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 细节 平衡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Fel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班级是学校的细胞。高质量的班级管理是当今社会对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通过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实现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做好了,对全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极大促进作用。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以下心得。
  
  一、人人参与,实现管理的活泼性
  
  班级管理,没有既定的模式,也没有最好的方法。对于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一成不变的制度会使他们感到厌烦,常常改变管理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实行的班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的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班级干部都是轮流值周制,每个同学都有资格当值周干部。结果,每个同学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民主制班,人人争当先进。值周干部自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监督别人。不少原来的后进生也去掉自卑感,迎头敢了上来,班风班纪大有改观……不断迎合年轻人好动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种流动的管理方法,让学生增强了责任感和荣誉感,感受到了管理班级的难处,更多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加到了班级管理体制中,更多地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有了班级工作的经验,各项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关注细节,实现教育的直白性
  
  初三学生觉得在初三的这个阶段最缺少的就是时间。但是与此同时,浪费时间的现象却是十分严重的。其中我感受最多是住校生,4点50分放学,到教室有的要到5点50分,冬天学生在寝室没有什么事情,就是在一块聊天而已,开始接连几天我都在5点40分到教室里去转一圈什么也没有说,有几个同学已经感受到了我的用意,即要他们珍惜时间。所以,以后的几天大多数同学都在我去的时候已经到了,且在认真地做作业。这之后的一天我在教室里面等着,我就当着其他同学的面批评了这些迟到的学生,让学生一起算一算一笔时间账。一个学期共有100个晚自修,整个初中阶段有600个晚自修,每天浪费20分钟,三年的时间就是12000分钟,这个损失有多大学生心里很清楚了。
  通过一个时间细节问题,学生们直白地理解了一个道理,学习时间紧迫,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所以要珍惜时间。
  
  三、木桶盛水,实现学科的平衡性
  
  长短不一的木板,组成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木块,而是最短的木块。
  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科的平衡问题,部分女生文科比较好,理科较差,部分男生理科比较好,文科比较差。正如“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在各门学科中如果有一课弱科,那么整体的效果就会很差。所以我不断向学生传授如何使那块最短的木板变长,同时不断地督促学生晨读和记忆方法……经过一个月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第一次尝到了各科齐头并进的甜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期末考试中,我们班取得了令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四、团结协作,实现工作的合作性
  
  班级集体不是靠一个人两个人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靠全体学生朝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我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班上有六个学生加入了摔跤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学生加入到摔跤队,是因为第四节自习课,老师管不住这几个淘气的学生,索性把他们送到摔跤队,让摔跤教练去管他们,其中有几个到外省去训练了半年以后(外省的培训中心,在那里自由地放任了半年,没有任何的纪律的约束),我们班的李伟不再有学生的思想,再加上半年培训下来文化科学习也跟不上。第一天来报到注册,就给我来了个大“惊喜”。当时因为学生来得早,我去教室时有一些人正在相互谈论暑假里的事,我让学生们静下来。“吵什么吵。”一个很高的声音盖过了我的声音,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呢?2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从未碰到过,真所谓的“老教师碰到了新问题”。我真的很想直着嗓子跟他“斗一斗”,但转念一想,如果今天与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我被他“斗”败了怎么办呢,因此我认为冷静处理会更好。经过几个星期的教育,我发觉依靠我班主任一个人难以改变他的不良习气。为此我专门召开了班干部会议商量如何来教育这个“特殊”的学生,最后班干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案,有班干部轮流为他补习功课,让他来担任体育委员……让他能觉得班级集体中不能没有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真情终于感化了他,第一个学期就这样平平安安地过去,并且他的文化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班集体真的不是一两个人所能解决的,而靠的是全体学生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朝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五、尊重学生,实现爱生的平等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心灵的了。”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态度要保持一致,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袒、庇护一部分学生,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要一视同仁,批评和表扬要恰到好处。我们班有一学生名叫余玉家庭贫困,教师要收集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家庭地址,家庭成员,以及父母双方的身分证号码,她迟迟不肯提供信息。经过询问,她便大哭起来,我已经意识到她肯定有苦处,这么小小的年纪就经受了这么大的伤痛,我尊重她的意愿,让她想说的时候再说,同时我更知道她需要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呵护。有时候我给她一点糖果,一副手套,几个发夹等,用我这颗温暖的心融化她心中的结。“人间处处是真爱”,我一直坚持“教师公正”,力求做到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努力践行“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班主任主动研究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们的想法,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积累,可以创造出一系列适合班级发展的好方法,如此就能实现班级工作的不断超越。
其他文献
摘要: 文章作者通过调查广州市10所高校大学生的节水意识以及节水教育情况,发现大学生的节水意识基本来源于个人生活经历,而对于我国基本水情的了解知之甚少;而高等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节水意识尤为重要。文章从纵横两个维度探讨了提高大学生节水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节水意识调查教育    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不可替代的有限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而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粗
期刊
摘要: 本文探讨了当前英语口语课存在的问题,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即言语计划和工作记忆两个方面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现学生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心理语言学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英语的教学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英语口语教学成为英语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英语也开始把口语作为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列入教学大纲。但是,事实上的口语教学由于
期刊
一、背景    《有多少人为了我》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尊重他们的人格,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国的传统思想教育也存在偏差,把劳动者的地位分成了三六九等,并且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反映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的工作岗位,不但是劳动报酬差距过于明显,而且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了教育的长效性。初中的现状是实行大循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而且这也是教育本身的要求,即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眼前的工作。众所周知,德育是其它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顾及阶段性,而忘记长期性。  回首三年的教育,许多在初三遗留的问题,其实都是由初一时候工作不到位造成的,比如集体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班级舆论,等等,一个
期刊
摘要: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向课堂要效益成为教师的共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师生心灵联系的纽带,必须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教师要追求语言的精练,提高语言数量与质量的“效率比”,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  关键词: 语言精练危害原因注意事项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减负增效”,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面对
期刊
经常看见学生在课间抱着一本日本卡通,打闹时模仿的是奥特曼、柯南,我的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作为一个初中美术教师,我常在想,除了在课堂上教学生一些美术理论和美术技法外,还能更多地教会学生什么?中国几千年丰富的文化,如何能用更形象、更生动的方式,让同学们接受呢?当我欣赏到蔡志忠的漫画《庄子说·自然的箫声》时受到很大启发,他用工整而不写实的笔调画出的光头的小老头庄周,给你大谈哲学,可一点不觉得枯燥、难懂,反
期刊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机会,让学生体会”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数学高中学生思维空间合作机会
期刊
摘要: 李贺擅用异于常人的意象、色彩和时空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诗风诡异奇谲。这种风格来源于他不得志的人生经历和强烈的生命意识,诗中体现着悲凉凄惨的情调,宣泄无可诉说的满腔悲愤。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千百年来的读者。  关键词: 李贺意象色彩时空    李贺,字长吉,有着皇室后裔的远亲血统,但早已没落,其父晋肃,早殁,为避讳父名而无法参加进士考试,贫病交加,二十七岁郁郁而终。  与进士无缘并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说:“孩子们入学时像一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一个句号。”这句话形象地指出了教育的弊端,同时也启示我们:教育要使学生的思维流动起来。作为重要的育人者,班主任要用博爱之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使思维活跃流动。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教师心灵的天平上,应给每个学生同样重的砝码。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对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
期刊
石对头完小地处招远市张星镇石对头村。这里是远近闻名的“书画之乡”,从八十高龄的美术院校的老教授,到咿呀学语的孩童;从学校的教师,到读书的孩子;从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到肩扛犁耙的农民,他们都能倾情地挥毫作画。艺术巨匠孙其峰、孙墨龙、孙鲁一等老一辈艺术家皆从这里走出。  国家一级画师王学义,是孙其峰老先生的入室弟子,是石对头书画艺术的主要传承者。上世纪90年代王老师从工厂退休后,主动来到学校,申请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