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长效机制的对策探析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aohu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涉及学生个人生活和前景,而且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谐,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外,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与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密切相关。随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成因,建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效机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及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分析
  
  1、毕业生数量增加,待业人数增加。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30万,比2009年增加20万人,此外,2008年和2009年还有150万人和18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估计2010年需要就业人数达到900万人。按照当年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70%计算,仍约有近500万人就业存在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当前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它继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进城寻求就业两大问题以外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
  2、社会宏观就业形势带来巨大压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劳动市场改革的深化,企业下岗职工、进城的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同时进入市场择业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仅是只面临着大学生自身的竞争,而是正面临着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这三股力量碰撞的局面。
  3、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不佳,用人量减少。据统计,近年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明显降,只有5%左右;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也只有8.75%,非国有企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达到了63.74%。“非国有”成了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渠道。
  4、供给与需求失衡,结构性矛盾凸现。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等问题,使毕业生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主要表现:一是宏观供需结构方面的矛盾。目前岗位需求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但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二是第三产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第三产业目前发展不平衡,还没有吸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5、高校招生规模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下滑。高校连续十年的扩招,招生规模增幅较大,学生数量增加,首先导致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师生比过高,教育资源被稀释,师资的缺乏,上岗前的培样、督导缩水,有些教师毕业后直接走向讲台,教学水平质量难以保证。其次缺乏资金,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基建加快,影响实验设备的购置,实践教学环节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下滑,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
  6、就业信息不畅,用人制度不健全。首先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些单位要人才”。每年数十次的供需见面会像赶庙会一样,拥挤不堪,成功率却不高。其次是某些用人单位用人机制不健全,试用期过长、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签订就业合同或就业协议,直接影响学生就业。另外,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派遣环节存在许多制度性和机制性障碍,如地方保护主义、档案转移和保存问题等不利于学生就业的障碍。
  7、学生职业目标偏高,与市场需求相矛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愿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很多学生职业目标偏高,只愿到大城市、东部发达地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而不愿到农村和基层、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就业。很多人缺乏自主择业、自谋职业、积极创业的观念,仍然等学校安排,等用人单位来招聘。
  总之,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解决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单纯是个就业问题,它已是一个政府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增加高校教育投入,保证培养人才适应社会需求
  1、推行大学生就业见习项目,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应设立专项经费,对接受高校毕业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建设若干大型的公共实习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进入见习阶段的大学生,根据不同学历给予一定生活费用。目前,我国共有国有以及大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30多万家,按照每个企业可以录用10名见习生,也可以增加临时性的就业岗位300多万个。
  2、政府增加经费投入,缓解制约高效发展的瓶颈。增加高校经费的投入,鼓励高校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以奉献取得报酬,逐步解决高校扩招带来的师资队伍相对不足,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相对匮乏的弊端,优化人力、物力资源,确保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深入调查研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校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避免结构性的就业困难,建立高校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的制度,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将实行减少招生、控制招生等措施。
  (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1、合理调控毕业生,鼓励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现有特岗教师招聘和“三支一扶”等好的做法基础上,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进一步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西部、基层、农村等)、特定用人单位(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特定岗位(基层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等就业,并且逐步加大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方面给予较大的优惠,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国有企业的用人制度,严格劳动合同管理,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加快社会保险事业发展,非公有企业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并尽快解决社会保险关系的可转移可接续问题。同时,应将大学生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鼓励民营企业为大学生建立住房公积金,从而为大学生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扫除障碍。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带动能力,为高校毕业生开拓广阔的就业领域,而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加快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金融服务业、保险业、物流业、法律会计服务、咨询服务等。二是促进制造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即制造业向产业设计、品牌营销、销售网络建设、售后服务等上下游延伸,使企业的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
  (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就业市场
  1、以就业信息网建设为契机,推进大学生就业信息工程建设。以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核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作为重点内容,努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尽快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加大对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推进“大学生就业信息工程”建设。
  2、提高服务意识,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发挥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提高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学生就业管理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完善与劳动力市场联通的岗位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包括职业介绍、职业咨询、求职技能培训、职业发展规划等在内的全程服务,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平台。
  (四)深化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1、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帮助学生建立开放的知识结构体系。学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运营实体,所承担的责任就是为社会、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因此,学校在整个办学过程中要树立一个大营销观念,要面向市场办学,就要不断分析就业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知识结构体系超前型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一是高校对教师考核多样化,而不是非要有科研任务,同时让教师教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高额收入,使一部分教师专心搞教学;二是学校政策鼓励、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见到大师的风采;三是建设师资队伍,引进人才和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3、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风建设,以技能和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结合第一课堂教育,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强化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4、建立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培养专门性人才。进一步推进高校和企业联和办学,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不仅解除学生的就业后顾之忧,能够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安心学习专业知识,增强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做强做大,也能够解决高校师资紧缺和学生就业压力。
  5、注重发挥“实习基地效应”,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资源,实施“实习与就业相结合,以实习带动就业”的就业工作模式,形成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人才培养的互动机制,即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相关专业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企业运作、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运用于实践。通过这种互动模式,一方面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为将来就业增加了筹码;另一方面企业有充足的时间考察学生,更好地择优录用毕业生进入企业,实现了用人单位与学生的良好互动。
  6、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教育始终,以成长成才为目标,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的择业与创业策略。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按照国家、社会需求,到基层、到西部、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找到适应自己发展的工作,使自己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
  1、落实高校毕业生失业登记实名制度。通过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失业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特别是“经济贫困学生”和“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就业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提供一对一的免费就业服务,帮助其尽快实现就业。
  2、以创业促进就业,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面对从事个体民营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在资金、政策、管理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政府要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社会各界人人关心大学生创业,将高校毕业生创业,纳入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对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机会,扎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
  3、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西方国家尤其美国、日本、德国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就业的法规体系,就业工作运行比较规范。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因此,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确保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利,并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六)大学生尽早设计职业规划,学会适当的推销自己
  1、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设计职业规划。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合适的才是正确的。正确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导向,改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就业,结合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尽早制定实施职业规划,充分利用几年大学时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注重个性发展,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技能满足社会需求,又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会适当的推销自己,向社会展示自己的亮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要精心设计好自己有个性的推荐材料,从形式上精心设计,内容上仔细推敲,即不漏掉用人单位想了解的情况,又能扬长避短。面试时,要注重自己的着装与形象,整洁的外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将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突出自己的优势,从容面对,把握机会,把自己推销出去。
其他文献
汽轮机作为热电厂运行过程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其肩负着发电任务.由于汽轮机一般都处于长时间运转,从而很容易造成重要零部件磨损,一旦汽轮机运行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对电厂运行系
近日,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纺织产业集群地区优秀协(商)会”荣誉称号。   虎门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成立于1996年3月,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行业性、地方性
本文对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提出了新的观点,对侵害公民名誉权构成要件是否应具备"确有名誉权受到损害的后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法律思考,对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情形和承担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乃至政府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本文就网络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已由2000年的107万高校毕业生增加至2008年的559万人,鉴于此,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8年全国普通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有价的书 无价的爱》这篇教育故事,就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犯了错误后,老师通过自己的行为,使孩子认识到了错误
经过数十年的经济探索后,实践证明,只有商业经济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在新常态下,对商业经济进行创新发展研究,能够促进我国商业企业的良好发展。本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旅游酒店以及优良的服务.为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绿色管理在新型旅游酒店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从绿色管理的内涵、当前旅游酒店管理中
居住哲学中的风水天象rn华东地区相对于中国的其他地区,在历史上要安全和平静一些.农耕文明的许多特征,得以在这块土地上沉淀和保存.rn从地理位置上看,华东地区被中国的其他
期刊
期刊
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曾经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意思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贯彻着我们人类的一生,无论是学习文化知识,还是社会