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科研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探究了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以及具体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教科研热情;发展动力;多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03-03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涌现出了大批量的教科研成果。但是在深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却发现部分教师对教科研的热情不断消退,逐渐失去研究动力。如教师研究教学内容不积极,对专家培训和讲座存在应付心态等,难以落实学校的教科研计划以及相关制度,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些现象展开分析。
一、教师教科研热情消退原因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教师教科研热情却逐步消退,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身原因
部分教师片面地将教科研作为评职称晋升等级的手段。部分教师为了实现个人目的,甚至弄虚作假,如果难以达到目的,他们便态度更加消极。
由于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较低。并且长时间从事单一工作,在固定的环境内容易出现厌倦疲劳情绪。由于职业倦怠导致教师缺乏职业认同,丧失兴趣,无法真正深入研究。
(二)外部环境影响
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组织了大量的教科研活动,如组织专家讲座、举办论文以及课例竞赛等。很多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但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部分教师应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多媒体使用范围较少、效果较差,不利于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1]。
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教师发表论文的需求,以发表评奖等各类名义引诱教师上当受骗;部分教育刊物以发行专辑和特刊等方式收取高昂版面费,导致真正搞教科研的教师感到失望与寒心。学生成绩与教师科研并不对立。
(三)教研缺乏品质
教研工作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科学化的重要动力。但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功利化,忽视了教员的品质要求;学校领导在教研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深入研究課题,来挖掘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升和发展,抑制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受学校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并没有重视教研工作的创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影响。另外,学校领导的引导能力,对学校教研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教研平台的创新建设,导致教师在教研创新过程中缺乏品质。
二、提高教师教科研热情发展
(一)树立正确教科研观念
教育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动态发展的,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教师应当不断开拓创新,激发工作热情,重视生活中活泼动态的变化[2]。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教科研的重要意义,克服功利化倾向,脚踏实地的钻研问题。当教师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专心研究,一定会取得研究成果。
(二)努力提高教科研实效性
提高教科研时效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性问题虽然是小问题,但是却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深入分析便能有效解决。可以重视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如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为话题的教研活动,也可以使教师对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菜单式专题理论学习,开展问题式理论学习以及拓展式理论学习,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基层教师可以选用案例研究或者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科学方法,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教科研实效性。
(三)倡导小课题研究
对于一些小课题,可以针对教师个体,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情况以及教师的经验提升,此种研究不需要高深、复杂的理论,并且能够摆脱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容易掌握并且十分便于操作。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师教科研参与率低以及浅尝辄止等各项问题,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教学反思以及听课评课,切实引导教师感受到收获。教师也能够在研究中不断地发现新知识,有效实现自我超越和突破。教师切忌不要以偏概全,将缺点扩大化,要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切记不要居功自傲,切记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自怨自艾,应当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认识教科研工作,不断地树立工作发展信息,积极倡导小课题研究,能够在动态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3]。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当应用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同时教师也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巧,在多媒体环境中构建建构主义模型,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通过拥有现代技术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也能够十分便捷地查资料、阅读文献、做调查、写报告。在此基础上做出阐述和讨论,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建构知识体系。
(四)建立教科研共同体
教科研需要教师互相交流和协作,通过建立教科研共同体,能够满足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有效推动教科研,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学校在教研创新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逐步开发共享资源,对各项资源进行深入性的理解和应用,从而逐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借助教研的创新,实施灵活性的教案,完善教学技巧,为了更好地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开发共享性的资源,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创新,精心地进行管理和完善,使教师在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内容时能够有效提高效率。教师应将自己融入共同体中,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学校内部也应当形成建立共同体的条件,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网络交流共同体,通过网上交流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五)主动应对“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教师工作与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应当坦然面对。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這一问题,通过广泛阅读人文社科、人物传记等各类书籍,开阔自身眼界,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自己,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认识,从而有效突破“高原现象”。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汲取精神力量,能够抵制诱惑,形成教育思维,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才能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促进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当加强人文管理,通过实施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营造开放宽松的成长环境,赋予教师自主权以及发展自由权,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激励教师不断发展自我,教师也会关注,并且关注教科研活动。
(六)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必须要对教科研工作进行合理的指导以及评估,让教师看到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参与研究的工作信心,对于脚踏实地的教师应当进行支持,向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能够对教师的成果予以表扬和推广,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4]。对于弄虚作假等行为必须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求真务实,尊重教科研的良好风气。学校有关领导要充分重视学校科研创新的建设,通过引导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利用科学的评估机制,拓宽评估渠道和徐进评估的精细化以及科学化,避免形式化的评价,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逐步放松心情,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增强教师对于专业水平的提升愿望。学校有关领导要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机制进行评价和引导,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化的评价,利用定期的培训引导以及体检创新工作环境,使教师的工作能够更具趣味性。教师在工作当中能够体会到幸福感,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动力。
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众多,教师必须要从自身查找原因,同时学校与社会也应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打击一切弄虚作假行为,根除贪污腐败风气。使教师能够紧密切合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建构,有必要减少纸笔的客观检测,能够形成新型的研究方式。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建设,为脚踏实地搞教科研工作的教师提供平台的发展机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兵.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
[2]周如俊,查寿堂.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育革新,2016(3).
[3]钱兵,郑友训.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8(4).
[4]张建平.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教育,2017(4).
【指导老师】
崔玲玲(1979~),女,汉族,内蒙古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张凤英(1980~),女,汉族,河北人,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
【关键词】教师;教科研热情;发展动力;多媒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003-03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涌现出了大批量的教科研成果。但是在深入实践教学过程中,却发现部分教师对教科研的热情不断消退,逐渐失去研究动力。如教师研究教学内容不积极,对专家培训和讲座存在应付心态等,难以落实学校的教科研计划以及相关制度,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些现象展开分析。
一、教师教科研热情消退原因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但教师教科研热情却逐步消退,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不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身原因
部分教师片面地将教科研作为评职称晋升等级的手段。部分教师为了实现个人目的,甚至弄虚作假,如果难以达到目的,他们便态度更加消极。
由于教师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待遇相对其他行业而言较低。并且长时间从事单一工作,在固定的环境内容易出现厌倦疲劳情绪。由于职业倦怠导致教师缺乏职业认同,丧失兴趣,无法真正深入研究。
(二)外部环境影响
近年来,各地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组织了大量的教科研活动,如组织专家讲座、举办论文以及课例竞赛等。很多教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参与其中,但是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部分教师应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多媒体使用范围较少、效果较差,不利于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1]。
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教师发表论文的需求,以发表评奖等各类名义引诱教师上当受骗;部分教育刊物以发行专辑和特刊等方式收取高昂版面费,导致真正搞教科研的教师感到失望与寒心。学生成绩与教师科研并不对立。
(三)教研缺乏品质
教研工作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科学化的重要动力。但受社会浮躁风气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功利化,忽视了教员的品质要求;学校领导在教研工作实施过程中,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并没有深入研究課题,来挖掘教科书中的知识结构,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升和发展,抑制了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受学校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并没有重视教研工作的创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有影响。另外,学校领导的引导能力,对学校教研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教研平台的创新建设,导致教师在教研创新过程中缺乏品质。
二、提高教师教科研热情发展
(一)树立正确教科研观念
教育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动态发展的,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教师应当不断开拓创新,激发工作热情,重视生活中活泼动态的变化[2]。教师进行教科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增强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教科研的重要意义,克服功利化倾向,脚踏实地的钻研问题。当教师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专心研究,一定会取得研究成果。
(二)努力提高教科研实效性
提高教科研时效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性问题虽然是小问题,但是却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深入分析便能有效解决。可以重视理论学习的有效性,如开展以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为话题的教研活动,也可以使教师对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研究,通过菜单式专题理论学习,开展问题式理论学习以及拓展式理论学习,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基层教师可以选用案例研究或者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科学方法,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有效提高教科研实效性。
(三)倡导小课题研究
对于一些小课题,可以针对教师个体,关注教师的个人发展情况以及教师的经验提升,此种研究不需要高深、复杂的理论,并且能够摆脱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教师容易掌握并且十分便于操作。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有效解决教师教科研参与率低以及浅尝辄止等各项问题,通过简单易操作的教学反思以及听课评课,切实引导教师感受到收获。教师也能够在研究中不断地发现新知识,有效实现自我超越和突破。教师切忌不要以偏概全,将缺点扩大化,要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切记不要居功自傲,切记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自怨自艾,应当正确看待自己,正确认识教科研工作,不断地树立工作发展信息,积极倡导小课题研究,能够在动态研究与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3]。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当应用各类多媒体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完成知识建构,同时教师也应当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巧,在多媒体环境中构建建构主义模型,引导学生合作交流。通过拥有现代技术提供便利条件,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也能够十分便捷地查资料、阅读文献、做调查、写报告。在此基础上做出阐述和讨论,能够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建构知识体系。
(四)建立教科研共同体
教科研需要教师互相交流和协作,通过建立教科研共同体,能够满足教师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有效推动教科研,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学校在教研创新和建设的过程中,要逐步开发共享资源,对各项资源进行深入性的理解和应用,从而逐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借助教研的创新,实施灵活性的教案,完善教学技巧,为了更好地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开发共享性的资源,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创新,精心地进行管理和完善,使教师在钻研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内容时能够有效提高效率。教师应将自己融入共同体中,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学校内部也应当形成建立共同体的条件,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网络交流共同体,通过网上交流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科研工作的深入发展。 (五)主动应对“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是教师工作与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应当坦然面对。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這一问题,通过广泛阅读人文社科、人物传记等各类书籍,开阔自身眼界,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从另一个视角看待自己,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认识,从而有效突破“高原现象”。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汲取精神力量,能够抵制诱惑,形成教育思维,营造良好的精神家园,才能够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促进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应当加强人文管理,通过实施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营造开放宽松的成长环境,赋予教师自主权以及发展自由权,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与平台,激励教师不断发展自我,教师也会关注,并且关注教科研活动。
(六)建立评估激励机制
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必须要对教科研工作进行合理的指导以及评估,让教师看到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增强参与研究的工作信心,对于脚踏实地的教师应当进行支持,向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能够对教师的成果予以表扬和推广,从而促使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4]。对于弄虚作假等行为必须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求真务实,尊重教科研的良好风气。学校有关领导要充分重视学校科研创新的建设,通过引导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素质,利用科学的评估机制,拓宽评估渠道和徐进评估的精细化以及科学化,避免形式化的评价,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逐步放松心情,提高自身的教学热情,增强教师对于专业水平的提升愿望。学校有关领导要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机制进行评价和引导,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合理化的评价,利用定期的培训引导以及体检创新工作环境,使教师的工作能够更具趣味性。教师在工作当中能够体会到幸福感,才能够不断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动力。
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众多,教师必须要从自身查找原因,同时学校与社会也应为教师教科研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打击一切弄虚作假行为,根除贪污腐败风气。使教师能够紧密切合信息技术发展需求,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建构,有必要减少纸笔的客观检测,能够形成新型的研究方式。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建设,为脚踏实地搞教科研工作的教师提供平台的发展机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兵.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
[2]周如俊,查寿堂.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教育革新,2016(3).
[3]钱兵,郑友训.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8(4).
[4]张建平.影响教师教科研热情的原因及对策[J]天津教育,2017(4).
【指导老师】
崔玲玲(1979~),女,汉族,内蒙古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张凤英(1980~),女,汉族,河北人,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