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协同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理论依据:
所有的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社会技能的进步。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目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A确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B促进形成良好的班内人际关系;C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
2、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A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B教师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验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与高低年级学生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切实掌握其理念,明确其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成员和研究时间等。
(二)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合作交流探讨研究中的问题,分析出具体解决方案,撰写中期报告材料。
(三)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所取得的成绩:
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自主是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合作学习之所以有别于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教材是权威,学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体现出对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自主性,其自主意识大大提高。2、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在与文本,与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面对很多信息。这需要他们对这些信息吸收、辨别、筛选、矫正、剔除。小组合作给予了学生平等民主的氛围,在不断地实践中,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提高了,能力增强了。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 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辈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与别人合作,小组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教师方面:促进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理论的学习,有关教学案例的分析,针对某些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
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教师方面:1、教师预设不足:反思自己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和观摩的一些公开课、研讨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及呈现的时机上,存在诸多不足:A内容不当;B时机不当。2、教师调控不力:A沒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B没让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C没尊重课堂学习的生成性。3、教师评价缺失。
学生方面。1、分组不均:虽然教师力争使分组的小组间同质小组内异质,实现优势互补,但事实上不能完全做到。如我班里,某一小组是四男生,成绩一直为中,其余三生为下,且纪律意识较差。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若没有教师的另外提醒,几乎都不开展合作学习。2、合作不实。很多时候,部分小组也出现了“一言堂”,有的学生主宰了话语权,有的学生永远“沉默是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参加到合作学习中来,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汉思想,依赖心理较重,合作时不思考、不倾听、不交流。个别学生还趁机说说笑笑,讲些与学习无关的话。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位: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中心学校)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学校教学采取的是班级授课制,学生在教室里正襟危坐,专心听教师讲课;学生有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到黑板上板演,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就其局限性来说,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
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自主、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新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心理行为。合作,是共同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协同成功的关键,它能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有促进功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验阶段,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作学习便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对象,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
理论依据:
所有的共同学习方法都包含这样一种思想——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都要负责。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1)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组成功的事;(2)互助,力使小组成功;(3)互爱,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帮助自己达到目的,而合作最能增加组员之间的接触。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社会技能的进步。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目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
研究的基本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A确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B促进形成良好的班内人际关系;C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
2、小组合作的实施过程。A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B教师做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是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验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与高低年级学生共同学习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切实掌握其理念,明确其意义,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成员和研究时间等。
(二)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合作交流探讨研究中的问题,分析出具体解决方案,撰写中期报告材料。
(三)总结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
所取得的成绩:
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自主是人非常重要的品质。合作学习之所以有别于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教材是权威,学生对于学什么、怎么学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体现出对于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自主性,其自主意识大大提高。2、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在与文本,与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面对很多信息。这需要他们对这些信息吸收、辨别、筛选、矫正、剔除。小组合作给予了学生平等民主的氛围,在不断地实践中,他们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提高了,能力增强了。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21 世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辈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与别人合作,小组合作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研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合作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教师方面:促进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有关理论的学习,有关教学案例的分析,针对某些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提高了课堂调控能力。
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教师方面:1、教师预设不足:反思自己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和观摩的一些公开课、研讨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设计及呈现的时机上,存在诸多不足:A内容不当;B时机不当。2、教师调控不力:A沒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B没让自己也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C没尊重课堂学习的生成性。3、教师评价缺失。
学生方面。1、分组不均:虽然教师力争使分组的小组间同质小组内异质,实现优势互补,但事实上不能完全做到。如我班里,某一小组是四男生,成绩一直为中,其余三生为下,且纪律意识较差。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若没有教师的另外提醒,几乎都不开展合作学习。2、合作不实。很多时候,部分小组也出现了“一言堂”,有的学生主宰了话语权,有的学生永远“沉默是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参加到合作学习中来,部分学生养成了懒汉思想,依赖心理较重,合作时不思考、不倾听、不交流。个别学生还趁机说说笑笑,讲些与学习无关的话。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位: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宝力根花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