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情分析:
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鲁迅是严肃的、令人生畏的,鲁迅的作品是艰深的、难懂的。作为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毕竟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离当代学生有点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如此,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就是当务之急。
教学准备:
1、老师方面:上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读《朝花夕拾》,搜集资料,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2、学生方面:复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利用课外时间限期阅读完《朝花夕拾》,了解本书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等。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浏览、略读、精读和再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重点)
2、由对课内范文的分析引申到对《朝花夕拾》其它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难点)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考试,三怕鲁迅。一个已逝世多年的老先生,竟然现在还有人这么怕他,真应了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今中国的影响之大,也说明了鲁迅的作品难懂,难读,比如这部名著——《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这部名著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二、预习交流
1、我们刚刚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作品?
2、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读这部书的吗?(读书方法)
要求: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求答案一致。
明确:读书四法——浏览、略读、精读、再读
3、读书四法——浏览
浏览:自主地,没有目的性地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标题、前言、内容提要、目录等。也就是“随便看看,随便翻翻”。
(1)对于本文的作者——鲁迅,大家了解多少?
(2)这部散文集为什么取名为《朝花夕拾》呢?
(3)浏览一下《朝花夕拾》的目录 。
4、读书四法——略读
三、合作探究
1、读书四法——精读
精读:就是用正常的较慢的阅读速度,细读多思,反復琢磨,深入钻研文章,尤其是重点内容,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
精读的方法:①圈点勾画
②利用资料
③赏析语言
④比较阅读
⑤摘录笔记
(1)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例,尝试精读,从而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要求:精读第7段的“雪地捕鸟”和第13至14段的“问怪哉”,让学生先朗读,再赏析。
明确:总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大主题: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人生的求索
延伸:温馨的回忆
《狗·猫·鼠》祖母跟同“我”讲猫和老虎的故事,渴望看“老鼠成亲”、“老鼠数铜钱”、隐鼠舔墨汁……
《无常》“我”对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五猖会》“我”看迎神赛会,急切盼望观看五猖会。
延伸:理性的批判
《父亲的病》对“庸医”的讽刺。
《狗·猫·鼠》讽刺了“ 名人教授”,表达了对暴虐者的憎恨。
《琐记》批评了衍太太的居心险恶、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无常》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延伸:人生的求索
《琐记》求西学的经历:S城——雷电学堂——矿路学堂——留学日本。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立志学医救人。
《藤野先生》到日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
(2)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尝试精读,从而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艺术手法。
要求:精读第7段的“雪地捕鸟”和第13至15段的“问怪哉”,让学生先朗读,再赏析。
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两大艺术手法:对比
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 延伸:对比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延伸: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
《父亲的病》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蟋蟀一对、败鼓皮丸)
《藤野先生》说清国留学生“实在标致极了”,实则讽刺他们不伦不类,打扮可笑。说有些清国留学生“精通时事”,实则讽刺他们不学无术,堕落无聊。
过渡:当使用上述三种读书方法阅读完《朝花夕拾》,仍存在很多不理解的疑惑时,那就只能祭出杀招——读书第四法。
2、读书四法——再读
3、课堂小结
“《朝花夕拾》二三四”
“二”个艺术手法:对比、反讽
“三”个内容主题: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人生的求索
“四”个读书方法:浏览、略读、精读、再读
在很多学生的印象中,鲁迅是严肃的、令人生畏的,鲁迅的作品是艰深的、难懂的。作为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朝花夕拾》,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毕竟它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离当代学生有点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如此,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就是当务之急。
教学准备:
1、老师方面:上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读《朝花夕拾》,搜集资料,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2、学生方面:复习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利用课外时间限期阅读完《朝花夕拾》,了解本书的作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等。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浏览、略读、精读和再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书籍。 (重点)
2、由对课内范文的分析引申到对《朝花夕拾》其它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及思想内涵,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难点)
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曾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考试,三怕鲁迅。一个已逝世多年的老先生,竟然现在还有人这么怕他,真应了那句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正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当今中国的影响之大,也说明了鲁迅的作品难懂,难读,比如这部名著——《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这部名著做一个简单的解读,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二、预习交流
1、我们刚刚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作品?
2、你能说说你是怎么读这部书的吗?(读书方法)
要求: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求答案一致。
明确:读书四法——浏览、略读、精读、再读
3、读书四法——浏览
浏览:自主地,没有目的性地大略阅读。对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读下去,而是对该书的部分内容有选择地阅读,如作者、标题、前言、内容提要、目录等。也就是“随便看看,随便翻翻”。
(1)对于本文的作者——鲁迅,大家了解多少?
(2)这部散文集为什么取名为《朝花夕拾》呢?
(3)浏览一下《朝花夕拾》的目录 。
4、读书四法——略读
三、合作探究
1、读书四法——精读
精读:就是用正常的较慢的阅读速度,细读多思,反復琢磨,深入钻研文章,尤其是重点内容,从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主题。
精读的方法:①圈点勾画
②利用资料
③赏析语言
④比较阅读
⑤摘录笔记
(1)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例,尝试精读,从而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要求:精读第7段的“雪地捕鸟”和第13至14段的“问怪哉”,让学生先朗读,再赏析。
明确:总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大主题:
温馨的回忆
理性的批判
人生的求索
延伸:温馨的回忆
《狗·猫·鼠》祖母跟同“我”讲猫和老虎的故事,渴望看“老鼠成亲”、“老鼠数铜钱”、隐鼠舔墨汁……
《无常》“我”对迎神赛会和目连戏等都有着浓烈的兴趣与爱好。
《五猖会》“我”看迎神赛会,急切盼望观看五猖会。
延伸:理性的批判
《父亲的病》对“庸医”的讽刺。
《狗·猫·鼠》讽刺了“ 名人教授”,表达了对暴虐者的憎恨。
《琐记》批评了衍太太的居心险恶、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无常》揭露了“鬼有情,而人无情”的社会现实。《五猖会》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延伸:人生的求索
《琐记》求西学的经历:S城——雷电学堂——矿路学堂——留学日本。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立志学医救人。
《藤野先生》到日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
(2)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尝试精读,从而了解《朝花夕拾》的主要艺术手法。
要求:精读第7段的“雪地捕鸟”和第13至15段的“问怪哉”,让学生先朗读,再赏析。
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两大艺术手法:对比
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 延伸:对比
《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延伸:反讽(言在此而意在彼)
《父亲的病》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蟋蟀一对、败鼓皮丸)
《藤野先生》说清国留学生“实在标致极了”,实则讽刺他们不伦不类,打扮可笑。说有些清国留学生“精通时事”,实则讽刺他们不学无术,堕落无聊。
过渡:当使用上述三种读书方法阅读完《朝花夕拾》,仍存在很多不理解的疑惑时,那就只能祭出杀招——读书第四法。
2、读书四法——再读
3、课堂小结
“《朝花夕拾》二三四”
“二”个艺术手法:对比、反讽
“三”个内容主题:温馨的回忆、理性的批判、人生的求索
“四”个读书方法:浏览、略读、精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