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尚有不足 仍需继续努力

来源 :东方少年·快乐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东方少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征文作品评选圆满结束,受东方少年杂志社和王庆杰主编的委托,综合各位复评评委对来稿的意见,我讲几点这次征文来稿除优点之外的不足:
  第一点,来稿中写真正的童年生活的作品数量不够多。针对此次征文的宗旨,我们期待的征文作品在内容上要更多的反映童年的生活,并且更期待其现实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广阔性。但是在来稿中,即便是写童年生活的作品,也大多是在写苦难写悲剧,或者是苦难加亲情,而缺少对更广阔的儿童生活素材的开掘。现实性更是不够,许多来稿即使是写童年生活,也是用回忆的笔触在写爷爷奶奶的童年、写爸爸妈妈的童年,写当下孩子的童年生活的作品太少了。尤其是散文来稿,有成人化倾向,本来儿童散文应该更多地写出当下孩子的童年生活,但来稿更多的显露的是成年人的心态,或者是用儿童的视角看成人的世界,有些来稿往往是写大段的成人心态的回忆再勾连上一点儿童的身份做一下技巧的处理,就算是儿童散文了,这样的散文也不能说不是合格的散文,但它确实不是我们征文的宗旨。
  第二点,来稿作品在立意上过于模式化简单化,站位不高。不是用来自于生活的鲜活的真实情节和细节来表现主题,而且一看就是主观上虚构的情节和细节;在主题的表现上也往往过于沉重,仍然是大多为苦难加亲情的模式,缺少童真和童趣。不是说苦难加亲情的作品没有文学价值,而是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更丰富多彩的作品,因为我们现实生活的基本面是丰富多彩的,而真实的平凡的生活中的童真和童趣是我们更加需要的作品。在文学创作中,过多的展示苦难,其实和过多的展示甜蜜一样是一种不可取的偏颇现象。
  第三点,作品的文学味道不足,来稿作品大多平铺直叙,缺少文学写作中的一些更具文學意味的写作手法,比如微妙的情感体现、鲜活的灵感闪现、意味深长之笔等,来稿读起来总是让人感觉在写作过程中有点儿用力过猛,没有做到在文学创作中最能体现文学价值的举重若轻、心领神会等等特点。
  这些不足还体现在语言上,比如小说来稿的语言过于平铺直叙,不具备小说应有的语感和小说的味道,而散文来稿的语言也基本上是直白的风格,尽管有的语句比较华丽煽情,但是缺少微妙的比如一些点到为止、欲言又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的味道。科幻小说的小说特点不足,而影视化倾向严重,有些看上去就是一段影视里面的片段的描写或是其中的一段情节,更多的是在写机器人和电脑科技以及滥俗的穿越时空,却缺少最具科幻意义的宇宙探索,这也反映了我们的科幻作者在知识性储备上的不足。
  第四点,复评评委认为,来稿作品的新颖性不够,总是让我们在阅读中和讨论中感到似曾相识感到某些雷同的感觉。再次重申,童年性、童趣性、真实性和现实性是征文提倡的方向。
  第五点,还有一点更要提请注意,就是今年的来稿和去年征文的来稿也有某种雷同的倾向,比如大家在讨论中会觉得某篇作品和去年来稿中的某篇作品有比较大的相似度,这一点也需要提醒在下届征文来稿中引起注意,也请投稿者在下届征文投稿时尽量避免再投这种类似的稿件,因为评委已经达成一致意见,明年要更大力度的拒绝此种雷同的稿件。
  当然来稿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亦不乏令人拍案叫绝之作,这一点作为终评委的谭旭东老师已经给出总评,我就不再讲了。
  张玉清,1966年出生,籍贯河北省香河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作家协会主席,《人民文学》杂志签约作家。多次获得《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孙犁文学奖等奖项。
  多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三十余部,代表性长篇小说、长篇童话有《少年行》《画眉》《长不大的男孩和长大的女孩》《危险的夏天》《陪你去流浪》《诺亚传奇》《鼠洞奇遇记》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青春风景》《地下室里的猫》《张玉清直面青春系列作品集》等;绘本作品有《做成标本的小燕子》《女孩和蝉》。
  近年,在《人民文学》、《花城》、《山花》《青年文学》等杂志发表《地下室里的猫》等中短篇小说多篇,其中《地下室里的猫》《一百元》等多篇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和各类年选本。并有《国家安全》《蜘蛛茧》《静水微澜》《每天一枚硬币》等八篇作品进入《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发表的中国年度短篇小说述评。
其他文献
我相信世间有一种缘分存在,它在冥冥之中指引着你人生的道路。在我有限的人生里,我和书的缘分、我和儿童文学的缘分、我和《东方少年》杂志的缘分造就了我的人生。  我小的时候,和所有孩子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面对大千世界,有很多的看不懂,心中的疑惑也特别多。是几本小人书给了我童年时代的启蒙,给了我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  我第一次见到《东方少年》杂志,也透着一种缘分。那是1982年,我大学二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