用:积极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  一、互联
摘 要: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十分重要,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中学生自信心,往往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超越自我,重拾信心”班会课为例,探讨了妙用心理学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村中学生;自信心;教学策略  现阶段农村学校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现象尤为突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开发,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所以,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尤为关键。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通过运用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提升,最终使小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