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使阳光更灿烂,教改之势正燎原。
惜乎换汤未换药,素质难过分数关。
迈进新世纪以来,教育界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提倡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教改的春风拂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可谓润物有声而深入人心。但是,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推移,激情过后,冷静沉思,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教改的主载体——学校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偏远的山区学校,虽然在主管领导视察时也“改”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其实不过是象征性的敷衍塞责;在升学率的无形指挥下,这些学校里的基本教育模式仍是“车间型”和“精华版”:一方面通过学校的严格管束、教师的苦口婆心,课堂填鸭地把孩子们教得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共性突出而个性湮没,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正如同同一工厂里同一车床锻造出的同一批模具;另一方面,为了所谓的分数和名次,教师又不得不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极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好让他们鹤立鸡群、一鸣惊人;东挡西杀、摘金夺银。
这里,笔者只想根据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心得,谈一谈如何处理、协调好一个班级的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关系,从而整体提升班级素质。
说到尖子生和后进生,这我们无需讳言,因为在校生学力的客观差距的确能令人不可思议、触目惊心。比如从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卷面上看,得高分者为数不多还不算奇怪,个别学生的语文不但词不达意、别字连篇,而且字体都东歪西斜、七圆八扁;个别学生的数学不但思维混乱、逻辑失常,而且概念都模糊不清、张冠李戴!而一般的农村中学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局考虑,录取率仍是100%!
面对这样的班级,为全面提升集体素质,在致力于班级比重最大的中等生管理的同时,笔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班级的两端,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定了管理目标——优劣得所。就是说,为全体学生制造一个平等发展的环境氛围,各展所长的竞争平台。尖子生由100分提高到110分数应该肯定,后进生由40分提高到45分更应该表扬。分组竞先、分层冲刺。班中学生说话可以眉飞色舞,但决不允许盛气凌人;可以婉言拒绝,但决不允许冷言嘲讽;可以谦逊有礼,但绝不允许低声下气。人人都勤思乐学,为集体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管理原则则因人而异,对尖子生是小题大做,对后进生则是大题小作。在关爱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前提下,对尖子生多一份严厉让他们明白快马加鞭的道理,更多一份责任心和自觉性;对后进生则多一份宽容,让他们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更多一份上进心和主动性。
具体的管理手段,笔者形象地将之称为“四两拔千斤”。
两只手腕抓尖子生。一只手腕抓班内,一只手腕抓班外。不仅要向课堂八小时要效率,而且还应该把管理的触角伸向课件、课下和课外,尤其是周末,一定要打破“5+2=0”的社会魔咒。
一只手腕抓学习,一只手腕抓纪律。让尖子生明白不仅要争当学习楷模,更要争当做人标兵,能够明白学无止境,天外有天;能够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事为人先;能够明白任重道远,快马加鞭。
一只手腕抓巩固,一只手腕抓提高。班级前五名向第一名看齐,班级尖子生向年级看齐,再向全市前300名、前50名冲刺。指导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目标及计划,总结经验与不足,互相监督竞争,定期学习交流,从而相得益彰。
两只眼睛看后进生。一只眼睛含真诚,一只眼睛含关爱。面对班级成员,作为教师不仅要一碗水端平,甚至还要向后进生有所偏移,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接近他们而切忌不闻不问甚至冷眼相向、鄙夷嘲讽。要知道,真诚与关爱是打开后进生封闭之门的最好钥匙。
一只眼睛看现在,一只眼睛看未来。既要公正客观地看待后进生现存的缺点,不夸大,也不缩小,又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到其可能转化的良好趋势,循循善诱,使之扬长避短,展现亮丽。
一只眼睛戴上透视镜,一只眼睛戴上显微镜。既要深入分析后进生存在不足点的各种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又要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可贵之处,从而正面疏导。
总之,用“四两拔千斤”的方法协调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充分激发其固有潜能,进而带动中等生,百花齐放、万马奔腾,做到了优劣得所,也就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班级的素质。
一只独秀难称美,厚此薄彼何足论!
优劣得所齐争先,万紫千红才是春。
惜乎换汤未换药,素质难过分数关。
迈进新世纪以来,教育界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提倡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的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教改的春风拂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可谓润物有声而深入人心。但是,经过近十年的时间推移,激情过后,冷静沉思,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教改的主载体——学校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偏远的山区学校,虽然在主管领导视察时也“改”得有板有眼、声情并茂,其实不过是象征性的敷衍塞责;在升学率的无形指挥下,这些学校里的基本教育模式仍是“车间型”和“精华版”:一方面通过学校的严格管束、教师的苦口婆心,课堂填鸭地把孩子们教得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共性突出而个性湮没,继承有余而创新不足,正如同同一工厂里同一车床锻造出的同一批模具;另一方面,为了所谓的分数和名次,教师又不得不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极少数的尖子生身上,好让他们鹤立鸡群、一鸣惊人;东挡西杀、摘金夺银。
这里,笔者只想根据自己多年的班级管理心得,谈一谈如何处理、协调好一个班级的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和后进生的关系,从而整体提升班级素质。
说到尖子生和后进生,这我们无需讳言,因为在校生学力的客观差距的确能令人不可思议、触目惊心。比如从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卷面上看,得高分者为数不多还不算奇怪,个别学生的语文不但词不达意、别字连篇,而且字体都东歪西斜、七圆八扁;个别学生的数学不但思维混乱、逻辑失常,而且概念都模糊不清、张冠李戴!而一般的农村中学从九年义务教育的大局考虑,录取率仍是100%!
面对这样的班级,为全面提升集体素质,在致力于班级比重最大的中等生管理的同时,笔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班级的两端,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定了管理目标——优劣得所。就是说,为全体学生制造一个平等发展的环境氛围,各展所长的竞争平台。尖子生由100分提高到110分数应该肯定,后进生由40分提高到45分更应该表扬。分组竞先、分层冲刺。班中学生说话可以眉飞色舞,但决不允许盛气凌人;可以婉言拒绝,但决不允许冷言嘲讽;可以谦逊有礼,但绝不允许低声下气。人人都勤思乐学,为集体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管理原则则因人而异,对尖子生是小题大做,对后进生则是大题小作。在关爱全班每一位学生的前提下,对尖子生多一份严厉让他们明白快马加鞭的道理,更多一份责任心和自觉性;对后进生则多一份宽容,让他们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更多一份上进心和主动性。
具体的管理手段,笔者形象地将之称为“四两拔千斤”。
两只手腕抓尖子生。一只手腕抓班内,一只手腕抓班外。不仅要向课堂八小时要效率,而且还应该把管理的触角伸向课件、课下和课外,尤其是周末,一定要打破“5+2=0”的社会魔咒。
一只手腕抓学习,一只手腕抓纪律。让尖子生明白不仅要争当学习楷模,更要争当做人标兵,能够明白学无止境,天外有天;能够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事为人先;能够明白任重道远,快马加鞭。
一只手腕抓巩固,一只手腕抓提高。班级前五名向第一名看齐,班级尖子生向年级看齐,再向全市前300名、前50名冲刺。指导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目标及计划,总结经验与不足,互相监督竞争,定期学习交流,从而相得益彰。
两只眼睛看后进生。一只眼睛含真诚,一只眼睛含关爱。面对班级成员,作为教师不仅要一碗水端平,甚至还要向后进生有所偏移,应当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接近他们而切忌不闻不问甚至冷眼相向、鄙夷嘲讽。要知道,真诚与关爱是打开后进生封闭之门的最好钥匙。
一只眼睛看现在,一只眼睛看未来。既要公正客观地看待后进生现存的缺点,不夸大,也不缩小,又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到其可能转化的良好趋势,循循善诱,使之扬长避短,展现亮丽。
一只眼睛戴上透视镜,一只眼睛戴上显微镜。既要深入分析后进生存在不足点的各种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又要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闪光点的可贵之处,从而正面疏导。
总之,用“四两拔千斤”的方法协调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关系,充分激发其固有潜能,进而带动中等生,百花齐放、万马奔腾,做到了优劣得所,也就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班级的素质。
一只独秀难称美,厚此薄彼何足论!
优劣得所齐争先,万紫千红才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