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热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0.0%(21/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1.4%(11/35),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增强化疗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热疗;化疗;原发性肝癌;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8 to June 2009, 70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treat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35 cases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the observation group b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 of hyperthermia therapy o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xicity.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0.0% (21/3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31.4% (11/35), P <0.05. Toxic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Conclusion hyperthermi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can enhance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and less toxic side effects,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hyperthermia; chemotherapy; primary liver cancer; effect
  【中图分类号】R3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36-02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复发率高,死亡率在我国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但是一些晚期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采用保守治疗,但原发性肝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化疗的有效率为15%~26%[1]
  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热疗对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其联合化疗有明显的互补与增敏效果[2]。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该组患者7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病例均根据全国肝病会议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均经血清AFP检验,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且部分结合针吸活检等病理学证实。其中男性55例,女性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5.7±4.6)岁。全部患者均生存2个月以上,KPS>50分,按国际TNM分期标准分为Ⅲ期48例,Ⅳ期22例。患者肝功能Child A级47例,Child B级16例,Child C级7例。临床主要症状:所有患者均有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腹水者17例,有门静脉栓塞者30例,有消化道出血者8例。初凝血时间无异常,肝内肿块平均大小为8.43cm。其中肝癌合并肝内转移者49例,AFP升高者(>400μg/ml)47例。该组病例无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硬化、肝肾功能不全及黄疸,治疗区域无金属插植物,无感染。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TNM分期、肝功能分级、临床表现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给予吉西他滨(GEM)1000mg/m2,静脉点滴,d1,d8;奥沙利铂(OXA)85mg/m2,静脉点滴,d1,d8,21d为一周期,至少2周期。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热疗,热疗机频率为40.68MHz电容式加热,根据患者的CT、超声及手术结果对部位进行定位,选择相应面积的治疗电极,调整确定输出功率,调整电极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使肿瘤组织中心的温度上升,在5~10min内,使体温达到42~43℃之间,此时机器自动控制输出调节,保持恒温状态30min以上。热疗与化疗同时进行,1周2次,每次治疗时间为60~90 min,两次热疗间隔时间大于72 h,热疗1~1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按WHO统一评价标准,化疗结束后7~21d以化疗前后肉眼观察、B超测定及CT扫描综合判定局部肿物变化情况,①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超过30%;③肿瘤稳定(SD):肿瘤缩小不足30%或肿瘤增大不足20%。④肿瘤进展(PD):肿瘤增大超过20%;有效包括CR、PR。化疗毒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及神经性反应)评定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记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c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CR者2例,PR者19例,总有效率为60.0%(21/3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4%(11/35),P<0.05(见表1)。
  2.2 两组毒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纳差,发热,白细胞<4000,肝功能下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复发率高,能够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仅占20%左右。故临床上大多数肝癌仍需采用非手术疗法。肝癌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对于病变范围小、孤立、数目少的可以手术或放疗;对于病变大又有包膜的可以介入栓塞治疗。但原发性肝癌往往当发现时,已是晚期,病变较大或弥散,手术、介入栓塞难以起作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预后较差,热疗对化疗有协同作用,且可降低其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组织对热更敏感,高温可使癌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胞浆外溢,致癌细胞死亡,且高热破坏了细胞膜的稳定性,使膜的通透性增加,提高化疗药物的渗透和吸收,增加细胞DNA的损伤,增强了化疗抗癌作用[3]。热疗、化疗的协同作用也同样见于癌组织内处于静息状态的癌细胞。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总有效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1.4%,P<0.05。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充分提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增强化疗疗效,且毒副反应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立波,席妍,王彦荣,等.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9):706~708
  [2] 段长妹,吴艳青.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9):54~55
  [3] 闫秀欣,贾明库,孙竹萍.内生场热疗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6(9):1414~1416
  [4] Taieb J, Bonyhay L, Golli L, et al. Gem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using two different schedules[J].Cancer,2003,98(12):26642670
  作者单位: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
其他文献
脑梗、心梗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温度的变化,对于某些病人来说,就如同习惯穿40号鞋的人,突然间被安排穿36号的鞋,难以适应,机体免疫力也会下降,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担加重,因此,在季节交替之际,尤其是秋冬,冬春季节更替之时,往往是一些老病号,发生或复发脑梗、心梗等疾病的高峰期。  1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脑梗患者因起病急、变化快,如不及时救治易残留后遗症—偏瘫失语,致残率高,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移行减量疗法在肾病综合征中应用可行性。方法:对2004.01~2010.3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后出现复发的13例,治疗组4例,观察组9例。治愈35例,治疗组20例,观察组15例。结论:应用移行减量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增加了治愈率,减少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移行减量;肾病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452
期刊
【关键词】中医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改革;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有效物质;优势发展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400-0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的国粹。它以完整的理论体系,独特的诊断技巧,确切的疗效而深得广大群众的青睐。但随着社会的飞跃发展,这种“饮片人药,临用煎汤”的服药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诸
期刊
【摘要】通过宣传学习传染病知识的必要性,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在校医学生掌握更多传染病学相关知识。  【关键词】 传染病; 教学  【中图分类号】R7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53-01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体系中具有特征性的一门学科。目前仍然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类疾病,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期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显示,我国有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约800万。每年由精神疾病患者造成的肇事肇祸层出不穷,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疾病负担的15.5%[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具有长期病程,高复发率为特征的慢性精神障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对2 型糖尿病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从住院病人中选取已确诊的2 型糖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干预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强化营养健康教育和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干预。干预时间4周。结果: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果糖胺、甘油三酯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营养干预对防治2型糖尿病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6)与对照组(n=68)(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口服,疗程1月,观察口服通心络胶囊对心绞痛患者症状、心电图、TC、TG、LDL-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定菌生(乳杆菌活菌胶囊制剂)与替硝唑栓对照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纯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20例,分成定菌生试验组60例,替硝唑栓对照组60例。治疗一个疗程(十天),停药3天复查。结果:定菌生和替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二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及76.7%。结论:定菌生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安全有效药物,治疗效果肯定。与替硝唑栓相比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定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鼻泪管阻塞86例(95眼),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2例(48眼)行鼻内镜下逆行置管为A组,另一组44例(47眼)行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为B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93.8%、B组总有效率95.7%,两者相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理想术式,具
期刊
【摘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和保障民生的重要目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要从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规范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行为等方面抓好落实。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