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网络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不仅蕴含各类信息,同时具有传播速度快、内容灵活多样化等特点。因此,要求新闻记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在科技、经济快速崛起的今天,对新闻记者采编新闻及其它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创造优秀新闻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新闻记者,解析提升采编新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闻记者;重要性;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303-02
引言:
毋庸置疑新闻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新闻可细分为很多类型,比如经济、时事、娱乐。各类新闻不仅极大的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而且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记者则是影响新闻质量高低的一个最为主要因素。新闻记者通常会“亲赴”第一现场,收集并整理、分析一手新闻信息。换言之即新闻的整体质量如何与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之提升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是优化新闻整体质量关键。
1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新闻记者要审时度势,运用超前的眼界解析当下新闻的特点。纵观新媒体的发展来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1海量化信息: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传媒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多且杂。与此同时我们知道互联网传媒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过去,报纸充分发挥第一媒介的作用,是人们认识社会的突破口,具有权威性、真实性。而随着“新媒體”的发展,报纸不再“一家独大”。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各类信息都可通过各类渠道得以不断传播。而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筛选信息的能力。
1.2便捷化的信息:
在新媒体这一背景下,信息得以更高效的传播。仅需利用很短的时间,新闻工作者就可以编辑制作新闻,并利用互联网传播,使人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获得信息,并享受由信息带来的快乐,且仅需要一部手机。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所要做的就是以更高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全编写并传播信息等相关工作。
1.3互动化信息:
最初的新闻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随着发展成长为互动化媒体。除新闻记者以外,广大民众的热心参与也是推进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可享受信息所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另外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互动性,制造信息,为采集、编写新闻信息做出一份贡献。
2新闻采编的内容及形式
2.1新闻采编及内容:
所谓新闻采编,即采访并编辑整理新闻事件,使之最后成为完整的新闻作品。在采编新闻时,还需要借助各类多媒体工具,比如摄像机、编辑器等等。与此同时新闻采编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广大新闻记者深入基层,结合时代发展脉落,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中更具生命力的新聞节。新闻内容,即通过采编、播出新闻节目等方式,传达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并不是指所有的信息,而是有针对性的采访热点问题,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还要秉承公正、客观等基本原则。
2.2新闻采编形式:
比如制定方案、定位等与新闻有观的,外在的表现。简而言之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诠释新闻内容。比如以视频新闻的方式诠释新闻节目。如果有需要采访,新闻记者要尽量选择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贴近普通民众,这也是获得民众认可的关键。
2.3新闻采编后期制作:
完整的新闻除了包含上文的采编之外,后期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制作新闻节目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施、技术。这也是推进新闻节目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广大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后期制作技术,从而创造更高水平的新闻节目。
3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
3.1有待进一步提升获取新闻线索的能力:
毋庸置疑获取新闻线索是采编新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优秀的记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可以说生活无处不是新闻线索,而这些线索是需要记者去发现、挖掘的。然而当下我国绝大多数记者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过时的方式方法获取新闻线索,简而言之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获取新闻的能力。
3.2有待进一步提升鉴别信息的能力:
纵观我国新闻记者不难发现,整个行业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这些年轻的记者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匮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加之一些新闻工作者过于强调效率、速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甚至报道一些虚假的新闻,造成无以名状的负面影响。
3.3有待进一步提升灵活应变的能力:
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即具有危险性,需要到各个场所中获取最真实的信息。每年都有“因工殉职”的记者,比如出入各类含烧杀抢掠,甚至是战争场地的危险性场所。而这就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灵活力、应变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3.4欠缺与基层百姓沟通的能力:
民间往往是新闻工作者获取素材的渠道,而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与普通老百姓的沟通能力,在沟通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新闻线索。然而当下很多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与老百姓沟通不畅的问题,极大的阻碍了他们获取新闻素材的效率。
3.5较为薄弱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较高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是新闻媒体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在出镜直播时,更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3.6团队意识差、协调能力不足:
同任何组织一样,新闻媒体业也需要拥有一支精密合作的团队。假设新闻记者团队意识薄弱,那么是很难完成从采编到最后正常播放一条新闻的。
4提高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对策分析 4.1夯实自我知识结构、不断积累知识:
正如前文所说新闻媒体具有传播真实信息的作用。而唯有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严格律已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采访、编写稿件均是新闻工作者日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写作水平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关键。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要积极给自己“充电”,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视野。从而做到有依有据的开展访问工作,精准撰稿。就新闻采编而言主要体现如下两个层面。
(1)新闻采访水平。即在收录新闻材料前,必须做好前期的规划、筹备等相关工作。比如事先调查、了解被访问者的个人情况,提前探访采访地点,同时还要做好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准备。在正式采访时尽可能的做到设身处地的从被采访者的角度发问,不断积累采访经历。事实上采访考验的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说话技巧,还在于无声的肢体语言,比如目光的交接、情感的融入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不断积累丰富新闻素材,探寻最具价值的信息。
(2)编辑新闻的水平。即处理编辑新闻材料的能力。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提升采访能力之外,还应该积极提升自我写作水平。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日常的积累。通過不断给自己充电、夯实文化知识,为成长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提升新闻敏感度、专业素养:
结合表面现象,揭露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刻的、隐蔽的信息是新闻记者所应该具备的一个专业本领。而这就需要选择新闻材料,并做好次處理。在二次处理时主要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尊重事实;其二是符合民众的审美要求。新闻敏感性是记者得以从海量信息中,敏锐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之所在。而这就需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眼界、敏锐力,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纠正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具深刻性的新闻。此外,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提升自我辨识事物的能力,甄别素材真伪。
4.3正确价值取向:
保持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工作者所应该践行的重要原则。以科学的价值观,宣传具有高尚性的特点的新闻信息。坚守职业道德,为民众呈现客观的新闻信息,正确解读新闻信息,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记者在面对日常复杂的工作中,要注意走进普通民众,倾听民众的声音,做好“传声筒”,尽可能的为民众“送”去科学的知识、客观的信息,充分发挥“纽带”的作用,联系民众与政府,自觉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4.4提升自我职业操守,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从意识上认识到本职工作的价值、意义。要充分意识到一旦报道错误即有可能误导民众。所以记者在采编新闻信息时,不能仅以民众的兴趣为主,而是要做到以事实为基础,区分轻重缓急,要确保呈现给民众的新闻信息是最真实的。当然了并非所有的新闻都是国际大事,关注民生新闻、民生变化,透过民生新闻探究新闻的本质,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优化生活品质。
4.5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渠道、途径均可发布消息,加之不断涌现的各类型网络新事物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媒介。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审时度势,敢于创新采编新闻。重新定位新闻工作,提升采编新闻的能力。不断丰富采集新闻的方式,而不能固步自封,局限于见面访谈,积极扩展收录素材的途径。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事实性严格把控撰写新闻中所使用的图片的数量、品质,强化新闻版面美感。
5结语
培育新闻采编人员的敏感性,履行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坚持以民为本。夯实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是优化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根本举措。而这就需要做到关爱记者,不断提升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升新闻记者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制作电台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广大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坚持谨慎、实事求事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当然要提升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总之唯有提升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才能优化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锋.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对策[J].科研,2016.
[2]吴剑熔.试析基层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传播与版权,2015.
[3]吕沙沙.浅析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J].速读,2016.
关键词:新闻记者;重要性;新闻采编
【中图分类号】G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303-02
引言:
毋庸置疑新闻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新闻可细分为很多类型,比如经济、时事、娱乐。各类新闻不仅极大的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而且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记者则是影响新闻质量高低的一个最为主要因素。新闻记者通常会“亲赴”第一现场,收集并整理、分析一手新闻信息。换言之即新闻的整体质量如何与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之提升新闻记者的采编能力,是优化新闻整体质量关键。
1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新闻记者要审时度势,运用超前的眼界解析当下新闻的特点。纵观新媒体的发展来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1海量化信息: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传媒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多且杂。与此同时我们知道互联网传媒借助互联网这股“东风”得以如火如荼的发展。过去,报纸充分发挥第一媒介的作用,是人们认识社会的突破口,具有权威性、真实性。而随着“新媒體”的发展,报纸不再“一家独大”。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的各类信息都可通过各类渠道得以不断传播。而这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较高的筛选信息的能力。
1.2便捷化的信息:
在新媒体这一背景下,信息得以更高效的传播。仅需利用很短的时间,新闻工作者就可以编辑制作新闻,并利用互联网传播,使人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获得信息,并享受由信息带来的快乐,且仅需要一部手机。在这一背景下,新闻记者所要做的就是以更高效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全编写并传播信息等相关工作。
1.3互动化信息:
最初的新闻媒体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随着发展成长为互动化媒体。除新闻记者以外,广大民众的热心参与也是推进新闻传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一方面可享受信息所为我们带来的各种便利,另外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信息的互动性,制造信息,为采集、编写新闻信息做出一份贡献。
2新闻采编的内容及形式
2.1新闻采编及内容:
所谓新闻采编,即采访并编辑整理新闻事件,使之最后成为完整的新闻作品。在采编新闻时,还需要借助各类多媒体工具,比如摄像机、编辑器等等。与此同时新闻采编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其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广大新闻记者深入基层,结合时代发展脉落,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中更具生命力的新聞节。新闻内容,即通过采编、播出新闻节目等方式,传达信息。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并不是指所有的信息,而是有针对性的采访热点问题,在报道新闻事件时,还要秉承公正、客观等基本原则。
2.2新闻采编形式:
比如制定方案、定位等与新闻有观的,外在的表现。简而言之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诠释新闻内容。比如以视频新闻的方式诠释新闻节目。如果有需要采访,新闻记者要尽量选择人民群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贴近普通民众,这也是获得民众认可的关键。
2.3新闻采编后期制作:
完整的新闻除了包含上文的采编之外,后期的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制作新闻节目离不开先进的软硬件设施、设施、技术。这也是推进新闻节目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因此广大新闻记者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后期制作技术,从而创造更高水平的新闻节目。
3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普遍存在的问题
3.1有待进一步提升获取新闻线索的能力:
毋庸置疑获取新闻线索是采编新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优秀的记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可以说生活无处不是新闻线索,而这些线索是需要记者去发现、挖掘的。然而当下我国绝大多数记者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过时的方式方法获取新闻线索,简而言之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获取新闻的能力。
3.2有待进一步提升鉴别信息的能力:
纵观我国新闻记者不难发现,整个行业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这些年轻的记者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因此匮乏鉴别信息的能力。加之一些新闻工作者过于强调效率、速度,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甚至报道一些虚假的新闻,造成无以名状的负面影响。
3.3有待进一步提升灵活应变的能力:
由于新闻工作者的特殊性,即具有危险性,需要到各个场所中获取最真实的信息。每年都有“因工殉职”的记者,比如出入各类含烧杀抢掠,甚至是战争场地的危险性场所。而这就对新闻工作者自身的灵活力、应变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
3.4欠缺与基层百姓沟通的能力:
民间往往是新闻工作者获取素材的渠道,而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尤其是与普通老百姓的沟通能力,在沟通中获取重要的信息、新闻线索。然而当下很多记者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与老百姓沟通不畅的问题,极大的阻碍了他们获取新闻素材的效率。
3.5较为薄弱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较高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是新闻媒体从业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尤其是在出镜直播时,更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3.6团队意识差、协调能力不足:
同任何组织一样,新闻媒体业也需要拥有一支精密合作的团队。假设新闻记者团队意识薄弱,那么是很难完成从采编到最后正常播放一条新闻的。
4提高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对策分析 4.1夯实自我知识结构、不断积累知识:
正如前文所说新闻媒体具有传播真实信息的作用。而唯有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素养,严格律已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采访、编写稿件均是新闻工作者日常重要的工作。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写作水平是提升新闻质量的关键。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就要积极给自己“充电”,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视野。从而做到有依有据的开展访问工作,精准撰稿。就新闻采编而言主要体现如下两个层面。
(1)新闻采访水平。即在收录新闻材料前,必须做好前期的规划、筹备等相关工作。比如事先调查、了解被访问者的个人情况,提前探访采访地点,同时还要做好积极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准备。在正式采访时尽可能的做到设身处地的从被采访者的角度发问,不断积累采访经历。事实上采访考验的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说话技巧,还在于无声的肢体语言,比如目光的交接、情感的融入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不断积累丰富新闻素材,探寻最具价值的信息。
(2)编辑新闻的水平。即处理编辑新闻材料的能力。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提升采访能力之外,还应该积极提升自我写作水平。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日常的积累。通過不断给自己充电、夯实文化知识,为成长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提升新闻敏感度、专业素养:
结合表面现象,揭露新闻事件背后更深刻的、隐蔽的信息是新闻记者所应该具备的一个专业本领。而这就需要选择新闻材料,并做好次處理。在二次处理时主要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尊重事实;其二是符合民众的审美要求。新闻敏感性是记者得以从海量信息中,敏锐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的关键之所在。而这就需要提升新闻工作者的眼界、敏锐力,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纠正最具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出更具深刻性的新闻。此外,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还应该提升自我辨识事物的能力,甄别素材真伪。
4.3正确价值取向:
保持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工作者所应该践行的重要原则。以科学的价值观,宣传具有高尚性的特点的新闻信息。坚守职业道德,为民众呈现客观的新闻信息,正确解读新闻信息,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记者在面对日常复杂的工作中,要注意走进普通民众,倾听民众的声音,做好“传声筒”,尽可能的为民众“送”去科学的知识、客观的信息,充分发挥“纽带”的作用,联系民众与政府,自觉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4.4提升自我职业操守,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从意识上认识到本职工作的价值、意义。要充分意识到一旦报道错误即有可能误导民众。所以记者在采编新闻信息时,不能仅以民众的兴趣为主,而是要做到以事实为基础,区分轻重缓急,要确保呈现给民众的新闻信息是最真实的。当然了并非所有的新闻都是国际大事,关注民生新闻、民生变化,透过民生新闻探究新闻的本质,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优化生活品质。
4.5推陈出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众所周知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渠道、途径均可发布消息,加之不断涌现的各类型网络新事物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媒介。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审时度势,敢于创新采编新闻。重新定位新闻工作,提升采编新闻的能力。不断丰富采集新闻的方式,而不能固步自封,局限于见面访谈,积极扩展收录素材的途径。尊重新闻的真实性、事实性严格把控撰写新闻中所使用的图片的数量、品质,强化新闻版面美感。
5结语
培育新闻采编人员的敏感性,履行社会责任,引导社会舆论,坚持以民为本。夯实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是优化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根本举措。而这就需要做到关爱记者,不断提升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升新闻记者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制作电台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广大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坚持谨慎、实事求事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当然要提升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总之唯有提升新闻记者采编新闻的能力,才能优化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锋.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高对策[J].科研,2016.
[2]吴剑熔.试析基层记者如何提高新闻采编能力[J].传播与版权,2015.
[3]吕沙沙.浅析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新闻采编能力的策略[J].速读,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