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音乐界的李季达,当年延安的文艺界和“前鲁艺”(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校长李伯钊)的同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建国后,他却默默无闻,甚至销声匿迹,其人、其事也鲜为人知,实令人唏嘘不已。在耄耋之年,为缅怀这位音乐界的奇才、怪才,仅就半个世纪前个人的所见、所闻简述于后,以飨读者。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五师(豫鄂皖边区),和以王树声为首的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以王震为首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等三支队伍,根据中央指令,于11月上旬在豫鄂皖边区进行合并,组建成“中原军区”,下辖野战军和地方部队6万余人,驻防于鄂、豫交界的大悟县境,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人口仅40余万的贫瘠农村。
随后,军区政治部以三部分人员:原五师少量文艺工作者、随三五九旅南下的八位延安“鲁艺”师生,以及数十名从大后方来的重庆剧专、育才的学生和院校文艺青年,共60余人,组建成“中原军区文工团”,这是边区从未有过的如此规模、人才济济的文艺团体。内分戏剧、音乐、文学、演出等各组,“鲁艺”的师生,便成了团内的领导与骨干。李季达,原“鲁艺”音乐系老师担任了音乐组组长。我是五师干部,分在音乐组,跟他学习器乐。他个子不高,平易近人,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起话来像放机关枪。虽是大家的老师,人们并不以老师称呼,直呼其名,他也不在意。平时,他专心致志于音乐,不问政治。但凡召开党的会议,都邀请他参加。有人问道:“你不是党员,为何能参加党的会议?”他不假思索地说:“我是党外布尔什维克!”
文工团成立后,为当地军民排演了小型秧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和大型秧歌剧《周子山》。演员阵容很强,但乐队太简单,当时团里只有口琴、笛子、二胡、手风琴和几件打击乐器。此外,李季达从延安带出来一把小提琴,因随军南下,日夜长途行军,为轻便,他将琴盒也扔了,自缝了一个布口袋装着,演出中它是主要的伴奏乐器,代替了秧歌剧中必用的板胡。由于在这偏僻的农村买不到任何乐器,李季达便提出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来制作乐器,人们半信半疑。
此后,李季达将要制作的乐器,一件件的都绘制出来(部分乐器制作图,早已记录在他的袖珍筆记本上了,如小提琴、大提琴、十一孔笛等),又亲自去找来一个做细活的木工。再通过组织去四处购买需要的工具、配件,以及不同质地的木材。在老乡家的一间空屋内,他开起了乐器作坊,整天和木匠呆在一起。我们偶尔去当小工,熬拌猪皮胶和打磨半成品。这时,大家才相信李季达要自制乐器并非夸口。在宣化店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制作出板胡(原音瓢椰壳以木质材料代替)、三弦、扬琴、小木琴、十一孔笛、小提琴和和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大提琴(他曾说要用木头制作小号)。在琴腹内铭记:“中原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制作于宣化店某年某月某日”,我们的乐队壮大起来了。令人更为惊奇的是,每件乐器他都知道发音的原理和如何演奏。从此,他也备受大家的关注。
原来,李季达从小就聪慧过人,喜爱音乐,且心灵手巧。他童年在重庆,曾自制一把独弦胡琴,在街头奏出动听的音乐,被一位音乐老师发现后,涉足乐坛,学会了钢琴、小提琴和作曲,还熟悉多种乐器。他思想进步,抗战初期参加了由金满成、肖崇素等人组织的“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及其演剧队,演出抗战戏剧和音乐,他担任指挥。1938年,李季达到我党领导的“孩子抗战剧团”工作①,又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于陕西泾阳开办的“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前方二团工作。1939年春,经中共北方局调到“前鲁艺”任教。翌年,该校与抗大文工团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晚会上,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为丰富乐队的打击乐,李季达亲自设计“制作了一套由十面大小不一、高低音不同的鼓和一套由梆子、木鱼、响板、锣、堂锣、小锣等组成的组合式打击乐器。他一个人,双手双脚并用,就能担任这两套乐器的演奏。”(摘自吴因:《唱出中华民族的呼声——忆<黄河大合唱>在敌后的演出》)1942年5月,“前方鲁艺”合并入“延安鲁艺”。他在延安的时间不长,仍在各种场合大显身手。在演出中,他以洋油桶制作低音乐器替代大提琴,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打击乐器。在舞会上,他以钢琴、小提琴、以及十一孔笛即兴演奏等。1944年,他随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南下,直到返回中原军区。
1946年春,国民党在“和谈、停战”的幌子下,暗中调遣30万大军,对我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妄图消灭我军,制造另一个“皖南事变”。为此,“停战三人小组”共方代表周恩来副主席,会同美国马歇尔的代表白鲁德、国民党徐永昌的代表王天鸣,以及中外记者共40余人,于5月8日从武汉前来宣化店视察。在军区司令部举行的欢迎晚会上,文工团演出了音乐节目和秧歌剧,李季达用自制的大提琴,特意为周副主席独奏了陕北民歌联奏。演出完毕,周副主席和记者们到后台看望大家。他对文工团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制作出许多乐器,倍加称赞,记者们也不断夸奖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周副主席注意到已经是初夏天气,但李季达身上还穿着延安特有的灰色粗呢子大衣,许多人还穿着军棉袄;又问起文工团的伙食,大家回答“吃粗粮和野菜”。他随即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说,要给文工团发一些救济(指1943年11月在美国成立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物资。不久,文工团便吃到了美国白面做的馒头,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春夏装。
“停战三人小组”离开后,形势并未改观。国民党军对我区步步进逼,修筑工事,抢占地盘,对物资、特别是粮食严密封锁,已威胁到我军的生存。又获悉国民党军策划于7月1日发动总攻,拟在48小时之内全歼中原主力部队。6月23日,党中央指示:“立即突围,愈快愈好!”26日深夜,文工团奉命紧急集合,跟随军区机关的队伍,静悄悄地离开了宣化店。
突围大军分南、北两路。司令员李先念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军区主力约15000人为北路军,从鄂中方向往西突围,文工团随北路军。由此,于抗战八年之后,又拉开了三年解放战争的序幕。 突围中,李季达的趣事一桩接一桩。
部队日夜连续行军两天两夜后,聚集在一个山谷中,大家席地而坐。神情严峻地李先念和王震站在一块巨石上,向北路军进行了“认清形势、严守纪律、誓死也要突出敌人重围”的战前动员。王震举起拳头高声问道:“蒋介石要消灭我们,你们答应吗?”“不答应!”“你们有信心突出重围吗?”“有!”,回声震荡着山谷。随后,为了部队的机动性,所有非战斗成员就地再度轻装(出发前已轻装一次)。在监督人员的检查和示意下,我们再将身上“多余”的衣物和书籍弃之于地。团部还必须将那些心爱的自制乐器、幕布、服装和灯光器材全部扔掉。这时,有人和监督员发生了争执,那是李季达。只见他双手护着那只大提琴,坚决不让扔掉。就个人而言,李季达的轻装是团内最彻底的,他身上没有背包和挂包,只在肩头背上那把小提琴,腰带上挂着一个茶缸和一个自缝的比烟盒还小的皮包,内装一叠袖珍笔记本。这就是他的全部行装,连被子、床单和衣物都扔了。但这把大提琴,他执意要留下来。监督人员说:“你现在不扔,到前面的检查站也通不过的!”李季达喊道:“我要找王震同志讲理……”团领导和监督员拗不过他,留下了大提琴,由民夫将它背着上路。果然,当队伍走到检查站,检查人员瞅着这个“庞然大物”,要强行没收!李季达不再争执,一气跑到司令部,竟然拿来了王震将军亲手签发的“大提琴放行”令。
离开宣化店的第三天,队伍直奔国民党自诩为“铜墙铁壁”的第一道封锁线——平汉铁路。蒋介石为防止我军向西转移,半年来在铁路沿线的要道上修建了大量的据点和碉堡。我军为快速突破,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决定北路军一分为二,从左、右两翼同时通过,李先念和王震各率一队。文工团随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等单位为左翼,从武胜关以北的李家寨突围。29日午夜,我们急行军来到李家寨附近的泥泞小路上,距离铁路还有4、5华里的地方,队伍就开始跑步前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看到前面战友手臂上的一个白点,那是为防止夜间掉队而统一系上的白色毛巾。平汉铁路两侧是一片水稻田,当我们接近铁路时,四周一片寂静,大家加速向前奔跑。李季达护卫着背大提琴的民夫,也紧跟着队伍。突然,枪声大作,据点内的敌人发现我军在穿越铁路,向我军疯狂地射击。事先埋伏在铁路两端的三五九旅指战员奋勇还击掩护,大家不约而同地散开了队形,冒着如雨点的枪弹和炮弹,冲上路基,跨过铁轨,跃入稻田,三三两两、跌跌撞撞地冲出了敌人的火力封锁圈,来到一片树林中隐蔽。不久,后方传来嘹亮的军号声,表明我左翼部队已胜利突破国民党所苦心经营的“铜墙铁壁”。文工团无人伤亡,李季达和他的大提琴也安然无恙。一位大后方来的青年看着自己满身的泥浆,风趣地说:“我们经受了一次战争的洗礼!”
李先念和王震的两支队伍,本打算在豫鄂陕交界处的荆紫关会合,再一同奔向陕甘宁边区。当我们被敌军追击和飞机的轰炸、扫射下,日夜兼程,在豫西抢渡唐河,险闯丹江,于7月13日夜抵达荆紫关时,蒋介石已知道我们的走向,事先派遣机械化部队在荆紫关堵截我军,致使两军未能会合,从此分开各自突围。当晚,我们被包围在鲍鱼岭。王震向老乡了解了敌情之后,决定所有非战斗员,都准备拿起枪和手榴弹,于次日凌晨从敌人的薄弱环节打出去。这时,同志们劝说李季达,快扔掉大提琴吧,也解放那疲惫不堪的背琴老乡。后来,我军这只唯一的大提琴,被扔在山间的一条小河中,无奈地李季达望着他那“宠儿”孤零零地漂流而去。
18日部队进入陕南,由于敌方已知我军的走向。我们是徒步走,敌人是机械化,故我们经常处于被堵击、侧击和追击的状态。敌强我弱,我们只能绕开走,每天的方位不定,时东时西,时南时北。从早到晚,走不完的路,淌不完的水,爬不完的山。有一天连续爬了11座山,一些同志掉队了。李季达爬山也有学问,他杵着一根木棍,上山时走“之”字。大家问他,你为何这样走?他答:“你们看,这座山的坡度,是30到45度,如直上直下,一定很累。我这样走,坡度只有5度,如履平地,就不累了。……但我的步伐要快一点,否则就会掉队!”每到宿营地,李季达睡觉也不一般。因没有行李,睡觉时,大家都在稻草上打开背包,铺上床单,脱下外装睡觉。他只脱下身上那件自己设计的、从右腋下面开扣的长筒夹袍,铺开便是一床夹被,既可下垫,也可上盖;再将两只裤腿内缝上的系带解开,使上、下系带连接在一起,两条裤腿就成一只睡袋。当气候寒冷时,他在夹被上再堆放一些稻草来保暖。起床时只要把裤腿上的系带换回来,穿上夹袍就可以出发了,动作比我们要快很多。突围中,由于很少洗澡和换衣,身上都长了虱子,人们戏称之为“革命虫”。李季达连换洗衣服都没有,自然他身上的“革命虫”要多一些。每晚睡觉也只能集体地铺,以稻草铺地,相互拥挤在一起。某天早上,与李季达临铺的同志用四川话开玩笑地说:“李季达,昨天夜晚,你身上的‘革命虫’,都爬到我的身上喏!”李季达面带歉意,急忙回答:“喔、喔,对不起,对不起,以后不会了,以后不会了。”大家疑惑他以后怎么不会哩?第二天夜晚宿营铺地时,只见李季达在他铺位两边,高高地垒起两堆稻草,然后一本正经地对相邻的同志说道:“我计算了一下,在一个夜晚,我身上的‘革命虫’,是爬不过这座高山的,你们可以放心地睡觉。”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和李季达在一起,不仅能增长知识,也有无穷的乐趣。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他常常给我们带来轻松与快乐。但突围到陕南后,除了被敌人纠缠,日夜走路,又累又困外,在那穷山僻壤中,也没有吃的了。虽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但路旁田间的玉米,已被前卫部队吃光,我们只能去嚼玉米杆。队伍已开始减员,文工团团长徐苓夫妇已掉队被俘,指导员胡代伟也受伤离队,不知生死。王震将军本想将文工团这批“墨水瓶”(他对“知识分子”的称呼)带往延安,而前路会更加艰险。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决定文工团的同志可以自行离队,并发给衣物和路费。此后不久,我们的李季达也掉队了,幸好被李先念部队收留。最后,文工团随三五九旅回到延安的,只有我和海啸、杜利等6人。
新中國建立初期,李季达在北影作曲组工作。我因1949年在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看到匈牙利的民间乐器“钦巴龙”(Cylbalom)和我们的扬琴一样,但音域宽,声音大,有踏板。李季达曾教我学扬琴,1950年春为借鉴“钦巴龙”来改革我们的扬琴一事,曾几次去北影请教,后来他给我设计了一个新式扬琴,有半音,可转调,能奏和弦,有踏板。因工艺过于复杂,而李季达又调往长影,此改革未能继续。我到他家时,又见到一件他的“作品”,一个活动的书架,约6层,呈圆柱状,可整体移动和每层转动。他将常用的书刊放在上面,置于座椅边,需看哪本书刊,随手可取。
自他去长影后,我们再无联系,遗憾的是竟连他的生卒年月也不知道。近查网络,得知他先后为两个制片厂写了《吕梁英雄》《智取华山》《新局长到来之前》《人参姑娘》等8部故事片和木偶片的音乐。时间截至于1980年。又从网络上发现他1979年2、3月份的手迹,这是写给中国音乐研究所一位同志的两封信,其中提到他在研究曾侯乙编钟的铭文。又写到:“我现把历博(历史博物馆)Y332商代陶埙复制出来了,因测有尺寸,与录音对证是一致的。现又在复制Y333小的陶埙,现基本成功了,正在修改音孔后第二次烧制中。”“我想把曾侯乙的磬全部复制出来,能合(和)编钟演奏,已经问得安徽歙县制砚工厂之砚石即可制磬。复制的目的,是为了两点:一是从复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是为了与编钟合奏。”李季达写此信时,应已年近古稀,仍孜孜不倦地在音乐领域探索,不仅亲手复制了商代陶埙,当1978年震惊世界的我国最完整一套编钟出土后,他又在研究编钟和它的铭文,还打算复制曾侯乙编磬,并畅想有一天能钟磬合鸣,让全世界都能听到2400多年前我中华文明的天籁之声。
李季达,一位生命不止,创造不息的音乐奇人。
注释:
①见2014年5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刘锋口述,李丹阳整理:“(孩子抗战剧)团里搞音乐的还有李季达,他是个怪才,他一个人可以演奏几种乐器。它会自己发明、制作乐器,做过西班牙舞的响板,还曾用木头做成喇叭形,贴上一张纸,弄出火车呜-呜-开过的声音。”
1945年抗战胜利后,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五师(豫鄂皖边区),和以王树声为首的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以王震为首的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等三支队伍,根据中央指令,于11月上旬在豫鄂皖边区进行合并,组建成“中原军区”,下辖野战军和地方部队6万余人,驻防于鄂、豫交界的大悟县境,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百里,人口仅40余万的贫瘠农村。
随后,军区政治部以三部分人员:原五师少量文艺工作者、随三五九旅南下的八位延安“鲁艺”师生,以及数十名从大后方来的重庆剧专、育才的学生和院校文艺青年,共60余人,组建成“中原军区文工团”,这是边区从未有过的如此规模、人才济济的文艺团体。内分戏剧、音乐、文学、演出等各组,“鲁艺”的师生,便成了团内的领导与骨干。李季达,原“鲁艺”音乐系老师担任了音乐组组长。我是五师干部,分在音乐组,跟他学习器乐。他个子不高,平易近人,一口地道的四川话,说起话来像放机关枪。虽是大家的老师,人们并不以老师称呼,直呼其名,他也不在意。平时,他专心致志于音乐,不问政治。但凡召开党的会议,都邀请他参加。有人问道:“你不是党员,为何能参加党的会议?”他不假思索地说:“我是党外布尔什维克!”
文工团成立后,为当地军民排演了小型秧歌剧《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和大型秧歌剧《周子山》。演员阵容很强,但乐队太简单,当时团里只有口琴、笛子、二胡、手风琴和几件打击乐器。此外,李季达从延安带出来一把小提琴,因随军南下,日夜长途行军,为轻便,他将琴盒也扔了,自缝了一个布口袋装着,演出中它是主要的伴奏乐器,代替了秧歌剧中必用的板胡。由于在这偏僻的农村买不到任何乐器,李季达便提出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来制作乐器,人们半信半疑。
此后,李季达将要制作的乐器,一件件的都绘制出来(部分乐器制作图,早已记录在他的袖珍筆记本上了,如小提琴、大提琴、十一孔笛等),又亲自去找来一个做细活的木工。再通过组织去四处购买需要的工具、配件,以及不同质地的木材。在老乡家的一间空屋内,他开起了乐器作坊,整天和木匠呆在一起。我们偶尔去当小工,熬拌猪皮胶和打磨半成品。这时,大家才相信李季达要自制乐器并非夸口。在宣化店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制作出板胡(原音瓢椰壳以木质材料代替)、三弦、扬琴、小木琴、十一孔笛、小提琴和和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大提琴(他曾说要用木头制作小号)。在琴腹内铭记:“中原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制作于宣化店某年某月某日”,我们的乐队壮大起来了。令人更为惊奇的是,每件乐器他都知道发音的原理和如何演奏。从此,他也备受大家的关注。
原来,李季达从小就聪慧过人,喜爱音乐,且心灵手巧。他童年在重庆,曾自制一把独弦胡琴,在街头奏出动听的音乐,被一位音乐老师发现后,涉足乐坛,学会了钢琴、小提琴和作曲,还熟悉多种乐器。他思想进步,抗战初期参加了由金满成、肖崇素等人组织的“重庆文化界救国联合会”及其演剧队,演出抗战戏剧和音乐,他担任指挥。1938年,李季达到我党领导的“孩子抗战剧团”工作①,又去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于陕西泾阳开办的“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前方二团工作。1939年春,经中共北方局调到“前鲁艺”任教。翌年,该校与抗大文工团在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晚会上,联合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为丰富乐队的打击乐,李季达亲自设计“制作了一套由十面大小不一、高低音不同的鼓和一套由梆子、木鱼、响板、锣、堂锣、小锣等组成的组合式打击乐器。他一个人,双手双脚并用,就能担任这两套乐器的演奏。”(摘自吴因:《唱出中华民族的呼声——忆<黄河大合唱>在敌后的演出》)1942年5月,“前方鲁艺”合并入“延安鲁艺”。他在延安的时间不长,仍在各种场合大显身手。在演出中,他以洋油桶制作低音乐器替代大提琴,用日常生活用品代替打击乐器。在舞会上,他以钢琴、小提琴、以及十一孔笛即兴演奏等。1944年,他随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南下,直到返回中原军区。
1946年春,国民党在“和谈、停战”的幌子下,暗中调遣30万大军,对我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妄图消灭我军,制造另一个“皖南事变”。为此,“停战三人小组”共方代表周恩来副主席,会同美国马歇尔的代表白鲁德、国民党徐永昌的代表王天鸣,以及中外记者共40余人,于5月8日从武汉前来宣化店视察。在军区司令部举行的欢迎晚会上,文工团演出了音乐节目和秧歌剧,李季达用自制的大提琴,特意为周副主席独奏了陕北民歌联奏。演出完毕,周副主席和记者们到后台看望大家。他对文工团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制作出许多乐器,倍加称赞,记者们也不断夸奖这种自力更生的精神。周副主席注意到已经是初夏天气,但李季达身上还穿着延安特有的灰色粗呢子大衣,许多人还穿着军棉袄;又问起文工团的伙食,大家回答“吃粗粮和野菜”。他随即对身边的陪同人员说,要给文工团发一些救济(指1943年11月在美国成立的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物资。不久,文工团便吃到了美国白面做的馒头,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春夏装。
“停战三人小组”离开后,形势并未改观。国民党军对我区步步进逼,修筑工事,抢占地盘,对物资、特别是粮食严密封锁,已威胁到我军的生存。又获悉国民党军策划于7月1日发动总攻,拟在48小时之内全歼中原主力部队。6月23日,党中央指示:“立即突围,愈快愈好!”26日深夜,文工团奉命紧急集合,跟随军区机关的队伍,静悄悄地离开了宣化店。
突围大军分南、北两路。司令员李先念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军区主力约15000人为北路军,从鄂中方向往西突围,文工团随北路军。由此,于抗战八年之后,又拉开了三年解放战争的序幕。 突围中,李季达的趣事一桩接一桩。
部队日夜连续行军两天两夜后,聚集在一个山谷中,大家席地而坐。神情严峻地李先念和王震站在一块巨石上,向北路军进行了“认清形势、严守纪律、誓死也要突出敌人重围”的战前动员。王震举起拳头高声问道:“蒋介石要消灭我们,你们答应吗?”“不答应!”“你们有信心突出重围吗?”“有!”,回声震荡着山谷。随后,为了部队的机动性,所有非战斗成员就地再度轻装(出发前已轻装一次)。在监督人员的检查和示意下,我们再将身上“多余”的衣物和书籍弃之于地。团部还必须将那些心爱的自制乐器、幕布、服装和灯光器材全部扔掉。这时,有人和监督员发生了争执,那是李季达。只见他双手护着那只大提琴,坚决不让扔掉。就个人而言,李季达的轻装是团内最彻底的,他身上没有背包和挂包,只在肩头背上那把小提琴,腰带上挂着一个茶缸和一个自缝的比烟盒还小的皮包,内装一叠袖珍笔记本。这就是他的全部行装,连被子、床单和衣物都扔了。但这把大提琴,他执意要留下来。监督人员说:“你现在不扔,到前面的检查站也通不过的!”李季达喊道:“我要找王震同志讲理……”团领导和监督员拗不过他,留下了大提琴,由民夫将它背着上路。果然,当队伍走到检查站,检查人员瞅着这个“庞然大物”,要强行没收!李季达不再争执,一气跑到司令部,竟然拿来了王震将军亲手签发的“大提琴放行”令。
离开宣化店的第三天,队伍直奔国民党自诩为“铜墙铁壁”的第一道封锁线——平汉铁路。蒋介石为防止我军向西转移,半年来在铁路沿线的要道上修建了大量的据点和碉堡。我军为快速突破,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决定北路军一分为二,从左、右两翼同时通过,李先念和王震各率一队。文工团随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等单位为左翼,从武胜关以北的李家寨突围。29日午夜,我们急行军来到李家寨附近的泥泞小路上,距离铁路还有4、5华里的地方,队伍就开始跑步前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只看到前面战友手臂上的一个白点,那是为防止夜间掉队而统一系上的白色毛巾。平汉铁路两侧是一片水稻田,当我们接近铁路时,四周一片寂静,大家加速向前奔跑。李季达护卫着背大提琴的民夫,也紧跟着队伍。突然,枪声大作,据点内的敌人发现我军在穿越铁路,向我军疯狂地射击。事先埋伏在铁路两端的三五九旅指战员奋勇还击掩护,大家不约而同地散开了队形,冒着如雨点的枪弹和炮弹,冲上路基,跨过铁轨,跃入稻田,三三两两、跌跌撞撞地冲出了敌人的火力封锁圈,来到一片树林中隐蔽。不久,后方传来嘹亮的军号声,表明我左翼部队已胜利突破国民党所苦心经营的“铜墙铁壁”。文工团无人伤亡,李季达和他的大提琴也安然无恙。一位大后方来的青年看着自己满身的泥浆,风趣地说:“我们经受了一次战争的洗礼!”
李先念和王震的两支队伍,本打算在豫鄂陕交界处的荆紫关会合,再一同奔向陕甘宁边区。当我们被敌军追击和飞机的轰炸、扫射下,日夜兼程,在豫西抢渡唐河,险闯丹江,于7月13日夜抵达荆紫关时,蒋介石已知道我们的走向,事先派遣机械化部队在荆紫关堵截我军,致使两军未能会合,从此分开各自突围。当晚,我们被包围在鲍鱼岭。王震向老乡了解了敌情之后,决定所有非战斗员,都准备拿起枪和手榴弹,于次日凌晨从敌人的薄弱环节打出去。这时,同志们劝说李季达,快扔掉大提琴吧,也解放那疲惫不堪的背琴老乡。后来,我军这只唯一的大提琴,被扔在山间的一条小河中,无奈地李季达望着他那“宠儿”孤零零地漂流而去。
18日部队进入陕南,由于敌方已知我军的走向。我们是徒步走,敌人是机械化,故我们经常处于被堵击、侧击和追击的状态。敌强我弱,我们只能绕开走,每天的方位不定,时东时西,时南时北。从早到晚,走不完的路,淌不完的水,爬不完的山。有一天连续爬了11座山,一些同志掉队了。李季达爬山也有学问,他杵着一根木棍,上山时走“之”字。大家问他,你为何这样走?他答:“你们看,这座山的坡度,是30到45度,如直上直下,一定很累。我这样走,坡度只有5度,如履平地,就不累了。……但我的步伐要快一点,否则就会掉队!”每到宿营地,李季达睡觉也不一般。因没有行李,睡觉时,大家都在稻草上打开背包,铺上床单,脱下外装睡觉。他只脱下身上那件自己设计的、从右腋下面开扣的长筒夹袍,铺开便是一床夹被,既可下垫,也可上盖;再将两只裤腿内缝上的系带解开,使上、下系带连接在一起,两条裤腿就成一只睡袋。当气候寒冷时,他在夹被上再堆放一些稻草来保暖。起床时只要把裤腿上的系带换回来,穿上夹袍就可以出发了,动作比我们要快很多。突围中,由于很少洗澡和换衣,身上都长了虱子,人们戏称之为“革命虫”。李季达连换洗衣服都没有,自然他身上的“革命虫”要多一些。每晚睡觉也只能集体地铺,以稻草铺地,相互拥挤在一起。某天早上,与李季达临铺的同志用四川话开玩笑地说:“李季达,昨天夜晚,你身上的‘革命虫’,都爬到我的身上喏!”李季达面带歉意,急忙回答:“喔、喔,对不起,对不起,以后不会了,以后不会了。”大家疑惑他以后怎么不会哩?第二天夜晚宿营铺地时,只见李季达在他铺位两边,高高地垒起两堆稻草,然后一本正经地对相邻的同志说道:“我计算了一下,在一个夜晚,我身上的‘革命虫’,是爬不过这座高山的,你们可以放心地睡觉。”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和李季达在一起,不仅能增长知识,也有无穷的乐趣。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他常常给我们带来轻松与快乐。但突围到陕南后,除了被敌人纠缠,日夜走路,又累又困外,在那穷山僻壤中,也没有吃的了。虽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但路旁田间的玉米,已被前卫部队吃光,我们只能去嚼玉米杆。队伍已开始减员,文工团团长徐苓夫妇已掉队被俘,指导员胡代伟也受伤离队,不知生死。王震将军本想将文工团这批“墨水瓶”(他对“知识分子”的称呼)带往延安,而前路会更加艰险。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他决定文工团的同志可以自行离队,并发给衣物和路费。此后不久,我们的李季达也掉队了,幸好被李先念部队收留。最后,文工团随三五九旅回到延安的,只有我和海啸、杜利等6人。
新中國建立初期,李季达在北影作曲组工作。我因1949年在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看到匈牙利的民间乐器“钦巴龙”(Cylbalom)和我们的扬琴一样,但音域宽,声音大,有踏板。李季达曾教我学扬琴,1950年春为借鉴“钦巴龙”来改革我们的扬琴一事,曾几次去北影请教,后来他给我设计了一个新式扬琴,有半音,可转调,能奏和弦,有踏板。因工艺过于复杂,而李季达又调往长影,此改革未能继续。我到他家时,又见到一件他的“作品”,一个活动的书架,约6层,呈圆柱状,可整体移动和每层转动。他将常用的书刊放在上面,置于座椅边,需看哪本书刊,随手可取。
自他去长影后,我们再无联系,遗憾的是竟连他的生卒年月也不知道。近查网络,得知他先后为两个制片厂写了《吕梁英雄》《智取华山》《新局长到来之前》《人参姑娘》等8部故事片和木偶片的音乐。时间截至于1980年。又从网络上发现他1979年2、3月份的手迹,这是写给中国音乐研究所一位同志的两封信,其中提到他在研究曾侯乙编钟的铭文。又写到:“我现把历博(历史博物馆)Y332商代陶埙复制出来了,因测有尺寸,与录音对证是一致的。现又在复制Y333小的陶埙,现基本成功了,正在修改音孔后第二次烧制中。”“我想把曾侯乙的磬全部复制出来,能合(和)编钟演奏,已经问得安徽歙县制砚工厂之砚石即可制磬。复制的目的,是为了两点:一是从复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是为了与编钟合奏。”李季达写此信时,应已年近古稀,仍孜孜不倦地在音乐领域探索,不仅亲手复制了商代陶埙,当1978年震惊世界的我国最完整一套编钟出土后,他又在研究编钟和它的铭文,还打算复制曾侯乙编磬,并畅想有一天能钟磬合鸣,让全世界都能听到2400多年前我中华文明的天籁之声。
李季达,一位生命不止,创造不息的音乐奇人。
注释:
①见2014年5期《文艺理论与批评》刘锋口述,李丹阳整理:“(孩子抗战剧)团里搞音乐的还有李季达,他是个怪才,他一个人可以演奏几种乐器。它会自己发明、制作乐器,做过西班牙舞的响板,还曾用木头做成喇叭形,贴上一张纸,弄出火车呜-呜-开过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