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策略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主体;探究;策略;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61 - 01 “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中,积极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再创造的教学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中,学生要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就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教师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先后出示一个圆形铁线圈与圆形实物。请问: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学生推上了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生l:用卷尺或绳子直接绕着铁圈或圆形实物测量(绕线法);生2: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进行测量(滚动法);截断拉直測量(化曲为直)。师:真聪明,办法真不少。紧接着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较大的圆,教师特意制造矛盾冲突的情境。发问:谁能用刚才的办法进行测量圆的周长。顿时,学生愣了,个别学生上台实践尝试测量,结果都没成功。教师灵机一动,如果一个圆有大操场那么大,用这些方法行吗?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这些办法都不实用,有局限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提高嗓门问道:那该怎么办呢?教师话题一转,十分巧妙自然地揭示了课题,明确了探究目标。让学生自主的按自学提要去测量数据,发现规律,推导公式,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再一次把握到学习的主动权,掀起自主探索问题的学习高潮,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将亲身经历并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特别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思考权、发言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确保学生能充分实践,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期望,保证学生能主动实践,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对学生而言实际上就是学习目标,随着问题解决,目标也就得以实现。
3.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解决”并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让学生不断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进行不断优化与激励:假如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策略妙,则称为聪明人。众所周知的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巧妙地运用等量转化思想将大象重量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称石头,问题很容易就得到解决。再如司马光“砸缸救人”就是打破常规直接救人的定势思维,变人离水,为水离开人的逆向思维,间接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有的采取剪拼;有的采取度量法;有的采取折角形成一个平角的方法。更妙的是借助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也就是180度。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有力的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其解决问题的策略虽不同但都能达到目的,从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得到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4.开拓问题解决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依据一定的学习目的发展积极主动的创造思维,实现解决问题时,善于联想、打破常规、多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记得我在听一节公开课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解决这样的一到题目:求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在汇报交流中,有一位学生的列式是:3.14×10+10= 41.4(厘米)。当时,教师可能没有特别关注到学生的解题思路,就立即判断其列式无根据是不正确的。却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其实图中扇形所在圆的直径是图中半圆所在圆2倍,所以扇形所在圆的周长也是半圆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那么,阴影部分周长为3.14 xl0÷2 x2 +10,即得3.14×10 +10。学生能发现其中奥秘,独特的见解,相当可贵,理应赞赏,这种肯于多思和独创性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不仅获得科学的学习乐趣,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淑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考试周刊,2012( 30):76 -77.
[2] 沈萌萌,论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 19):44 - 44.
关键词:主体;探究;策略;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61 - 01 “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教师创设最佳认知活动中,积极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再创造的教学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中,学生要经历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就以《圆的周长》教学为例,教师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情境,先后出示一个圆形铁线圈与圆形实物。请问: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教师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学生推上了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生l:用卷尺或绳子直接绕着铁圈或圆形实物测量(绕线法);生2: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进行测量(滚动法);截断拉直測量(化曲为直)。师:真聪明,办法真不少。紧接着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较大的圆,教师特意制造矛盾冲突的情境。发问:谁能用刚才的办法进行测量圆的周长。顿时,学生愣了,个别学生上台实践尝试测量,结果都没成功。教师灵机一动,如果一个圆有大操场那么大,用这些方法行吗?学生进行了讨论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这些办法都不实用,有局限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提高嗓门问道:那该怎么办呢?教师话题一转,十分巧妙自然地揭示了课题,明确了探究目标。让学生自主的按自学提要去测量数据,发现规律,推导公式,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再一次把握到学习的主动权,掀起自主探索问题的学习高潮,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将亲身经历并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创设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特别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思考权、发言权,凡是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确保学生能充分实践,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在期望,保证学生能主动实践,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对学生而言实际上就是学习目标,随着问题解决,目标也就得以实现。
3.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问题解决”并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让学生不断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充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进行不断优化与激励:假如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策略妙,则称为聪明人。众所周知的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巧妙地运用等量转化思想将大象重量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称石头,问题很容易就得到解决。再如司马光“砸缸救人”就是打破常规直接救人的定势思维,变人离水,为水离开人的逆向思维,间接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推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有的采取剪拼;有的采取度量法;有的采取折角形成一个平角的方法。更妙的是借助正方形纸片,沿着一条对角线对折,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其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也就是180度。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有力的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其解决问题的策略虽不同但都能达到目的,从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得到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4.开拓问题解决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依据一定的学习目的发展积极主动的创造思维,实现解决问题时,善于联想、打破常规、多方位、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记得我在听一节公开课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解决这样的一到题目:求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单位:厘米)在汇报交流中,有一位学生的列式是:3.14×10+10= 41.4(厘米)。当时,教师可能没有特别关注到学生的解题思路,就立即判断其列式无根据是不正确的。却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解题的思考过程:其实图中扇形所在圆的直径是图中半圆所在圆2倍,所以扇形所在圆的周长也是半圆所在圆周长的一半。
那么,阴影部分周长为3.14 xl0÷2 x2 +10,即得3.14×10 +10。学生能发现其中奥秘,独特的见解,相当可贵,理应赞赏,这种肯于多思和独创性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中,不仅获得科学的学习乐趣,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淑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考试周刊,2012( 30):76 -77.
[2] 沈萌萌,论创造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 19):44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