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太原市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所高校的400名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堂 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22-04
1 前言
体育课堂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基于一定学习动机,在一定学习情境中通过一定手段、方式、途径进行学习的行为。杜勃鲁等指出:“焦虑、注意以及学习行为对成绩的影响占32%~35%,而认知能力和家庭背景只占11~14%。”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堂行为的简约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体育课堂的学习行为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什么?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4所高校的400名学生和4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国际互联网搜索引擎等的检索,并查阅许多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书籍,搜集相关文献,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大量知识和信息,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经过归纳整理、演绎推理、审议评价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支持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制作问卷、走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所高校、向有关部门调查等方式,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问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考虑到问卷的局限性,本研究还针对真实性的大学生体育课堂进行了缜密的观察并记录观察心得,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2.3 影像法
通过使用相机,手机等摄像器材对所要调查的体育课堂内容进行摄像记录,以方便日后的分析研究。
2.2.4 数理统计法
数据通过Excel2010和Spssl9.0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学习行为的性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独立学习行为、合作学习行为。本次调查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的4所高校的400名大学一、二、三、年级进行调查,主要根据回收问卷所获数据进行现状分析:
3.1 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内隐学习行为的状况分析
体育课堂的学习行为会受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积极性、学习归因在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学会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习积极性,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学习归因,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1)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动机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的是学习动机,按照动力的来源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由于学生所处不同阶段,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学习动机。例如希望获得老师的喜爱而学习,称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的特点是诱发性和被动型,学习内容并不是他的直接目的。
问卷中对于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动机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学习体育是为了什么?”,选项包括“A:锻炼身体;B: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C:获得同伴的喜爱;D:找一份好的工作;E:其他”,对回收的380份问卷的学习动机进行频率分析,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是”代表被选中,“否”代表未被选中。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380份问卷中,74.4%的大学生学习体育以锻炼身体为学习动机,25.6%的大学生则没有选择此选项,说明锻炼身体对于体育课堂学习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67.2%的大学生选择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作为学习动机,32.1%的大学生没有选择此项。45.1%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作为其学习动机之一,54.9%的大学生没有选择。可以看出这三种动机的选择率要较高,对体育课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两种动机,获得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喜爱上,相对要低很多。由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锻炼身体和找一份好的工作是大学生体育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动机既有内部动机即锻炼身体,又有外部动机,即找一份好的工作。
(2)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行为或表现。所谓学习归因,是指学生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许和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归因的方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成败原因分析。一般来说,行为的原因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要么是外部环境,要么是个人内部。外部环境原因主要有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等;个人内部原因主要有个人动机、人格、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等。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学生将其学习成绩好坏的归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课堂学习归因的调查分析中,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其影响体育成绩好坏的因素中频率较高的包括:自己是否努力(82%)、良好的学习习惯(52.4%)、老师讲课的好坏(50.1%)、班级学习氛围(43.2%)等。可以发现体育课堂对于其学习成绩好坏的归因既有主观性因素又有客观性因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外部环境的影响。说明大学生已逐渐的对自己的体育成绩成绩进行正确的归因。体育课堂归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二是独立性和评价意识的增长;三是自控能力的发展;四是自身良好品质的出现。
(3)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作为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部分,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磨练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身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应制定学习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例如这学期要考第几名,也可以是短期的,例如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二是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不能照搬别人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三是时间安排要合理,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目标,实现目标需要有时间的保证和合理利用;四是学习计划必须坚持,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调查发现,在样本中关于体育课堂学习计划是否制定的回答上,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人数为481人,占总人数的66%没有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学生人数为242人,占总人数的34%。其中66%的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学生中有46.6%的学生是自己主动制定,剩余的53.4%则是在体育老师、家长的要求下制定。从1:22:数据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学生不能积极制定体育学习计划,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进行,如表2所示:
(4)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其积极性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关于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查,主要是通过问题“下列哪些事情会影响你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其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因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身体不舒服、所学内容难度大、不喜欢这门课、是否受到老师的关注、不喜欢这位老师、同伴的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对所学新知识没有兴趣、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他。
影响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体育老师和体育课程身上,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阶段学生的向师性。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特点。教师具有自身的光环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教师运用自身的某种品质或是某一特征给学生比较好的印象,以至学教师的其他品质或特征也给予较高的评价,通过改变教师的自我形象来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二是大学生阶段的思维、兴趣性。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性的过度,存在着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差异上,也表现在思维的对象上,比如不同学科或教材。学生对某个课程兴趣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强弱。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尽可能多方式体现所学知识的有趣性,尽可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体育课堂独立学习行为的状况分析
这里的独立学习行为是指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我能动性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种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问卷相关问题的调查,获取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主动性的状况。此维度主要包括包括时间管理行为、听课行为、言语行为、操练行为、体育课堂延伸学习行为。将其行为具体化化为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主要从学生的独立发言、问题的思考、问题的回答、自主时间的安排、体育课堂练习的完成等方面。
(1)大学生体育课堂听课行为
从表4可以看到,体育课堂在上课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影响其上课的注意力,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即分散体育课堂注意力的刺激物的影响,例如室外环境、手机;二是主观原因,即学生本身的状态。学生体育课上本身的需要、当时的兴趣和个体的知识经验等都会影响学生体育课上的注意力。
由于体育课堂的开放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课堂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防止可能分散体育课堂注意力的因素。
(2)大学生体育课堂独立发言状况分析
课堂发言,是意义学习的阶段,是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融合的阶段,是独立学习行为的表现,也是学生知识巩固的过程。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能够表现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学生的独立发言反过来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积极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是不断增长知识和加深记忆的过程。通过考察学生在问题“体育课堂上需要学生发言时,你一般会?”的回答,得出学生体育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大学生体育课堂发言情况统计结果
从表5可以发现,占有最大比例的是选项“想说但不敢发言”,其中人数为178,占总数的48%;其次是选项“积极踊跃发言”,人数为114,占总数的31%;再次是选项“只听不发言”,人数为45,占总人数的12%。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学生在体育课堂积极主动的发言情况并不理想。在访谈中,一位体育老师也曾说过:“当我需要学生发言举手时,总是零零散散的那几个,不举手的并不是不想说,但就是不主动。课后我也与他们沟通,询问原因,他们说怕答错,被同学和老师笑话。”老师后来也坦言,虽然自己心里希望学生积极发言,但是最后可能还是固定在几个学生身上,怕答错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影响体育教学进度。
(3)大学生体育课堂练习状况分析
从表6中数据可以得出,77.3%的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有22%的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讨论商量完成,还有剩余的不到1%的学生是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进行课堂练习。总体来说,体育课堂练习行为习惯较为良好,这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体育教师的现场监控,课堂练习具有时间限制,学生需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题目;二是同伴的感染,因体育课堂练习具有全局性,全班同学都要进行,这就会给学生自身压力。
3.3 体育课堂合作学习行为状况分析
合作学习能使体育课堂感受到平等的心理气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小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育课堂合作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文中的合作学习行为相对于独立学习行为,但并不是完全分离,在独立学习行为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合作学习行为的发生,在合作学行为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包含学生独立学习行为的状况。问卷中的合作学习行为根据体育课堂学习阶段的特点主要包括包括互助合作学习行为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具体到相关问题,主要分为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参与程度,互助合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1)体育课堂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行为状况
互助合作学习交流是指学习上同伴间的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而需要他人的帮助,这时候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问卷中主要通过考察问题“体育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一般会怎么办?”和问题“在你发现同伴(同桌或朋友)遇到学习问题时,你一般会怎么办?”来调查大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调查结果如表7表8所示:
(2)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中状况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达到各自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促进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偶尔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它意味着学生能感觉到自己与他人连接在一起,并且他们会觉得体育课堂是一个安全的、能给自己提供支持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孤立无援或是必须与别人竞争的地方。问卷通过对问题”在小组活动中,你一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和问题“在小组合作中,你一般会”的调查来获得数据,通过问卷的分析,结果如表9、10所示:
从表9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在小组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情况,有44%的学生会为活动出主意,有14%的学生会负责安排活动,有22%的学生则会什么也不干;在小组活动的参与情况的分析得出,有51%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剩余的49%的学生则是在体育老师的要求下或是很少参与或是不参与。
由此可见,体育课堂的小组合作活动并不尽人意,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体育课堂的观察也进一步发现,小组合作活动很少,即使体育教师进行组织,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低、效率也不高,还会影响到后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4 结论
(1)有关体育课堂学习动机方面,一般是为了锻炼身体、找一份好的工作;学习归因方面,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主要受到自己的努力程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讲课的好坏和班级学习氛围的影响;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家长的要求下制定计划,但也有一部分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学习积极性主要受到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身体不舒服、不喜欢这门课、不喜欢这个老师、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和是否得到老师的关注等。在学习注意力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但也会出现走神、跟周围同学讲话的现象。
(2)关于体育课堂学生独立学习行为,由于体育课堂的开放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课堂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就学生的发言情况而言,有大约一半的学生想说但不敢说,学生怕自己的发言会受到老师或学生的嘲笑;回答问题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获得答案,但有较多同学在获得答案后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是要等到老师叫到才会起来回答;体育课堂练习情况还是比较积极的。
(3)在合作学习方面,总体来说,在大学阶段体育课堂合作学习行为表现较差,虽会主动找同学解决问题,但一般不会主动帮助同伴;在小组合作中,并不能达到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有很多学校小组合作的活动太少,不能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总而言之,体育课堂中,不良的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退缩性行为,课上不积极回答问题、提问问题不主动发言,不积极等;课堂对抗性行为,老师让做的不做,不让做的偏做,跟老师对着干。对老师布置的体育课堂任务不做或做很少、课上随意说话、走动等。
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课堂 学习行为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11-0022-04
1 前言
体育课堂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基于一定学习动机,在一定学习情境中通过一定手段、方式、途径进行学习的行为。杜勃鲁等指出:“焦虑、注意以及学习行为对成绩的影响占32%~35%,而认知能力和家庭背景只占11~14%。”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堂行为的简约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体育课堂的学习行为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机制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什么?这就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选取太原市(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4所高校的400名学生和40名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课题,研究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国际互联网搜索引擎等的检索,并查阅许多体育教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相关书籍,搜集相关文献,收集与课题有关的大量知识和信息,研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经过归纳整理、演绎推理、审议评价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获取支持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制作问卷、走访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四所高校、向有关部门调查等方式,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问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考虑到问卷的局限性,本研究还针对真实性的大学生体育课堂进行了缜密的观察并记录观察心得,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2.3 影像法
通过使用相机,手机等摄像器材对所要调查的体育课堂内容进行摄像记录,以方便日后的分析研究。
2.2.4 数理统计法
数据通过Excel2010和Spssl9.0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学习行为的性质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独立学习行为、合作学习行为。本次调查研究对山西省太原市的4所高校的400名大学一、二、三、年级进行调查,主要根据回收问卷所获数据进行现状分析:
3.1 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内隐学习行为的状况分析
体育课堂的学习行为会受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积极性、学习归因在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应学会积极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增强学习积极性,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学习归因,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1)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动机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的是学习动机,按照动力的来源分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由于学生所处不同阶段,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学习动机。例如希望获得老师的喜爱而学习,称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的特点是诱发性和被动型,学习内容并不是他的直接目的。
问卷中对于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动机的问题是“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学习体育是为了什么?”,选项包括“A:锻炼身体;B: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C:获得同伴的喜爱;D:找一份好的工作;E:其他”,对回收的380份问卷的学习动机进行频率分析,其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表1中,“是”代表被选中,“否”代表未被选中。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380份问卷中,74.4%的大学生学习体育以锻炼身体为学习动机,25.6%的大学生则没有选择此选项,说明锻炼身体对于体育课堂学习行为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67.2%的大学生选择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作为学习动机,32.1%的大学生没有选择此项。45.1%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作为其学习动机之一,54.9%的大学生没有选择。可以看出这三种动机的选择率要较高,对体育课堂的影响较为显著。另外两种动机,获得家长、老师和同伴的喜爱上,相对要低很多。由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锻炼身体和找一份好的工作是大学生体育课堂的主要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动机既有内部动机即锻炼身体,又有外部动机,即找一份好的工作。
(2)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归因
学习归因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行为或表现。所谓学习归因,是指学生个体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许和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归因的方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成败原因分析。一般来说,行为的原因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要么是外部环境,要么是个人内部。外部环境原因主要有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等;个人内部原因主要有个人动机、人格、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等。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学生将其学习成绩好坏的归因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在体育课堂学习归因的调查分析中,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其影响体育成绩好坏的因素中频率较高的包括:自己是否努力(82%)、良好的学习习惯(52.4%)、老师讲课的好坏(50.1%)、班级学习氛围(43.2%)等。可以发现体育课堂对于其学习成绩好坏的归因既有主观性因素又有客观性因素,既有个人原因,又有外部环境的影响。说明大学生已逐渐的对自己的体育成绩成绩进行正确的归因。体育课堂归因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二是独立性和评价意识的增长;三是自控能力的发展;四是自身良好品质的出现。
(3)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作为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部分,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磨练学习意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自身时间观念和计划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应制定学习计划,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例如这学期要考第几名,也可以是短期的,例如这节课要学会什么;二是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不能照搬别人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实施和可操作性;三是时间安排要合理,不管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目标,实现目标需要有时间的保证和合理利用;四是学习计划必须坚持,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就是这个意思。
通过调查发现,在样本中关于体育课堂学习计划是否制定的回答上,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人数为481人,占总人数的66%没有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学生人数为242人,占总人数的34%。其中66%的制定体育学习计划的学生中有46.6%的学生是自己主动制定,剩余的53.4%则是在体育老师、家长的要求下制定。从1:22:数据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学生不能积极制定体育学习计划,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进行,如表2所示:
(4)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
体育课堂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其积极性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关于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的调查,主要是通过问题“下列哪些事情会影响你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其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数据可以发现,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因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身体不舒服、所学内容难度大、不喜欢这门课、是否受到老师的关注、不喜欢这位老师、同伴的影响、课堂的学习氛围、对所学新知识没有兴趣、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他。
影响体育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体育老师和体育课程身上,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阶段学生的向师性。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特点。教师具有自身的光环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教师运用自身的某种品质或是某一特征给学生比较好的印象,以至学教师的其他品质或特征也给予较高的评价,通过改变教师的自我形象来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二是大学生阶段的思维、兴趣性。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性的过度,存在着不平衡性,不仅表现在个体的差异上,也表现在思维的对象上,比如不同学科或教材。学生对某个课程兴趣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积极性的强弱。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尽可能多方式体现所学知识的有趣性,尽可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体育课堂独立学习行为的状况分析
这里的独立学习行为是指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我能动性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各种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问卷相关问题的调查,获取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行为主动性的状况。此维度主要包括包括时间管理行为、听课行为、言语行为、操练行为、体育课堂延伸学习行为。将其行为具体化化为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主要从学生的独立发言、问题的思考、问题的回答、自主时间的安排、体育课堂练习的完成等方面。
(1)大学生体育课堂听课行为
从表4可以看到,体育课堂在上课过程中因多种因素影响其上课的注意力,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客观原因,即分散体育课堂注意力的刺激物的影响,例如室外环境、手机;二是主观原因,即学生本身的状态。学生体育课上本身的需要、当时的兴趣和个体的知识经验等都会影响学生体育课上的注意力。
由于体育课堂的开放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课堂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防止可能分散体育课堂注意力的因素。
(2)大学生体育课堂独立发言状况分析
课堂发言,是意义学习的阶段,是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融合的阶段,是独立学习行为的表现,也是学生知识巩固的过程。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能够表现出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学生的独立发言反过来也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课堂上应该积极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是不断增长知识和加深记忆的过程。通过考察学生在问题“体育课堂上需要学生发言时,你一般会?”的回答,得出学生体育课堂发言情况,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大学生体育课堂发言情况统计结果
从表5可以发现,占有最大比例的是选项“想说但不敢发言”,其中人数为178,占总数的48%;其次是选项“积极踊跃发言”,人数为114,占总数的31%;再次是选项“只听不发言”,人数为45,占总人数的12%。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学生在体育课堂积极主动的发言情况并不理想。在访谈中,一位体育老师也曾说过:“当我需要学生发言举手时,总是零零散散的那几个,不举手的并不是不想说,但就是不主动。课后我也与他们沟通,询问原因,他们说怕答错,被同学和老师笑话。”老师后来也坦言,虽然自己心里希望学生积极发言,但是最后可能还是固定在几个学生身上,怕答错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影响体育教学进度。
(3)大学生体育课堂练习状况分析
从表6中数据可以得出,77.3%的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练习,有22%的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讨论商量完成,还有剩余的不到1%的学生是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进行课堂练习。总体来说,体育课堂练习行为习惯较为良好,这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体育教师的现场监控,课堂练习具有时间限制,学生需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题目;二是同伴的感染,因体育课堂练习具有全局性,全班同学都要进行,这就会给学生自身压力。
3.3 体育课堂合作学习行为状况分析
合作学习能使体育课堂感受到平等的心理气氛,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小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育课堂合作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文中的合作学习行为相对于独立学习行为,但并不是完全分离,在独立学习行为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合作学习行为的发生,在合作学行为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包含学生独立学习行为的状况。问卷中的合作学习行为根据体育课堂学习阶段的特点主要包括包括互助合作学习行为和小组合作学习行为。具体到相关问题,主要分为小组合作中的角色扮演、参与程度,互助合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1)体育课堂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行为状况
互助合作学习交流是指学习上同伴间的互相帮助,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而需要他人的帮助,这时候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问卷中主要通过考察问题“体育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一般会怎么办?”和问题“在你发现同伴(同桌或朋友)遇到学习问题时,你一般会怎么办?”来调查大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调查结果如表7表8所示:
(2)体育课堂小组合作中状况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达到各自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促进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偶尔的合作学习活动,因为它意味着学生能感觉到自己与他人连接在一起,并且他们会觉得体育课堂是一个安全的、能给自己提供支持的团体,而不是一个孤立无援或是必须与别人竞争的地方。问卷通过对问题”在小组活动中,你一般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和问题“在小组合作中,你一般会”的调查来获得数据,通过问卷的分析,结果如表9、10所示:
从表9可以看出,体育课堂在小组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情况,有44%的学生会为活动出主意,有14%的学生会负责安排活动,有22%的学生则会什么也不干;在小组活动的参与情况的分析得出,有51%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剩余的49%的学生则是在体育老师的要求下或是很少参与或是不参与。
由此可见,体育课堂的小组合作活动并不尽人意,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体育课堂的观察也进一步发现,小组合作活动很少,即使体育教师进行组织,学生的参与度也较低、效率也不高,还会影响到后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4 结论
(1)有关体育课堂学习动机方面,一般是为了锻炼身体、找一份好的工作;学习归因方面,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主要受到自己的努力程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讲课的好坏和班级学习氛围的影响;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家长的要求下制定计划,但也有一部分没有制定计划的习惯;学习积极性主要受到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身体不舒服、不喜欢这门课、不喜欢这个老师、听不懂老师讲的课和是否得到老师的关注等。在学习注意力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的注意力较为集中,但也会出现走神、跟周围同学讲话的现象。
(2)关于体育课堂学生独立学习行为,由于体育课堂的开放性和特殊性,教师在教学和体育课堂管理中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就学生的发言情况而言,有大约一半的学生想说但不敢说,学生怕自己的发言会受到老师或学生的嘲笑;回答问题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获得答案,但有较多同学在获得答案后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而是要等到老师叫到才会起来回答;体育课堂练习情况还是比较积极的。
(3)在合作学习方面,总体来说,在大学阶段体育课堂合作学习行为表现较差,虽会主动找同学解决问题,但一般不会主动帮助同伴;在小组合作中,并不能达到所有成员的积极参与,有很多学校小组合作的活动太少,不能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4)总而言之,体育课堂中,不良的体育课堂学习行为主要表现为体育课堂退缩性行为,课上不积极回答问题、提问问题不主动发言,不积极等;课堂对抗性行为,老师让做的不做,不让做的偏做,跟老师对着干。对老师布置的体育课堂任务不做或做很少、课上随意说话、走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