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的方针政策,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同志,从中共三大开始,逐渐意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为探索农民问题做出了艰辛的探索,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并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民观。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贾钢涛博士撰著的《嬗变与重塑: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和实践(1949-1966)》一书,对新中国成立前十七年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毛泽东农民问题的一部新作。
作者用大量文献资料说明,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农民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著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背景和“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特殊背景中考察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苏联因素以及小农的选择”等因素,对十七年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演变进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了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客观评价了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该著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深入比较了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异同。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农民本身不具有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资源,必须对农民进行革命的教育和改造”;“农民教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工具性手段,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农民这一革命和建设主体性力量的理想型建构与革命性改造,体现了政治家对乡土中国、‘农民主体’的认识、理解与选择”;“农民不仅成为革命时期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变迁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建设时期逐渐成为执政者建构新型乡村政权、实施工业化道路所倚重的革命性资源和文化力量”等观点。此外,作者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偏离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一方面对集体主义大家推崇,肯定并鼓励农民的互助合作,另一方面又对‘小脚女人’的所谓右倾大加挞伐。”在不进则退的历史场景中,“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集体化,把农民组织起来了,但接踵而来的是组织起来的‘集中’与趋向‘单干’之争的‘潜流暗涌’,毛泽东追求全民共同富裕的初衷与农民现实利益诉求的紧张不断生长。”作者还指出,“毛泽东已远离我们的视野30多年了,但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还是思想资源,他的农民教育理论都以其不可复制性为当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借助农民力量实现了政权更迭之后,也就相应地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这也由此赋予了中共运用政权的力量改造旧制度并进而建构新制度、重塑新的社会格局。但执政党面临的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社会,农民不仅处于经济上困苦,文化上也极端落后。农民不仅是国家政权重要依靠力量,也成为新政权亟需改造的传统力量。由此革命后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待农民面临强大的张力:一方面农民依然是社会改造的依靠者,另一方面农民又是社会改造的对象。作者不仅从整体上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展开了全面研究,包括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过程、内容及载体等,还具体地考察分析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例如对毛泽东农民教育观作了新的解释,强调这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吸收中国传统民本观及扬弃近代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反复比较、抉择、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观;对毛泽东农民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指出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基本点,而“走向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旨归。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新中国成立十七年的社会变迁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责任编辑:朱凤霞】
作者用大量文献资料说明,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独特的农民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在毛泽东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著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背景和“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特殊背景中考察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苏联因素以及小农的选择”等因素,对十七年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演变进程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了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客观评价了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该著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深入比较了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的异同。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农民本身不具有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资源,必须对农民进行革命的教育和改造”;“农民教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工具性手段,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农民这一革命和建设主体性力量的理想型建构与革命性改造,体现了政治家对乡土中国、‘农民主体’的认识、理解与选择”;“农民不仅成为革命时期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变迁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建设时期逐渐成为执政者建构新型乡村政权、实施工业化道路所倚重的革命性资源和文化力量”等观点。此外,作者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毛泽东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偏离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毛泽东一方面对集体主义大家推崇,肯定并鼓励农民的互助合作,另一方面又对‘小脚女人’的所谓右倾大加挞伐。”在不进则退的历史场景中,“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集体化,把农民组织起来了,但接踵而来的是组织起来的‘集中’与趋向‘单干’之争的‘潜流暗涌’,毛泽东追求全民共同富裕的初衷与农民现实利益诉求的紧张不断生长。”作者还指出,“毛泽东已远离我们的视野30多年了,但无论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还是思想资源,他的农民教育理论都以其不可复制性为当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借助农民力量实现了政权更迭之后,也就相应地由革命党转为执政党,这也由此赋予了中共运用政权的力量改造旧制度并进而建构新制度、重塑新的社会格局。但执政党面临的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社会,农民不仅处于经济上困苦,文化上也极端落后。农民不仅是国家政权重要依靠力量,也成为新政权亟需改造的传统力量。由此革命后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待农民面临强大的张力:一方面农民依然是社会改造的依靠者,另一方面农民又是社会改造的对象。作者不仅从整体上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展开了全面研究,包括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产生的渊源、过程、内容及载体等,还具体地考察分析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例如对毛泽东农民教育观作了新的解释,强调这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吸收中国传统民本观及扬弃近代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并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反复比较、抉择、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观;对毛泽东农民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指出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基本点,而“走向社会主义”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旨归。这些研究对于我们深入认识新中国成立十七年的社会变迁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责任编辑:朱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