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何足畏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121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乏味的工作、糟糕的交通、繁琐的家务以及学习,我们经常会感到很无聊。这些抱怨究竟是有根有据,还是借口托辞?当我们感到无聊时,又该如何让生活变得充实、快乐呢?无聊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一直试图找到无聊这种沉闷情绪的心理学基础。美国纽约城市学院的心理学家约瑟夫·巴尔马克,在上世纪30年代末,指出无聊感是一种类似于睡眠的感觉,无聊感是刺激和动力不足的一种复合物。
  1986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家诺曼·D·森德伯尔与他的学生理查德·F·法默对无聊进行了更系统的研究。他们共同发明了由28个问题组成的无聊倾向量表(Boredom Proneness Scale,简称BPS),用BPS测试人们在不同境况下产生无聊感的倾向性,结果显示,几乎每个人在身处重复、单调、压抑的环境却无法摆脱的时候(如排队等候),都有过短暂的厌烦情绪。但有些人却频繁地感到无聊,他们需要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刺激;或者由于不具备自娱自乐的能力而闲得无聊;或者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对“生存”本身产生厌弃。
  
  两大因素催生无聊感
  
  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外部刺激不足和自身调节能力偏弱。
  2005年,沃丹洛维奇和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J·克雷格·华莱士,以及西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史蒂文·卡斯在BPS分析中指出,无聊感的产生主要归咎于两个因素,其一是外部刺激,或者说是对新鲜感、兴奋感以及变化的渴望。由于渴望外部刺激,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陷于无聊中。英国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汉斯·艾森克指出,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持续变化的刺激,才能达到最佳的唤醒水平(arousal level),否则无聊感就油然而生。
  尽管性格外向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外部刺激,但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却各不相同。这是在BPS测试中总结出的第二个因素。爱好广泛且富有创造力的人,就不容易陷入无聊的泥淖。如果内心世界不充实,自身调节能力又弱,再多的外部刺激和新鲜感也会转瞬即逝。
  
  情绪波动会陷无聊深渊
  
  情绪对无聊感的产生也很有影响,拥有积极自我意识的人很少会觉得无聊;相反,不清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就会深陷在“无聊”的深渊中。1951年,澳大利亚籍精神分析学家奥拓·费尼谢尔在对无聊情绪的精神分析中说,由于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就会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个体不知道找乐子,被无意义感包围,就会产生一种更复杂的无聊感,直指生存问题本身。而当个体出于现实考虑或迫于其他压力,放弃了至关重要的生活目标和梦想,无聊感也会随之产生。
  2000年,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巴尔迪尔,描述了六例被他称之为“生活无聊感”的案例。这些案例显示,失去生活目标会使人产生深刻的无聊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放弃当生物学家的梦想后,后悔嫁了一个不喜欢的丈夫,生活在空巢一般的家里:另一位男性放弃了当天文学家的梦想,转而投身宗教事业,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通过“内观”来对抗无聊
  
  无聊感各有不同,治疗无聊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总是被无聊感占据,他就应该尝试培养新的兴趣爱好,或者学习一些新的技能。通过自我训练,发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周围的美,就不会感到无聊。
  2003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克尔克·沃伦·布朗和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M·瑞安在一篇论文中写到,充分认识自我和周边环境是内观(mindfulness)的关键。内观是人感知和关注当前的状态,源于东方哲学中的打坐冥想,要求练习者缓慢放松,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吐纳和肢体感觉,并让思绪天马行空般穿行于脑海。内观训练可以帮训练者提高注意力,走出情绪的漩涡,从而减少无聊感的产生。
其他文献
网民监督是公民监督权具体化的一种形式。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觉醒、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自身的特点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网民监督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并
多学科竞赛、全国英语奥林匹克能力竞赛、各种测验、模拟……面对接连不断的考试,我们就像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的士兵。  有人说,频繁的考试像翻来覆去的死。  平静地背着书包,进进出出穿梭于不同的楼不同的考场之间。高一的学弟学妹们紧张而又兴奋地讨论试题如何如何、自己做得如何如何。听到这些我的嘴里竟冒出一句:“想当年,我们也—样。”  其实。才过了一年而已,高二的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把很多东西埋了起来,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