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莫忽视细节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C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有规章约束的小学生活,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变。所以作为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时期,注意教育教学中的细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习惯影响输赢”。具体来说,不要忽视如下几个方面。
  
  一、 听课
  
  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很难在40分钟的课堂上坐住。注意力不集中、坐不直、好动、摆弄东西、随意讲话、不看黑板等等现象,均属正常。作为教师,要有耐心,正确引导好、训练好。这种引导和训练,是反复的和长期的,不要操之过急。可以每天拿出10~20分钟,专门练习如何集中注意力,练习目光跟随老师走,练习听清问题,练习迅速反应等。课堂上,教师多鼓励、表扬,多用眼神提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加强讲课的吸引力,语言符合童趣。
  
  二、 举手
  
  课堂中不管是回答问题还是有事报告,都要举手。或是右手斜上方举起,或是胳膊肘枕在桌上举手,教师要给予示范。提倡文明举手,大胆发言。我们看到有的公开课上,为了追求课堂上的热烈气氛,有的学生随意站起身来,高高举起右手,口中大声呼喊:“老师,我、我……”声音很大。其实影响了上课,显得课堂乱而无序,容易失控。
  
  三、 倾听
  
  有的学生举手想发言,老师却叫了别人,他放下手后就无所事事,既不注视对方,也没有听别人说了什么。这种只顾自己发言,不听别人发言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尤其突出。倾听别人的发言或讲话是一个人举止文明、有礼貌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和鼓励,教师千万不要忽视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 说话
  
  说话实际上就是口语表达。口语的流利、清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重要。有的学生朗读课文声音小、无感情、不流畅、拖长音、平翘舌不准、有方言等,都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和训练,充分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多读、多说、多背、多辩。
  
  五、 书写
  
  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很重要。无论写字母、写数字,还是写汉字,教师的标准示范很关键。执笔要正确,姿势要规范,才能书写工整。此外,要督促学生不要写错字、不要抄错数,培养认真、细心的习惯。必要时,需要老师手把手、一对一的教。
  
  六、 拿书
  
  拿书放本,轻拿轻放,不惊扰“四邻”,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有的学生把书本扔在桌面上“哐哐”响,有的学生使劲翻书“哗哗”响,都影响了上课纪律,打扰了别人。
  
  七、 摆放
  
  低年级学生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往往杂乱无章乱摆乱放。我们常常看到,个别学生桌子上的东西东倒西歪,抽屉里乱七八糟,座底下更是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引导,使其有目的地摆放。需要的有序摆在桌面上,暂时不用的分层次放在抽屉里,左面放本,右面放书,前面放文具等等。学习和生活垃圾下课后立即清除掉,下课或放学后桌面必须干净、整洁。
  
  八、 读书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读书受一定限制。但仍有很多书籍或含有拼音或是连环画,适合他们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精品书目,供学生阅读。创设班级图书角,每天拿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读书,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交流读书心得,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潜移默化,稍加时日,学生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责任编辑:陈国庆
其他文献
一、 背景    那一次,我被市教研室安排到某校“送教下乡”。我当时执教浙教版十一册数学,按上课时间推算,正好教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可公开课上应用题,很容易会让教师唱独角戏,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即使会做也不愿意讲思路。不少老师劝我还是上别的内容。可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按教学进程上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尽管在新课标中,应用题将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分散出现,不再像老教材单独安排一个单元进行教学。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校教育之中,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对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围绕微课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展开
摘 要: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关键却又最艰辛的重要任务。那么培养学生有步骤、有条理、有根据的严密思维,便是小学数学的思维能力核心。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依赖于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善于联想、勤于变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创新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崔峦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一旦离开了这一载体,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学生在零距离的交际情境中获得交际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呢?    一、 化远为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