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子野睁大眼睛问道:“真的?”
智真长老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僧人不打诳语。”
智真长老说,自己去准备一点素菜素酒,和于子野好好庆贺一番。于子野听了,连连点头,想帮长老一起做饭。智真长老说于子野最近守着小庙辛苦,自己一个人动手做斋饭就可以了。于子野笑着退了出去,忙着扫地去了。智真长老进入厨房,不一会儿就炒好了几个素菜,准备了一壶素酒,摆在桌子上,很客气地请于子野入座。
智真长老不喝酒,素酒显然是为于子野准备的。智真长老斟了酒,略带歉意地说,于子野来到小庙受罪了,请喝几杯酒暖暖身子。
于子野连连谦让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智真长老笑着再次斟酒,于子野也没推辞,一口喝下。几杯之后,于子野脸色大变,突捂着肚子痛苦地叫着:“我……我肚子很疼。”
智真长老听了,哈哈大笑着站起来道:“小子,是你将我情报的内容变更了?”
于子野仍捂着肚子,抬起头望着智真长老,许久问道:“如此说来,你……就是小野二郎?”
智真长老一愣,睁大眼睛,仔细打量着于子野,狠狠问道:“你……是于文的儿子?”
于子野咬着牙,缓缓地点点头。
于文是江湖侠客,行走各处,扶危济贫,抱打不平。十年前,于文联络了一个高手,准备去寻找一个倭寇间谍。这个倭寇间谍,到处搜集情报,送给倭寇,祸害百姓,可是,他的行踪犹如鬼魅一般,几乎没人摸得请。一天,于文骑马回到家,几杯酒后,高兴地告诉儿子于子野,自己已经掌握了那个倭寇间谍的蛛丝马迹,不久就会将那人绳之以法。第二天,于文就挥别于子野母子走了,临走时说:“等着,等我抓住那个该死的间谍后,就马上回来。”
可是,于文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几天后,江湖上传来消息,于文死了,竟然是中毒身亡。
他联络的那个高手,也仿佛在江湖上蒸发了似的,再也不见踪影。
于子野找到父亲的尸体,在父亲的鞋底夹层,发现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段话,在这段话里,他才知道,那个倭寇间谍名叫小野二郎,就是于文联络的那个高手。于文之所以联络他,就是怀疑他,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接近他,以便找到更多的证据。于文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发现了小野二郎,小野二郎也猜测出了他的意图,于是,就在他吃的饭中下了毒,于文最终毒发身亡。
在那张字条中,于子野还得知一个消息,就是小野二郎的右手少了一根小指。
于子野拿着字条,发誓一定要抓住小野二郎,为父亲报仇,为国家除害。他埋葬父亲后,安顿好母亲,就一个人出发了,十多年来,走遍沿海一带,到处打听。他相信,作为间谍,小野二郎一定还在沿海一带活动着。等到了这个地方,打听之下,知道小庙里有一个和尚,是十年前来到这儿的。他心里一动,暗暗注意上了智真长老,在他有一次出来的时候,特意跟踪观察了他的右手,果然少了一根小指。于子野更加肯定,智真长老就是小野二郎,已经隐身小庙,化身做了和尚。于是,于子野在庙会期间,假装晕倒在庙门前。他想,小野二郎一直以慈悲为怀作遮掩,面对着那么多的香客,是不会不收留自己的。这样,自己就等于接近了小野二郎。在庙里待下后,于子野发现小野二郎每次下山,都会以化缘为借口去传送情报。一次,趁着小野二郎不在庙里的时候,于子野悄悄进入小野二郎的禅房,将他收藏的情报变更了内容,再依样装入信封里,封签严实。小野二郎去传递情报时,拿了信封,没想到有人会更改里面的内容,就送了出去。倭寇接到情报大喜,以为平海卫真的没有明军,准备去狠狠抢劫一次,没想到冲去的时候,竟然被戚继光将军的大军团团围住,一网打尽。

小野二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瞪着于子野,如一只狼一样吼道:“我……我要宰了你。”说着,他从衣服内抽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向于子野狠狠插去。他的匕首没有插入于子野的身体,因为,他的手腕被一只突然伸出的手抓住,使劲一扯一抖,“咔嚓”一声响。小野二郎出乎意料,一声惨叫,手腕脱臼,匕首“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出手的是于子野,他当然没有中毒。
小野二郎有些不解道:“怎……么可能?”
于子野冷哼一声告诉他,自己在喝酒前,已经暗自在嘴里嚼了很多绿雪芽茶。他接着讥讽地问道:“绿雪芽茶能够解毒,你在我们这儿蛰伏那么多年,不会不知道吧?”
小野二郎听了,低下头,长叹:“我怎么就没想到绿雪芽茶啊。”
几百年后,福建的茶农将当年的绿雪芽茶进行移植、改良,最终配制成了著名的福鼎白茶,成为海内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