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劳动形式和特点越发多元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类从事劳动的整体愿望。专门学校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偏差、情绪问题和个体障碍。劳动教育是专门教育中面向成长困难生广泛实施生命教育的领域和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可以从梳理发展内涵、关注适用对象特点、创设执行渠道(以家校联动式为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当前方位和未来行动。
关键词:劳动教育;专门教育;家校联动;生命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劳动的形式和特点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机器的广泛替代降低了人类从事简单劳动的频率和效度,导致传统意义上普通人的劳动价值日益萎缩。又受限于中国家庭独生子女惯有的溺爱倾向,所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经常呈现知行不一、漠视他人、不知感恩的特点。
专门学校的主要生源是辖区内存在心理偏差或有较严重行为偏差,因而不适宜在普校就读的中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不仅具有普通中学生的性格发展缺陷,同时还多伴有学业困境生、人际关系困境生、心理状况困境生的多重情绪问题、行为偏差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问题。
根据DSM-5标准,专门学校的生源中广泛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定学习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间歇性暴怒障碍、品行障碍、成瘾障碍。目前专业的儿童精神科驻校医师、儿童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因受学习成本高、社会受众小的影响,数量又极为稀缺,所以就要求专门学校的一线教师具备较高的针对问题儿童的矫正、调适的实际操作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路径方法。劳动教育作为在专门教育中,面向成长困难生广泛实施生命教育的领域和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也具有了新内涵、新形式、新内容。
普通初中学段学校,尤其是专门学校,可以从梳理发展内涵、关注适用对象特点、创设执行渠道(以家校联动式为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当前方位和未来行动。
第一,要梳理劳动教育的发展内涵。《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安全第一,是出于对生命的负责态度,但不能成为开展一切其他工作的枷锁。安全教育与劳动教育都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殊途同归、从未矛盾。当前,考虑到各类隐患及不可控因素,部分学校已经把以往的学农学工劳动教育场地从校外转移到了校内;带队的教师也以80、90后为主,自身缺乏基本的家务能力。在陌生环境下,让大孩子照顾、引领小孩子,学校的担忧有依有据。越怕出事越不行动,随着学生对完整劳动经历的必要体验感的逐步削弱,05后的生活技能越发匮乏。現代专门学校通常采取准军事化的柔性管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师生们同学、同吃、同住、同行,通过全浸润、常态化的训练,从内务整理到校舍打扫,从个人卫生内化到集体卫生固化,从做中学,从学中悟,全面验证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二,要关注劳动教育中成长困难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侧重机械训练,从而达成熟练使用日常工具的培育目标,初中阶段应侧重融合,强调劳动中的操作规范性和任务导向性。成长困难生因认知能力、学业能力、应激性、耐受度都低于普通在校生的平均水平,因此在性格上更为自卑、敏感,表达上更为单一、直接。因此对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专门教育一线教师的眼中不能把孩子们当“问题生”,严格遏制校内官本意识,坚决拒绝师生地位势差。其次通过课堂讲授、近距离座谈、专家讲座、参观访问、情境体验,消除家长、学生对已有充裕物质资源的依赖感。最后,通过扎实的学前辅导、精细的学中观察、全面学后评价,给予成长困难生及时、准确的正向激励,是不断推动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循序渐进的重要动力。
第三,要创设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的契机和平台。法国社会学家毛里奇奥·拉扎拉托提出“非物质劳动”的概念,试图对劳动方式在当代的新发展进行合理的解读。......在“非物质劳动”中,劳动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指令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劳动的组织形式不再是由外部力量强制约束和维持,而是内在力量自发地形成和发展。[1]学校不是劳动教育唯一的载体,包括学生家庭在内的其他渠道也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媒介。怎么把深陷泥潭的劳动教育市场盘活做大,依靠的不只是学校始终先进的办学理念,还需要集中学生主体能够辐射到的各渠道资源力量的一贯支持与配合。在校方的组织下,包括主题确立、任务环节设置(含家庭呈现部分)、家校沟通节点、班会展示反馈等系列动作,有规划、有过程、有结果地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在劳动教育的近地性、切身性、实用性,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让学生从折叠衣物、整理书桌、擦拭桌椅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家长在孩子成事后由衷地微笑、及时地点赞、真挚地评价,能让成长困难生盼来迟来的肯定。重复操作数次后,能让孩子们从简单的快乐中肯定自尊的意义,感受劳动的魅力。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等重要。学校教育不止是单纯的智力培育,而是“全”人的教育,包括体力培育。体力教育教学主要输出在体育与劳动教育两个维度。专门学校不仅要重视劳技课堂教学的学科价值——练耐心、练动手、练思维,还要聚焦成长困难生的个体差异,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学生间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泛化的、内化的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玄,肖恩·塞耶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释及其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专门教育;家校联动;生命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中劳动的形式和特点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机器的广泛替代降低了人类从事简单劳动的频率和效度,导致传统意义上普通人的劳动价值日益萎缩。又受限于中国家庭独生子女惯有的溺爱倾向,所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经常呈现知行不一、漠视他人、不知感恩的特点。
专门学校的主要生源是辖区内存在心理偏差或有较严重行为偏差,因而不适宜在普校就读的中学生。这些学生中的大部分,不仅具有普通中学生的性格发展缺陷,同时还多伴有学业困境生、人际关系困境生、心理状况困境生的多重情绪问题、行为偏差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问题。
根据DSM-5标准,专门学校的生源中广泛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特定学习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间歇性暴怒障碍、品行障碍、成瘾障碍。目前专业的儿童精神科驻校医师、儿童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因受学习成本高、社会受众小的影响,数量又极为稀缺,所以就要求专门学校的一线教师具备较高的针对问题儿童的矫正、调适的实际操作能力。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路径方法。劳动教育作为在专门教育中,面向成长困难生广泛实施生命教育的领域和重要抓手,在新时代也具有了新内涵、新形式、新内容。
普通初中学段学校,尤其是专门学校,可以从梳理发展内涵、关注适用对象特点、创设执行渠道(以家校联动式为例)三个方面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当前方位和未来行动。
第一,要梳理劳动教育的发展内涵。《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安全第一,是出于对生命的负责态度,但不能成为开展一切其他工作的枷锁。安全教育与劳动教育都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殊途同归、从未矛盾。当前,考虑到各类隐患及不可控因素,部分学校已经把以往的学农学工劳动教育场地从校外转移到了校内;带队的教师也以80、90后为主,自身缺乏基本的家务能力。在陌生环境下,让大孩子照顾、引领小孩子,学校的担忧有依有据。越怕出事越不行动,随着学生对完整劳动经历的必要体验感的逐步削弱,05后的生活技能越发匮乏。現代专门学校通常采取准军事化的柔性管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师生们同学、同吃、同住、同行,通过全浸润、常态化的训练,从内务整理到校舍打扫,从个人卫生内化到集体卫生固化,从做中学,从学中悟,全面验证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第二,要关注劳动教育中成长困难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应侧重机械训练,从而达成熟练使用日常工具的培育目标,初中阶段应侧重融合,强调劳动中的操作规范性和任务导向性。成长困难生因认知能力、学业能力、应激性、耐受度都低于普通在校生的平均水平,因此在性格上更为自卑、敏感,表达上更为单一、直接。因此对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专门教育一线教师的眼中不能把孩子们当“问题生”,严格遏制校内官本意识,坚决拒绝师生地位势差。其次通过课堂讲授、近距离座谈、专家讲座、参观访问、情境体验,消除家长、学生对已有充裕物质资源的依赖感。最后,通过扎实的学前辅导、精细的学中观察、全面学后评价,给予成长困难生及时、准确的正向激励,是不断推动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循序渐进的重要动力。
第三,要创设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的契机和平台。法国社会学家毛里奇奥·拉扎拉托提出“非物质劳动”的概念,试图对劳动方式在当代的新发展进行合理的解读。......在“非物质劳动”中,劳动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指令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劳动的组织形式不再是由外部力量强制约束和维持,而是内在力量自发地形成和发展。[1]学校不是劳动教育唯一的载体,包括学生家庭在内的其他渠道也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媒介。怎么把深陷泥潭的劳动教育市场盘活做大,依靠的不只是学校始终先进的办学理念,还需要集中学生主体能够辐射到的各渠道资源力量的一贯支持与配合。在校方的组织下,包括主题确立、任务环节设置(含家庭呈现部分)、家校沟通节点、班会展示反馈等系列动作,有规划、有过程、有结果地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充分发挥家庭环境在劳动教育的近地性、切身性、实用性,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让学生从折叠衣物、整理书桌、擦拭桌椅等身边的小事做起,家长在孩子成事后由衷地微笑、及时地点赞、真挚地评价,能让成长困难生盼来迟来的肯定。重复操作数次后,能让孩子们从简单的快乐中肯定自尊的意义,感受劳动的魅力。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等重要。学校教育不止是单纯的智力培育,而是“全”人的教育,包括体力培育。体力教育教学主要输出在体育与劳动教育两个维度。专门学校不仅要重视劳技课堂教学的学科价值——练耐心、练动手、练思维,还要聚焦成长困难生的个体差异,深入挖掘劳动教育对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充分调动学校、家长、学生间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泛化的、内化的家校联动式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玄,肖恩·塞耶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阐释及其启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