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版块,古诗词教学也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断更新着教学任务与目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要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诵读古诗词,由理性层面赏析古诗词,从而使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受到良好的熏陶。因此,教师应改善现阶段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局限等影响审美教育的问题,将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以此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的和谐音韵与深邃意境,通过优美凝炼的语言文字感知、揣摩作者的细腻情感,在与古人跨时空的交流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新课改之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审美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重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明确审美教育目标,改变传统古诗词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接受美的熏陶,进一步突显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本文从笔者长期教学经验出发,探究分析了突破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困境的有效策略,具体介绍如下。
一、提高朗读教学比重,激发情感共鸣
古诗词的音韵和谐,节奏讲究,经过反复的诵读更能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与节奏美,独特的音韵也会在诵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朗读是学生理解、记忆古诗词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深入作者情感世界,与之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应先根据诗词内容奠定情感基调,要求学生根据诗词节奏调整情感,该激昂时激昂,该委婉时委婉,以此获得美的熏陶与深刻认知。例如,在教学《蜀道难》一诗中,为了让学生从诗中丰富夸张的想象与雄放的语言感受到蜀道的奇险壮观与孤僻凄凉,笔者先是为学生播放了名家范读,展现了全诗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与韵味。接着带领学生诵读全诗,随着景物的描写不断加强惊叹之情,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学生仿佛能够穿越时空,通过奇丽峭拔的山川看见诗人奔放恣意的高大形象。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审美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一直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可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展示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与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偏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在古诗词课堂中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望海潮》一词教学中,就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现代背景下杭州城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并引导学生将之与词中所描绘的景观作对比,在古今风光的交汇对比中生发赏析全詩的审美欲望,当学生切身目睹这些自然风光与人民安乐生活的场景时,他们也惊叹于当时社会的繁荣奢华,更乐于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
三、赏析诗词意象,提高审美能力
良好的审美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在全面理解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辨别其中美的元素,并通过充分的鉴赏得出科学的审美结论。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流程设计,将学生从感知美的环节自然过度到鉴赏美的阶段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样以《蜀道难》一诗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朗读环节中同步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画面意境,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就以山之高、水之险,高飞的黄鹤与长于攀援的猿猱也不得攀越来写行路之难,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描写再现蜀道的峥嵘崎岖,意境深邃。通过意境、意象的重点赏析,学生更能明白古诗词究竟美在何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长此以往便能形成辨别美丑的能力,从而在耳濡目染下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审美创造
在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知美、欣赏美之后,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创造美”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将审美体验与感悟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展示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审美活动呈现出良性的螺旋上升状态。高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更加新颖独到的想法与个人色彩浓厚的审美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份活力带入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可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诗歌创作比赛,并设置相应的参赛奖励,以激励形式鼓舞学生大胆发挥才能,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更愿意学习古诗词。
综上所述,古诗词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诗词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策略促成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逐步引导学生从感知美、欣赏美过渡到创造美,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林.学生发展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J].格言(校园版),2021(18):34-36.
[2]聂晓明.高中语文古文篇章的深度阅读[J].智力,2021(18):84-85.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 吴晓群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教育
在学习古诗词时,我们总能感受到其中的和谐音韵与深邃意境,通过优美凝炼的语言文字感知、揣摩作者的细腻情感,在与古人跨时空的交流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新课改之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日益受到重视,审美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重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明确审美教育目标,改变传统古诗词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接受美的熏陶,进一步突显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本文从笔者长期教学经验出发,探究分析了突破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困境的有效策略,具体介绍如下。
一、提高朗读教学比重,激发情感共鸣
古诗词的音韵和谐,节奏讲究,经过反复的诵读更能感受到其中的音韵美与节奏美,独特的音韵也会在诵读者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朗读是学生理解、记忆古诗词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深入作者情感世界,与之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应先根据诗词内容奠定情感基调,要求学生根据诗词节奏调整情感,该激昂时激昂,该委婉时委婉,以此获得美的熏陶与深刻认知。例如,在教学《蜀道难》一诗中,为了让学生从诗中丰富夸张的想象与雄放的语言感受到蜀道的奇险壮观与孤僻凄凉,笔者先是为学生播放了名家范读,展现了全诗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与韵味。接着带领学生诵读全诗,随着景物的描写不断加强惊叹之情,展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通过富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学生仿佛能够穿越时空,通过奇丽峭拔的山川看见诗人奔放恣意的高大形象。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审美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一直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优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可引进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展示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与沉浸式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符合当代高中生的心理偏好,也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在古诗词课堂中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积极性。例如,笔者在《望海潮》一词教学中,就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现代背景下杭州城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并引导学生将之与词中所描绘的景观作对比,在古今风光的交汇对比中生发赏析全詩的审美欲望,当学生切身目睹这些自然风光与人民安乐生活的场景时,他们也惊叹于当时社会的繁荣奢华,更乐于探究作者的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
三、赏析诗词意象,提高审美能力
良好的审美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在全面理解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辨别其中美的元素,并通过充分的鉴赏得出科学的审美结论。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流程设计,将学生从感知美的环节自然过度到鉴赏美的阶段中,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同样以《蜀道难》一诗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朗读环节中同步引导学生想象其中的画面意境,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就以山之高、水之险,高飞的黄鹤与长于攀援的猿猱也不得攀越来写行路之难,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描写再现蜀道的峥嵘崎岖,意境深邃。通过意境、意象的重点赏析,学生更能明白古诗词究竟美在何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长此以往便能形成辨别美丑的能力,从而在耳濡目染下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
四、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审美创造
在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感知美、欣赏美之后,教师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创造美”的主题活动,使学生将审美体验与感悟以艺术的方式展现,展示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审美活动呈现出良性的螺旋上升状态。高中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更加新颖独到的想法与个人色彩浓厚的审美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这份活力带入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例如,教师可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诗歌创作比赛,并设置相应的参赛奖励,以激励形式鼓舞学生大胆发挥才能,从实践活动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更愿意学习古诗词。
综上所述,古诗词为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诗词学习成果,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策略促成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的融合,逐步引导学生从感知美、欣赏美过渡到创造美,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林.学生发展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生成路径探析[J].格言(校园版),2021(18):34-36.
[2]聂晓明.高中语文古文篇章的深度阅读[J].智力,2021(18):84-85.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 吴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