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2009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暨深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对进一步促进人才智力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更加重视人才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第二,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质量建设;第三,更加重视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张德江的讲话,引起各界积极反响。近日,本刊就张德江的讲话,邀请参会的6位嘉宾就人才智力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表他们的灼见。
建立“开放平台”,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高级顾问杜晖贤(FrederickDubee):
持续、快速、更广泛和更具包容性的人才智力资源开发日显重要。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应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建立一个“开放平台”,通过建立新的学习和创新网络以及跨机构、跨企业合作研究网络来开发人力资源。
中国的中期战略是在新技术领域确立其领导地位并开发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研究。为此,应采取相应的创新态度,发展新的国际学术和研究伙伴关系。
通过采纳或发起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倡议,使中国的院校能够吸纳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的研究同盟。围绕这些倡议,国家外专局可以组建关于世界著名专家、学者和科学家的领导委员会,以支持其项目实施并帮助设计新的倡议。
中国可以采取科学的先导举措,动员和支持更加多样化的人才来解决世界面临的挑战。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应该考虑的一个领域可能是倡导并支持量身定做的重大突破性项目,用这些项目来吸引广大的来自各领域世界顶尖的思想家、探索者和实干家,尤其是那些年轻的佼佼者。
人才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的优先次序
英特尔中国大连总经理柯必杰(KIRBY JEFFERSON):
人才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与一个国家的政府、社会、工业部门如何确定其优先次序直接相关。
结合中国当前富有活力的经济,在人才的能力建设方面,我认为完善中国教育体系应先于工业需要,这样才能保障在工业领域需要这些人才的时候可以提供合适的技术以及专业人才。
开展国际合作应建立在互惠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共同认同的措施,通过稳定可靠的表现建立信任,提高开放度,以便创造更多高层高端的合作机会。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需要通过与那个国家在人才智力开发领域的专家合作和实践来获得。真正的经验是从实践操作中(而不是纯学术的方式)得来的。通过这样的合作和实践,不但能够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使其具备更有效的国际化工作和思考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和改善企业及机构的人才智力发展战略和方法。
了解合作伙伴国,以合作促合力
希腊经济,竞争和海运部秘书长伊奥尼斯·约翰·约安诺斯(IOANNIS JOHN TZOANNOS):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包括希腊在内世界很多国家的战略伙伴,在现阶段,提高中国官员和领导者对其合作伙伴国家的文化、机构以及制度环境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在实践中要在法律、金融管理以及文化等领域提供有效培训。
我建议在相应领域的中国本科教育最后一年以及研究生课程中增加投入,开设相关课程,比如:欧洲机构建设、贸易投资国家规章、合作国家税收政策、银行以及法律冲突等。
我对国家外专局的工作印象深刻。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我认为国际交流合作最有效的方式是,联络并推动国内机构、公司和国外合作,产生合力。这对航运、轮船建造以及银行业尤其有益。
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王中英(香港金融管理学院董事长):
作为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可、批准的境外培训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在过去近10年的人才培训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
(一)加大支持和发展海外(境外)人才智力领域合作机构的力度,巩固阵地,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境外培训机构实施资格认可制度行之有效,已取得丰硕成果。如果今后能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既密切联系合作,同时又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效率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必然会不断拓展壮大人力智力资源开发能力,进而取得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二)组织发起一些新的研究课题,重点研究我国人才智力发展战略需求,同时进行对应发达地区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配套研究,以期取得一批专业的成果,对重大人才智力领域的合作项目构成有力的支持。
(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和鼓励海外人士与社会贤达出资出力,壮大交流合作的财力、规模,满足多方面、多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培训和认证结合,建立地域人力资源开发体制
金英爱(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总代表):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韩中人才交流合作方面,我有三条建议:
一是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培训来开发人力资源,提升社会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准。在这方面,怎样才能有效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并将它融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之中?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国际先进的与能力标准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建立地域(包括国际间)人力资源开发体制。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国际化终身职业(专业)培训建设。
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认证不但具有测定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提高个人的技能和素质、提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目前,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制度(包括“国家资格”和“民间资格”两类)已经相对完善。这种资格认证制度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十分重要。
三是建立韩中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议两国成立一个“中韩人才合作交流中心”,通过中心来搭建两国间乃至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合作高效互动平台,分享两国间各行业人才管理先进经验。中心还可以把面向大众作为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理念,不断提高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体系水平,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
完善引才机制,创新政府间高层次合作机制
谭云(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
大力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源巳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我认为,在开展国际合作中,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间的高层次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提高各部门参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合作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合作内容上更加深入广泛,把合作重点放在高科技项目合作、科技人才交流与培训以及高水平的科技论坛组织等方面,确保合作经费的合理投入,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国际合作项目的监督、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中国应继续抓住这难得的引才机遇,更广泛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引才经验,制定更加灵活宽松的人才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的用人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设立多领域人才发展基金,加大人才开发引讲的政府投入力度、社会宣传力度和企业引导力度。
建立“开放平台”,推动国际交流合作
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厅高级顾问杜晖贤(FrederickDubee):
持续、快速、更广泛和更具包容性的人才智力资源开发日显重要。面对新的挑战,中国应该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建立一个“开放平台”,通过建立新的学习和创新网络以及跨机构、跨企业合作研究网络来开发人力资源。
中国的中期战略是在新技术领域确立其领导地位并开发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研究。为此,应采取相应的创新态度,发展新的国际学术和研究伙伴关系。
通过采纳或发起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倡议,使中国的院校能够吸纳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的研究同盟。围绕这些倡议,国家外专局可以组建关于世界著名专家、学者和科学家的领导委员会,以支持其项目实施并帮助设计新的倡议。
中国可以采取科学的先导举措,动员和支持更加多样化的人才来解决世界面临的挑战。在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应该考虑的一个领域可能是倡导并支持量身定做的重大突破性项目,用这些项目来吸引广大的来自各领域世界顶尖的思想家、探索者和实干家,尤其是那些年轻的佼佼者。
人才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的优先次序
英特尔中国大连总经理柯必杰(KIRBY JEFFERSON):
人才智力开发和能力建设,与一个国家的政府、社会、工业部门如何确定其优先次序直接相关。
结合中国当前富有活力的经济,在人才的能力建设方面,我认为完善中国教育体系应先于工业需要,这样才能保障在工业领域需要这些人才的时候可以提供合适的技术以及专业人才。
开展国际合作应建立在互惠目标的基础上,实施共同认同的措施,通过稳定可靠的表现建立信任,提高开放度,以便创造更多高层高端的合作机会。
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需要通过与那个国家在人才智力开发领域的专家合作和实践来获得。真正的经验是从实践操作中(而不是纯学术的方式)得来的。通过这样的合作和实践,不但能够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能力,使其具备更有效的国际化工作和思考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和改善企业及机构的人才智力发展战略和方法。
了解合作伙伴国,以合作促合力
希腊经济,竞争和海运部秘书长伊奥尼斯·约翰·约安诺斯(IOANNIS JOHN TZOANNOS):
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包括希腊在内世界很多国家的战略伙伴,在现阶段,提高中国官员和领导者对其合作伙伴国家的文化、机构以及制度环境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在国际贸易中,应该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在实践中要在法律、金融管理以及文化等领域提供有效培训。
我建议在相应领域的中国本科教育最后一年以及研究生课程中增加投入,开设相关课程,比如:欧洲机构建设、贸易投资国家规章、合作国家税收政策、银行以及法律冲突等。
我对国家外专局的工作印象深刻。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我认为国际交流合作最有效的方式是,联络并推动国内机构、公司和国外合作,产生合力。这对航运、轮船建造以及银行业尤其有益。
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王中英(香港金融管理学院董事长):
作为国家外国专家局认可、批准的境外培训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在过去近10年的人才培训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
(一)加大支持和发展海外(境外)人才智力领域合作机构的力度,巩固阵地,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国家外国专家局对境外培训机构实施资格认可制度行之有效,已取得丰硕成果。如果今后能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既密切联系合作,同时又加强监督管理,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效率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必然会不断拓展壮大人力智力资源开发能力,进而取得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二)组织发起一些新的研究课题,重点研究我国人才智力发展战略需求,同时进行对应发达地区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配套研究,以期取得一批专业的成果,对重大人才智力领域的合作项目构成有力的支持。
(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和鼓励海外人士与社会贤达出资出力,壮大交流合作的财力、规模,满足多方面、多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培训和认证结合,建立地域人力资源开发体制
金英爱(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总代表):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韩中人才交流合作方面,我有三条建议:
一是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培训来开发人力资源,提升社会成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准。在这方面,怎样才能有效借鉴世界先进经验,并将它融入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之中?最好的办法是,采用国际先进的与能力标准相适应的培训方式,建立地域(包括国际间)人力资源开发体制。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国际化终身职业(专业)培训建设。
二是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认证不但具有测定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功能,同时也能够促进提高个人的技能和素质、提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目前,发达国家的资格认证制度(包括“国家资格”和“民间资格”两类)已经相对完善。这种资格认证制度对国际化人才培养十分重要。
三是建立韩中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议两国成立一个“中韩人才合作交流中心”,通过中心来搭建两国间乃至国际间的人才交流合作高效互动平台,分享两国间各行业人才管理先进经验。中心还可以把面向大众作为人才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理念,不断提高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体系水平,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的成功典范。
完善引才机制,创新政府间高层次合作机制
谭云(澳大利亚联邦国际合作协会秘书长):
大力开发和利用智力资源巳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在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我认为,在开展国际合作中,中国可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间的高层次合作机制的建设与创新,提高各部门参与国际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合作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在合作内容上更加深入广泛,把合作重点放在高科技项目合作、科技人才交流与培训以及高水平的科技论坛组织等方面,确保合作经费的合理投入,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国际合作项目的监督、评估和质量管理体系。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中国应继续抓住这难得的引才机遇,更广泛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引才经验,制定更加灵活宽松的人才政策,创造更加优越的用人环境,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设立多领域人才发展基金,加大人才开发引讲的政府投入力度、社会宣传力度和企业引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