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外,还要注意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与其他学科联系和沟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地理教学内在联系综合能力学科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高考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由于地理学科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其所研究的地理环境知识是由自然、社会等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地理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教师不知道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融合到一起。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我进行了粗浅的研究,本文对这一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各学科的综合能力
1、立足初中地理课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同的学科知识应用的程度不一样,以“数学”为例,我们学的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用到的很少,小学的数学知识就足够了。而“地理”却不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整体上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初中地理课,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建立章、节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吃透,该拓展的知识要拓展,该加深的要加深。从而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各学科间应用地理知识,并做到运用自如。
2、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有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解和应用,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有所区别。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不断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逐渐整理出知识结构系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将地理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有序化形成体系,真正做到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在各学科中灵活运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就要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加工,切记把知识直接读给学生,我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时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大陆板塊运动的动画,课堂上展示,把我的课件与学生的进行比较,看谁的更生动一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地理知识的传授要分析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理清知识的脉络层次,使之系统化;总结地理事物的运动、分布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表、地图、图像,做到图文结合并茂,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五化”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概括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地理授课中,应当把政、史、地三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各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时空观的教学模式。
二、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考试题源于各科的单科知识,又有各科间的融合,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各学科间共同知识的整合与渗透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各科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一個由社会、历史和自然多因素共同形成的综合体,这就导致了地理与其它学科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和渗透。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中“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我就把上述各种因素都融合在一起来解释最近我国发生的大面雾霾天气产生原因及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地理教师在掌握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还要掌握以地理知识为中心,将其它学科知识联系和沟通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以具体的地理事实为材料,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传授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地理考试离不开“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关系到地理知识学的好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地图知识教学,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通过读图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地理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种地图的运用,如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理模式图等,应用各种地图分析地理现象、讲解地理知识。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能够读出数值的大小看出递变方向,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以区域图为例,最重要的是看出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等去加以识别。经常引导学生养成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及新闻事件与地图联系在一起,通过读图让学生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全面提高。
四、立足地理学科,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按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考试的知识范围,做好本学科的教学。教师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能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以固定的教材知识应对中考试题的诸多变化。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不适应从一个学科转变到另一学科跳跃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对跳跃性的试题转不过弯,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说明学生不习惯跨学科综合思维,习惯传统的单科一维纵深思维,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较差,跨学科知识干扰较明显。因此,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好本学科综合内容的基础上,淡化学科间的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重视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具有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利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间综合渗透互为利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2012.5
[2]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昂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3]刘振怀、副主编、那瑞琴、周广强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
[4]陈慧琳.人文地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11.6
【关键词】地理教学内在联系综合能力学科渗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也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中、高考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由于地理学科自身具有的特殊性,其所研究的地理环境知识是由自然、社会等众多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与其它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地理课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教师不知道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将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融合到一起。针对存在的这一问题,我进行了粗浅的研究,本文对这一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心得。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各学科的综合能力
1、立足初中地理课教学,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同的学科知识应用的程度不一样,以“数学”为例,我们学的很多,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够用到的很少,小学的数学知识就足够了。而“地理”却不一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基础知识,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整体上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础知识。初中地理课,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以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建立章、节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理解吃透,该拓展的知识要拓展,该加深的要加深。从而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网络,让学生在各学科间应用地理知识,并做到运用自如。
2、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有些知识的学习不能一味的强调理解和应用,要根据学科的不同有所区别。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不断深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逐渐整理出知识结构系统,构建地理知识结构,将地理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有序化形成体系,真正做到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在各学科中灵活运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例如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就要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加工,切记把知识直接读给学生,我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时让学生回家查找有关大陆板塊运动的动画,课堂上展示,把我的课件与学生的进行比较,看谁的更生动一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地理知识的传授要分析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构化;理清知识的脉络层次,使之系统化;总结地理事物的运动、分布和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表、地图、图像,做到图文结合并茂,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过“五化”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综合分析、概括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地理授课中,应当把政、史、地三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各科之间相互交流、渗透,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时空观的教学模式。
二、适当拓宽和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考试题源于各科的单科知识,又有各科间的融合,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联系,探索各学科间共同知识的整合与渗透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各科知识迁移的能力和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本学科所研究的对象是一個由社会、历史和自然多因素共同形成的综合体,这就导致了地理与其它学科之间有许多相互交叉和渗透。如环境问题就渗透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历史因素、生态环境、人地关系、国家政策和措施等等方面的知识。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中“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我就把上述各种因素都融合在一起来解释最近我国发生的大面雾霾天气产生原因及历史背景和政治因素。地理教师在掌握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同时,还要掌握以地理知识为中心,将其它学科知识联系和沟通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以具体的地理事实为材料,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掌握读图方法,提高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传授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地理考试离不开“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学生的读图能力直接关系到地理知识学的好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地图知识教学,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通过读图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地理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各种地图的运用,如区域图、柱状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理模式图等,应用各种地图分析地理现象、讲解地理知识。教会学生判读各种地图的方法,能够读出数值的大小看出递变方向,再根据等值线的凸出方向判读高低;以区域图为例,最重要的是看出图示地区是什么地方?这就要根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等去加以识别。经常引导学生养成将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及新闻事件与地图联系在一起,通过读图让学生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去分析、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全面提高。
四、立足地理学科,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按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考试的知识范围,做好本学科的教学。教师要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能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以固定的教材知识应对中考试题的诸多变化。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不适应从一个学科转变到另一学科跳跃式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对跳跃性的试题转不过弯,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说明学生不习惯跨学科综合思维,习惯传统的单科一维纵深思维,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较差,跨学科知识干扰较明显。因此,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教好本学科综合内容的基础上,淡化学科间的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间知识的综合,重视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具有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利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提高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学科间综合渗透互为利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2012.5
[2]伍光和、田连恕、胡双熙、王乃昂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7
[3]刘振怀、副主编、那瑞琴、周广强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8
[4]陈慧琳.人文地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