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霉素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肤移植的影响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阐明茴香霉素对淋巴细胞反应性的影响以及在皮肤移植中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用MTT法检测茴香霉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在单向或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反应性。C57BL/6小鼠作为供体, BALB/c小鼠作为受体。手术前3 d分别给3组BALB/c小鼠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环胞霉素A以及茴香霉素, 手术当天继续注射至术后第7天。环胞霉素A及茴香霉素的注射剂量分别为: 20 mg/kg、 12.5 mg/kg。结果: 在剂量10.0 μg/L时, 茴香霉素能抑制单向或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淋巴细胞的反应性(P均
  关键字:茴香霉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皮肤移植
  茴香霉素是由链霉菌分泌的一种活性成分, 能结合在核糖体60S亚基上阻止多肽链形成。作为临床药物, 茴香霉素已被用于治疗由真菌和阿米巴原虫引起的疾病[1]。最近有研究发现, 茴香霉素与学习、 记忆关系密切[2-4]。然而茴香霉素在免疫系统方面的相关研究很少, 我们在研究中意外发现茴香霉素能明显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另文发表), 因此, 将其试用于动物体内研究。本研究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为模型测试茴香霉素处理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同种异基因抗原刺激的反应性, 以皮肤移植为模型观察其体内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 茴香霉素对单向和双向混合淋巴细胞的反应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能明显地抑制受体对供体皮肤的排斥反应, 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提示茴香霉素对免疫系统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能为开发免疫抑制药物提供新的途径。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SPF级C57BL/6雄性小鼠(6~8周龄, 体质量18~22 g); SPF级BALB/c雄性小鼠(6~8周龄, 体质量18~22 g), 由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刀豆蛋白A(ConA)、 碘化丙锭(PI)、 L谷氨酰胺、 β巯基乙醇、 茴香霉素和MTT均购自美国Sigma公司。RPMI1640、 胎牛血清(FBS)为美国GibcoBRL公司产品。质量分数为111 g/L的水合氯醛由广州华侨医院提供, 环胞霉素A由华北制药厂生产, 庆大霉素由华北制药厂生产。6/0羊肠手术缝合线由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显微外科器械生产于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显微外科手术镜为德国Laica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将BALB/c或C57小鼠断髓处死, 无菌分离双侧腋窝、 锁骨下、 腹股沟浅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 去掉被膜, 机械研磨, 于200目不锈钢网筛过滤。收集细胞, 用冷PBS离心(300 g, 5 min)洗涤细胞2次后, 细胞重悬于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 调整细胞密度为2×109/L。
  1.2.2 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 (1)双向MLR: 将BALB/c小鼠淋巴细胞悬液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 每孔100 μL, 作为刺激细胞。分别设茴香霉素组、 茴香霉素+ConA组、 ConA组、 地塞米松+ConA组、 地塞米松组、 刺激细胞+反应细胞组(对照组)、 刺激细胞组、 反应细胞组及RPMI1640完全培养液空白组。茴香霉素与地塞米松的终浓度分别为10.0 μg/L和1.0 g/L。在37℃、 50 mL/L CO2培养箱中孵育48 h后, 加入100 mL C57BL/6小鼠淋巴细胞悬液, 作为反应细胞(密度为2×109/L), 继续培养72 h后, 加入MTT(终浓度为5.0 mg/L), 4 h后离心弃上清(300 g, 5 min), DMSO溶解沉淀后, 酶标仪检测A540值。(2)单向MLR: 细胞培养及分组同上, 在加入反应细胞前先用25 mg/L丝裂霉素作用30 min, PBS离心(300 g, 5 min), 洗涤细胞3次。
  1.2.3 皮肤移植供体的准备 C57BL/6小鼠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111 g/L水合氯醛5 mL/kg麻醉, 俯卧固定, 消毒后约取1.5 cm×1.5 cm的背部皮肤, 刮去皮下的脂肪以及血管等组织, 放于无菌的生理盐水中备用。
  1.2.4 皮肤移植受体的准备 BALB/c小鼠15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 环胞霉素A以及茴香霉素3组, 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111 g/L的水合氯醛0.3 mL/kg麻醉, 俯卧固定。背部消毒后, 取下比供体皮肤稍大一点的皮肤, 并除去覆盖于背上肌肉的皮下结缔组织。
  1.2.5 皮片的缝合 供体皮肤平铺于植床上, 对齐后用带针羊肠缝合线缝合, 每只鼠8针。后以纱布以及带针缝线包扎。
  1.2.6 给药 生理盐水、 环胞霉素A以及茴香霉素3组小鼠于术前3 d在移植皮瓣周围的受体皮下进行多点注射, 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1 mL/只, 20 mg/kg环胞霉素A, 10 mg/kg茴香霉素, 每天给药1次, 共10次。
  1.2.7 移植效果评价 以移植物红润、 柔软、 鼠毛生长为移植物耐受标准, 以移植物干硬、 皱缩、 边缘翘起、 结痂脱落为排斥标准。记录开始发生排斥的时间。
  1.2.8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 用SPSS10.0进行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OnewayANOVA, 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茴香霉素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 在双向混合淋巴细胞中, 茴香霉素组A540值低于对照组(P<0.01), 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茴香霉素+ConA组A540值低于ConA组(P<0.01), 与地塞米松+ConA组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图1A)。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中, 茴香霉素+ConA组A540值低于ConA组(P<0.01), 茴香霉素组A540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图1B)。表明茴香霉素能明显抑制小鼠淋巴细胞的反应性。   图1 茴香霉素对单向(B)或双向(A)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略)
  Fig 1 The effect of anisomycin on the unilateral(B) or bilateral(A)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Anisomycin: 10.0 μg/L; Dexamethasone: 1.0 mg/L.
  2.2 茴香霉素对小鼠移植皮瓣的影响 术后第4天拆开包扎纱布, 发现伤口均已愈合, 移植皮肤均红润、 柔软, 皮毛生长正常。术后第8天发现生理盐水组有2只小鼠移植皮瓣开始干燥、 皱缩, 视为开始排斥。术后第10天发现环胞霉素A组有小鼠的移植物发生排斥的现象。术后第13天发现茴香霉素组的小鼠移植物发生排斥现象(表1)。从图2中可以看到, 生理盐水组其中一只小鼠的移植皮瓣在第9天开始边缘就出现干枯、 翘起。环胞霉素A组小鼠在第11天边缘出现干枯、 皱缩、 泛黄。而茴香霉素组的小鼠在第13天才开始出现边缘翘起、 坏死的排斥症状。且皮瓣掉落的时间顺序也为: 生理盐水组→环胞霉素A组→茴香霉素组(表2)。皮瓣存活时间和皮瓣脱落时间统计检验的结果为生理盐水和环胞霉素A组; 生理盐水组和茴香霉素组; 环胞霉素A和茴香霉素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环胞霉素A实为移植耐受的有效药物, 而茴香霉素作为移植耐受药物, 效果比环胞霉素A更为明显。从观察小鼠注射药物后的状态, 可发现环胞霉素A组小鼠自第1次注射后起就显得暴躁不安, 且逐渐消瘦。停药后体质量恢复较慢。而茴香霉素组小鼠虽稍有消瘦及躁动, 但状态明显好于环胞霉素A组小鼠, 停药后体质量恢复也较快。
  表1 茴香霉素对小鼠移植皮瓣开始排斥时间的影响(略)
  Tab 1 The effect of anisomycin upon the initiation rejection time of skin
  aP<0.05, bP<0.01 vs control; dP<0.01 vs CsA.
  表2 茴香霉素对小鼠移植皮瓣脱落时间的影响(略)
  Tab 2 The effect of anisomycin upon the exfoliation time of skin
  aP<0.05 vs CsA; bP<0.01 vs control.
  图2 茴香霉素对小鼠移植皮瓣的影响(略)
  Fig 2 The effect of anisomycin upon the allogeneic skin
  A, B, C: The state of allogeneic skin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group, cyclosporin A group and anisomycin group separately of day 9; D, E, F: The state of allogeneic skin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group, cyclosporin A group and anisomycin group separately of day 11; G, H, I: The state of allogeneic skin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group, cyclosporin A group and anisomycin group separately of day 13.
  3 讨论
  茴香霉素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剂[5], 而各种炎症效应细胞中p38MAPK的激活能刺激细胞产生炎症介质, 参与炎症反应。然而, 目前未见茴香霉素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相关报道。我们在研究p38MAPK通路时, 发现茴香霉素作为p38MAPK通路的激活剂能够明显抑制单向或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T细胞的增殖活性, 抑制T细胞表面早期及中期活化标志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 且能抑制T细胞对大鼠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其作用不亚于经典的抑制剂地塞米松。在体外试验中, 我们发现大于1.0 ng/mL茴香霉素就足以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10 ng/mL~100 ng/mL的剂量范围内, 茴香霉素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其毒副作用较小(另文发表)。因此, 我们将其试用于皮肤移植动物。从实验结果看来, 茴香霉素在小剂量范围内的作用甚至优于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环胞霉素A。小鼠在注射环胞霉素A后出现明显的躁狂、 消瘦等毒副作用。最近研究发现, 环胞霉素A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肾毒性, 肝毒性, 糖尿病, 高动脉压和神经毒性等[6]。而茴香霉素剂量在小于环胞霉素A的情况下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并且移植物的存活状态也比环胞霉素A组小鼠要好。因此, 茴香霉素很可能具有作为免疫抑制剂开发应用的潜在前景。但是, 茴香霉素会引起短时记忆的丢失, 且它在其他方面的毒副作用仍然未知, 因此还需通过大量的研究来探明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Hazzalin CA, Le Panse R, Cano E, et al. Anisomycin selectively desensitizes signalling components involved in stress kinase activation and fos and jun induction[J]. Mol Cell Biol, 1998, 18(4): 1844-1854.
  [2] Cohen H, Kaplan Z, Matar MA, et al. Anisomycin, a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disrupts traumatic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attenuates posttraumatic stress response in rats[J]. Biol Psychiatry, 2006, 60(7): 767-776.
  [3] Lattal KM, Abel T. Behavioral impairments caused by injections of the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anisomycin after contextual retrieval reverse with time[J]. Proc Natl Acad Sci, 2004, 101(13): 4667-4672.
  [4] Baumbauer KM, Young EE, Hoy KC Jr, et al. Intrathecal infusions of anisomycin impact the learning deficit but not the learning effect observed in spinal rats that have received instrumental training[J]. Behav Brain Res, 2006, 173(2): 299-309.
  [5] Eguchi R, Suzuki A, Miyakaze S, et al. Hypoxia induces apoptosis of HUVECs in an in vitro capillary model by activating proapoptotic signal p38 through suppression of ERK1/2[J]. Cell Signal, 2007, 19(6): 1121-1131.
  [6] Kozlowska I, Rozaniski J, Ciechanowski K. Neurotoxicity of cyclosporine[J]. Wiad Lek, 2006, 59(7-8): 516-5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在烧伤幼儿中的实施。方法:对113例烧伤幼儿及家长给予良好的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减轻病人及家长心理上的痛楚,通过适当的专科指导如烧伤科疾病的常识及烧伤修复期植皮术前后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以帮助病人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健康教育与病人教育需求相结合,院内外教育相结合,病人得到了更好的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ABPM)波动规律及范围。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42例老年高血压病Ⅰ、Ⅱ级患者的动态血压。结果 Ⅰ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0mmHg,DBP波动均值为28mmHg;Ⅱ级高血压病患者SBP波动均值为58mmHg,DBP波动均值为35mmHg。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均值SBP和DBP呈双峰双谷状,各时间点上的平均SBP与DB
期刊
摘要:金银花药用历史悠久,为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临床报道多用于内外科炎症,如治疗肺结核并发道感染,肺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子宫颈糜烂,眼科急性炎症,外科化脓性疾患以及荨麻疹等。该药材同属植物多,在我国分布广,使用品种较多,用量大,其中以密银花和济银花质量最好。多年来,医药学者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本文就其主流产品忍冬金银花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质量控制加以,并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见解
期刊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拖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 出乎意料的结论,使人们对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如何运用循征医学的结论,发表临床正确、安全、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有不少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使用  心律失常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治疗学角度上讲,并非一有心律失常就要用药,而是需要
期刊
【摘要】探讨β2-微球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例在我院放免室用放免法进行监测β2-微球蛋白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结果发病时β2-微球蛋白值明显升高,病情得到控制稳定时β2-微球蛋白值下降且稳定,当患者病情复发时β2-微球蛋白又开始升高,药物控制有效时β2-微球蛋白值下降。结论 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情的监测、预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羟丁酸钠(sodium hydroxybutyrate, SO)对小鼠顺行性遗忘作用和逆行性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 利用避暗实验:在顺行性遗忘实验中,观察训练前20 min给予SO 100 mg·kg-1对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的影响;在逆行性遗忘实验中,观察训练后30 min和3 h给予SO 100 mg·kg-1对错误次数和潜伏期的影响。结果 在顺行性遗忘实验中,用药后24 h,SO增
期刊
【摘要】 了解影响医院出院人数的主要因素,为加强医院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汇总2000~2007年影响医院出院人数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年来医院出院人数累积增长了113.77%,与之密切相关的开放床位数、医务人员数和病床周转率也分别增长了39.65%、25.27%和21.51%。结论 影响医院出院人数的主要因素为平均开放床位数、医务人员数和病床周转率。  【关键词】 出院人数
期刊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西药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方面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  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是一种带有氨基侧链的青霉素,其化学结构在AMP的侧链苯环上多一个羟基,两者
期刊
摘要:目的: 构建及原核表达肝癌抗原肽(EPVTKAEML)与人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融合基因。方法: 采用加端PCR方法, 将EPVTKAEML的基因序列融合到人HSP70基因的3′端; 将融合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 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PVTKAEMLHSP70。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 I、 Xho I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后, 转化E.coli BL
期刊
摘要: 文化是护理之魂,随着医疗卫生事业飞速的发展,服务文化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如何将服务文化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品质,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竞争与挑战,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已成为当代护理管理人员关注的视点。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医院护理服务文化的概述、医院护理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次重点介绍医院护理文化的创新性构建  关键字:护理服务文化  1 概述  1.1 医院的护理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