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Al-Cu-Mg-Ag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来源 :轻合金加工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z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蠕变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对比研究了 170℃下,蠕变应力(200 MPa、225 MPa、250 MPa、275 MPa、300 MPa)对峰时效态Al-Cu-Mg-Ag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ε对应力状态非常敏感,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幂指数关系:ε=e-64.81σ8.99.合金在不同应力下的蠕变断口特征类似,均为韧窝穿晶型断裂.TEM组织表现出明显的晶内位错滑移.合金的真应力指数为3,蠕变门槛应力值为160 MPa,在170℃下的蠕变机制为位错滑移机制.
其他文献
针对Al-Si-Mg-Mn合金型材中发现有异物掉落缺陷的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EDS分析研究缺陷的形貌和组织.研究结果表明:该异物为氧化铝夹杂,是由于在熔炼和铸造过程当中,铝合金熔体表面与空气接触,并重复发生高温氧化反应而形成氧化膜,这些氧化薄膜浮在熔体表面,不分解且不易溶于熔体,当操作不当时,浮在熔体表面的氧化皮会被卷入熔体内,最后留在铸锭中,形成氧化铝夹杂.
对边部存在发白色差缺陷的5052-H32铝合金带材,采用粗糙度仪检测表面粗糙度、金相显微镜观察晶粒度及第二相粒子、XRF荧光光谱仪测试元素、扫描电镜(SEM)进行形貌分析和能谱(EDS)化学成分分析.分析了两边部发白色差表面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生产实际以及实验验证,分别从边部氧化腐蚀、退火高温氧化、轧制油油品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使双边发白色差质量缺陷带卷比例下降至1%以下,效果显著.
采用熔铸→均匀化→热挤压→冷拉拔→退火工艺制备出Φ4 mm的Al-0.2Ce-xSc-yY合金线材,研究了微量Sc、Y对合金晶粒组织、相组成、亚结构及电导率、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量Sc和Y后,消除了铸态Al-0.2Ce合金的枝晶,促进了等轴晶粒的形成,Al-0.2Ce-0.2Sc-0.1Y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42.5 μm.与Al-0.2Ce-0.2Sc合金相比,Al-0.2Ce合金主要第二相Al13Fe3Ce相的尺寸和比例较大.添加Sc形成了纳米尺寸Al3Sc析出相,晶粒内部亚晶界增多,提
实验研究了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个数对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去除阈值的影响,分别在290 fs,1 ps和7 ps脉宽的激光下,使用1,10,50,100,300,500和1000个不同能量的激光脉冲辐照高温合金样品表面.实验结果表明,烧蚀坑尺寸会随脉冲数的增加而增加,而脉冲宽度的增加会加大脉冲个数对烧蚀坑直径的影响.通过烧蚀坑直径的平方值与激光脉冲能量之间存在的对数关系,得到了不同脉冲宽度下镍基高温合金的多脉冲材料阈值.3种不同脉宽下的高温合金多脉冲去除阈值都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根据去除阈值计算得到290 fs,
在不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对2 mm厚的6082-T6铝合金型材进行熔化极气体保护焊(MIG),对焊接接头进行X射线、力学性能、弯曲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绝对湿度的增加,焊缝中气孔率逐渐上升,气孔尺寸变大,气孔的分布形态由点状分布逐步转向密集状、链状分布,焊接接头断裂位置也由热影响区转变为焊缝区.气孔率的提高和链状气孔的存在使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下降,尤其是对弯曲性能的影响更为严重.
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观测方法,研究不同Al-20Si中间合金制备的4012铝合金钎料钎焊性能.结果表明,初晶硅形貌为片状的中间合金能提高4012铝合金钎料钎焊温度,并且重熔后钎料的微观组织保留着熔化前的组织特征,证明了 Si相形貌的遗传性.
利用热轧复合工艺制备Ti-6Al-4V/6061/AZ31B(简称Ti/Al/Mg)叠层复合板,并研究了轧制温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Mg叠层复合板中Ti/Al及Al/Mg界面结合良好.铝层和镁层的组织在厚度方向上是不均匀的,镁层组织的不均匀是由于轧辊与板材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所致,铝层组织的不均匀是由于铝层与钛层及铝层与镁层之间的不协调变形造成的.铝层织构在厚度方向上的变化与组织变化相一致.Al/Mg界面处及铝中心层的织构包含β-fiber、Goss和剩余cube取向.而Al/Ti界面
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进行了圆形水室水负载的仿真设计,先后设计的两种不同规格的负载驻波比分别为1.0325和1.0553,在50 MW的峰值功率下,峰值场强分别为21.16 MV/m和17.57 MV/m;并探究了陶瓷片和水的介电性质对驻波比的影响;测试驻波比分别为1.0582和1.0763.对一种圆筒水负载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其具有很高的功率耐受水平.最后设计了一种不锈钢干负载,对其吸收齿结构和长度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利于加工.使用ANSYS对干负载结构进行了热应力分析,结果显示,最高温度和最大
雷击近场等强电场环境下的磁场测量是电磁脉冲测量技术中的难点之一,由于输出端结构的径向非对称性,传统的环天线很难避免电场干扰.针对于此,研制了一种基于双环差分结构的脉冲磁场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双环天线和光传输系统组成.根据近场电磁场量的分布特性,双环天线选择平行镜像对称放置的方式,从而能够将终端电压区分为磁场响应分量和电场响应分量,再通过末端差分电路即可去除电场响应分量,得到纯净的磁场响应分量.试验表明,在邻近雷击环境模拟装置中,双环传感器相较于单环传感器具备更强的抗电场干扰能力,能够实现磁场的准确测量.
窄谱光纤激光器在光束合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模式不稳定效应的出现严重限制着窄谱光纤激光器的功率提升.提出并验证了采用新型981 nm稳波长泵浦方案,能够应用于窄谱激光放大并提升模式不稳定效应阈值,通过采用单端后向泵浦结构,将单模窄谱光纤放大器功率提至4 kW以上.实验中采用白噪声相位调制展宽单频激光作为窄谱种子,主放大级分别采用稳波长976 nm和981 nm两种泵浦源单端后向泵浦.在采用976 nm泵浦源泵浦时,窄谱激光最高放大至3.4 kW,出现典型的模式不稳定效应特征,功率提升受到限制.在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