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提出到 2020 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为了彻底贯彻这一目标,不同于以往的单一模式,扶贫攻坚任务从多角度,全方位大力开展,结合创新的理念,实现精准扶贫。保险就是一种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拓展,利用保险参与扶贫脱贫,有助于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保险可以凭借其风险转嫁与分散功能、经济补偿与给付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保险行业体制机制优势,全面加强和提升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助力“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同时保险参与扶贫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新天地,具有大量的需求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现有的 7000 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 42%;因灾致贫的有 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 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 20%。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保险,通过产业、农业保险来助力贫困户自力更生走出贫困,解决因产业致贫的问题;通过健康保险来为贫困户的健康提供保障,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通过财产险和意外伤害来弥补意外损失,解决因灾致贫的问题;通过向贫困户子女提供助学贷款保证保险,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因学致贫的困境。因此,保险行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即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有利于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
结合大的脱贫背景分析和保险行业的自身优势,我们可以看到,保险行业在脱贫攻坚上具有很大的前景, 但是通过对市场现有扶贫保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产品更多的是以往产品的组合,对于贫困户而言,保障范围窄且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面向农户和已经有能力去致富的农户或者农村合作社,但是对于贫困户而言,最基本的保障体现的并不多。所以我们想要推出适合脱贫,可以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的设计保险产品,真正做到对接贫困户保险服务需求,同时保险公司也应该履行脱贫社会责任,为贫困户提供更为全面和贴心的服务,助力脱贫目标的实现。
一、保险产品分析
(一)医疗险
因病致贫已经成为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农村尚不发达的医疗条件、突如其来的大病给无数贫困家庭雪上加霜,让他们在脱贫的路上举步维艰,也使得很多本已脱贫的农民因病返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虽已在广大的农村铺展开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门诊、住院补偿限额较低、大病覆盖面不够广、合作医疗机构限制较多的种种问题。因此在险种设计上:(1)针对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障(2)拓宽投保年龄,让老年人老有所“医”;(3)增加门诊及住院赔偿限额;
(4)补充新农合重大疾病理赔机制;(5)增加重大疾病可保疾病种类。
(二)意外伤害险
对于没有保险保障的农民家庭来说,意外伤害对于家庭成员造成的伤害会对于整个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意外伤害而无法继续赚钱养家时,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对于贫困户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难摆脱贫困的境地,而这也正是中国现今因意外致贫的大多数农民所面对的。因此,对于贫困户,我们应当给予他们这方面的保障,在产品设计上:(1)全家共用保额降低保费负担;(2)提供误工补贴。
(三)富康财产保险
房屋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其使用时间长、价值大,当房屋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发生损失时,由保险公司及时提供赔偿,就可帮助被保险人重建家园,安定被保险人的生活,从而为其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针对于贫困人群的特点,保险产品应当具有、险种丰富、购买简便、保障强力度的特点。同时,由于贫困群体多处于农村,由于农村房屋的老旧程度不一,投保人在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时可选择与自己房屋的价值相符的保险保额。
(四)富康农业保险
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近一半,其中有七千万贫困农民,其生产方式单一,只能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产受天气、地形、自然灾害影响巨大。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政府的行政指导是农民种植、养殖方案制定的重要来源,而统一的市场指导往往使得农作物价格贬值更为严重。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难以规避市场的低谷期,又无财力承担市场波动、农产品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农业政策往往具有延迟性,农民难以很快得到保障。农业是立国之本,面对这样的现状,针对农业的保障保险十分必要。据此在农业保险方面:(1)采用科学指标,合理定价,针对市场上缺少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进行有效保险的现状,综合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科学指标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2)拓宽承保范围,在一定的保额限制下,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 (3)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为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贷款信用担保,为他们提供第一桶金,实现农业的自循环。
(4)合理化理赔模式,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以委托人的形式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涉,提高效率和村民对本公司的信任度。
二、政策、技术支持
(一)政策优势
2016 年10 月,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组织保险业发布《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倡议书》。在深入中西部贫困地区密集调研的基础上,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0 年保险扶贫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创设了成立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和中国保险业公益扶贫基金、开发扶贫保险专属产品、降低扶贫保险费率、开展异地理赔等多项支持政策。
(二)技术条件
(1)給付对象“准”
“谁受灾、谁获赔”的保险机制是一种重在“補短”的兜底机制,具有天生的公平合理属性和精准补充基本保障的功能。其实,基本保障一直是我国民生建设的短板。例如,2014 年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仅占G D P 的1.7%和3.8%,世界排名还处于中等偏后,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颇为不匹配。
(2)保障层次“准”
保险作为一种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契合各类人群需求的丰富产品体系。此保险方案在市场已有的保险产品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现状加以优化,通过多层次的保险产品体系来实现管理风险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贫困人口可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选择所需保险品种,管控家庭多层次风险。
(3)扶持手段“准”
由于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等成为上佳之选,而这些产业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保险的支持。本方案的农业保险推出了“保险+信贷”,是保险与农民产业链紧密结合的良好经验,可以帮贫困地区有的放矢地发展相关产业,并为农民的“摇钱树”编织安全网。
三、小结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精准优势和功能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民生保险,创新支农融资方式,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如河北阜平“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宁夏“脱贫保”模式,云南昭通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模式,河南兰考“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等。保险仍是一头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沉睡雄狮”。从保险巨大的潜在扶贫作用和当前扶贫开发的迫切需求看,将保险和扶贫资金项目绑定,推动保险深度融入扶贫开发机制,而不仅是简单鼓励发展若干扶贫险种,仍有巨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
保险可以凭借其风险转嫁与分散功能、经济补偿与给付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保险行业体制机制优势,全面加强和提升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能力,助力“十三五”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如期实现;同时保险参与扶贫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新天地,具有大量的需求据国务院扶贫办最新摸底调查显示:目前,全国现有的 7000 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 42%;因灾致贫的有 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 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 20%。而这些贫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增收的产业,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保险,通过产业、农业保险来助力贫困户自力更生走出贫困,解决因产业致贫的问题;通过健康保险来为贫困户的健康提供保障,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通过财产险和意外伤害来弥补意外损失,解决因灾致贫的问题;通过向贫困户子女提供助学贷款保证保险,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因学致贫的困境。因此,保险行业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即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有利于保险行业自身的发展。
结合大的脱贫背景分析和保险行业的自身优势,我们可以看到,保险行业在脱贫攻坚上具有很大的前景, 但是通过对市场现有扶贫保险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产品更多的是以往产品的组合,对于贫困户而言,保障范围窄且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面向农户和已经有能力去致富的农户或者农村合作社,但是对于贫困户而言,最基本的保障体现的并不多。所以我们想要推出适合脱贫,可以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的设计保险产品,真正做到对接贫困户保险服务需求,同时保险公司也应该履行脱贫社会责任,为贫困户提供更为全面和贴心的服务,助力脱贫目标的实现。
一、保险产品分析
(一)医疗险
因病致贫已经成为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农村尚不发达的医疗条件、突如其来的大病给无数贫困家庭雪上加霜,让他们在脱贫的路上举步维艰,也使得很多本已脱贫的农民因病返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虽已在广大的农村铺展开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门诊、住院补偿限额较低、大病覆盖面不够广、合作医疗机构限制较多的种种问题。因此在险种设计上:(1)针对新农合补充医疗保障(2)拓宽投保年龄,让老年人老有所“医”;(3)增加门诊及住院赔偿限额;
(4)补充新农合重大疾病理赔机制;(5)增加重大疾病可保疾病种类。
(二)意外伤害险
对于没有保险保障的农民家庭来说,意外伤害对于家庭成员造成的伤害会对于整个家庭带来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当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意外伤害而无法继续赚钱养家时,整个家庭都会陷入困境,对于贫困户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庭更难摆脱贫困的境地,而这也正是中国现今因意外致贫的大多数农民所面对的。因此,对于贫困户,我们应当给予他们这方面的保障,在产品设计上:(1)全家共用保额降低保费负担;(2)提供误工补贴。
(三)富康财产保险
房屋是人们最基本的消费资料,其使用时间长、价值大,当房屋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发生损失时,由保险公司及时提供赔偿,就可帮助被保险人重建家园,安定被保险人的生活,从而为其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安全保障。针对于贫困人群的特点,保险产品应当具有、险种丰富、购买简便、保障强力度的特点。同时,由于贫困群体多处于农村,由于农村房屋的老旧程度不一,投保人在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时可选择与自己房屋的价值相符的保险保额。
(四)富康农业保险
当前中国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近一半,其中有七千万贫困农民,其生产方式单一,只能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产受天气、地形、自然灾害影响巨大。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政府的行政指导是农民种植、养殖方案制定的重要来源,而统一的市场指导往往使得农作物价格贬值更为严重。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民难以规避市场的低谷期,又无财力承担市场波动、农产品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农业政策往往具有延迟性,农民难以很快得到保障。农业是立国之本,面对这样的现状,针对农业的保障保险十分必要。据此在农业保险方面:(1)采用科学指标,合理定价,针对市场上缺少对农产品市场风险进行有效保险的现状,综合价格指数、天气指数等科学指标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价;(2)拓宽承保范围,在一定的保额限制下,投保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套餐; (3)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为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贷款信用担保,为他们提供第一桶金,实现农业的自循环。
(4)合理化理赔模式,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以委托人的形式与保险公司进行交涉,提高效率和村民对本公司的信任度。
二、政策、技术支持
(一)政策优势
2016 年10 月,保监会与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组织保险业发布《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倡议书》。在深入中西部贫困地区密集调研的基础上,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0 年保险扶贫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创设了成立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和中国保险业公益扶贫基金、开发扶贫保险专属产品、降低扶贫保险费率、开展异地理赔等多项支持政策。
(二)技术条件
(1)給付对象“准”
“谁受灾、谁获赔”的保险机制是一种重在“補短”的兜底机制,具有天生的公平合理属性和精准补充基本保障的功能。其实,基本保障一直是我国民生建设的短板。例如,2014 年我国公共卫生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仅占G D P 的1.7%和3.8%,世界排名还处于中等偏后,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名号颇为不匹配。
(2)保障层次“准”
保险作为一种成熟的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建立起契合各类人群需求的丰富产品体系。此保险方案在市场已有的保险产品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现状加以优化,通过多层次的保险产品体系来实现管理风险从而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贫困人口可根据家庭的实际需求选择所需保险品种,管控家庭多层次风险。
(3)扶持手段“准”
由于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等成为上佳之选,而这些产业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保险的支持。本方案的农业保险推出了“保险+信贷”,是保险与农民产业链紧密结合的良好经验,可以帮贫困地区有的放矢地发展相关产业,并为农民的“摇钱树”编织安全网。
三、小结
近年来,保险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精准优势和功能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民生保险,创新支农融资方式,在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涌现出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如河北阜平“金融扶贫、保险先行”模式,宁夏“脱贫保”模式,云南昭通医疗费用“一站式报销”模式,河南兰考“脱贫路上零风险”模式等。保险仍是一头尚未得到应有重视的“沉睡雄狮”。从保险巨大的潜在扶贫作用和当前扶贫开发的迫切需求看,将保险和扶贫资金项目绑定,推动保险深度融入扶贫开发机制,而不仅是简单鼓励发展若干扶贫险种,仍有巨大的改善和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