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身份(1990—2000)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0000)
  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85美术思潮运动之后,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家迁居海外,这些迁居海外的这些艺术家在创作中大量使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在国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的艺术家与国际大展的频频碰撞,使当代艺术交织在本土化语境和全球化语境中。1992年,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开放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接踵而来的是都市文化、商业社会、流行文化的兴起,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艺术语境的转变。艺术家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敏感自身当下的生存经验,注重个人化的情感表达,“回归现实”,并在追求自由创作的同时,逐步地与国际语境接轨。
  20世纪的最后十年(1990-2000),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日趋成熟,一方面,它不再局限于对文革历史的反省和日常生活的热衷,而是力图从本质上找到艺术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对应;另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艺术之旅,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进一步成熟提供了积淀,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在与西方艺术思潮的关系上,它已经游离开早期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简单模仿、复制,转而进入一个东、西方互为参照的体系中去完善自身。伴随着国际大展威尼斯双年展、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和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等这样一些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的艺术展览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抛出的橄榄枝,同时,部分中国艺术家开始了他们的西方游学和生活……这样的近距离接触,也迫使中国当代艺术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找到自身的立足点。
  如果差异性仍然是对抗全球巨大化影响的有效方式,那么,如何在自己的艺术中凸显中国文化自身的特点,以此来与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当代艺术拉开距离,成为这一时期艺术家的迫切使命。而事实证明:此时活跃在国际上的中国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中国的经验作为一个切入国际的立足点。在他们的艺术表现中,中国身份的强调与中国符号的突出,清晰可见。
  在身处东西方文化之中时,这些艺术家非常智慧的“以西打东”或者称“打中国牌”,展开了新一轮的的艺术与智慧的游戏。例如:徐冰、艾未未、蔡国强、谷文达等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中,大量使用中国的汉字、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或者从更古老的中国文学、历史中去寻找借鉴,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来进行文化角度的反思、批判、挪用和再解读。
  艺术家徐冰的作品总是以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单位——汉字作为媒介进行创作,以此来反映社会文化中最基本也是最深切的问题。并且,对汉字这种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在他移居海外之后不但没有停止运用,反而与西方文化中最基本的单位一一字母发生了关系,从而反映出很多超越国界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文化问题。以下以徐冰部分作品为例,解读在全球化语境中他的作品中中国身份的凸显。
  徐冰1994年創作的《文化动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是在北京郊区的一个猪场里实施的,徐冰选择了一头公猪和一头母猪,让农场主算好它们交配的日期,等到发情期的时候让两头猪在猪圈里交配,在此之前,徐冰将猪麻醉、剃毛,然后在母猪的身上印上类似“天书”中的“伪汉字”,在公猪身上印上与之相对应的“伪英文”,印制的方式是采用了中国活字印刷的模子逐个印上去的。徐冰在猪圈里铺满了印刷书籍,两头猪随意地奔跑追逐在 铺满书的展厅中,在被它们践踏得狼藉不堪的书页纸张上进行交配。这是徐冰有了海外游学经历之后的一件作品。比较直观的通俗的解释是说:“印有“汉字”的母猪代表中国文化,印有“英文”单词的公猪所代表的是西方文化,两猪的交配行为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所形成的暴力强奸,是一种文化入侵的表现。”但对于自己作品的各类阐释,徐冰从来都是不置可否。人刻意安排猪的环境改变,却使人处在了一个尴尬的环境中。其实,环境的错置暴露的不是猪的不适应,而是人的不适应。人们想象他们正在把猪的“私生活”带入“公共”空间,于是人的自以为是使观众在欣赏猪交配时面露尴尬,而猪则专注于本身的“利益”,目中无人。这件作品尽管是徐冰在出国之后在中西方文化相碰撞的语境之中所做的,其中也表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和碰撞,但以文字为核心的文化对人们思想所形成的禁锢和规训是不分东方西方的,它属于生活在“文明社会”的全人类。
  《文化动物》是对于中国一次极富深意的言说。徐冰曾自述“创作之初,希望将这个作品命名为《一个转换案例的研究》。当时的他喜欢思索深刻的问题,并一心认为他的作品需要比较重的文化准备与负担,比如像《天书》这样的。但后来他发现美国人对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关注其实很低,即便徐冰赋予作品以厚重的文化意义,美国人也并不一定能了解与认可。他认为《文化动物》是一种尝试”。他说:“我很希望我在表述方式上是特别国际化的,所以我就想尝试一种直接的视觉、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语言来创作,来和国际的艺术语境对接。”
  文字是一种语言性质的符号,语言学家索绪尔曾说:“整理语言的规律,犹如捉鬼魂”,可见,文字所隐喻和代指的内涵并不同它的简单形体那般浅而易懂。中国的汉字和西方的英文字母所代表的两种文化是否可以通过在字形上做出某种形式的整合而達到某种“融会贯通”呢?徐冰的“新英文书法”便是出于这种愿望的一种尝试。徐冰对文字、 语言和书籍的使用,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与国际背景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两个领域间的对话和沟通。比如英文书法作品《生活中可以逃避,但在艺术中是不可能的》(In life you can hide, but in art it's impossible )是利用中国书法形式,英文字母与字义构成中西方文字的互溶。“新英文书法系列”模糊了中西方文化的界限,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互交融,让懂中文的人和不懂中文的人同样感到惊异,引起了东、西方的极大兴趣。荒诞赋以严肃,诡秘藏于平易。“新英文书法系列”创作,试图从中西方文化的基本单位文字入手,对其做出改变,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时,作用于人们思维中最顽固和己经习惯于规训的那一部分。文字作为文化的表征符号和基本单位,与人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有着多维的复杂性关系,关于徐冰“新英文书法”的争议和质疑也多集中于此,对于“新英文书法”的理解和评价在文字的历史追溯中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中国意象是中国文化身份的象征或名牌,是中国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标志。对于受传统文化哺育的艺术家而言,在创作中对传统文化意象的挪用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甚至全盘西化的八五时期,艺术家对于传统意象的挪用则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选择。全球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对话。艺术家对中国观念的挪用,传达了中国经验与东方精神。正如徐冰说的:“西方人都对书法有兴趣,但是没法真正进入书法的欣赏境界。不认识字就只能当做图画来理解。我通过这种方式把书法艺术真正带到西方去。”如果艺术家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方法论和智慧,本土和国际,中国和西方文化、社会性因素都可以互相转换,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西方的观众逐渐了解并认同这种身份。
其他文献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家谱收藏中心所藏家谱进行核查整理并对对馆藏家谱的姓氏分布、版本年代、装帧形式、名人家谱、破损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统计。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和正史、方志一起是中华民族历史学研究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湖南图书馆就派馆员常驻长沙水陆洲天伦造纸厂,从废纸堆中抢救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历代人民在历史中创建的优秀文化的总和,具有博大精深和民族性强等特点,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是从目前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承方式,以及传承者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传承,供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  引言:在
期刊
(宁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店名是店家的招牌,也是简短的广告语,好的店名往往能加深顾客的第一印象。我们选取了银川市783家酒店的名称,主要从名称构成、修辞学角度对酒店名称进行分析,其次,探索酒店名称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家”文化以及人们追逐潮流、求新求异,求吉祈福、招客进财等社会心理。  【关键词】:店名构成;修辞格;社会心理  店名通常由属名、业名以及通名构成,酒店命名
期刊
(西安外事学院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我国的语言学者兼哲学家金克木先生认为20世纪是语言学的世纪,尤其是自索绪尔发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之后,便以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语言学研究、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以语言学与其它科学的结合,在上世纪后半期越来越向交叉学科方面延伸与发展,直到进入本世纪之后,我国在比较学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跨学科的研究。下面以此为出点选取跨学科视角对商务
期刊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大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能够接触到更多对个人成长有利的知识与技能。在现代普通高校本科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结合学生成长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来不断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从而为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有力的帮助,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关
期刊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汉语中的数形量结构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如:(1)三大块蛋糕,(2)一大群鸭子。其独特之处在于该种结构中,形容词插入到量词与数词之间,形成数形量的结构。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该结构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其梳理,对掌握目前该结构研究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数形量;数词;量词;形容词;名词  1.引言
期刊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Abstract】: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was an Irish poet, dramatist, mystic and public figure.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23 for what the Nobel
期刊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44)  【摘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是普通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本文主要分析普通高校本科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希望可以给其他的研究者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高校本科;艺术课程体系;策略  一、构建特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校本科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相对于来说比较单一,大部分是通过课堂强制性掌握的模式,没有能够充分调动
期刊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社会实践做为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也越来越被重视。美术类高校由于其本身特点,社会实践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只有把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美术类高校教书育人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社会实践;美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04年党中央发布
期刊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在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下,国家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各国都在强化自身文化,通过制造潮流,进行文化扩散和入侵,这种现象也体现在中国女性眉形的表现上:有跟随潮流文化走的,有在各种文化中迷失自我的,也有部分仿古的等。人们很容易在多样的选择中迷失自我,但更该做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并且根据自身特质与当今时代的环境加以改良,打造适合东方女性气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