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富裕,疾病上门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得病以后,常有这样一种想法:以前吃不好,穿不好,生活很艰苦,早出晚归,好不容易孩子也大了,不用很辛苦的接送;家里也有了汽车,不用挤公交和地铁了。吃的也好了,想吃什么有什么,天天都在过年。
  正是享福的时候,有些人得了心脏病,放了支架;有些人得了中风,半身不随;有些人得了糖尿病,眼巴巴看着好吃的不能多吃。
  为什么生活好了,就开始得病了呢?这个问题也困扰了美国的科学家很长时间。
  美国的科学家觉得,发生心脏病的奥秘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在二战后,他们就在一个叫弗明汉的小镇选取了5000多个当地居民,这些人每 2 年都要接受详细的体检,包括测量一些生理指标,并详细记录饮食习惯。从小处着手,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心脏病。
  结果发现以下几种因素可促发心脏病:老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几种因素就叫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自此,美国开始打响三大战役,分别是戒烟、降压和降脂。
  美国对烟草发起的第一大战役是发布吸烟与健康关系报告,这个报告援引了当时在吸烟有害健康的7000多篇文章。1964年,一个星期六的早晨7点,各大媒体的记者进入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把房门紧锁,让记者无法使用电话,之后,记者得到了2份387页的报告,开始现场提问。会议结束后,紧锁的房门打开,消息得以外传,接连几天,这个报告成为了全国各地报纸的头版头条。
  紧接着,美国国会又通过公共卫生吸烟法、室内空气清洁法、增加烟草税收及在烟盒上标明吸烟有害健康等一系列举措,在30年内,使人均吸烟量下降了40%多。
  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防治方面,主要是通过发布高血压指南和血脂指南,重视高血压和高血压的筛查,增加这两种疾病的知晓情况,并使用药物控制。
  这三大战役打下来,成效是比较显著的。在1980年-2000年期间,美国人的因心脏病而死亡的人数减少了一半,三大战役的功劳占了一半左右,另一半则是心脏病治疗技术的进步。
  话说到这儿,并没有说清楚,为什么生活好了,就要得病。
  这还得从美国的三大战役谈起。美国的三大战役打得不错,但是,当时虽认识到,高血压和高血脂虽然导致心血管病,但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高血压和高血脂是怎么来的。
  忽视了这个问题,后果可不得了。
  去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个胖子大国。据说,飞机上胖子太多,压的飞机都飞不起来了。电影院里,胖子要坐两个坐位才行。连医院里做CT检查都成问题,因为胖子体形大,原先设计的空间太小,根本就没法做。
  胖子一多,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就越多,这些人都要吃药,医疗化费也就越高。而且,美国前一段时间的三大战役的成果也快保不住了,这些人得心血管病的可能性太高了。
  后来人们认识到,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需要分成不同的阶段。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下游危险因素,下游的意思就是别的因素导致了这几种情况,上游危险因素是什么呢?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就是饮食习惯不好和体力活动缺乏。中游危险因素是包括血管功能异常等情况。 这就是说,先有饮食和体力活动的问题,才会有血管的功能出了问题,之后才有高血压等疾病。
  科学家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以前光忙着在河的下游又筑坝,又分流的,原来问题出在河的上游。医生光忙着治疗高血压等疾病,没有想到高血压等疾病也需要预防,大家吃的多,不运动,越变越懒,当然还有饮食不健康,深加工食品过多的问题。结果是胖子越来越多,高血压、高血脂的人也越来越多。河的上游污染了,仅清理下游怎么能行呢?
  现在美国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又开始筹划一场新的战役,这场战役叫“0级预防”,要溯本清源。这话怎么讲?不是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病吗?我们从小时候就开始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甚至连吸烟都要预防,因为一旦成瘾,就很难戒掉。
  为什么生活富裕了,疾病就开始找上门的原因了,原来是有钱之后,好吃的多了,就管不住嘴了,大鱼大肉,天天都是好吃的。汽车也买了,上楼也有电梯了,回家在沙发上一躺,就开始舒舒服服的看电视,玩电脑,身体一犯懒,就会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继而心脏病就找上门儿来了。
  其实,不只是个人是这样,在国家层面也是这样。有人说,心血管病人多,这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副产品。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得心血管病的人很少,但一富裕,患病人数就开始直线上升。国家富强,心脏遭殃。
  其实,从个人的角度,预防办法很简单,就是“管住嘴,迈开腿,饭吃八成饱,日行万步路”,有毅力就能坚持。而且,最重要的是从小就要养成不贪吃,爱运动,避烟酒的好习惯。但要从国家角度看,怎样保证公众合理饮食,还要让人们动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美国的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做法能否有效,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