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构建童话式幼儿园环境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f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作为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的语言艺术,一直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童话式的环境与幼儿心理相契合。主要表现在:童话中的幻想与幼儿的人为意识相契合,童话中的夸张荒诞与幼儿的任意逻辑相契合,童话中的拟人与幼儿的泛灵观相契合,童话中语言的音乐形象性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契合。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童话中所蕴涵的语言美、人物美、内容美、形式美,构建富有诗意、游戏、创造的童话式幼儿园育人环境,让幼儿在欣赏童话的过程中怡情悦性,受到感染和熏陶。
  一、童话式的环境与幼儿心理相契合
  幼儿是纯真可爱、生动活泼的,而童话的本质特征与幼儿的心理非常吻合。
  (一)童话中的幻想与幼儿的人为意识相契合
  在幼儿的世界里,没有办不到或者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们富于幻想,不受现实观念的限制,没有习俗的束缚,一切随心所欲。在他们看来,天上的星星可以摘取,死去的小鸟可以复活,穿了爸爸的衣服就会变成真爸爸……一切都如此自然而又合情合理。幻想不仅是他们的首要乐趣,也是他们心灵自由的标志,他们通过幻想完成了对现实生活的超越。
  而幻想又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正是借助于幻想,把常见的人、事、物、现象进行奇妙地组合,从而描绘出异乎寻常的画面。并且童话因其绚丽多彩的幻想和生动活泼的趣味,与幼儿的生命形态达成了一种天然的契合,是一种审美的双向选择。
  (二)童话中的夸张荒诞与幼儿的任意逻辑相契合
  幼儿思维自由烂漫,无拘无束,他们完全凭自己的感知和情感态度去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生成“任意结合”的荒诞逻辑形态。如:鱼游动在云中,小狗长了翅膀,小姑娘在花朵上舞蹈……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可能的、合乎情理的。随意组合、添加、变形、移位,在幼儿眼中是顺理成章,其乐无穷的事。
  与幼儿的随意逻辑相对应的是童话中夸张和荒诞的运用手法,它们是童话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例如,安徒生笔下的那位穿着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衣”,赤条条地上街游行的皇帝(《皇帝的新衣》);还有那位皮肤娇嫩的公主,竟被一粒压在20床鸭绒被下面的豌豆硌得全身发青发紫(《豌豆上的公主》)……这种极度的夸张和荒诞,是符合处于此阶段幼儿的随意逻辑的思维特点的,因此,对幼儿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三)童话中的拟人与幼儿的泛灵观相契合
  在幼儿眼中,世间万物都是有情感的、有生命的。他们分不清知觉到的事物和想象中的事物之间的界限。在他们眼中,自我和外界、现实和幻觉、昨天和今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完全混杂在一起。
  而童话中的拟人,把各种动植物人格化,树木河流、日月星辰都可以像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这些是幼儿非常乐于接受的,因为他们具有泛灵的思想。这也是他们物我不分、主客不分的表现。因此,他们不会质疑风会和自己捉迷藏,不会质疑一个木偶经过一番磨难会变成真孩子的可能性。
  (四)童话中语言的音乐形象性与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相契合
  童话中的语言浅显形象、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并且常常采用相似或对称的平行句式,尤其是反复的句子。如童话《金色的房子》中,写小姑娘为了不让朋友们走进她的漂亮房子,运用了一些结构非常相似的句子。她对小鸟说:“你扑棱扑棱地乱飞,会把我的房子弄脏的……”她对小狗说:“你汪汪汪地乱叫,会闹得我睡不着……”这些句子的描写,幼儿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而文中描写房子的句子“红的墙、绿的窗”,重复出现多次,使得这篇童话韵味十足。这与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水平的幼儿非常吻合,因为他们获得一种知识或经验,需要经过反复刺激,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动力定型。而多次反复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幼儿可以逐步接受信息,减轻了幼儿的认知负担,给他们以舒适感、安全感。
  二、构建和谐的幼儿园童话环境
  (一)营造诗意的幼儿园童话环境
  1.宽松的心理环境
  童话是诗意的、和谐的,童话中的人和人之间有纯真的、美好的感情牵连。因此,童话心理环境应该是宽松的、民主的、美好的,从而教师应该帮助幼儿“亲其师,信其道”。在构建童话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用热情的拥抱,激励的语言,微笑的表情,对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投资”和沟通。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和幼儿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使幼儿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幼儿身心处在和谐的师幼关系中。特别是对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更多地给予关注,多赏识,多鼓励,使每个幼儿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
  2.优美的物质环境
  童话是审美的,因此,在创设幼儿园童话环境时,我们应该站在美学的高度来审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幼儿一日活动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进行的,教室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阵地。明亮、整洁、优美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激发幼儿学习探索的热情,给人以教育的启迪。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幼儿创设温馨的教室环境。
  (1)利用班级空间悬挂布置童话环境
  立体的三维空间,能给人一种平衡、系统的感觉。因此,我们布置环境时,可以利用空间悬挂来布置童话环境。如在《白雪公主》这一童话环境的布置中,我们把教室里的柱子布置成城堡模样的建筑,并把用绢纸做的帘子悬挂在柱子的两边,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同时引导幼儿画一些有关城堡的房子、桥、马路等,并把幼儿的作品张贴在悬挂的帘子上。同时,我们根据季节,在空中挂满了柳条、小花、小鸟等物品。春风一吹,孩子们所创设的各种建筑在柳条的映衬下生机勃勃,孩子们激动不已:“我画的城堡真美啊,春天来了!”这种富有动感、美感且生气十足的环境布置,不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还吸引着家长们。
  (2)利用班级墙面、走廊、阳台等布置童话环境
  创设童话式环境时,我们可以利用墙面、走廊、阳台等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合理地进行设计。如在布置童话环境《海的女儿》时,我们把活动室的门作为宫殿的门进行装饰。同时,我们有意识地把活动室布置成天空、陆地、水下等不同的环境。这个环境既是教具,又可以让孩子进行操作。孩子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在其中自由大胆地探索、交流和表现。   (二)创设游残的幼儿园童话环境
  孩子们喜欢童话,因为童话本身是富有游戏精神的,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创设游戏的幼儿园童话环境。
  1.合理布置各个区域
  为了满足孩子们游戏的需要,我们将室内环境作了整体布局。安静的区域有智慧区、数学区、图书角等,活动性强的区域有美工区、表演区、娃娃家等。如此的动静分割,减少了不同活动对不同区域孩子的影响,使他们更能专心游戏。
  2.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书橱、矮柜、玩具橱等设施,来分隔各个活动区,使每个活动区就像“家”一样,既封闭又开放,既保证畅通又不受干扰。在各个区域的门口,我们还设置了各种符号标记,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便于孩子们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3.合理投放游戏材料
  活动能否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是否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提供。因此,我们在材料提供上注意既丰富多样,又能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提供相应的半成品、成品以及原材料。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提倡废物利用,一物多用。并注意经常更换材料,激发孩子对材料、对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不断地进行探索,认识也随之不断地提高。
  (三)创设想象、创造的幼儿园童话环境
  1.鼓励幼儿参与童话环境的创设
  以往的环境布置中,我们一直是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只注重美观,不注重实用。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力,还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转变观念,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以及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将环境布置融入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布置环境,并在设计时,我们就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幼儿准备了玩具、碎布屑、贝壳、树叶、胶粒等材料。让他们在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贴一贴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动脑动手,设计表演道具,布置表演场景,构出美的造型。
  2.让幼儿参与角色表演
  在童话表演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装扮出各种不同的人物造型,做出各种美的、逼真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出角色表情、动作和性格特征,创造出文明、优秀的角色。如:美丽善良的公主,热情服务的售货员、勤劳温和的好妈妈等。
  童话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美轮美奂的美学形态为幼儿搭建了一座精美的宫殿,它是幼儿的恩物。教师应充分发挥童话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为幼儿构建童话的精神乐园,引领幼儿在童话的殿堂里遨游,发展幼儿的知、情、意、行,培养其最初的道德情操和审美体验,使幼儿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日前指出,中国实际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性质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官民比例高达1:18。他建议国家制定专门法律,以法律来制约国家机构
"九五:奋起直追,成绩斐然近年来,在交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交通厅的直接领导下,依靠全省各级公路部门和广大公路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省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今年一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